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开展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工作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开展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
等五项管理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营造有利于学生安康成长的环境,全面促进学生安康成长,学校制定买施《开展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工作方案》,多措并举,稳步推进中。

一、关于加强作业管理
1.严格作业设计。

学校老师从学与教的视角考虑作业内涵,严格作业设计,研制作业内容,标准作业布置,合理作业评价,严禁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随意性等低效作业。

2.严把作业难度。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科学制定并认真落实教学方案,不随意增减课程难度,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不布置难度程度超过课标要求的作业。

3.严控作业总量。

班级各科老师统筹规划作业量,原那么上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 60 分钟。

4.严肃作业修改。

老师必须亲自修改作业,提倡作业面批面改,以便充分掌握学情,不得只布置不
修改,不得应付性修改。

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检查任务,不得要求家长检查、修改作业。

二、关于加强睡眠管理
1.减轻课外负担。

引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
适当的冢庭教育方式,不拨苗助长,不给学生安排大多的家庭作业和辅导班,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开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拥有更好的睡眠。

2.保证睡眠质量。

无特殊原因,学校老师不得要求学生提早到校到班,家长保证小学生每天 10 小时睡眠。

三、关于加强手机管理
1.有限带入校园。

告知学生和家长,原那么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冢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学校研究同意,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制止将手机带入课堂。

2.标准作业布置。

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老师应通过课堂板书方式给学生当面布置作业,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3.加强教育引导。

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
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进步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才能,防止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4.做好冢校沟通。

学校要将手
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催促管理,严格控制学生居家使用电子产品,防止学生沉述网络。

家长老师及时保持沟通,掌握学生身心安康状况,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四、关于加强读物管理
1.激发阅读兴趣。

强化对学生阅读的深化研究与指导,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

组织开展阅读系列活动,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穷实学生文化知识根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推荐优秀读物。

语文教研组参照《教育部推荐新课标中小学课外阅读书目》,结合实际制定合适本校学生阅读才能的推荐书目,向学生推荐经典类和前沿类的优秀读物。

3.严格读物管理。

引导家长学生从正规书店选用读物,不要选购和使用盗版读物,不要选购和使用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违犯的读物资料,净化中小学的用书环境。

五、关于加强体质管理
1.开展体育运动。

全面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高质量完成体育教学,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安
康程度实在得到进步。

老师不得“拖堂” 或提早上课,保证学生每节课间休息并进展适当身体活动,减少静态行为。

2.综合防控近视。

标准落实眼保操的同时,防止不良用眼行为,监视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 40 分钟。

3.加强安康教育。

通过有方案地开展安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安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安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安康奠定坚实的根底。

“让每个孩子享有幸福的童年,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奠基。

” 是每位教育人的奋斗目的。

学校会不断加强日常管理,使学生可以快乐学习,安康成长。

详细工作要求:
六点要求:
一是要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抓好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是 2023 年教育部将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

这五个管理,虽然是小事,但是是国家意识,是政治任务,要在凤城落实落地,绝对不允许搞变通,更不允许搞弄虚作假。

二是要严格落实五项管理规定。

按照《丹东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的通知》,各校制定管理方案,把握住作业总量、睡眠时间、上课时间,涉及学生作息时间表需要调整,课间活动不能减,课程内容不能少,放学时间也不能延,午休时间还不能占,要保证学生充足的睡眠。

三是要明确责任传导压力。

各校要成立领导小组,学校一把手任组长,副职任副组长,成员全体参与,分别成立五项管理工作组,把工作落实到详细人,压实责任链条,做到人人有责,各司其职。

四是要全面加强宣传引导。

全市各学校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形式进展广泛宣传,做到人人知晓,让学生、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并广泛支持,建立家校育人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助推工作圆满顺利完成。

各学校在开展“五项管理”工作中好的经历和做法要及时总结提炼并上报。

五是要强化教育教学管理。

现阶段的学校改革,要抓绿色升学率,而不是抓带血的升学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要从教育教学方法着手,要开足开齐体音美课,不能靠挤占体音美课,挤占学生时间,来进步学习成绩。

六是要加强指导催促考核。

教育局加强对学校“五项管理”催促指导,确保“五项管理”各项工作真抓实干,落地落细。

同时,将“五项管理”纳入对学校教育工作目的考核内容,学校一把手是“五项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

