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知识点梳理
《岳阳楼记》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应好友滕子京之请为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知识点梳理。

一、文学常识
1、作者:范仲淹(989 年 8 月 29 日-1052 年 5 月 20 日),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

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2、背景: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被贬邓州,好友滕子京被贬岳州。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并请范仲淹作记。

3、文体: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抱负,阐述某些观点。

二、重点字词
1、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同“俱”,全、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2、一词多义
(1)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2)极:南极潇湘(至、到达)此乐何极(尽头)
(3)或:或异二者之为(或许)而或长烟一空(有时)
(4)空:浊浪排空(天空)长烟一空(消散)
(5)通:政通人和(顺利)北通巫峡(通向)
3、古今异义
(1)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2)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
4、词类活用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名词作状语)
(2)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做太守,名词作动词)
(3)百废具兴(废:荒废的事业,形容词作名词)
三、重点句子
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翻译: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晴多变,气象千变万化。

2、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翻译: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
向天空。

3、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翻译: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

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
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
悲伤的心情。

5、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
此乐何极!
翻译: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
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
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7、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为
国君担忧。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四、文章结构
1、第一部分(第 1 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

2、第二部分(第 2-4 段):写岳阳楼的景色及迁客骚人登楼览景后产生的不同感情。

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

第 2 段:概括描绘洞庭湖的全景,并提出“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的问题,引出下文。

第 3 段:写阴雨天气时洞庭湖的景象及“迁客骚人”登楼观景的“悲”情。

第 4 段:写晴朗天气时洞庭湖的景象及“迁客骚人”登楼观景的“喜”情。

3、第三部分(第 5 段):抒发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这是全文的核心。

五、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色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览物之情”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好友滕子京的劝勉和规箴之意。

六、写作特色
1、构思巧妙
作者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自然结合起来,以叙事带出写景,
又由景生情,因情而发议论,环环相扣,层层蓄势,最后水到渠成地
揭示出文章的主旨。

2、情景交融
作者善于以景衬情,在写景中融入自己的感情,使情与景达到了高
度的融合。

如写阴雨天气时的景象,渲染了一种悲伤的氛围;写晴朗
天气时的景象,烘托了一种喜悦的心情。

3、语言优美
文章语言简洁凝练,生动形象,富有音乐美。

如“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运用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洞庭湖的壮阔气势。

4、对比鲜明
作者将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己悲”的情感与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进行对比,突出了自己的高尚情操。

七、名句赏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千古名句,体现了作者忧
国忧民的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在当
时具有进步意义,在今天也仍然具有教育价值。

它激励着人们把国家
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