鲁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一章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同步练习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同步练习含答案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D.得出结论
3.下列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燃烧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B.燃烧时产生黑烟,放出热量
C.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D.吹灭后有一股白烟冒出
4.为了更科学地进行实验探究,有时需要将实验重复多次,多次重复实验的主要目的是()
A.得到较多的数据
B.避免偶然现象,使结果更真实
C.实验失败后重新再做
D.得出不同的结论
5.加酶洗衣粉是在合成洗衣粉中加入0.2%~0.5%的酶制剂制成的。

某自然科学兴趣小组对某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与水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每次实验所选的衣料、奶渍的量、洗衣粉的用量和用水量均相同,测得这种加酶洗衣粉在不同水温条件下除去衣服上奶渍所需的时间,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水温30

40

50

60

70

80

除去奶渍所需时间28

12

6秒4秒
12

17

根据表中有关实验数据判断,用这种加酶洗衣粉去奶渍效果最好的水温条件可能是()
A.0 ℃B.60 ℃C.50 ℃D.30 ℃
6.在下列蜡烛燃烧的实验中,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1蜡烛火焰逐渐熄灭
B.实验2白瓷板表面无明显变化
C.实验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碳化
D.实验4将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变浑浊
7.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03中档题
8.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火焰温度最高的是外焰;②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
③燃烧能发光发热;④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④D.①②③④
9.某同学在进行镁条燃烧的实验时,发现从实验室取来
的镁条表面发黑,对此,学习小组进行了讨论,组员王连说:“这可能是镁条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变化产生了黑色物质。

”王连的观点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做出假设
C.设计实验D.交流评价
10.市场上的防晒霜都宣称可以防晒。

暑假期间,我市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游,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

其中四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
实验

实验方案
小敏一只手背上涂上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

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
小英第一天手背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

比较这两天被灼伤的程度
小玲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不涂。

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与同学手背被灼伤
的程度
小红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

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
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是()
A.小敏B.小英C.小玲D.小红
11.(滨州中考)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
计实验方案”的是()


问题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
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烛油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
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
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
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
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
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
12.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13.以下信息为解答本题提供参考:①一氧化碳气体燃烧生成二氧化碳;②水具有灭火作用。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某同学用一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壁上有水珠出现,一会儿火焰逐渐变弱,移开烧杯后,火焰又恢复正常。

他想
了想,于是用一氧化碳做了相同的实验,也观察到了同样的火焰变弱现象。

(1)对此,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同学所采用的验证方法是()
A.实验B.调查C.上网查询D.和同学讨论
(4)该同学用一氧化碳做相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04实验突破
14.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研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段,放入水中,看到蜡烛浮于水面。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火柴火焰靠近蜡烛(不点燃,如图甲)看到蜡烛逐渐熔化,此时石蜡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变化;点燃蜡烛,看到石蜡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观察火焰,发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层,将一根火柴梗横放在火焰上(如图乙)约1 s 后取出,可以看到位于火焰的________的火柴梗最先发黑,由此现象可得到的结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说明蜡烛燃烧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应证明蜡烛燃烧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

请设计一实验加以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蜡烛点燃后罩上一只烧杯(如图丙)。

一段时间后,发现蜡烛火焰熄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二节体验化学探究
知识管理
问题科学探究化学实验猜想与假设反思与评价基础题
1.C 2.C 3.A 4.B 5.B 6.B7.B
中档题
8.D9.B10.A11.D12.D13.(1)影响蜡烛火焰变弱的因素有哪些(或蜡烛火焰变弱的原因是不是生成了水等)
(2)氧气的多少与火焰的变化有关(或水使火焰变弱,或生成的二氧化碳使火焰变弱)(3)A(4)排除水对火焰变化的影响
实验突破
14.(1)石蜡难溶于水且其密度比水的小(2)物理外焰蜡烛火焰中外焰部分温度最高(3)用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烛焰上方,观察杯壁有水雾生成(或在烛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杯壁有浑浊出现)(4)烧杯内的氧气被耗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