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芳基-2-呋喃甲酸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文献综述与课题的提出
1.1 2-呋喃甲酸的历史由来
[1]
在1832 年,德国化学家Johann Wo lfgang Döbereiner在制取蚁酸的过程中萃取出微量的副产品,即2-呋喃甲醛。

首先将2-呋喃甲醛分离出来。

1840 年,
苏格兰化学家发现许多种不同的农作物经过蒸馏制取一种相同的化学品,John Stenhouse 将玉米、燕麦、麦麸和锯木屑分别放入稀硫酸中,检测出2-呋喃甲醛的实验式为C5H4O2。

在1901 年,德国化学家Carl Harries 推论出2-呋喃甲醛结构。

在1922 年Q uaker 燕麦公司使用燕麦麸大规模制造以前,2-呋喃甲醛除了偶而
用作芳香剂外,仍然是一个基本无人问津的化学品。

现在,2-呋喃甲醛仍然由农副产品如甘蔗渣和玉米芯中制取。

在农副产品原料中,原植物体约有10%可以再回收制造2-呋喃甲醛。

在反应混合中2-呋喃甲醛和水会一起蒸发,在凝结后即
可分离。

2-呋喃甲醛
[2](俗名糠醛,英文:furfural)是一种工业化学制品,是通
过玉米穗轴、燕麦、小麦的麦麸、锯木屑等各种农副产品中萃取获得。

是一种芳香族的醛,2-呋喃甲醛是有杏仁味的无色的油状液体,暴露于空气中会快速变成黄色。

2-呋喃甲醛易溶解于极性有机溶剂中,但只微溶于水或烷烃中。

2-呋喃甲醛会与同种类化合物起反应,如乙醛和其他芳香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2-呋喃甲
醛稳定性比苯小,而且对氢化作用和其他加成反应的活性都远比其他芳香族化合物大。

当加热至250 ℃时,2-呋喃甲醛会分解为呋喃和一氧化碳。

若与酸一起
加热,2-呋喃甲醛会发生不可逆反应,形成坚硬的热固性树脂。

2-呋喃甲醛用来作为石化炼制品的溶剂,从其他碳氢化合物中提炼二烯烃,用于制造合成橡胶。

2-呋喃甲醇是2-呋喃甲醛的衍生物,可以与苯酚、丙酮、尿素反应制造树脂。

这种树脂用于制造玻璃纤维、一些飞机零件和汽车制动器。

2-呋喃甲醛也是生产呋喃和四氢呋喃溶剂的原料。

羟甲基-2-呋喃甲醛已在各种各样的热加工食品中
使用。

2-呋喃甲酸是以2-呋喃甲醛为原料,可以以空气作为氧化剂,常用氧化银
[3] 为催化剂催化氧化,反应温度保持在43℃左右,控制2-呋喃甲醛滴加速度,以0.8~0.1ml/min 为宜,采用此方法具有制备简单、操作方便、处理容易等优点,
2-呋喃甲酸,俗称:糠酸,又称α-呋喃羧酸,是一种无色晶体,在冷水中微溶,可以溶于热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

熔点133~134℃,沸点230~232℃,加热易升华。

2-呋喃甲酸常常作为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可以转化为酯、酰氯、酸酐、酰胺等衍生物。

所以,它的合成意义十分重大。

1.2 2-呋喃甲酸的合成路线
1)2-呋喃甲醛在热的浓氢氧化钠(NaOH)溶液中,进行康尼查罗
[4]反应后,生成2-呋喃甲酸钠和2-呋喃甲醇。

将所生成的2-呋喃甲酸钠进行酸化即可生成2- 呋喃甲酸。

反应如下:
O O NaOH O ONa
O +
O OH
O ONa H2SO4O OH
O O
+NaHSO4
此反应在20℃条件下进行,通过减压蒸馏分离出2-呋喃甲醇,2-呋喃甲酸产
率80%,此方法比较简单,但是生成了副产物2-呋喃甲醇。

