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锰水平对肉鸡生长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锰是生命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是酶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机体多种代谢反应。
黄羽肉鸡是我国的特色肉鸡产业,发展迅速,现年出栏量与白羽肉鸡基本持平,但对黄羽肉鸡营养需要量研究的起步较晚,缺乏深入探究。
在之前的研究中,有试验研究提出黄羽肉种鸡饲粮锰的适宜添加水平为90~135mg/kg ,但现阶段尚缺乏黄羽肉鸡饲粮锰适宜添加水平的探究。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究饲粮添加锰对肉鸡胫骨发育及免疫器官方面的影响,来确定肉鸡在不同生长阶段饲粮锰适宜添加水平,以期为肉鸡营养标准的制定和实际生产提供帮助。
1锰水平对肉鸡胫骨发育及免疫器官影响
试验设计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用快速雄性岭南黄鸡作为试
验鸡。
共进行三个阶段试验,试验一选取1日龄鸡苗1,920只,随机分为8组,分别饲喂在玉米-豆粕型饲粮基础上添加0、20、40、60、80、100、120、140mg/kg 锰的试验饲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
试验二选取1日龄鸡苗1,440只,在1~21日龄时统一饲喂基础日粮,在22日龄时随机分组,分组设置同试验一,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
实验三选取1日龄鸡苗800只,在1~21日龄时统一饲喂含锰80mg/kg 的基础日粮,在22~42日龄时统一饲喂含锰20mg/kg 的基础日粮,在43日龄时随机分组,分组设置同试验一,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
每个阶段试验进行21d 。
各阶段试验结束后,每重复分别取2只试验鸡进行屠宰。
剥离双侧胫骨,对右侧胫骨进行称重,并测量胫骨长度与直径;两侧胫骨其中一侧用于检测胫骨折断力,另一测用于测定骨密度。
试验一和试验三结束时,各重复分别取2只试验鸡进行屠宰,并立即采集法氏囊、胸腺和脾脏,除去血渍及脂肪后迅速称重。
免疫器官指数(%)=免疫器官重量/活重×100。
2锰水平对肉鸡胫骨发育的影响
对于21日龄黄羽肉鸡,饲粮添加锰显著影响试鸡胫骨密度,但对试鸡胫骨重量、长度、直径与折断力无显著影响。
饲粮添加60mg/kg 锰时,获得最大胫骨密度与胫骨折断力。
回归分析显示,饲粮锰添加水平与21日龄黄羽肉鸡胫骨密度呈显著的二次线性相关,以此指标经回归估测得到饲粮最适锰添加水平为50mg/kg 。
对于42日龄黄羽肉鸡,饲粮添加锰显著影响胫骨密度与直径,但对试鸡胫骨重量、长度与折断力无显著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0、80、120、140mg/kg 锰可显著提高胫骨直径,饲粮添加40mg/kg 锰可显著提高胫骨折断力,添加20、40或100mg/kg 锰可显著提高胫骨密度[1]。
对于63日龄黄羽肉鸡,饲粮添加锰显著影响胫骨重量、直径、折断力与密度,但对试鸡胫骨长度无显著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100mg/kg 锰时试鸡胫骨重量与直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饲粮添加80~100mg/kg 锰显著提高试鸡胫骨折断力与密度,回归分析显示,饲粮锰添加水平与63日龄黄羽肉鸡胫骨密度呈显著的二次线性相关,以此指标经回归估测得到饲粮最适锰添加水平为63mg/kg 。
饲粮锰添加水平极显著地影响21、42和63日龄黄羽肉鸡胫骨中锰含量。
回归分析显示,饲粮锰添加水平与黄羽肉鸡胫骨锰含量呈显著的线性相关,饲粮锰添加水平越高,胫骨中锰含量越高。
研究发现,饲粮添加40~200mg/kg 锰显著增加艾维茵肉鸡肝脏、肾脏和胫骨锰的沉积;而饲粮添加30~150mg/kg 锰也可以增加固始鸡胫骨锰沉积。
本试验中,饲粮添加锰显著增加21、42、63日龄黄羽肉鸡胫骨锰含量,且呈显著的线性相关,饲粮锰添加水平越高,胫骨中锰含量越高。
这与以往研究相似,饲粮锰添加水平被证明与心肌锰、肝脏锰、跖骨灰锰含量呈线性关系,饲粮锰添加水平越高,机体锰沉积越多。
