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专利信息
装载机驾驶室[实用新型专利]
![装载机驾驶室[实用新型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bb2c0131ce2f0066f4332212.png)
专利名称:装载机驾驶室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迟峰,付杰春
申请号:CN201120177411.X 申请日:20110530
公开号:CN202148552U
公开日:
20120222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载机驾驶室,其属于工程机械领域。
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少既能够满足人们对审美、舒适性等要求,又具备隔音密封效果优越、防滚翻和防落物保护功能、符合人机工程学要求的装载机驾驶室的缺陷。
它主要包括框架总成、外饰件总成、内饰件总成和相关附件;外饰件总成包括左门外饰板、左立柱外饰板、顶帽外饰件、右立柱外饰板、蒸发器护罩、前围外饰板;相关附件包括倒车镜总成、门锁总成、旋转警示灯、前后雨刮器、吊环螺钉、工作灯;框架总成为整体式结构,操作台架与驾驶室合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工程机械。
申请人: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地址: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经济开发区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国籍:CN
代理机构: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董宝锞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新型井下装载机
![一种新型井下装载机](https://img.taocdn.com/s3/m/c4091d4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f6.png)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井下装载机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郝敬显,朱亮,吴芷阳,曹霞,李凯强,刘继文,褚洪蓥,林森,胡如意
申请号:CN202122317573.5
申请日:20210924
公开号:CN215801869U
公开日:
202202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布一种新型井下装载机,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包括后车架和前车架;驾驶室系统包括驾驶室体,驾驶室体固定在后车架的侧面;工作装置系统:动臂后端与前车架铰接于C 点,动臂前端与铲斗下部铰接;摇臂上端与翻斗油缸伸出端铰接,翻斗油缸另一端与前车架铰接于D 点;摇臂中部与动臂中部铰接;摇臂下端与拉杆一端铰接,拉杆另一端与铲斗中部铰接;动臂油缸分别与前车架和动臂铰接于A、B两点。
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了整机高度,司机活动空间大,操纵舒适;司机视野开阔,视线偏转角度小,降低了司机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性;动臂油缸布置结构提升能力大幅增强的同时,运输稳定性得到改善。
申请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地址:221004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鲲鹏北路9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田鹏山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负荷传感卸载转向系统。 普遍采用的负荷传感转 向 系 统 由 转 向 泵 、负 荷 传 感转向器及液压缸等组 成 ,该 系 统 通 过 优 先 阀 时 可保证转向系统液压油 的 流 量 需 求 ,然 后 将 多 余 的流量送入工作装置的 液 压 系 统 ,使 得 转 向 泵 多 余的流量得到利用。