2)在碱性或者中性介质中,可以以次氯酸钠或者高锰酸钾[5]作为氧化剂,反
应2小时,然后用HCl酸化,将PH值调到1~2,可以得到产率为80%的2-呋喃甲酸,但是反应剧烈不易控制。

还可以用氧化铜(氧化银)作为催化剂,用空气或者氧
气氧化2-呋喃甲醛,生成2-呋喃甲酸,产率为90%,但是催化剂价格昂贵,副产
品不易处理。

具体反应如下:
O O KMnO
4(NaClO)HCl O OH
O2,CuO(A g2O)O
3) Krutošíková[6]等人,用氯化铜作为催化剂,重氮盐与2-呋喃甲酸发生Meerwein 芳基化反应, 直接得到5-芳基-2-呋喃甲酸。

具体反应如下:
R
N 2Cl +
O COO H C uCl 2.2H 2O r m R O C O O H
此反应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易于控制,但是 2-呋喃甲酸产率过低,大多 数在 20%-30%之间。

但是许多学者在合成 5-芳基-2-呋喃甲酸的衍生物时,都采 用了此方法。

所以提高其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对此反应,我国学者崔紫宁[7]等对 合成方法进行了改进,5-芳基-2-呋喃甲酸产率有所提高,如 5-(4-氯苯基)-2-
呋喃甲酸,其产率从 20%提高到 35%,其邻位异构体的产率从 18%提高到 48.1%, 间位异构体的产率从 17%提高到 40.6%。

4)Krutošíková[6]等人,用氯化铜作为催化剂,重氮盐与2-呋喃甲醛发生 Meerwein 芳基化反应, 反应得到5-芳基-2-呋喃甲醛。

具体反应如下,将其氧化 成5-芳基-2-呋喃甲酸,产率33%,用氧化银作催化剂较昂贵,不易推广使用。

具体 反应如下:
R
N 2Cl +
O CHO CuCl 2.2H 2O r m R O CHO
5)Seung-Hoi Kim [8]找出了一条高效的合成路线,来制备 5-芳基-2-呋喃甲 醛。

在室温的条件下,以钯为催化剂,芳基锌试剂与5-溴-2-呋喃甲醛反应,生 成 5-芳基-2-呋喃甲醛,产率 70%。

此反应具有反应时间短、条件温和、产率高 等特点。

然后再采用王进贤等[5]的方法,5-芳基-2-呋喃甲醛用 H 2O 2氧化生成 2- 呋喃甲酸,产率 53%。

具体反应如下:
R ZnX + B r
O CHO
THF/rt R O CHO
Pd[P(PPh)3]4n R O CHO H 2O 2, NaOH 60-70o C R
O COOH
1.3 2-呋喃甲酸衍生物及其应用
2-呋喃甲酸作为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化学性质活泼,可以形成许多衍生物, 其用途十分广泛,因此在全世界的范围内,2-呋喃甲酸已经作为一种重要的商品。

0.9 2-呋喃甲酸在农业上的应用
麦穗宁( Fuberidazole),学名 2-( 2-呋喃基)苯并咪唑,其结构式见图 1-1, 它的制备方法,在乙醇和盐酸的作用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MAB)[9]作 为相转移催化剂,将邻苯二胺与 2-呋喃甲醛的直接缩合来制备[10]。

麦穗宁是一 种典型的咪唑类内吸性杀菌剂,近些年来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常常 可以用来防治小麦镰刀菌、白粉病、赤霉病、锈病、和黑穗病等[11],具有高效 性、环境友好型、广谱性、低毒性、低残留等优点,为农业保障起到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 2-(2-呋喃基)苯并咪唑上,所含的 N 和 O 原子都是良好的电子供给体[12], 2-( 2-呋喃基)苯并咪唑常常作为良好的配位体,可以和具有空轨道的金属原子 进行行配位,以2-(2-呋喃基)苯并咪唑作为配体,来合成过渡金属钴、镍的配 合物。

