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性状与经验鉴定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的性状与经验鉴定方法
中药材的性状与经验鉴定都是属于从药材外观来鉴定传统药材的真伪优劣以及民间用的品种,一般不借用复杂的工具或仪器,仅用眼看、鼻闻、口尝、耳听、手摸以及水试火试等感观鉴别方法就可以完成。

所以经验鉴定是性状鉴定的主要组成部分,意义相同,这是我国中医药宝库的一份宝贵遗产,几千年来在中药鉴定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生动具体,简单明了,效果好而快,描述又简明。

例如形容海马外形是“马头、蛇尾、瓦楞身”;野山人参是“马牙芦、下垂艼、短横体、铁线纹、少数腿、珍珠尾”等,这些语言均简述了性状鉴别的主要特征。

为了进一步发掘祖国中医药宝库,使之更好地为我国中医药现代化服务,故拟系统总结传统的鉴别方法,以供同道参考修补此之不足。

现介绍于下:
1.眼看:即看药材形状、大小、外表、颜色、质地等。

(1)看形状鉴定
药材首先感觉到的是其形状。

一种药材的形状是比较固定的,如圆柱
形、纺锤形、球形、拳形、块状等等。

经验鉴别对形状的描述往往是
很形象而生动的:如黄连似鸡爪,白术似拳形,玄参似羊角状,半夏
呈类球形,黄芪根呈圆柱形等。

(2)看大小大小是药材的长短、粗细、厚薄各药材都有一定的范围,这需要实际测得。

一般应测量较多的样品,测得大多数样品的大小范围,可允许有少量高于或低于所规定的数值。

有的药材以大为佳,如巴戟天直径1-2cm,麦冬长1.5-3cm、直径3-6mm,均以大的为最佳品,也有的药材以小为好,如羚羊角以小而嫩为佳,习称“大头鬼”,而老且大的称为“老劈柴”,质量较差。

(3)看表面各种药材都具有一定的表面即外表特征,对鉴别药材有重要意义。

如山慈菇中部有2-3条微突起的环节,节上有鳞叶残基,而混淆品光滑无环节。

野山人参由于生长年限长,有很多细密的横纹,俗称为“铁线纹”。

这就是与园参最大的区别特征之一。

代赭石表面有钉头状圆形凸起,在背面凹陷。

(4)看断面将药材折断或切断以观察其内部特征。

各药材的断面都有
其固有的特征,如根及根茎类药材的断面通常有圆环(即形成层环);有的可见放射状纹理(射线);有的可见油点(分泌组织);有的可见异形构造(异形维管束)。

皮类药材可见各种浅色纹理(机械组织、颗粒性或纤维性),如鉴别杜仲折断面有细密白色胶丝相连。

除了以上特征外,前人还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如苍术断面有“朱砂点”;防风断面有“菊花心”;何首乌断面有“云锦花纹”(异形维管束);大黄断面有“星点”(异形维管束如星状);鸡血藤有数个偏心性环纹等。

(5)看颜色各类药材都具有固定的颜色,颜色不正或为变色,就可能是药材变质或伪品,混乱品种,或因为加工条件变化,贮藏时间长短以及消毒方法不当等,也可以改变颜色,也表示质量下降。

如山药要白,紫草要紫,黄连要黄,茜草要红,乌梅要黑等。

(6)看质地药材质地是指药材坚韧、硬脆、松泡、绵软、粉性、柴性、油性、角质性等。

总结前人的宝贵经验形容血竭为“质如铁,红如血”;形容甘草为“粉甘草”,因当折断时有粉尘飞出;形容南沙参为“泡参”,玉竹、天麻、郁金为角质性;折断柴胡、乌药为柴性等。

2.鼻闻气味很多药材具有特殊的气味,用鼻闻可鉴定其真伪。

如鉴别白鲜皮可直接嗅到羊膻气;败酱草有腐败豆浆气;有的药材散发的气微弱,需要搓揉破碎后才嗅闻到,如鱼腥草揉搓后才嗅到鱼腥气;正品薄荷鼻闻特别的辛凉感觉气,否则便是混乱品。

