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润今 跨界融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汲古润今跨界融合
作者:孙梓文
来源:《现代艺术》2024年第06期
编前
舞蹈艺术,一般被认为“长于抒情、拙于叙事”,如何用肢体语言兼顾“跳好舞”和“讲好故事”,常常是舞剧创作者面临的挑战。
近几年,随着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朱鹮》《渔光曲》《只此青绿》《红楼梦》《咏春》等作品的出圈,舞剧演出市场呈现出蓬勃态势,有的作品甚至“一票难求”。
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舞剧多年来在创作演出上的扎实积累和有效探索。
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中的一大亮点:编剧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汲取养分,关注当下身处时代的呼吸吐纳,并借助现代科技,营造诗意化的舞美,用极致唯美的肢体语言和跌宕起伏的剧情,让观众沉浸在独具东方美学的意境中。
舞剧是艺术表达,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逼近灵魂是它的终极追求。
如何深入表达人的情感,如何使用舞蹈语言进行灵魂书写,如何在时代审美之下进行新的艺术探索,是艺术家不断创作的突破点。
深入中国传统舞蹈的艺术宝库,总结规律、活化传统,这是展现中国舞剧民族文化辨识度的重要途径,也是中国舞剧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
《现代艺术》本期“印象”栏目特别呈现四篇舞蹈评论文章——对2024年央视舞蹈作品《咏春》《锦鲤》《瓷影》《鹅鹅鹅》的研究及流变趋势探析,溯源流量级舞剧作品《只此青绿》展现出的“心中有山水古今中国梦”,解析原创舞剧《川藏·茶马古道》的叙事方式,窥探原创舞蹈《舞韵八阵》中的三国元素。
与读者共探中国舞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在中国舞台艺术创作中,应该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比舞剧更快出圈,更受市场欢迎的了。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五星出东方》《咏春》等陆续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舞蹈作品从曾经主要作为春晚节目伴舞的“背景板”,到如今作为独立的节目重磅出场,这一变化的背后其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创造性发展、创新性转化的生动实践。
笔者以2024年央视春晚上演的舞蹈作品《咏春》《锦鲤》《瓷影》《鹅鹅鹅》为例,对他们进行个别甄视和集体扫描,以期从中窥见中国舞蹈作品的艺术密码和演进趋势,给舞蹈家们和广大观众朋友以启示和启迪。
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与表现元素
纵观所有的舞蹈作品,都注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与表现元素,从而在舞蹈作品与观众之间架起中华文化的桥梁,释放出彼此共通共情的理念沟通和观念互证,最大限度地得到中国审美的大众诠释。
《瓷影》继续沿用《只此青绿》的成功做法,借中国传统“青花瓷”意象,在视频背景、服饰装扮、舞台造型、人物脸谱上充分彰显中国之美、中国人之美,不断变换山水意境,高山流水,和韵跌落。
表演者在舞台上始终合力塑造着“圆”的造型和视觉表现,寓意为团团圆圆、和和美美,灵动典雅,唯美动人。
《咏春》将中国书法、中国传统窗棂意象、中国门扉寓意充分糅合,并在舞蹈形体上借鉴传统“皮影”艺术的表现形态,让观众在古今穿越中得到灵魂的徜徉与行走,完成人与艺的契合与内聚。
舞台设计上也让表演者如在一张古琴、古筝之上,从而让男女表演者在对抗与和解、切磋与交融中,充分展现出别开生面、紧致紧凑的艺术张力。
在国际视野中打通中外艺术融合之道
强调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与表现元素,并不是自我陶醉和艺术的固步自封。
《鹅鹅鹅》借鉴和汲取了芭蕾舞的表演技巧,却又融汇了中国视角和中国表达,让它不仅具有中国古典之美,也有世界优秀文化互鉴生辉的共通之美。
儿童的天然、天真、童趣、幻想、友爱无疑是架设融合的桥梁。
不仅如此,成人与儿童互为背景,彼此交融,相映成趣,舞台是一个表达理想、逐梦愿景的平台。
在成人与儿童的对接中,在中外文化的彼此衔接上,典雅共通,心意融汇,舞蹈作品悄然无声地在自然衔接与华丽转型中,完成了中国精神的国际表达,彰显出中华文化的世界胸襟和广阔视野。
跨界融合成为彰显舞蹈之美的新路径
2024年春晚舞蹈作品最出彩、最令人记忆深刻的地方,无疑是在技术与艺术、艺术与艺术之间突破彼此的壁垒。
如《锦鲤》,调用科技手段,由鱼幻化为人,由人梦幻为鱼,精美呈现出“鱼跃龙门”“如鱼得水”的美好寓意,演绎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艺术效果,充分表达了生命的舒展与奔放、自由的冲撞与奔突、光明的渴求与奔赴、理想的向往与憧憬,表现了人性的冲突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求。
《咏春》将中华武术与舞蹈艺术有机结合,“咏春”本就是拳名,再在屏幕上展现“八卦掌”书法字体,黑白背景不断交替,中国龙的显隐变化,融“武”之英姿飒爽与“舞”之灵动优美为一体,舞蹈与武术变换自如,分不清彼此,不仅融化在形态表现上,而且内化为精神气象的张弛之间。
《锦鲤》将杂技与舞蹈艺术有效整合,催生了新的艺术视角和别样审判形態。
这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艺术与艺术的整合,不断促使舞蹈艺术从二维空间转向三维空间,甚至是四维空间的突破,不断触摸中国式审美的极致高度,无限开拓新时代舞蹈样式和呈现形态的视觉美和内涵美,让舞蹈艺术的生产力、创造力焕发出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