H
N
O
N 图 1-1
1.4 2-呋喃甲酸在香料上的应用
糠酸甲酯[13],其化学名称为2-呋喃甲酸甲酯。

其化学结构式见图1-2。

花生、可可、咖啡等植物中含有2-呋喃甲酸甲酯的成分,属于一种天然产物,由于其天然性倍受消费者的青睐。

2-呋喃甲酸甲酯在常温下呈无色油状液体,经光线照射后逐渐变成黄色,所以应避光保存。

它还易溶解于醇和醚等有机溶剂,不溶于非有机溶剂。

2-呋喃甲酸甲酯是一种极为独特的新型合成香料[14],它香气独特,香气价值含量极高在合成香料产品当中占据有重要位置, 是香精的调配中不可缺少的,主要是作为增香剂或香味修饰剂,用于调配各种烟用香精、食品香精、化妆香精。

在近几年来,随着香精香料工业的发展, 不少科研工作者在对2-呋喃甲酸甲酯的化学合成方法、合成工艺、香精调配等方面进行了的应用性研究。

O
O
OCH3
图1-2
2-呋喃甲酸酯类化合物天然存在于烤杏仁、烤咖啡、弥猴桃、炒榛子等食物中,是一类重要的食用香料[15]。

它们一般具有水果样感官特征,广泛用于各种食用香精中。

例如[16],2-呋喃甲酸甲酯、2-呋喃甲酸乙酯、2-呋喃甲酸丙酯、2-
呋喃甲酸丁酯、2-呋喃甲酸戊酯、2-呋喃甲酸己酯、2-呋喃甲酸辛酯、2-呋喃甲酸丙烯酯和2-呋喃甲酸苯乙酯它们具有典型的香气特征,因此,可作为香味修饰剂和增香剂应用于食品、饮料、化妆品等行业,是目前国内调香中急需的合成香料品种。

1.5 2-呋喃甲酸在材料上的应用
2-呋喃甲酸有羟基、羧基、呋喃环等功能基团,可以形成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高分子材料。

此类材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用来生成清漆、玻璃、管道、胶泥等耐化学品的腐蚀的产品,还可以用来高强度的航空材料、半导体材料、玻璃
钢、塑料和耐火材料等。

2-呋喃甲酸系列的高分子材料,可以根据其特殊性能生产磁性材料、光电材料等高性能复合材料,在材料应用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酸碱催化或加热的条件下, 2-呋喃甲酸及其衍生物[17] 可以发生缩聚反应
生成树脂,此类材料可以耐酸和碱的腐蚀,热稳定性好,不收受外界温度的影响,还具有良好的绝缘性,但是在水性环境粘接性能较差。

这类树脂可以用玻璃纤维增其强度,来生产机械强度较高的玻璃钢。

用对甲苯磺酸处理未固化的树脂,使其变硬,用于制造板管和机械零件,也用作设备衬里涂层。

2,5-呋喃二甲酸(2,5-furandicarboxylic acid,FDCA),由5-羟甲基-2-呋喃甲醛可进一步氧化而制的,FDCA 在材料方面应用十分广泛,FDCA 可以作为初始原料来生产聚酯类材料,还可以用替代苯二甲酸制造类的塑胶材料[18]。

在抑菌方面,2,5-呋喃二甲酸的钙盐具有良好抑菌性,例如可以杀灭巨大芽孢杆菌,抑制其生长[19]。

在医药上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2,5-呋喃二甲酸的二乙基酯,可以
作为麻醉剂来使用,可和可卡因类麻醉剂具有相同麻醉效果。

2,5-呋喃二甲酸来源广泛,在制造聚酯材料时,可以替代石油,减少对资源和环境的污染,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化工原料,
5-羟甲基-2-呋喃甲醛(5-HMF),其结构见图1-3,5-HMF 由葡萄糖或果糖脱水生成的,暗黄色的针状结晶,甘菊花味,加热或者光照的条件下,产生刺激性的烟雾,所以需要避光密封保存。

