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措施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措施思考
摘要:近年来,各地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高层建筑规模不断扩大,受建筑体量大、楼层高、内部结构复杂、人流密集等特点的影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问题比较突出,一旦发生火灾,灭火救援行动将会受到很大限制,容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威胁居民的人身安全。

消防救援部门要提升高层建筑灭火救援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火灾事故损失。

为此,首先对引起高层建筑火灾的原因及灭火救援难点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灭火救援工作经验,总结了相关的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措施,希望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救援;灭火救援
1高层建筑灭火救援的难点
1.1火场供水难
通过调查发现,高层建筑周围的消防车道通常被绿化带、隔离带、护栏所围绕,消防车道拥堵、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严重,导致火灾扑救时举高类消防车难以展开,其他中小型消防车也无法近距离停靠在着火建筑周边。

内攻灭火时,消防员一般采用水带沿建筑内楼梯间蜿蜒铺设和水带沿楼梯缝隙或建筑物外部墙体垂直铺设两种方式。

蜿蜒铺设水带时,受楼梯形式的限制较大,所需水带数量较多,铺设的线路较长,出水灭火时产生的水头损失也大,由于消防员负重登楼铺设水带极大消耗体力,当到达灭火作战区域时,很难快速展开作战行动。

垂直铺设水带对水带等器材的质量、水带空中固定的方式要求较高,为了保证灭火射水压力,就必须增大后方供水压力,这就极易导致火场前方供水的水带发生爆裂;而选择垂直铺设水带,难以快速修补更换,而造成供水中断,延误灭火时间。

高层建筑灭火时,水带铺设的途径不多,成了高层建筑中的一大难点和缺陷,严重影响了火灾扑救效率。

1.2高层建筑火灾群众疏散问题
高层建筑的人员居住密度是相对较高的,而在火灾背景下居住人群往往因为
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其本身的判断能力和思维能力会短暂地陷入停滞状态,同时精神也会进入高度紧张的状态,因此在火灾救援的过程当中很容易会出现惊
慌失措、人群拥挤等问题。

加之烟气、火焰高温等多重威胁让群众疏散问题成为
了高层建筑火灾救援过程当中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在人员疏散的过程当中消防
队伍还要面对两大矛盾。

一方面高层建筑的人员数量相对较多,且多集中于建筑
高层,这也就意味着在人员疏散的过程当中垂直距离是相对较远且难度相对较大,而火势蔓延则是向上蔓延,人员疏散方向和火灾蔓延方向相互冲击,加之底层的
温度相对偏高且烟气浓度也相对偏高,这就意味着疏散难度会进一步上升。

其次
火灾救援工作在实践开展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做好人员疏散,同时需要及时控制火势,但是火灾扑救和人员疏散又是两个截然相反的方向,这也是火灾救援过程中
人员疏散面对的一大矛盾,进一步增加了火灾救援的难度。

1.3灭火战术应用不灵活
在灭火救援行动中,灵活的战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大量的高层建筑灭火
救援实践,消防救援人员总结出大量有效的灭火战术,根据实际火情大小,依托
新型设备与灭火战术实施堵截,从而有效控制火情。

但是,在灭火救援工作实践中,由于部分消防指挥员战术应用不够合理,以及部分基层消防人员对灭火技术
掌握不全面,并未灵活发挥内攻战术的作用,无法形成合理的组织与调配,导致
现场指挥调度混乱,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有序开展。

2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措施
2.1采用合理方式供水
对于高层住宅建筑的火场供水,必须安排专人负责。

在消防救援队伍到达现
场后,迅速成立供水组。

首先要检查室外消火栓能否正常使用,给予标记。

同时对
建筑附近的水源进行查看,明确附近水源可用情况,做出标记。

火场供水的主要思
想是“以固为主,固移结合”。

首先要考虑使用建筑内固定消防设施。

在室内火
势较小,固定消火栓可以正常使用的情况下,用室内消火栓出1支水枪对火势进行
压制。

当火势较为猛烈时,则需要消防车与固定消防设施结合供水。

将消防车与
水泵适配器连接,通过竖管向着火层进行供水。

当火势十分猛烈,且固定消防设施
无法正常工作,难以满足火场供水需求时,就需要使用消防车进行供水。

若水源距
火场1000m以内,可以采用串联供水、单车单干线供水、单车双干线供水、两车
或多车串联单干线供水、消防车与多台手抬泵串联供水等形式;若水源距离太远,
可以采用运水供水,如调集多辆重型水罐车进行运水,向主战消防车供水。

如果需
要运水的消防车数量不够,则可以调集当地的洒水车等。

2.2及时疏散人员并排烟
在消防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根据火情制定最佳火灾救援方案,快速疏散火
灾现场被困人员。

当火势较小时,启用通信软件或广播,调动被困人员利用消防
电梯和疏散楼梯进行有序疏散,防止出现踩踏事件;当火势较大时,宜采用“内
外强攻”模式展开消防救援,消防救援人员借助消防救援绳索、消防登高云梯等
救援设备,在消防高压水枪的掩护下强行进入火灾现场,并严格遵照科学合理的
方案,疏散及搜救火灾现场的被困人员,紧急状况下还可利用破拆工具拆除相关
建筑,保障救援通道的无障碍通行。

消防救援人员在人员疏散及搜救的过程中,
可借助机械式排烟等模式,排出建筑内的有毒有害气体,防止被困人员发生窒息、中毒,提高室内可见度,还能消除被困人员的恐慌、焦虑的心理,从而高效地完
成安全疏散任务。

2.3利用新式装备灭火
当外部作战场地受限,云梯车等消防车辆难以展开作战时,能够使用无人机协
助救援工作。

利用无人机替代人员开展现场侦察,进入易燃易爆、缺氧、浓烟等
危险灾害事故场所,帮助消防员查明火点分布、人员被困情况和重要的危险源等;
利用无人机投掷高钻破玻球破拆高层窗口,使用大荷载多旋翼无人机,搭载储压超
细干粉、高压液体等灭火装置进行辅助灭火作战。

在保证无人机飞起后与建筑物
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且由无人机飞行所产生的气流不会对火场烟气产生扰动的情
况下,可以使用搭载的灭火装置对燃烧区域直接进行喷射灭火,实现对高层火情的
有效控制和扑灭。

结束语
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工作在实践开展的过程当中面临着快速反应问题、群众疏
散问题、战斗员体能问题、火场供水问题等相应的问题,让高层建筑火灾救援工
作在实践开展的过程当中面临着较多的困境,很容易会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财
产损失,因此需要抓住高层建筑火灾救援的关键环节,同时坚持计划指挥和临场
指挥相结合的指挥方法保障高层建筑火灾救援能力,优化高层建筑火灾救援策略,确保火灾救援工作顺利开展有效进行,在保障消防队员人身安全和居民人身安全
的同时尽可能控制火势,减少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徐智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与防火监督策略研究[J].消防界(电子
版),2022,8(12):81-83.
[2]魏真荣.高层建筑火灾危险性分析及灭火救援战术策略探讨[J].今日消
防,2021,6(1):55-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