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开关电器中的电弧-3.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上快速变化的电流,所以电弧温度的变化总滞后于电流的
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电弧的热惯性。
1、交流电弧的特性…(2)
Uh A B
t B A
经过对左图的分析, 可见交流电弧在交流 电流自然过零 时将自动熄灭,但在 下半周随着电压的增 高,电弧又重燃。 如果电弧过零后,电 弧不发生重燃,电弧 就此熄灭。
Uh——马鞍形状。A > B A——燃弧电压 B——熄弧电压
1、 电弧放电的特征和危害
电弧的危害
(1)电弧的存在延长了开关电器开断故障电路的时间, 加重了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危害。 (2)电弧产生的高温,将使触头表面熔化和蒸化,烧坏 绝缘材料。对充油电气设备还可能引起着火、爆炸等危险。
(3)由于电弧在电动力、热力作用下能移动,很容易造
成飞弧短路和伤人,或引起事故的扩大。
3、 吹弧 — 吹弧方向法…(2)
(3)纵横吹
横吹灭弧室在开断小电流
时因室内压力太小,开断性能
较差。为了改善开断小电流时 的灭弧性能,可将纵吹和横吹 结合起来。在大电流时主要靠 横吹,小电流时主要靠纵吹, 这就是纵横吹灭弧室。
4、 采用多断口熄弧
每一相有两个或多个断口相串联。在熄弧时,多断口把电
弧分割成多个相串联的小电弧段。多断口使电弧的总长度加 长,导致弧隙的电阻增加;在触头行程、分闸速度相同的情况 下,电弧被拉长的速度成倍增加,使弧隙电阻加速增大,提高 了介质强度的恢复速度,缩短了灭弧时间。
采用多断口时,加在每一断口上的电压成倍减少,降低了
弧隙的恢复电压,亦有利于熄灭电弧。在要求将电弧拉到同样 的长度时,采用多断口结构成倍减小了触头行程,也就减小了 开关电器的尺寸。
开关电器中的电弧
一、电弧的形成与熄灭 二、交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 三、熄灭交流电弧的方法
一、电弧的形成与熄灭
1、电弧放电的特征和危害
2、电弧的形成
■ 弧柱中自由电子的主要来源
■ 电弧形成的过程
3、电弧的熄灭
■ 电弧的去游离形式 ■ 影响去游离的因素
1、电弧放电的特征和危害
电弧的概念
二、 交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
1、交流电弧的特性 2、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
■ 弧隙介质介电强度的恢复 ■ 弧隙电压的恢复过程 ■ 交流电弧熄灭的条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交流电弧的特性…(1)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瞬时值随时间变化,因而电弧的温 度、直径以及电弧电压也随时间变化,电弧的这种特性称为
动特性。由于弧柱的受热升温或散热降温都有一定过程,跟
电流过零前,弧隙电压呈马鞍形变化,电压值很低,电源
电压的绝大部分降落在线路和负载阻抗上。电流过零时,弧隙 电压正处于马鞍形的后蜂值处。电流过零后,弧隙电压从后蜂 值逐渐增长,一直恢复到电源电压,这一过程中的弧隙电压称 为恢复电压,其电压恢复过程以Ur(t)表示。 电压恢复过程与线路参数、负荷性质等有关。受线路参数 等因素的影响,电压恢复过程可能是周期性的变化过程,也可
三、 熄灭交流电弧的方法
1、采用优质灭弧介质 2、采用耐高温金属材料制作触头
3、吹弧
■ 吹弧气流产生的方法 ■ 吹弧的方向
4、采用多断口
5、提高触头的分闸速度
1.优质灭弧介质
熄灭交流电弧的关键在于电弧电流过零后,弧隙的介质 强度的恢复过程能否始终大于弧隙电压的恢复过程。为了加 强冷却,抑制热游离,增强去游离,在开关电器中装设专用 的灭弧装置或使用特殊的灭弧介质,以提高开关的灭弧能力。 灭弧介质的特性,如导热系数、电强度、热游离温度、 热容量等,对电弧的游离程度具有很大影响,这些参数值越 大,去游离作用就越强。在高压开关中,广泛采用压缩空气、 六氟化硫(SF6)气体、真空等作为灭弧介质。
能是非周期性的变化过程。
2、 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
如果弧隙介质强度在任
何情况下都高于弧隙恢复电
压,则电弧熄灭;反之,如 果弧隙恢复电压高于弧隙介 质强度,弧隙就被击穿,电 弧重燃。因此,交流电弧的 熄灭条件为: Ud(t)> Ur(t) Ud(t)—弧隙介质强度;
Ur(t)—弧隙恢复电压。
强电场发射
磁撞游离 温度 热游离 电弧
阴极发射(起因)→碰撞游离(重要因素)→击穿(量变到质 变)→热游离(主要因素)→维持发展
电弧的熄灭:带电质点不断消失
关键是加强去游离作用 介质的游离作用→电弧产生 介质的去游离作用→电弧熄灭 1.去游离:正、负质点相互吸引中和为中性质 点。 2.熄弧条件 游离与去游离谁主导?
