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售股减持规定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限售股减持规定
限售股减持规定
1. 定义:限售股减持指的是股东在国家规定的限售期内,严格遵守“一致行动人拟合认沽、认购减持的规定”的前提下,进行减持行为。
2. 原则:
(1)保护股民的合法权益。
(2)降低市场动荡的可能性。
(3)维护股价的稳定。
3. 限售期:
(1)一般来说,限售期一般为一年,也有可能根据不同股市、证券交易所及特定投资者的要求有所变更。
(2)根据法律法规要求,在关联交易发生或是上市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与基金、社会信托等重大数据变动前,限售股减持期可能需要延长,同时也会根据具体情况加成备兑期;
(3)限售股减持期间,上市公司高管禁止参与减持、担保及质押行为。
4.限售股减持的程序:
(1)拟减持预案起草工作,需要仔细评估上市公司股价影响因素、市场环境和上市公司的实际状况;
(2)减持的大致内容确定后,把案件报请证券交易所审核;
(3)经过证券交易所审核,准予减持后,在限售期结束前开始逐步执行;
(4)交易所根据深入考察公司的实际情况,可以调整拟减持形式;
(5)期间,要及时披露和更新减持的具体情况,包括减持的股票和减持量,并且要提交报告书说明减持原因;
(6)期满后,上市公司应根据监管结论对减持纪录进行审计。
5.注意事项:
(1)减持股票需遵守细则,防止不正当减持行为发生;(2)把握减持的具体起止时间;
(3)遵守证券交易所规劝,减持时要慎重,不可超前减持;(4)做好资信审查及披露;
(5)重视审计机构的对报告的审计;
(6)依法办理法律文件,减持完成后把握减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