分子中含有一个呋喃环和一个醛基,可以溶于乙醚、甲醇、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

在四氯化碳和石油醚里难溶。

其化学性质活泼,易发生氧化、脱氢、聚合、卤化、酯化等,可以生成具有良好性能的衍生物。

例如乙酰丙酸(LA)、2,5-呋喃二甲酸(FDCA)、2,5-呋喃二甲醛(FDC)等高附加值产品。

这些衍生物可以应用于医药[20~24]和新型高分子材料,例如柴油燃料添加物[25]。

由于5-羟甲基-2-呋喃甲醛,原料来源丰富,价
格低廉,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可以替代石油,利用生物质资源来生成新型化合物[26] ,其意义深远。

图 1-3
1.6 5-芳基-2-呋喃甲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Krutošíková[6]等报导了5-芳基-2-呋喃甲酸合成以来,许多研究人员对5-芳基-2-呋喃甲酸合成和性质做了详细的研究,我国有关课题组对此类化合物也做了大量的研究,从种种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具有除草,抗肿瘤、杀菌等生理活性。

通过大量研究表明5-芳基-2-呋喃甲酸及其衍生物具有除草、杀虫、抗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27~31]。

从生物化学上的角度来看,生物体中的氢容易和呋喃环上的氧原子形成氢键,这样就增加分子间的亲和性,所以说5-芳基-2-呋喃甲酸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极具有研究价值。

在医学上,5-芳基-2-呋喃甲酸酯类衍生物,用途十分广泛,常常用做镇痛剂。

同时也具有杀菌和调节植物生长等生物活性,例如其长链化合物是对杀虫、杀菌具有广谱性,其链的长短对植物生长调节活性有很大的影响,也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司宗兴[32]等还根据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通过将其引入酰胺中,改变链的长度来改变作用靶点,扩大其生物活性,希望在除草剂领域有所创新和扩展。

5-芳基-2-呋喃甲酰胺类衍生物同样也具有杀虫、除草及抗病毒等生物活性
[33~34],因而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还有甘氨酸的衍生物也表现出良好的除草活性[35]。

硫脲衍生物中的酰氨基硫脲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此类化合物能够表现出良好的生物活性,并且在生物学、农学和医学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例如,5-芳基-2-呋喃甲酰硫脲类化合物[36~37]表现岀良好的生物活性,可以抗惊厥、抗菌、局部麻醉、抗高血压、防止作物病虫害、抗结核病,调节植物生长等生物活性。

另外最重要的是,此类化合物的制备简单,常常被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能够和许多有机物发生反应。

改变不同的实验条件,可以直接合成噻二唑、三唑硫酮、噁二唑、噻唑硫酮和相应的酰基脲等有机杂原子化合物,它们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酰氨基硫脲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受到了极大重视[38~41]。

因此,对这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应用方面,都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7
1.75-芳基-2-呋喃甲酸在调节植物生长上的应用
程卫华[27]等人根据酰氨基硫脲和5-芳基-2-呋喃甲酸优良的生物活性,将酰胺基硫脲和芳酰基呋喃连接在一起, 通过5-芳基-2-呋喃甲酰氯和硫氰酸钾反应生产相应的酰基异硫氰酸酯, 过滤氯化钾后直接与芳酰基肼加成, 合成了30多
种5-芳基-2-呋喃甲酰基氨基硫脲,其结构式见图1-4。

通过对黄瓜、水稻两种农作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 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有良好的植物生长调节作用。

R1O
O
N
H
S
N
H
H
N C
O
R2
图1-4
例如,图1-5所示的含取代嘧啶环的5-芳基-2-呋喃甲酰硫脲衍生物[34],此类化合物对植物的根和茎的生长都具有很高的调节性,同时它们还对细菌有一定的抑菌活性;图1-6所示的 N-取代芳酰氨基-5-芳基-2-呋喃甲酰硫脲对植物生长也具有调节作用[27];如图1-7和图1-8这两类化合物也对植物幼苗的根、茎、叶的生长有明显的调控作用[31];
X
S N
O
R1O
N
H
N
H
N
Y 图1-5
R O
O
S
NH N
H
H
N
O
R1图1-6
O S
O
NH NHAr
R
图1-7
O S O
NH
NH NH OAr
O
Cl
图1-8
5-芳基-2-呋喃甲酰胺的衍生物也表现出很好的生物活性。