2、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弧隙介质介电强度的恢复
弧隙介质能够承受外加 电压作用而不致使弧隙击穿 的电压称为弧隙的介质强度。
当电弧电流过零时电弧熄灭,
而弧隙的介质强度要恢复到 正常状态值还需一定的时间, 此恢复过程称之为弧隙介质 强度的恢复过程,以耐受的
电压Ud(t)表示。
2、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弧隙电压的恢复过程
发电厂电气部分
第六章导体和电气 设备的原理与选择
第六章 电气设备及载流导体
教学要求:
掌握电弧的形成与熄灭,交流电弧的特性 及熄灭交流电弧的方法 掌握高、低压开关电器的结构特点、工 作原理、电气参数及其应用; 重点掌握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互感器的作用、结构、接线方式及 准确度等级; 掌握母线、电缆、绝缘子、限流电器的 工作原理、结构及应用。
2、电弧的熄灭—
影响去游离的因素…(2)
气体介质的压力 气体介质的压力对电弧去游离的影响很大。因为,气体的 压力越大,电弧中质点的浓度就越大,质点间的距离就越小, 复合作用越强,电弧就越容易熄灭。在高度的真空中,由于发 生碰撞的几率减小,抑制了碰撞游离,而扩散作用却很强。因 此,真空是很好的灭弧介质。 触头材料 触头材料也影响去游离的过程。当触头采用熔点高、导热 能力强和热容量大的耐高温金属时,减少了热电子发射和电弧 中的金属蒸汽,有利于电弧熄灭。 除了上述因素以外,去游离还受电场电压等因素的影响。
2、电弧的形成—弧柱中自由电子的主要来源(1)
(1)热电子发射
当断路器的动、静触头分离时, 触头间的接触压力及接触面积逐渐缩 小,接触电阻增大,使接触部位剧烈 发热,导致阴极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而
弧柱 阴极区 阳极区
发射电子 ,形成热电子发射。
(2)强电场发射 开关电器分闸的瞬间,由于动、静触头的距离很小,触 头间的电场强度就非常大 ,使触头内部的电子在强电场作用 下被拉出来 ,就形成强电场发射。
3、 吹弧 — 吹弧方向法… (1)
2. 按吹弧的方向分为: (1)纵吹 吹弧的介质(气流或油流)沿电弧方向的吹拂称 为纵吹,纵吹能增强弧柱中的带电质点向外扩散,使 新鲜介质更好地与炽热电弧接触,加强电弧的冷却, 有利于迅速灭弧。 (2)横吹 横吹时气流或油流的方向与触头运动方向是垂直 的,或者说与电弧轴线方向垂直。横吹不但能加强冷 却和增强扩散,还能将电弧迅速吹弯吹长。
当游离>去游离——电弧电流↑(剧烈燃烧) 当游离=去游离——电弧电流不变(稳定燃烧)
当游离<去游离——电弧电流↓→(熄灭)
2、 电弧的熄灭— 电弧的去游离形式…(1)
电弧的去游离过程包括复合和扩散两种形式。
复合
复合是正、负带电质点相互结合变成不带电质点的现象。 由于弧柱中电子的运动速度很快,约为正离子的1000倍,所 以电子直接与正离子复合的几率很小。一般情况下,先是电子 碰撞中性质点时,被中性质点捕获变成负离子,然后再与质量
