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红桥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政治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4页,第II卷5—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2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
富兰克林年轻的时候曾去拜访一位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的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停的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身高低矮的门。
前辈看到他这副摸样,笑笑说:“很疼吧!这将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
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而又有所作为的,就必须时时刻刻记住‘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回答1~2题
1.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
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A.人人都有哲学
B.懂哲学的人不会犯错误
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
D.哲学智慧是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
2.富兰克林的经历告诉我们,低姿态是一种哲学智慧,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成就自己。
这启示我们
A.哲学是系统化的世界观
B.不懂哲学的人,就无法生存
C.任何哲学都给人以智慧,使人更聪明
D.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3.张景中院士在《数学与哲学》中指出,哲学在任何具体学科领域都无法与该学科一争高下,但它可以从事任何具体学科无法完成的工作,它为学科的诞生准备条件。
这说明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是“科学之科学”
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哲学是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和总结
4.人总是按照自己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
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面对困难积极奋争,不屈不挠。
这表明
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
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土的两个基本哲学派别。
回答5~6题。
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
6.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以下能够正确反映这三种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B.②③④
C.③②④D.②①③
7.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到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的共同观点都是
A.坚持物质决定意识
B.坚持辩证地看问题
C.承认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的
D.承认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8.在西方哲学史上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情:有人说水变成了酒,怎样鉴别其真假呢?大家去请教贝克莱。
贝克莱教导人们,如果在座的各位都感觉到是酒,并一致地认为是酒,那就不应怀疑酒的存在了。
贝克莱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的B.唯心主义的
C.形而上学的D.诡辩的
“人是一部机器,所以人对自然界的反映是一种照相式活动。
”回答9-10题。
9.持上述观点的哲学派别是
A.主观唯心主义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D.近代机械唯物主义
10.该哲学派别的主要缺点和不足是
①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②缺少辩证法思想,具有机械性
③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④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依然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
这是因为
A.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对社会变革有指导作用
B.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C.马克思主义哲学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D.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2.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激化导致经济危机爆发,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奠定了
A.阶级基础B.自然科学基础
C.直接的理论来源D.思维科学基础
13.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弃旧创新,生机勃勃。
这表明,真正的哲学
①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②总能和旧哲学彻底决裂
③能够预见社会前进的方向④能够把握时代前进的脉搏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14.“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猎,非不收兽,明年无兽。
”这句古话告诉我们A.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的B.规律具有普遍性
C.违背规律是会受惩罚的D.认识具有无限性
15.丰都名山“鬼府”有副对联“鬼城本无鬼,抑恶在人间”。
这幅对联说明
A.古人解释不了一些现象,因而创造了鬼神
B.鬼神是人类社会的反映,人间社会的折射
C.鬼神属于封建迷信,不足为信
D.鬼神信仰教人行善,有教化之功
费尔巴哈曾对各国的神进行认真的考察,发现各国的神,无论其形象、衣着、使用的语言,还是发号施令的方式,都同那个国家的现实生活极为相像,几乎是该民族现实生活的翻版。
回答16-17题。
16.费尔巴哈的发现启示我们,宗教所描绘的世界
①就是现实世界②影响现实世界
③源于现实世界④反映现实世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7.神在不同国家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各不相同,其原因是
A.神的形象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B.神的形象所反映的客观存在不同
C.神的形象在自然界的发展中产生D.神的形象属于客观实在的范畴
18.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随意从某校每班抽3名学生共l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极为认真地对师生说:“经过科学测定,这l8名学生都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人。
”半年后,罗氏又来到学校,发现这l8名学生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
A.世界上存在人们尚未认识的神秘力量B.人的精神在一定条件下是万能的