例如,如图1-9所示的5-芳基-2-呋喃甲酰胺衍生物中,此类化合物可以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并且其效果还优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如α-萘氧基乙酸[33]和2,4-二氯苯氧基乙酸(2,4-D);如图1-10所示5-芳基-2-呋喃甲酰胺的衍生物具有很好的除草活性[28]。

O O
NH
R R
图1-9
Y O
S
N
O
N
X
R N
N
图1-10
王喜存[33]等通过大量的实验, 选用相转移催化法(PTC), 利用5-芳基-2-呋
喃甲酰氯与芳胺和芳氧基乙酰肼反应, 合成了新化合物见图1-11和图1-12,此类化合物对小麦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传统植物生长调节剂相比,其生物活性更好。

O
O
N
R1R
H
2
图1-11
R1O
O
N
H
H
N
O
O
R2图1-12
1.85-芳基-2-呋喃甲酸在抑菌上的应用
5-芳基-2-呋喃甲酸酯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有抗菌、麻醉和镇痉等作用。

戴瑜嘉、陈继畴等[42]人,在相转移催化剂(PTC)的条件下,让酰氯与酚(硫酚)反应,生成5-(硝基苯基)-2-呋喃甲酸芳酯(图1-13)和5-(硝基苯基)-2-呋喃
甲酸硫代芳酯(图1-14),对它们进行了抑菌试验。

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出现不同抑制作用。

O
O
O
R
图1-13
O
O
S
R
图1-14
酰基硫脲和1,3,4-噁二唑类化合物均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比如杀菌、杀虫、抗病毒、抗惊厥及植物生长调节等生物活性。

覃章兰[43]等人将呋喃环引入含
噁二唑的酰基硫脲中生成一系列新型的5-芳基-2-呋喃甲酸的衍生物见图1-15,
并对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水稻纹枯病菌(R hizatonia solani)、黄瓜灰霉病菌(Botry tis cinereapers)、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苹果轮纹病菌(Dochiorella gregaria)、玉米小斑病菌(Biopolaris mayalis ),做了抑菌试验,由于引进呋喃环, 目标化合物对黄瓜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好,苯环上连有硝基的
抑菌活性更好。

S O R
O
O
NH NH
N N
图1-15
Sahar M.I.Badr[44]等新合成的5-硝基-2-呋喃甲酸衍生物见图1-16、图1-17,都显示了良好的抗菌活性,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性最强。

尤其是硝基的
引入增强了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N
N
O
O2N N
S
N
图1-16
N N O
O 2N N
S
HN X R
图1-17
1.9 5-芳基-2-呋喃甲酸在医药上的应用
神经痛是神经科常见症状之一,此种疼痛是指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而感
到的疼痛,又称为自发痛。

自发痛的种类很多,按病变的部位可分为周围神经性 痛和中枢神经性痛。

病因不明者称为原发性神经痛,有明确病因者称继发性(或 症状性)神经痛。

病变部位可在神经根、神经丛或神经干。

其主要原因是过度兴 奋的神经元自发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使机体产生疼痛。

缓解神经痛常用钠通道阻 滞剂美西律(见图 1-18)和拉莫三嗪(见图 1-19)。

5-芳基-2-呋喃甲酸衍生物呋喃 哌嗪[45](见图 1-20)可作为钠通道阻滞剂,还有 5-芳基-2-呋喃甲酸衍生物腙
[46]
(见图1-21),可以缓解神经痛,其药效优于传统药物美西律和拉莫三嗪。