当开关电器开断电路时,电压和电流达到一定值时,触头 刚刚分离后,触头之间就会产生强烈的白光,称为电弧。 电弧的本质 电弧的实质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 电弧放电的特征 (1)电弧由三部分组成。包括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 (2)电弧温度很高,能量大:容易烧坏触头,或使触头周围
的绝缘材料遭受破坏。
(3)电弧是一种自持放电现象。 (4)电弧是一束游离的的气体。
5、提高触头的分闸速度
迅速拉长电弧,有利于迅速减小弧柱中的电位梯度,增加
电弧与周围介质的接触面积,加强冷却和扩散的作用。因此, 现代高压开关中都采取了迅速拉长电弧的措施灭弧,如采用强 力分闸弹簧,其分闸速度已达16m/s以上。
作业
1.什么是弧隙介质强度和弧隙恢复电压? 2.交流电弧有什么特征?熄灭交流电弧的条件 是什么?
用新鲜而且低温的介质吹拂电弧时,可以将带电质点吹到 弧隙以外,加强了扩散,由于电弧被拉长变细,使弧隙的电导 下降。吹弧还使电弧的温度下降,热游离减弱,复合加快。按 吹弧气流的产生方法和吹弧方向的不同,吹弧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吹弧气流产生的方法有: (1)用油气吹弧 用油气作吹弧介质的断路器称为油断路器。在这种断路器 中,有用专用材料制成的灭弧室,其中充满了绝缘油。当断路 器触头分离产生电弧后,电弧的高温使一部分绝缘油迅速分解 为氢气、乙炔、甲烷、乙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其中氢的灭弧 能力是空气的7.5倍。这些油气体在灭弧室中积蓄能量,一旦 打开吹口,即形成高压气流吹弧。
大的中性质点互相碰撞时,将被游离而形成电子和正离子,
这种现象称为热游离。弧柱导电就是靠热游离来维持的。
2、电弧的形成—
电弧形成的过程
断路器断开过程中电弧是这样形成的。触头刚分离时突然 解除接触压力,阴极表面立即出现高温炽热点,产生热电子发 射;同时,由于触头的间隙很小,使得电压强度很高,产生强 电场发射。从阴极表面逸出的电子在强电场作用下,加速向阳 极运动,发生碰撞游离,导致触头间隙中带电质点急剧增加, 温度骤然升高,产生热游离并且成为游离的的主要因素,此时, 在外加电压作用下,间隙被击穿,形成电弧。 热电子发射 加速
和运动速度相当的正离子互相吸引而接近,交换电荷后成为中
性质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电子先被固体介质表面吸附后,再 被正离子捕获成为中性质点。
2、电弧的熄灭— 电弧的去游离形式…(2)
扩散 扩散是弧柱中的带电质点逸出弧柱以外,进入周围介质的 现象。扩散有三种形式: (1)温度扩散,由于电弧和周围介质间存在很大温差, 使得电弧中的高温带电质点向温度低的周围介质中扩散,减少 了电弧中的带电质点; (2)浓度扩散,这是因为电弧和周围介质存在浓度差, 带电质点就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使电弧中的 带电质点减少; (3)利用吹弧扩散,在断路器中采用高速气体吹弧,带走 电弧中的大量带电质点,以加强扩散作用。
2、电弧的形成— 弧柱中自由电子的主要来源(2)
(3)碰撞游离