也有点药材或是较坚硬的则需要折断后才鼻闻到其特殊的气如黄芪折断后可嗅到豆腥气。

3.口尝味道用口尝味道来鉴别药材早已有之,有本草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

”所以后人把尝味作为药材真伪优劣的主要方法之一。

味道是通过舌感反应出来通常为酸、甘、苦、辛、咸五味,并有麻、淡、涩、凉、腻五感。

经过实践中总结出口尝法的宝贵经验。

如用舌舔天然牛黄味先苦而后甜,并有清凉感直达舌根及喉部,无其它杂臭味。

鉴别春砂仁用咀嚼感到辛香,且有清凉气味,其他品种则只有辛带香而无清凉气味。

其次有的药材具其特定味道如山楂、乌梅、山茱萸以酸为佳;黄连、黄柏、穿心莲以苦为佳;甘草、杞子、党参以甜为佳;肉桂以甜辣为佳等等。

此外,对有毒的药材,不要多尝,咀嚼时间不要长,另外一些剧毒药不
能用口尝鉴别方法,以策安全。

4.耳听法将药材用其他物件或互相敲击,或将药材摇动听发出的声音,以判别药的真伪、优劣,这是一种特殊的方法。

如降香因木材坚硬用敲击法可听到清脆的响声;山药原支互相敲击可发出较坚脆的响声;罗汉果摇听其有响声;猴枣摇听之有细小声音。

5.手摸法用手触摸可感觉药材的软硬、轻重、光滑或粗糙及干湿程度,以鉴别质量优劣的方法。

如手摸化州橘红,感觉其表面是否有毛茸或毛茸粗细,可判别正毛、副毛、光青等质量规格;手指捏压药材软硬程度,可判别质量优劣,如马勃以软且有弹性为佳;沉香、降香手托之轻抛一下以重垂为佳。

蛤蟆油手摸之有蜡样感觉。

6.水试法将药材放入水中观察其变化现象:溶解染色、膨胀、沉浮或其他物理和化学变化,以鉴别真伪优劣。

具体检验法有以下各种:
①沉浮法将药材放入清水中,观察其沉浮状况。

如鉴别血竭刮取细粉撒于水面,应浮于水面而不下沉,水也不染色,样品也不溶解。

判别沉香、降香的质量,将样品放入水中,沉水者为佳。

②浸泡法将药材放入水中,浸泡适当的时间,观察药材的膨胀状况。

如鉴别蛤蟆油,浸泡后其体积应膨胀10-15倍;茯苓粒浸泡不应溶散。

③加热法将药材放入热水中或放入常温水中加热,观察药材的变化现象。

如鉴别菟丝子,把它放入清水中,加热至沸腾,种皮破后会露出黄白色卷旋形的胚,形如吐丝;鉴别山药,把饮片放入清水中,加热至沸腾,饮片不溶烂而稍扭曲变硬,略半透明;鉴别琥珀,放入水中加热或至沸腾不软化。

④观色法将药材放入清水中,加以搅拌,观察清水颜色的变化。

如鉴别番红花,用本法能将水染成金黄色,药材不褪色;鉴别熊胆,取少许,投入盛水杯中,即在水面旋转并呈现黄线下沉而不扩散,最后溶解;鉴别秦皮,将其放入清水中会产生蓝绿色荧光
⑤滴水法取清水滴于药材表面,观察药材的变化现象。

如鉴别蟾酥,将水滴在药材的表面,则在水滴处呈乳白色隆起。

7.火试法用火将药材燃烧或烘焙,观察产生的气味、颜色、烟雾、响声、膨胀、熔融、燃烧程度、响声等现象和变化,以用于鉴别药材的真伪优
劣、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烘焙法将药材放在铁皮或纸上,置火焰上隔火烘焙,用纸的不要被
燃烧,观察在烘焙过程中的变化和状况。

如鉴别血竭,取少量粉末撒于纸上烘焙,则溶化呈暗红色,对光照视血红色,无残渣,无扩散油渍;鉴别麝香仁,取少量撒于炽热的铁片灼烧,有轻微爆声,随即起油点似珠,发出浓烈香气,无腥臭,其灰烬白色无残渣杂物。

②直接火烧法将药材放在火焰上直接燃烧,观察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现
象和状况,用以鉴定药材的真伪优劣。

如鉴别琥珀,燃烧时有爆裂声,灭火时先有少量黑烟而后有白烟,带有松香气,并无冒浓黑烟则为伪品;海金沙燃烧时发出爆鸣声,并闪光;降香燃烧时有黑烟及油冒出,发出清香气;龙骨燃烧不着火不炭化,坚硬如故。

白木香(国产沉香):本品呈不规则快片或长条,有的为小碎块。

表面凹凸不平,有加工的刀痕。

间有棕黑色微显光泽的斑块或黄白色不含树脂部分交互形成的斑纹,并有树脂渗出固结及凹凸裂纹和蜂窝状小洞。

气芳香,味微苦。

入水半沉或不沉;燃烧时发出浓烟及强烈香气,并有黑色油状物渗出。

菟丝子:本品呈类圆形或卵圆形,表面灰棕色或黄棕色,微粗糙,质坚硬。

气微,味微苦,涩。

用开水浸泡,表面有黏性,加热煮至种皮破裂时露出白色卷旋状的胚,形如吐丝。

编写:谭树辉
发稿:肖劲光
QQ:1027519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