H
N
NH 2
O 图1-18
Cl
N N
NH 2
H 2N
N 图1-19
O
R1
O
N N R2图1-20
O2N
O
O
R
N
R2
N
H
图1-21
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ulosis),俗称结核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菌。

可侵犯全身各器官,以肺结核为最多见。

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

估计世界人口中1/3 被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

据W HO 报道,每年约有800 万新病例发生,至少有300 万人死于该病。

居各种疾病死亡原因之首。

Dharmarajan Sriram[47]等人通过设计合成各种5-硝基-2-呋喃甲酰腙(见图1-22),通过抑制异柠檬酸裂解
酶的活性,破坏乙羧酸循环及其他过程将脂肪转变成碳水化合物,从而达到消灭结核分枝杆菌的目的。

O
O2N O
N
H N
CH3
图1-22
流感病毒是传染性的病原体,造成急性呼吸道感染,再进行二次细菌感染。

因此,它一直是一个全球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

每一年,在美国有200,000名患者因流感被送到医院,大约有36000人的死于流感,用于治疗流感病毒的有效方法是有限的。

此外,目前的抗病毒剂,如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只提供有限的保护,具有窄谱活性。

因此,需要进行研究更有效的抗病毒的药物。

我国科学家孙
传文[48~49]等,合成了一系列的5-芳基-2呋喃甲酸的衍生物见图1-23和图1-24,来 抑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苷酶的活性,对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X O
S R 1 O N
H N H N N Y
图1-23
X
O S
O N
R
N
N Y 图1-24 锥体虫成虫主要寄生在脊椎动物(尤其是鱼类、鸟类和哺乳类 )的血液中。

锥虫通过舌蝇传播,可使牲畜患非洲锥虫病、马恶性贫血病、卡特拉斯病和马类 锥虫病等疾病,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Regis Millet 等[50]人,发现含有硝基呋喃基 团对锥体虫有很好抑制作用,合成了一系列的呋喃甲酰肼的衍生物见图1-25, 经过实验表明,此类化合物对锥体虫有明显的杀虫效果。

O 2N
O O NH H
N R
图 1-25
1,2,4-噻唑类的化合物和它的稠合杂环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可以作
为抗发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镇静药,抗焦虑、抗微生物剂,其产品的关注 度越来越高,由于其高效的生物活性,含有1,2,4-噻唑类化合物已经成为治疗 神经疾病的候选药物。

D. Jagadeesh Prasad [51]等人,将 5-芳基-2-呋喃甲酸与 1,2,4-噻唑结合合成新型的抗菌和抗真菌的药物。

见图 1-26.
H3CS
N
S
N
O
N
N
R 图 1-26
在医学上,取代5-芳基-2-呋喃甲酸酯类可以用做镇痛剂。

它的其他衍生物
也有杀菌和镇痛等生物活性。

长链化合物也是一种具有杀虫、杀菌及植物生长调
控等生物活性的物质,其链的长短对生物活性有很大的影响. 司宗兴[32]等人,把
取代芳基呋喃甲酸和长链化合物两个活性单元拼接在一起, 设计合成了新型的
取代苯基呋喃甲酸长链酯见图1-27。

目标化合物对梨黑斑病、蕃茄炭疽病及小麦赤霉病都有一定的杀菌活性。

当苯环上为3-NO2 取代时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最好。

脂肪族部分的碳链长为11和14时,杀菌效果较好。

说明此类化合物碳链长度适中效果最好,太短或太长效果都不理想.
R O
CO O(CH2)nCH3
图1-27
据相关文献[52]报道,氨基酸作为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之一,对于肿瘤细胞
来说,它与正常细胞对氨基酸的需求量不同的,所以将氨基酸引入抗肿瘤药物分
子中,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5-芳基-2-呋喃甲酰基硫脲衍生物具有多种生
物活性,尤其对白血病细胞系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活性。