从阴极表面发射出的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高速向阳极 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与中性质点(原子或分子)发生 碰撞。当高速运动的电子积聚足够大的动能时,就会从中性 质点中打出一个或多个电子,使中性质点游离,这一过程称 为碰撞游离。 (4)热游离 弧柱中气体分子在高温作用下产生剧烈热运动,动能很
2、用耐高温金属材料作触头
触头材料对电弧中的去游离也有一定影响,用 熔点高、导热系数和热容量大的耐高温金属制作触 头,可以减少热电子发射和电弧中的金属蒸汽,从 而减弱了游离过程,有利于熄灭电弧。同时,触头 材料还要求有较高的抗电弧,抗熔焊能力。常用的 触头材料有铜 、钨合金和银、钨合金等。
3、 吹弧 — 吹弧气流产生法...(1)
2、电弧的熄灭—
影响去游离的因素…(1)
电弧温度 电弧是由热游离维持的,降低电弧温度就可以减弱热游离, 减少新的带电质点的的产生。同时,也减小了带电质点的运动 速度,加强了复合作用。通过快速拉长电弧,用气体或油吹动 电弧,或使电弧与固体介质表面接触等,都可以降低电弧的温 度。 介质的特性 电弧燃烧时所在介质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弧中去 游离的强度,这些特性包括:导热系数、热容量、热游离温 度、介电强度等。若这些参数值大,则去游离过程就越强,电 弧就越容易熄灭。
3、吹弧 —吹弧气流产生法...(2)
(2)用压缩空气或六氟化硫气体吹弧
将20个左右大气压的压缩空气或5个大气压左右的六氟化
硫气体(SF6)先储存在专门的储气罐中,断路器分闸时产生 电弧,随后打开喷口,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吹弧。 (3)产气管吹弧 产气管由纤维、塑料等有机固体材料制成,电弧燃烧时与 管的内壁紧密接触,在高温作用下,一部分管壁材料迅速分解 为氢气、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在管内受热膨胀,增高压力, 向管的端部形成吹弧。
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电弧的热惯性。
1、交流电弧的特性…(2)
Uh A B
t B A
经过对左图的分析, 可见交流电弧在交流 电流自然过零 时将自动熄灭,但在 下半周随着电压的增 高,电弧又重燃。 如果电弧过零后,电 弧不发生重燃,电弧 就此熄灭。
Uh——马鞍形状。A > B A——燃弧电压 B——熄弧电压
1、 电弧放电的特征和危害
电弧的危害
(1)电弧的存在延长了开关电器开断故障电路的时间, 加重了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危害。 (2)电弧产生的高温,将使触头表面熔化和蒸化,烧坏 绝缘材料。对充油电气设备还可能引起着火、爆炸等危险。
(3)由于电弧在电动力、热力作用下能移动,很容易造
成飞弧短路和伤人,或引起事故的扩大。
3、 吹弧 — 吹弧方向法…(2)
(3)纵横吹
横吹灭弧室在开断小电流
时因室内压力太小,开断性能
较差。为了改善开断小电流时 的灭弧性能,可将纵吹和横吹 结合起来。在大电流时主要靠 横吹,小电流时主要靠纵吹, 这就是纵横吹灭弧室。
4、 采用多断口熄弧
每一相有两个或多个断口相串联。在熄弧时,多断口把电
弧分割成多个相串联的小电弧段。多断口使电弧的总长度加 长,导致弧隙的电阻增加;在触头行程、分闸速度相同的情况 下,电弧被拉长的速度成倍增加,使弧隙电阻加速增大,提高 了介质强度的恢复速度,缩短了灭弧时间。