结合以上研究,说明饲粮锰添加水平影响黄羽肉鸡体内锰沉积,但该指标并不能作为锰添加量评定的敏感指标[2]。
锰在骨骼沉积后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饲粮缺乏锰会造成肉鸡骨骼发育异常,导致滑腱症。
饲粮中添加锰可降低AA 肉仔鸡腿病
发病率;对固始鸡的研究中,随着日粮锰添加量的上升,腿病发生率呈现降低后升高趋势;五龙鹅骨密度、骨强度、胫骨重和胫骨灰
饲料锰水平对肉鸡生长的影响
吴兴斌
(瑞丽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德宏678600
)
粮添加的锰,经由肠道吸收后通过血液转运至肝脏等器官,其中部分沉积在骨骼中,构成骨骼无机成分。
对肉鸡的研究表明,饲粮中添加锰增加肝脏、心脏等器官及骨灰中锰含量;饲粮添加40~200mg/kg 锰显著增加艾维茵肉鸡肝脏、肾脏和胫骨锰的沉积。
本试验旨在通过探究饲粮添加锰对肉鸡胫骨发育及免疫器官方面的影响,来确定肉鸡在不同生长阶段饲粮锰适宜添加水平,为肉鸡营养标准的制定和实际生产提供帮助。
;肉鸡饲粮;胫骨发育;免疫器官;健康状况
作者简介:吴兴斌(1980.1—),云南宣威人,本科,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1.04.063
91
. All Rights Reserved.
分含量均随饲粮锰添加水平的增加(35~170mg/kg)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高锰日粮使肉鸡机体锰含量上升,诱导肉鸡软骨症。
锰影响黄羽肉鸡胫骨性能的可能原因为锰缺乏引起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标志物活性下降,导致其骨形成和骨分解代谢力降低,从而影响骨发育,而过量的锰又可能造成矿物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其他矿物质的吸收,进而产生抑制作用。
本研究中,饲粮锰添加水平显著影响黄羽肉鸡21日龄胫骨密度、42日龄胫骨直径与密度及63日龄胫骨重量、直径、胫骨折断力与胫骨密度,且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
3锰水平对肉鸡免疫器官的影响
饲粮锰添加水平对21日龄黄羽肉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比例均无显著影响。
对于42日龄黄羽肉鸡,饲粮锰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试鸡胸腺比例,但对试鸡脾脏和法氏囊比例无显著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20、80~120mg/kg锰时胸腺比例显著提高,且添加水平为100mg/kg获得最大值。
回归分析显示,饲粮锰添加水平与42日龄黄羽肉鸡胸腺比例呈显著的二次线性相关,以此指标经回归估测得到饲粮最适锰添加水平为110mg/kg。
对于63日龄黄羽肉鸡,饲粮锰添加水平显著影响试鸡胸腺比例,但对试鸡脾脏和法氏囊比例无显著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0、100~140mg/kg锰时胸腺比例显著提高,且添加水平为100mg/kg获得最大值。
回归分析显示,饲粮锰添加水平与64日龄黄羽肉鸡胸腺比例呈显著的二次线性相关,以此指标经回归估测得到饲粮最适锰添加水平为117mg/kg。
适量锰被证明可以促进免疫器官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但有研究证明肉仔鸡的免疫器官发育对锰添加量并不敏感,饲粮添加锰对1~18日龄AA肉仔鸡胸腺、法氏囊和脾脏重量及血清H.I.抗体滴度无明显变化;艾维茵肉仔鸡、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未受到锰添加水平(45~180mg/kg)的显著影响[3],这与本研究结果相同,饲粮锰添加水平对21日龄黄羽肉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比例均无显著影响。
但对于42、63日龄黄羽肉鸡,饲粮添加锰显著提高试鸡胸腺比例,根据二者回归方程计算得出饲粮最适锰添加水平分别为110、117mg/kg。
