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学说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脏
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五行属火,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 心
1.主血脉 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 运动,以营养周身的作用。
2.主神志 人的精神、意识活动。
3.开窍于舌,其华在面。
4.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肝
1.主疏泄:调节气机;促进脾胃消化;维持气血津液运 行;调节生殖机能。
2.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流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中精之 府。与肝相表里
胃者,水谷之海 与脾相表里
小肠 1.受盛化物 2.泌别清浊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与心相表里。小肠主液
大肠 1.传化糟粕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 出焉。 与肺相表里。
2.主津
膀胱 1.贮尿 2.排尿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气化则能出矣。 与肾相表里。
肺
1.主气,司呼吸
2.主宣发肃降 3.朝百脉主治节 4.在志为悲 5.开窍于鼻,在液为涕 肺为华盖,娇脏。 通于秋气。
6.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肾
1.主藏精
2.主水 3.主纳气 4.在志为恐
肾为作强之官,技巧出焉。 先天之本。通于冬气。
5.开窍于耳及二阴,在液为唾 6.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
胆 1.贮存和排泄胆汁 2.主决断 胃 1.受纳水谷 2.腐熟水谷 六腑
藏象学说
藏象是指脏腑生理功能活动及病理变化表现 于外的征象。藏象学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脏腑。 脏腑是指内脏的总称,包括五脏六腑和奇恒之 腑。
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的总称,其 共同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血和津液 等精微物质。生理特点是藏而不泻,满而不实。 六腑是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 焦的合称。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满。 奇恒之腑是指脑、髓、骨、脉、胆、女子 胞的合称。功能上多藏精气,形态上多为中空 属腑。
脉 为气血运行通路。 主持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功能。
女子胞Βιβλιοθήκη 奇恒之府心与肺:表现在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调 节关系。 心与脾:表现在血液生成方面的相互为用及血 液运行方面的相互协调。
心与肝:表现在行血与藏血及精神情志方面。
心与肾:表现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精神互 用。
脏 与 脏 关 系
脏腑之间关系
肺与脾:表现在气的生成与水液代谢两个方面。 肺与肝:体现在人体气机升降的调节方面。
六腑的生理特点是实而不能满,满则病;通而不能滞,滞 则害。
腑与腑关系
心与小肠:心有助于小肠化物功能,小肠泌 别清浊,上输于心,化血以养其心脉。
脏 与 腑 关 系
肺与大肠:肺气肃降与大肠传导功能的相互 为用。 脾与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 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及水谷精微的吸收、转 输等生理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肝与胆:表现在同司疏泄、共主勇怯。 肾与膀胱:共主小便。
肺与肾:表现在水液代谢、呼吸运动及阴阳互资 三个方面。
肝与脾:表现在疏泄与运化的相互为用,藏血与 统血的相互协调关系。
肝与肾:表现在精血同源、藏泄互用以及阴阳互 滋互制方面。 脾与肾:先天与后天的互促互助关系及水液代谢 方面。
六腑之间的关系,体现在化水谷而行津液。故有“六腑以 通为用,以通为顺”。
三焦 1.通行元气
上焦包括心肺、中焦包括脾 胃、下焦包括肝肾。
2.运化水谷精微
3.分为上、中、下三焦 4.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 焦如渎
形态类似于六腑,功能类似于五脏。 脑 具有统帅人体的生命活动,精神思维活动,主持感 觉运动功能。 髓 具有充养脑髓、滋养骨骼、化生血液的功能。
骨 具有贮藏骨髓、支撑形体、主司运动的功能。
3.在志为怒 4.开窍于目,在液为泪 5.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肝为阳刚之脏,将军之官, 谋虑出焉。罢极之本。阳常 有余,而阴不足。通于春气
脾
1.主运化:运化水谷、津液
2.主升清:升清水谷精微,升提内脏 3.主统血 4.在志为思 5.开窍于口,在液为涎 6.在体合肉,其华在唇
为后天之本,太阴湿土, 喜燥恶湿。通于长夏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