采用多断口时,加在每一断口上的电压成倍减少,降低了
弧隙的恢复电压,亦有利于熄灭电弧。在要求将电弧拉到同样 的长度时,采用多断口结构成倍减小了触头行程,也就减小了 开关电器的尺寸。
开关电器中的电弧
一、电弧的形成与熄灭 二、交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 三、熄灭交流电弧的方法
一、电弧的形成与熄灭
1、电弧放电的特征和危害
2、电弧的形成
■ 弧柱中自由电子的主要来源
■ 电弧形成的过程
3、电弧的熄灭
■ 电弧的去游离形式 ■ 影响去游离的因素
1、电弧放电的特征和危害
电弧的概念
二、 交流电弧的特性及熄灭
1、交流电弧的特性 2、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
■ 弧隙介质介电强度的恢复 ■ 弧隙电压的恢复过程 ■ 交流电弧熄灭的条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交流电弧的特性…(1)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瞬时值随时间变化,因而电弧的温 度、直径以及电弧电压也随时间变化,电弧的这种特性称为
动特性。由于弧柱的受热升温或散热降温都有一定过程,跟
电流过零前,弧隙电压呈马鞍形变化,电压值很低,电源
电压的绝大部分降落在线路和负载阻抗上。电流过零时,弧隙 电压正处于马鞍形的后蜂值处。电流过零后,弧隙电压从后蜂 值逐渐增长,一直恢复到电源电压,这一过程中的弧隙电压称 为恢复电压,其电压恢复过程以Ur(t)表示。 电压恢复过程与线路参数、负荷性质等有关。受线路参数 等因素的影响,电压恢复过程可能是周期性的变化过程,也可
三、 熄灭交流电弧的方法
1、采用优质灭弧介质 2、采用耐高温金属材料制作触头
3、吹弧
■ 吹弧气流产生的方法 ■ 吹弧的方向
4、采用多断口
5、提高触头的分闸速度
1.优质灭弧介质
熄灭交流电弧的关键在于电弧电流过零后,弧隙的介质 强度的恢复过程能否始终大于弧隙电压的恢复过程。为了加 强冷却,抑制热游离,增强去游离,在开关电器中装设专用 的灭弧装置或使用特殊的灭弧介质,以提高开关的灭弧能力。 灭弧介质的特性,如导热系数、电强度、热游离温度、 热容量等,对电弧的游离程度具有很大影响,这些参数值越 大,去游离作用就越强。在高压开关中,广泛采用压缩空气、 六氟化硫(SF6)气体、真空等作为灭弧介质。
能是非周期性的变化过程。
2、 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
如果弧隙介质强度在任
何情况下都高于弧隙恢复电
压,则电弧熄灭;反之,如 果弧隙恢复电压高于弧隙介 质强度,弧隙就被击穿,电 弧重燃。因此,交流电弧的 熄灭条件为: Ud(t)> Ur(t) Ud(t)—弧隙介质强度;
Ur(t)—弧隙恢复电压。
强电场发射
磁撞游离 温度 热游离 电弧
阴极发射(起因)→碰撞游离(重要因素)→击穿(量变到质 变)→热游离(主要因素)→维持发展
电弧的熄灭:带电质点不断消失
关键是加强去游离作用 介质的游离作用→电弧产生 介质的去游离作用→电弧熄灭 1.去游离:正、负质点相互吸引中和为中性质 点。 2.熄弧条件 游离与去游离谁主导?