C.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控作用D.意识在特殊情况下能决定事物的发展
19.原始艺术史的资料显示,原始狩猎民族在花草极为繁茂的地方不去关注美丽的花草,而偏偏以动物为其艺术题材。
这说明意识活动
A.具有自觉选择性B.能够调节人的生理活动
C.具有主动创造性D.能够指导人们改造客观世界
20.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成功在月球虹湾地区着陆,这是我国探测器首次登陆月球,承担着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的重要任务。
这表明,实践具有
A.社会历史性B.主动创造性
C.客观物质性D.主观能动性
21.“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林莽之间”,这是古人观察自然得出的结论:后来人们认识到,气压梯度力是产生风的直接原因;现代科学又证明。
太阳辐射是产生风的根本原因。
对风的成因的这些认识表明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B.实践推动着认识不断发展
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识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有“科学之祖”之称的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经常四处游学,不置产业。
在他生活城市,许多人过着优越的生活,有些没眼光的人时常嘲笑他,还以他的贫穷为例说明哲学毫无用处。
泰勒斯对这些人说:“你们可以认为我没用,但要说哲学没用,那就大错特错了。
”
(1)如果你面对那些认为哲学没有用处的人,你会如何说服他们?(4分)
材料二相传有一次,泰勒斯晚上走路,头望星空,但不小心掉进泥坑。
有人讥笑哲学家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
两千多年后,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评论这事说,只有那些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2)你愿意做仰望星空的人还是低头走路的人?请说明理由。
(4分)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小马过河,不知水之深浅。
老牛说:“水很浅,刚没小腿,能趟过去。
’’松鼠说:“河水很深。
会淹死的!”妈妈说:“河水是深是浅,你去试一试,就知道了。
"下马下河,小心地趟到了对岸。
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
这则童话故事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道理。
请简要分析其中的哲学道理,并谈谈它给你的启示。
(12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
桃花依旧笑春风。
”关于这首诗,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
相传崔护到长安参加考试,结果名落孙山。
清明时节,他一个人去南门外郊游,得遇一美女知音。
第二年清明节,崔护故地重游,门庭庄园依旧,但大门已锁,知音难觅。
崔护怅然若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题都城南庄》。
请用运动和静止的有关知识,分析崔护这首诗蕴涵的哲学道理。
(1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4分)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当前,我国进入到环境问题的多发期。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
(14分)
你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
①从自然与人的关系角度,我们之所以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因为(3分)
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哲学上,这句话可以理解为人们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对严峻形势的反映。
从世界观的角度看,它体现的是;(3分)这一世界观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要。
(4分)
③从意识反作用的角度分析,之所以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因为。
(4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包括太阳黑子、耀斑、日冕瞬变等。
人类早在数百年前就开始观测和研究太阳活动,并发现了太阳活动的变化周期。
2010年,美国航天航空局的一位太阳物理学家曾预测本轮太阳活动的高峰期将从2013年持续到2014年,并对地球通讯、电力设施等产生巨大影响,但也有科学家预测影响将不会很大。
现在看来,我们还是幸运的。
(1)上述材料蕴涵着丰富的哲学道理,请尝试着指出并做简要分析。
(6分)
(2)健康专家提醒人们,太阳活动剧烈时,人们外出应该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
你知道哪些防护措施?(2分)请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这样做的依据。
(4分)
高一政治答案(2014、04)
22.(1)①哲学是指导人们活得更好的艺术,能为人类生活的路途点上前行的明灯,提供精神和信念的支持。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具有方法论的功能,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4分)
(2)答案示例:①做仰望星空的人,能够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生活和工作。
②做低头走路的人,能够解决具体问题。
(答出任意一点,理由恰当,即可给4分;学生如答既低头走路又仰望星星空,理由恰当,可酌情鼓励2分,但本题不能超过8分。
)
23.“河水深不深,自己趟一趟”,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4分)我们要有探索精神,敢于实践,做到求真务实。
(2分)
松鼠和老牛分别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体现了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4分)但是,真理只有一个,我们要热爱和最求真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
(2分)
24.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就像诗中的“人面”一样,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5分)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就物质的具体存在方式来说,事物又有静止的一面。
(3分)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就如诗中所言,“桃花依旧”。
(4分)
25.①自然界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生活在自然中,不可能脱离自然而存在。
(3分)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3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4分)③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
(4分)
26.(1)世界是物质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认识来源于实践;意识具有能动性,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认识具有无限性。
(答出每点给2分,答出3点即可。
)
(2)在紫外线强的时候,外出要戴帽子和太阳镜,尽量穿长袖浅色衣服。
(2分)这样做的依据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趋利避害。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