负荷 传感卸载转向系统在上 述系统中加入了等值单 向 卸 荷 阀 ,以 实 现 工 作 装 置液压系统低压大流量 和高压小流量模式的转 换,即低压时 (提升工 况)实现转向泵多余流量 和 工 作 泵 的 合 流 ,高 压 时 ( 铲 掘 工 况 )将 转 向 泵 多 余流量通过等值卸荷阀 低 压 卸 荷 ,工 作 液 压 系 统 仅通过工作泵提供液压 油 ,使 得 液 压 系 统 的 功 率 与柴油机输出功率匹配 更合理,以节省能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动多路换向阀,操作力 大 ,容 易 引 起 驾 驶 员 工 作 疲 劳 ,效 率 降 低 。 目 前 国 内企业正在研制的电液 比 例 控 制 ,大 多 采 用 手 动 控制,缺乏高技术含量。 采用数液比例先导控制 方 向 阀 ,经 电 控 制 系 统 处 理后形成脉冲宽度调制 信 号 ,然 后 经 功 率 放 大 器 放大以驱动高速开关阀, 从而控制多路阀来推动 油 缸 ,可 方 便 地 完 成 铲 斗 的各种工作。
2007.3 工程机械文摘 21
专栏
Column
4个前进挡,2 个后退挡。卡特彼勒 950B 型、小 松的 WA380-3 型均为四进四退变速器,单杆电 液换挡或电脑集成控制。柳工的 ZL50G 型,采 用“ZF”公司生产的由三元件变矩器与四挡前 进三挡后退的定轴式变速箱组成的变速器。
② 驱动桥 驱动桥由前桥、后桥组成。前桥直接固定在 前车架上,后桥为摆动桥,通过副车架与后车架 相连。现代轮式装载机基本上都采用铰接式转 向,因此前后驱动桥除主传动螺旋锥齿轮中的 旋向不同外,其它件全部通用。 我国轮式装载机的驱动桥大多采用整体桥 壳,全浮式半轴,具有主传动及轮边两级减速的 驱动桥。主传动一般采用一级螺旋锥齿轮减速, 轮边一般都采用行星式轮边减速。柳工 ZL50G 型所用的“ZF”AP400 型驱动桥壳为整体式,内 藏湿式多片式制动器在桥内部轮边减速器的内 侧。小松 WA 系列采用新型集中式结构的驱动 桥,它将主传动、制动器和行星轮式终传动都集 中在桥的中部,桥壳断面变化连续、平缓,内应力 分布合理,从根本上防止因传统结构桥壳在轮边 支承轴段应力集中断裂。轮端采用浮动密封结 构,安装简便,有自动补偿功能,密封性能良好。 ③ 传动轴 传动轴基本上由汽车传动轴演变而来。我 国第一代 ZL50 型传动轴基本上由“解放牌”、 “东风牌” 汽车传动轴改装而成。由于力量加 大,扭矩加大,这种传动轴可靠性不高,改用由 重型汽车传动轴经专门设计为轮式装载机专用 传动轴,承载能力好,可靠性高,已较为普遍地 应用在国内第二代、第三代 ZL50 型轮式装载 机产品上。 卡 特 彼 勒 公 司 采 用 液 力 机 械 传 动 系 统 ,其 自 动 动 力 换 挡 变 速 箱 自 动 选 择 挡 位 传 动 比 ,使 换挡在变速箱最佳效率点进行。该公司最近推 出的 STIC(转向变速集成)系统,将转向和换 挡功能集成于一操纵手柄上,使操纵更加省力、 轻便,换挡更加平稳,可大幅度提高生产率。 2.4 液压系统 ① 工作液压系统 装载机工作液压系统目前已开始普遍采用 先导工作液压系统。大型机采用先导式液压驱
和摇臂与转斗油缸铰接, 用以装卸物料。动臂与车 架 、动 臂 油 缸 铰 接 ,用 以 升降铲斗。
卡特彼勒 G 系列平 移式工作装置连杆机构, 将工作装置快速连接器 和塔架式机构设计成整 体 ,改 善 了 机 器 的 稳 定 性 和 挖 掘 功 能 ,并 设 有 可 调 液压缓冲减振的动臂白 动 提 升 、下 降 安 全 限 位 装 置。德雷塞公司开发 Z 型 单臂工作机构与高压液 压 系 统 相 结 合 ,为 铲 斗 提 供 更 大 的 掘 起 力 ,缩 短 装 载 工 作 循 环 ,增 加 铲 斗 装 满 系 数 ,大 幅 度 提 高 劳 动 生 产 率 , 由 于 铰 点 少 、杆 件 少 , 便 于 维 修 保 养 ,降 低维修费用。小松 WA 系 列 自 动 动 臂 、铲 斗 位 置 限 位 装 置 ,使 司 机 可 以 随 便 控 制 铲 斗 位 置 ,以 适 应 任 意高度的卸载要求。沃尔 沃 D 系列扭矩平行 (TP) 工 作 装 置 连 杆 系 统 ,增 大 了 提 升 能 力 及 平 移 性 能 ,同 样 设 有 动 臂 自 动限位及铲斗自动找平 装置。凯斯 C 系列的工作 装置可实现挖掘、运输、 浮 动 、提 升 位 置 的 自 动 控 制,司机只需专心驾驶, 不必特意关注工作装置 的操作。
2.3 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由变速器、 驱动桥、传动轴等组成。 ① 变速器 变速器由液力变矩 器及变速箱两部分组成。 变矩器的一端与柴油机、 另一端与变速箱直接相 连 ,这 样 结 构 紧 凑 、连 接 可靠。其它还有变速器为 一 整 体 与 柴 油 机 分 置 ,或 变矩器与柴油机直接相 连 而 与 变 速 箱 分 置 ,之 间 用传动轴连接。柳工 ZL50C 型 变 速 器 为 双 涡 轮液力变矩器加行星式 动 力 换 挡 变 速 箱 组 成 ,有
Z450 为基型 的 我 国 轮 式 装载机系列标准。70 年代 末、80 年代初我国装载机 制造企业已增加至 20 多 家,初步形成了我国装载 机行业。到了 80 年代,随 着行业的发展,通过和国 外的技术合作,国内又研 制 了 ZL10、ZL15 以 及 小 型 的 ZL04、ZL07、ZL08, 此 外 还 生 产 了 ZLl6、 ZL60、ZL70、ZL80、ZLl00 等型号。进入 90 年代,我 国装载机行业发展更为迅 速,产量和品种相应扩大。