2、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弧隙介质介电强度的恢复
弧隙介质能够承受外加 电压作用而不致使弧隙击穿 的电压称为弧隙的介质强度。
当电弧电流过零时电弧熄灭,
而弧隙的介质强度要恢复到 正常状态值还需一定的时间, 此恢复过程称之为弧隙介质 强度的恢复过程,以耐受的
电压Ud(t)表示。
2、交流电弧的熄灭条件—弧隙电压的恢复过程
发电厂电气部分
第六章导体和电气 设备的原理与选择
第六章 电气设备及载流导体
教学要求:
掌握电弧的形成与熄灭,交流电弧的特性 及熄灭交流电弧的方法 掌握高、低压开关电器的结构特点、工 作原理、电气参数及其应用; 重点掌握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互感器的作用、结构、接线方式及 准确度等级; 掌握母线、电缆、绝缘子、限流电器的 工作原理、结构及应用。
2、电弧的熄灭—
影响去游离的因素…(2)
气体介质的压力 气体介质的压力对电弧去游离的影响很大。因为,气体的 压力越大,电弧中质点的浓度就越大,质点间的距离就越小, 复合作用越强,电弧就越容易熄灭。在高度的真空中,由于发 生碰撞的几率减小,抑制了碰撞游离,而扩散作用却很强。因 此,真空是很好的灭弧介质。 触头材料 触头材料也影响去游离的过程。当触头采用熔点高、导热 能力强和热容量大的耐高温金属时,减少了热电子发射和电弧 中的金属蒸汽,有利于电弧熄灭。 除了上述因素以外,去游离还受电场电压等因素的影响。
2、电弧的形成—弧柱中自由电子的主要来源(1)
(1)热电子发射
当断路器的动、静触头分离时, 触头间的接触压力及接触面积逐渐缩 小,接触电阻增大,使接触部位剧烈 发热,导致阴极表面温度急剧升高而
弧柱 阴极区 阳极区
发射电子 ,形成热电子发射。
(2)强电场发射 开关电器分闸的瞬间,由于动、静触头的距离很小,触 头间的电场强度就非常大 ,使触头内部的电子在强电场作用 下被拉出来 ,就形成强电场发射。
3、 吹弧 — 吹弧方向法… (1)
2. 按吹弧的方向分为: (1)纵吹 吹弧的介质(气流或油流)沿电弧方向的吹拂称 为纵吹,纵吹能增强弧柱中的带电质点向外扩散,使 新鲜介质更好地与炽热电弧接触,加强电弧的冷却, 有利于迅速灭弧。 (2)横吹 横吹时气流或油流的方向与触头运动方向是垂直 的,或者说与电弧轴线方向垂直。横吹不但能加强冷 却和增强扩散,还能将电弧迅速吹弯吹长。
当游离>去游离——电弧电流↑(剧烈燃烧) 当游离=去游离——电弧电流不变(稳定燃烧)
当游离<去游离——电弧电流↓→(熄灭)
2、 电弧的熄灭— 电弧的去游离形式…(1)
电弧的去游离过程包括复合和扩散两种形式。
复合
复合是正、负带电质点相互结合变成不带电质点的现象。 由于弧柱中电子的运动速度很快,约为正离子的1000倍,所 以电子直接与正离子复合的几率很小。一般情况下,先是电子 碰撞中性质点时,被中性质点捕获变成负离子,然后再与质量
当开关电器开断电路时,电压和电流达到一定值时,触头 刚刚分离后,触头之间就会产生强烈的白光,称为电弧。 电弧的本质 电弧的实质是一种气体放电现象。 电弧放电的特征 (1)电弧由三部分组成。包括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 (2)电弧温度很高,能量大:容易烧坏触头,或使触头周围
的绝缘材料遭受破坏。
(3)电弧是一种自持放电现象。 (4)电弧是一束游离的的气体。
5、提高触头的分闸速度
迅速拉长电弧,有利于迅速减小弧柱中的电位梯度,增加
电弧与周围介质的接触面积,加强冷却和扩散的作用。因此, 现代高压开关中都采取了迅速拉长电弧的措施灭弧,如采用强 力分闸弹簧,其分闸速度已达16m/s以上。
作业
1.什么是弧隙介质强度和弧隙恢复电压? 2.交流电弧有什么特征?熄灭交流电弧的条件 是什么?