一些科研人员根据其
两者独特的生物活性,将5-芳基-2-呋喃甲酰基硫脲衍生物和氨基酸结合起来,
合成新的化合物见图1-28。

这样可以提高目标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同
时增强药物的脂溶性,也可以缓解药物对细胞的毒性等,通过实验表明,这种化
合物对白血病细胞系的增殖起到了明显地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抗肿瘤生物活性,为构良好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理论依据。

O
S O
R R N
H
N H
COO C 2H 5 图 1-28 上述的一些衍生物除了有植物生理活性和抑菌活性外,孙昌俊等人[29~30]还对 5-芳基-2-呋喃甲酸的衍生物中的糖酯类化合物(图1-29和图1-30),行进了抗肿瘤 细胞活性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的此类化合物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 长,这种衍生物中某些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AcO
AcO C OO CH 3 O
O
OAc
O O
R
图1-29
H 3COOC
O
AcO AcO O O
O R
OAc
图1-30 通过对5-芳基-2-呋喃甲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表明,它们都表现出良好的生物 活性,其活性与本身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其主要原因有:a), 在结构上呋喃环与 核糖相似,可以与核糖竞争[29~30]参与生化反应;b),呋喃环上的氧原子可以于生
物体中的氢形成氢键,这样可以使分子间亲合性[27]增强。