将此项工作纳入工作内容,日常化、常态化开展工作检查,只要国家政策不变,这项工作就一直抓。

老师进修学校、体卫艺、基教科、成职教、督导室、平安科等相关科要加强日常管理,纪检组参与监视检查。

附:中小学生“五项管理” 20 条措施。

一、加强作业管理
1.严格作业设计。

学校要分学段、分学科指导老师从学与教的视角考虑作业内涵,严格作业设计,研制作业内容,标准作业布置,合理作业评价,严禁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随意性等低效作业。

2. 严把作业难度。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科学制定并认真落实教学方案,不随意增减课程难度,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不布置难度程度超过课标要求的作业。

3. 严控作业总量。

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 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 90 分钟,高中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

4. 标准班级交流。

学校制定班级微信群、 QQ 群、钉钉群标准使用规定,班级群只能用作学校老师家长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沟通和相关紧急事项的通知,除因疫情防控等原因有特殊要求外,严禁老师在班级群布置家庭作业。

5. 严肃作业修改。

老师必须亲自修改作业,提倡作业面批面改,以便充分掌握学情,不得只布置不修改,不得应付性修改。

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检查任务,不得要求家长检查、修改作业。

二、加强睡眠管理
6.减轻课外负担。

引导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家庭教育方式,不拔苗助长,不给学生安排太多的家庭作业和辅导班,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开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同时拥有更好的睡眠。

6. 保证睡眠质量。

小学初中学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 7:50,高中学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 7:30。

家长保证小学生每天 10 小时,初中生每天 9 小时,高中生每天 8 小时的睡眠时间。

7. 严格招生管理。

各校要做好就近入学工作,减少学生在上学路上消耗的时间,从而获得更多的睡眠时间。

要适当推延小学、初中学生的到校时间,让学生多睡一会,并且有时间吃好营养早餐,保障安康成长。

三、加强手机管理
9.有限带入校园。

学校应当告知学生和家长,原那么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学校研究同意,进校后应将手机交由学校统一保管,制止将手机带入课堂。

10. 细化管理措施。

学校应通过设立校内公共、建立班主任沟通____等措施,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

11. 标准作业布置。

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老师应通过课堂板书方式给学生当面布置作业,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

12. 加强教育引导。

学校要通过国旗下讲话、班团队会、心理辅导、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进步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才能,防止简单粗暴管理行为。

13. 做好家校沟通。

学校要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

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催促管理,严格控制学生居家使用电子产品,防止学生沉迷网络。

家长老师及时保持沟通,掌握学生身心安康状况,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四、加强读物管理
14.激发阅读兴趣。

强化对中小学生阅读的深化研究与指导,让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习惯。

各中小学校要组织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经典,夯实学生文化知识根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4. 推荐优秀读物。

各学校要广泛开展阅读才能提升工程,以语文教研组为主体成立专家组,参照《教育部推荐新课标中小学课外阅读
书目》,结合实际制定合适本校学生阅读才能的推荐书目,向学生推荐经典类和前沿类的优秀读物。

15. 加强图书建立。

要加强中小学校图书室建立,定期更新图书,进步图书室的使用率。

鼓励在教室设置图书角、图书柜、小书箱等,方便学生阅读,丰富阅读体验。

16. 严格读物管理。

各中小学校要将教辅和读物推荐目录转发至家长,作为家长学生选购根据。

引导家长学生从正规书店选用读物,不要选购和使用盗版读物,不要选购和使用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违犯的读物资料,净化中小学的用书环境。

五、加强体质管理
18.开展体育运动。

各学校要全面开展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每天阳光运动不少于 1小时。

每个学生掌握至少 2 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安康程度实在得到进步。

老师不得“拖堂” 或提早上课,保证学生每节课间休息并进展适当身体活动,减少静态行为。

19. 综合防控近视。

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 15 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 1 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 分钟
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 分钟。

防止不良用眼行为,监视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 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 40分钟。

20. 加强安康教育。

通过有方案地开展学校安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康意识与公共卫生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康知识和技能,促进学生自觉地采纳和保持有益于安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或消除影响安康的危险因素,为一生的安康奠定坚实的根底。

为确保“20 条” 措施落地落实,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一是加强组织管理,要求各县区教育局建立健全符合本区域实际的五项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的管理检查。

二是强化督导问责,要求市、县区教育督导部门将五项管理作为主要内容,常态化开展督导检查。

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开掘一批五项管理方面的典型经历做法,积极宣传推广,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教育观和作业观,营造有利于学生安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第 11 页共 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