锰在小鼠中被证明可以增加促炎症因子的分泌、激活获得性细胞免疫,锰可以影响沙门氏菌感染肉鸡胸腺和脾脏中促炎症因子的表达与分泌,从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而锰在黄羽肉鸡中是否也是通过调节炎症因子来发挥免疫调节功能的机理,仍需要深入探究。
过量的锰会导致海兰褐蛋公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免疫受损和炎性损伤,所以饲粮中适宜的锰添加水平至关重要[4]。
3结语
根据饲粮锰添加水平与胫骨密度的二次线性相关计算得出1~21日龄黄羽肉鸡饲粮最适锰添加水平为50mg/kg;综合考虑胫骨直径与密度,22~42日龄黄羽肉鸡饲粮锰添加水平为40mg/kg;综合考虑胫骨性能,43~63日龄黄羽肉鸡饲粮最适锰添加水平为63~100mg/kg。
根据免疫器官指数,推荐22~42、43~63日龄黄羽肉鸡饲粮锰最适添加浓度分别为110、117mg/kg。
█
参考文献:
[1]田佳,刘国华,蔡辉益.22~42日龄肉鸡铜、铁、锌、锰不同用量组合的研究[J].动物营养学报,2016,28(11):3660-3668.
[2]马娅娅,Bun Sidoeun,刘丹.不同水平有机锰(明微矿锰)对肉鸡生长、免疫力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J].中国家禽,2011,33(13):18-22.
[3]吕林,计成,罗绪刚,等.不同锰源对肉鸡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7(7):1504-1514.
[4]乔富强,姚华,李宏全.有机锰与有机铬对肉鸡生长性能、屠体性状及脂质代谢的影响[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7(1):32-38.
工作,其结果均因工作上马马虎虎、不负责任造成
严重的后果。
4)种鸡场量多质差,引起社会病鸡恶性循环。
有些种鸡场条件
差、资金紧张,缺乏专业技术,其给社会带来的后果是孵化出的鸡
苗个小、体弱、质量差、抗病力低、死亡率高。
当弱、病、不健康的雏
鸡运送到各养殖户,就开始发病,出现问题。
因此各用户只好在饲
料中增加药物的数量和品种来防治疾病,多因用时间过长,引起某
种中毒等其它疾病,在社会上产生了恶性循环。
5)专业技术部门设备落后,人员少,技术落后。
虽然每一个乡
镇都设有一处畜牧兽医站,分管当地畜禽生产发展、疾病防治工
作,但是有些专业人员知识老化,仪器设备落后,特别是对养殖业
出现的新的、疑难疾病又不能及时做出诊断,提出科学的防治措
施,服务于生产。
4建议
为了解决好以上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和保证养鸡业的健
康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畜牧服务部门结合本地区的现实,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学、
科研单位及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才,举办家禽饲养管理、饲料
加工、药物应用及疾病防治的学习班。
培养技术人员、业务骨干,这
样持续不断,坚持几年就会有一大批专业技术骨干脱颖而出,将会
有力的保证畜禽生产的发展。
2)提高实验室技术含量,培养符合需求的化验诊断人员。
随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畜禽生产中,新问题则不断出现。
为适应
生产的需要,较快地解决好所出现的疑难问题,能化验分析饲料,
进行家禽常见疾病的抗体效价测定(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法氏
囊炎等)和细菌的培养分离,药敏实验及一般毒物检验的综合性化
验机构,保证本辖区内鸡场在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并培训能担负
起一般常见临床疾病的化验、诊断人员。
3)畜牧服务中心可经常举办一些时间短、内容简单的专业技
术训练班做到一次解决1~2个生产中的问题,这样经过几年的努
力,使广大养殖户逐渐掌握养殖业中的新技术。
█
健
康
养
殖
92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动物保健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