ZL20 型 以 下 属 小 型 装载机,适用于市政建 设 、中 小 城 镇 建 设 、乡 间 非 等 级 公 路 建 设 、一 般 公 路 的 维 护 保 养 、港 口 码 头 作 业 , 还 有 改 造 环 境 、植 树 造 林 等 。 因 价 格 低 、综
20 工程机械文摘 2007.3
合使用率高、回报较为丰厚,发展前景十分诱 人,被誉为“朝阳产业”。近几年国内小型装载 机市场发展迅猛,出现快速发展之势。小型装载 机投入批量生产始于山东青州,当时是用手扶 拖拉机加动臂、铲斗改装而成的,也有用拖拉机 传动件,加上专用车架改装而成的。由于市场需 求加速,产品发展很快,到现在做得比较好的已 经没有了拖拉机的气息。目前,小装制造企业主 要集中在山东的青州、莱州、泰安,河南的郑州、 巩义、洛阳,河北石家庄以及安徽阜阳等。做小 装 的 专 业 企 业 有 厦 工 集 团 所 属 的 厦 工 新 宇 、徐 工集团所属的徐特、柳工所属的江苏柳工等。小 装市场应比大装市场大,且在“十一五”期间会 迅速发展。国内企业都在争食这块新的蛋糕,传 统大厂也在积极进入。大厂进入小装市场后对 小装质量的提高非常有利,尤其是配套件质量 的提高,但是受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限 制,购买和使用成本是农村用户在选购设备时 考虑的关键因素。配置提高必然带来成本上升, 对现阶段小型装载机来说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应该是在成本和性能之间找到平衡。
专栏
Column
工程机械专利信息
之
装载机 篇
河北工业大学 张润利 王义
装 载 机 主 要 用 于 铲 装 土 壤 、砂 石 、石 灰 、煤 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 作业,换装不同的辅助工作装置还可进行推土、 起重、破碎等作业。由于装载机具有作业速度 快、效率高、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因此广 泛 用 于 公 路 、铁 路 、建 筑 、水 电 、港 口 、矿 山 等 建 设工程。
我 国 装 载 机 行 业 起 步 于 20 世 纪 50 年 代 末。1958 年,上海港口机械厂首先测绘并试制 了 67 kW、斗容量为 1 m3 的装载机,该机采用 单桥驱动、滑动齿轮变速。1964 年,天津工程机 械研究所和厦门工程机械厂测绘并试制了功率
为 100 kW、斗容量为 1.7 m3 的 Z435 型,该机为整体机 架 、后 桥 转 向 。 经 过 几 年 的 努 力 ,在 吸 收 当 时 世 界 先 进 技 术 的 基 础 上 ,开 发 成功了 Z450 (即后来的 ZL50)装 载 机 ,诞 生 了 我 国第一台铰接式轮式装 载机。70 年代中期,国内 成 功 地 研 制 出 ZL 系 列 , ZL90 轮式装载机于 1976 年在柳州工程机械厂试 制 成 功 ,该 机 系 大 型 轮 式 装 载 机 ,首 次 采 用 气 顶 油 双 管 路 制 动 系 统 ,钳 盘 式 制 动 器 ,液 压 系 统 先 导 阀 操纵主阀,转向辅助泵、 流 量 转 换 阀 系 统 ,压 力 转 换阀节能系统等先进的 结构。1978 年,天津工程 机械研究所根据机械部 的要求,制订出以柳工
1 国内外发展概况
美国是世界装载机生产大国,其市场主要 以高端产品闻名,生产企业有 40 多家,主要有 卡特彼勒、克拉克、德莱塞、凯斯等。日本紧随美 国之后,装载机年产量在 4 万台左右,主要制造 厂 商 有 小 松 、新 卡 特 彼 勒 三 菱 、川 崎 重 工 、古 河 等。欧洲装载机制造厂商主要有意大利的菲亚 特阿里斯,瑞典的沃尔沃,德国的 O&K、利勃海 尔,英国的 JCB 等公司。
② 转向液压系统 装载机作为一种路面 行 驶 车 辆 ,转 向 系 统 必 须 可 靠 ,其 转 向 泵 的 排 量 必 须保证在发动机怠速状 态下的转向需求。这样发 动 机 在 额 定 工 况 下 ,势 必 造成转向泵的流量过剩, 其 多 余 流 量 达 到 2/3 左 右 ,从 而 产 生 较 大 的 能 量 损失。转向液压系统可分 为普通助力转向系统和 负 荷 传 感 转 向 系 统 ,负 荷 传感转向系统又分为阀 控和泵控 2 种形式。 普通助力转向系统采 用转向液压系统和工作 液压系统完全独立的方 案 ,其 主 要 优 点 为 结 构 简 单 ,成 本 低 ,可 靠 性 好 ,主 要缺点为系统能量损失 大,液压系统发热严重, 使得液压元件寿命降低。 国内装载机上使用的 负荷传感转向系统一般 为 阀 控 负 荷 传 感 系 统 ,其 中一种为普遍使用的负 荷 传 感 转 向 系 统 ,一 种 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