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应用思路+反思【微能力认证优秀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
一、对学生的意义:
1、提供给学生如何提高成绩的反馈。
2、在教学前呈现,对学习起导向作用。
3、学生可以利用量规进行自评和互评。
二、对教师的意义:
1、提高教师评价的公平性。
2、是连接教学和评价的有效教学工具。
3、可重复修改,评价多类型学习活动。
三、量规的设计
1、明确内容
研究性学习
2、确定评价指标
根据认知水平、学习目标确定影响评价对象的全部评价指标,必要时设置权重。
4、确定评价标准
(1)研究问题: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自己确定问题。
(2)信息收集:从多种电子和非电子的渠道收集信息,并正确标明了出处。
(3)信息分类:学生为信息分类,自己开发了基于计算机的结构,如数据库。
(4)信息分析:学生分析了信息,得出结论
(5)最终学习产品:学生有效地使用综合媒体,以多种方式展示了自己的发现,并发布到网上。
四、量规应用
量规的设计与应用思路
量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水平来设计评价指标,并根据学习目标的重难点来确定各评价项目的权重,用具体的、可操作的描述语言来说明量规中各个指标的评价要求。
一般地,评价量规的设计包括以下六个步骤。
1.确定主要评价要素
对学习计划的内容进行分析,然后确定影响学习计划执行的主要学习环节或要素,从中选择某些要素作为评价要素,选择评价要素时要考虑其总体涵盖的范围及其在单元学习计划中的地位。
2.确定主要评价指标
评价主要指标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1)主要指标应该与学习目标紧密结合;
(2)主要指标要尽可能用简短的词语进行描述;
3.设计评价指标权重
对所选定评价要素的主要评价指标进行综合权衡,为每个主要评价指标分配权重,并对量规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分数)进行合理设置。
4.描述评价的具体要求
在设计描述评价的具体要求时,应该使用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描述语言,避免使用概括性的语言。
如在评价学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时,“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收集能力”就会显得很含糊,而“从多种电子和非电子的渠道收集信息,并正确地标明出处”这
样的描述就显得明确得多。
5.设计量规的水平
在设计评价量规的水平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同一部分必须出现在每个量规水平里。
如设计研究性学习量规,水平1中涉及“信息收集”项,则在水平2、3、4也应该包括此项;
6.修改和完善评价量规
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对评价量规进行修改和完善。
用设计出的量规对学习计划进行试评价,以便发现量规在主要指标、权重分配、等级描述中存在的不足,根据试用结果进行首次完善。
量规应用反思
学习行为设计必须与评价量规的能力指向相一致有什么样的教学活动,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成果。
我们常常试图通过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来考学生的综合能力、评价能力,但是你想想,你在教学活动中培养这些东西没有?你在教学活动当中形成这样的能力没有?所以我们现在要把能力培养植根于你的教学活动,你想培养什么能力,你就去把能力的培养嵌入到活动当中。
如果我们的教学活动大都限于知识、技能的学习层次,我们怎么能得到能力培养的结果呢?一句话,要能力之果,却只种知识之树,这怎么能行呢?我认为,本次课程培训必须实现一个观念的确立,就是:能力培养——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评价的统一。
而实现三者的统一,必须做到学习行为设计与评价量规指向的内在一致。
有了有清晰的评价量规才能有与量规指向相一致的学习行为设计。
这就是本次课程的学习反复强调评价量规的重要性。
有了清晰的评价量规,你对于目标的设计和层次才是清晰的,指向才是清楚的。
你想不到用什么办法来检测能力的时候,你的教学活动本身肯定是游离了这个目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