用新鲜而且低温的介质吹拂电弧时,可以将带电质点吹到 弧隙以外,加强了扩散,由于电弧被拉长变细,使弧隙的电导 下降。吹弧还使电弧的温度下降,热游离减弱,复合加快。按 吹弧气流的产生方法和吹弧方向的不同,吹弧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吹弧气流产生的方法有: (1)用油气吹弧 用油气作吹弧介质的断路器称为油断路器。在这种断路器 中,有用专用材料制成的灭弧室,其中充满了绝缘油。当断路 器触头分离产生电弧后,电弧的高温使一部分绝缘油迅速分解 为氢气、乙炔、甲烷、乙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其中氢的灭弧 能力是空气的7.5倍。这些油气体在灭弧室中积蓄能量,一旦 打开吹口,即形成高压气流吹弧。
大的中性质点互相碰撞时,将被游离而形成电子和正离子,
这种现象称为热游离。弧柱导电就是靠热游离来维持的。
2、电弧的形成—
电弧形成的过程
断路器断开过程中电弧是这样形成的。触头刚分离时突然 解除接触压力,阴极表面立即出现高温炽热点,产生热电子发 射;同时,由于触头的间隙很小,使得电压强度很高,产生强 电场发射。从阴极表面逸出的电子在强电场作用下,加速向阳 极运动,发生碰撞游离,导致触头间隙中带电质点急剧增加, 温度骤然升高,产生热游离并且成为游离的的主要因素,此时, 在外加电压作用下,间隙被击穿,形成电弧。 热电子发射 加速
和运动速度相当的正离子互相吸引而接近,交换电荷后成为中
性质点。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电子先被固体介质表面吸附后,再 被正离子捕获成为中性质点。
2、电弧的熄灭— 电弧的去游离形式…(2)
扩散 扩散是弧柱中的带电质点逸出弧柱以外,进入周围介质的 现象。扩散有三种形式: (1)温度扩散,由于电弧和周围介质间存在很大温差, 使得电弧中的高温带电质点向温度低的周围介质中扩散,减少 了电弧中的带电质点; (2)浓度扩散,这是因为电弧和周围介质存在浓度差, 带电质点就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使电弧中的 带电质点减少; (3)利用吹弧扩散,在断路器中采用高速气体吹弧,带走 电弧中的大量带电质点,以加强扩散作用。
2、电弧的形成— 弧柱中自由电子的主要来源(2)
(3)碰撞游离
从阴极表面发射出的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高速向阳极 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与中性质点(原子或分子)发生 碰撞。当高速运动的电子积聚足够大的动能时,就会从中性 质点中打出一个或多个电子,使中性质点游离,这一过程称 为碰撞游离。 (4)热游离 弧柱中气体分子在高温作用下产生剧烈热运动,动能很
2、用耐高温金属材料作触头
触头材料对电弧中的去游离也有一定影响,用 熔点高、导热系数和热容量大的耐高温金属制作触 头,可以减少热电子发射和电弧中的金属蒸汽,从 而减弱了游离过程,有利于熄灭电弧。同时,触头 材料还要求有较高的抗电弧,抗熔焊能力。常用的 触头材料有铜 、钨合金和银、钨合金等。
3、 吹弧 — 吹弧气流产生法...(1)
2、电弧的熄灭—
影响去游离的因素…(1)
电弧温度 电弧是由热游离维持的,降低电弧温度就可以减弱热游离, 减少新的带电质点的的产生。同时,也减小了带电质点的运动 速度,加强了复合作用。通过快速拉长电弧,用气体或油吹动 电弧,或使电弧与固体介质表面接触等,都可以降低电弧的温 度。 介质的特性 电弧燃烧时所在介质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弧中去 游离的强度,这些特性包括:导热系数、热容量、热游离温 度、介电强度等。若这些参数值大,则去游离过程就越强,电 弧就越容易熄灭。
3、吹弧 —吹弧气流产生法...(2)
(2)用压缩空气或六氟化硫气体吹弧
将20个左右大气压的压缩空气或5个大气压左右的六氟化
硫气体(SF6)先储存在专门的储气罐中,断路器分闸时产生 电弧,随后打开喷口,用具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吹弧。 (3)产气管吹弧 产气管由纤维、塑料等有机固体材料制成,电弧燃烧时与 管的内壁紧密接触,在高温作用下,一部分管壁材料迅速分解 为氢气、二氧化碳等,这些气体在管内受热膨胀,增高压力, 向管的端部形成吹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