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手礼仪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握手礼仪》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握手礼仪》(投影切换)。

我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方面完成我的说课。

在教材选用上, 本课选自高教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礼貌礼节》第三章第一节握手礼仪(投影切换)。

它的前一个教学内容是介绍礼仪, 本节课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延伸, 同时对学好后面的知识也有重要的意义。

握手是绝大多数国家的人们, 在日常交往中使用的有效礼节。

在中国, 握手礼不但在见面和告辞时使用, 而且还作为一种祝贺、致谢或相互鼓励的表示。

作为一名旅游服务接待人员, 对这种常用礼节规范应该很好地把握。

教材对握手的方式、握手的顺序、握手的力度和握手的时间作了相关的简单介绍, 本人以此为基础, 收集补充材料、典故、图片和视频来增加教材知识的深广度, 设计以握手的运用为中心,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开展看图分析、自主讨论、情景模拟等活动实施教学, 旨在提高学生的礼貌素养。

对学生情况我的分析是这样的(投影切换):本班学生是三年制中专二年级学生, 他们思维较活跃,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 基于实际应用的广泛, 有学习动力;但是, 我们也知道, 他们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较薄弱, 需结合自学, 缺乏学习自觉性。

所以, 在教学目的方面我是这样确定的(投影切换):
1.知识目标:
1.握手的动作标准;
2.握手的其他方式: 拥抱式,拍肩式,扣手式。

2.能力目标:
1.锻炼学生表达能力、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
2.培养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法等去学习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勇于实践, 大胆探索的学习品质。

结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 我是这样确定本节课的重、难点的(投影切换): 教学重点为“握手的正确礼仪规范”, 教学难点是“能在不同场合灵活运用”
本节课在教学方法上我的设计是(投影切换): 握手礼仪是本节课需要实施完成的项目,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我采用了情境模拟、项目教学、任务驱动、分层教学、赏识教育等教学方法。

在学习方法上我主要引导学生(投影切换)以自主探究、小组协作与合作学习相结合, 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下面我重点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投影切换):本节课先由创设情景、引出项目入手, 然后从师生互动、分析项目, 合作学习、完成项目, 活跃思维、拓展项目, 以及多维评价、拓展思维等方面完成本节课的教学。

1.创设情境引出项目(投影切换)
在这个环节上, 我设置了“陈水扁被称为国际怪客”的情境, 利用新闻事件来激发学生兴趣, 组织课堂。

2.师生互动分析项目(投影切换)
我通过师生互动, 让学生讨论:握手通常应用在什么场合?握手是怎么起源的?然后请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讨论出学习项目(点题),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让学生用已有的经验来推出握手的场合和起源。

培养他们自己思考的习惯, 而不是等老师的分析结果。

3.合作学习完成项目(投影切换)
在本环节, 我将握手礼仪项目分解这个“握手的要求”、“握手的顺序原则”、“握手力度和时间原则”三个环节, 再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要求, 来完成项目教学。

每个环节的设计意图请看PPT(投影切换)。

4.拓展项目活跃思维(投影切换)
在本环节, 我事先准备了一些日常生活常见的交际场合, 利用预先设置的情景实例, 用学生抢答的形式, 使学生明确自己的理解和行为是否正确。

这样做, 既有利于教师提供及时的反馈, 也使得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有利于分层教学的成果得以巩固。

5.多维评价拓展思维(投影切换)
在对学生的评价上, 我赞成过程与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 既要看到学生的参与程度, 对课堂上表现积极的同学给予适当的表扬;同时在每个小组分发学习效果评价表, 利用学生的相互测评, 得出学
生的学习效果分。

以上两项的综合分即为学生本节课的实际得分。

在练习与巩固环节(投影切换), 我主要采取播放优美的背景音乐, 开展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 进行握手的练习, 让学生感受到礼仪的乐趣与价值。

最后, 在本节课结束前, 我留下了两个课外作业(投影切换), 用于总结项目、延伸知识, 这样做的意图是使学生的知识得到补充, 并且锻炼学生的探究能力(适当对作业进行讲解)。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 有不当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