1.10 课题的提出
16
系列的衍生物,并表现出优良的生物活性。

因此,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

通过经典的方法[6]来合成5-芳基-2-呋喃甲酸,但是产率很低,只有20%-30%,不利于5-芳基-2-呋喃甲酸的规模化生产。

可以通过改变反应条件,物料比以及在处理方法上的改进,来提高5-芳基-2-呋喃甲酸的产率。

关于5-芳基-2-呋喃甲酸衍生物生物活性的报道很多,但是有关5-芳基-2-呋喃甲酸的生物活性却很少,尤其在植物方面的生物活性。

同过其对油菜籽发芽率的影响,来检测其生物活性。

参考文献
[1] 张峰,糠醛下游产品糠偶姻酯醚类衍生物的合成与制备[D].博士论文,2007,1-4.
[2] 白岩,糠醛的性质及其生产[J].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1,19(4):48-51.
[3] 陈忠平.α-呋喃甲酸制备方法的探讨[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
14(4):39~40.
[4] 曾昭琼,李景宁.有机化学(上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27-328,
[5] 王进贤,陈继畴,李仲杰.重氮盐和2-呋喃甲醛的反应[J].科学通报,1966,9,419-420.
[6] Krutošíková, A.; Kováč, J. Sýkora, V. The systhesis of 5-aryl-2-furancarboxylic
acids[J].Collect. Czech. mun. 1974, 39, 1711.
[7] 崔紫宁,王振,李映等.含呋喃环双酰肼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杀虫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
2007,27(10),1300-1304.
[8] Hoi Kim, Reuben D. Rieke.A convenient synthesis of 5-aryl- and 5-heteroaryl-2-furaldehydes
by the cross-coupling reaction of organozincs[J]. Tetrahedron Letters 51 (2010): 2657–2659.
[9] 邓旭忠,梁亮,李红.相转移催化合成麦穗宁[J].农药,2007,46( 1) : 23-26.
[10] 曹红,马宁等.农药麦穗宁合成工艺研究[J].河南化工,2000( 1) : 17 -18.
[11] 刘长令等.新农药研究开发论文集[C].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128-134.
[12] 苏碧云,郭晚雪,王建民.2-( 2-呋喃基)苯并咪唑及其钴、镍配合物的合成[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 18) : 10919 - 10921.
[13] 黄小俊,唐建.糠酸甲酯的合成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3(23): 7~9.
[14] 李和等.杂环香味化合物[M].食品香料化学,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92.
[15] 孙宝国,张显卫. 糠酸酯类香料合成的研究[J]. 北京轻工业学报,1993(01),34-36.
[16] 张维成,孙宝国,徐理阮. 糠酸和糠醇酯类香料的研究[J]. 精细化工,1994(06),19-22.
[17] 周林成,李彦锋,门学虎,赵晓娟.糠醛系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J].功能材料,
2005,499-502
[18] Leshkov Y R,Chheda J N,Dumesic J A. Phase modifiers promote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hydroxymethylfurfural from fructose[J].Science,2006,312 (5782):1933-1937.
[19] Lewkowski J. Synthesis chemistry and applications of 5-hydroxymethylfurfural and its
derivatives[J]. Arkivoc,2001,17-54.
[20] 普文英. 5-羟甲基糠醛的药物用途:中国,1704050[P]. 2005-12-7.
[21] 杜莹,潘柯,严孝强,等. 5-羟甲基-2-糠醛及其衍生物、类似物的医药用途:中国,
1589784[P]. 2005-03-09.
[22] 严永清,朱丹妮,陈婷,等. 5-羟甲基-2-糠醛的医药用途:中国,1182589[P]. 1998-05-27.
[23] 李林,张兰,楚晋,等. 5-羟甲基糠醛在制备防治神经退行性疾和认知损害的药品和保
健品中的用途:中国,1504188[P]. 2004-06-16.
[24] 李林,魏海峰,张兰,等. 5-羟甲基糠醛类用于制备神经系统用药的用途:中国,
1565438[P]. 2005-01-19.
[25] Leshkov Y R,Chheda J N,Dumesic J A. Phase modifiers promote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hydroxymethylfurfural from fructose[J].Science,2006,312 (5782):1933-1937.
[26] 岑沛霖,穆江华,赵春晖,等. 从可再生资源获得新型绿色“平台化合物”乙酰丙酸
的研究与开发[J]. 生物加工过程,2003,1(1):17-22.
[27] 程卫华,司宗兴.1-芳酰基-4-(5-芳基-2-呋喃甲酰基) 氨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物
活性[J].应用化学,2000,17(4),443-445.
[28] Sijia xue ,Shaoyong Ke .Ultrasonically Irradiated Synthesis and Bioactivity of
5,7-Disubstituted-2-(5-aryl-2-furoylimino)-[1,2,4]-thiadiazolo[2,3-a]pyrimidine
Derivatives[J].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2004,24(12):1610-1613.
[29] 孙昌俊,李洪祥等.糖苷合成研究(Ⅵ) 1-β-D-(5-取代-2-呋喃甲酸)-糖酯的合成及其抗肿
瘤活性[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6,6(3):157-166.
[30] 孙昌俊,王义贵等.糖苷合成研究(Ⅶ)──1-O-β-D-芳酰基-2,3,4-三-O-乙酰基葡
萄糖醛酸甲酯的合成及其生物学活性[J].山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31(3),
327-330.
[31] Taibao Wei,Jichou Chen,Xicun wang.Studies on the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N-Aryl-N’-(5-Aryl-2-Furoyl )Thiourea Derivatives[J].Chem.J.Chin Univ,1992,13(9),1217-1221.
[32] 司宗兴,孙亚秋.取代苯基呋喃甲酸长链烷基酯的合成及生物活性应用化学[J].1997,
14(2),96-98.
[33] 王喜存,陈继畴,王秀春.N-芳基-5-芳基-2-呋喃甲酰胺和N-5-芳基-2-呋喃甲酰基-N
′-芳氧基乙酰基肼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高等学校化学学报[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8, 19(8),1274-1276.
[34] 薛思佳,柯少勇,段李平等. 超声辐射合成5,7-二取代-2-(5-芳基-2-呋喃甲酰胺)-[1,2,4]-
噻二唑并[2,3-a]嘧啶衍生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J].有机化学,2004,24(12),1610-1613.
[35] 秦晓蓉,翁爱民,伍林.甘氨酸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化学时刊,2005,19(4),47-50.
[36] 龚益广,李国新,黎颖锋.草甘磷除草效果的实验[J].林业科技,2005,30(l),27-28.
[37] 张自义,陈立民,杜永坤.1-氰乙酰基-4-取代芳酸基硫脲及1,2,4-三唑类化合物的
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87,8(3),229-2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