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检测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2025届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检测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将第I卷选择题的正确答案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上交。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留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和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需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中性笔)作答,答案必需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运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4分)
一、本卷共22小题。
每小题2分,共44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假期里,小明同学参与国内旅游团。
旅行中某日早晨小明拍摄了日出的照片,随即发到微信挚友圈。
在天津的爸爸立刻做出了回复(如下
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城市最可能是
A.济南B.乌鲁木齐
C.上海D.贵阳
2.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面对的方位为
A.东南方向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
高山积雪的季节改变显著,科研工作者调查发觉我国西北某高山积雪覆盖改变率在不同季节随海拔上升而改变的规律(如下图)。
积雪覆盖改变率为正,表明相对上季节积雪增加,否则为削减。
其探讨有利于当地水资源的规划和融雪型灾难的防治。
据此完成3~5题。
3.该山地夏季积雪覆盖改变率较大处,大致
位于海拔
A.1000米
B.3500米
C.4500米
D.5500米
4.影响该山地4500米以上地区,冬季积雪
覆盖改变率发展趋势的缘由
A.积雪溶化B.降水增多
C.风力增加D.坡度削减
5.每年春季该地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融雪性洪灾,推断其融雪的位置主要位于
A.3000米以下B.3000米~4000米
C.4000米~5000米D.5000米~6000米
在武夷山野外实地考察中发觉集中生长且单向生长的旗状树,其中黄山松的旗状特征表现得较为明显。
不同海拔高度典型的植被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含量(腐殖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不同。
下图示意武夷山不同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分布状况及旗状树照片。
据此完成6~8题。
6.武夷山旗状树主要分布在海拔
A.300米~1100米B.1100米~1700米
C.1700米~1900米D.1900米~2100米
7.与低海拔地区相比,考察队员发觉高海拔地区土壤有机碳含量高的缘由
A.植被凋落物多B.微生物活性高
C.常年低温环境D.植被种类丰富
8.近几十年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削减趋势,其主要缘由
A.风力增大B.气温上升C.降水增多D.地形变陡夏季绿洲上低空不同高度的气温,昼夜均比旁边的戈壁气温要低,最高甚至可低30℃左右。
这主要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剧烈增温,通过大气环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因而绿洲地区形成一个潮湿、凉快的小气候。
据此完成9~10题。
9.夏季白昼,绿洲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改变与下图相符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0.潮湿、凉快的小气候特征会使绿洲地区
A.水汽蒸发减弱B.风力侵蚀增加
C.热量交换增加D.年降水量削减
环保组织“野性中国”的志愿者,在云南大理苍山
白鹤溪旁边进行定点溪流观测时,看到工人们正在对溪
流河道进行施工(如下图),大量混凝土被平抹在河底,
两侧的河堤用小石块加高并用水泥抹缝。
在环保人士眼
中,“三面光”的硬化河道是一种弊大于利的治理方式。
据此完成11~12题。
11.拍摄白鹤溪大规模河道施工照片最可能时间为
A.4月
B.6月
C.8月
D.10月
12.河底用大量混凝土抹平,河道两侧的河堤用小石块加高后,使河流
A.自净实力增加B.地下水位下降
C.生物多样性增加D.径流量改变削减
M河流域位于太行山南段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海拔31~862米,其中山地约占流域总面积的96%。
该流域90%以上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草地和林地,生态环境引人关注。
下表示意M河流域2000—2025年不同土壤侵蚀强度面积的百分比改变表(单位:%),据此完成13~15题。
13.该流域上下游区域土壤侵蚀强度不同,其主要缘由
A.降水强度B.径流量大小C.地形起伏D.植被覆盖率
l4.2000年—2025年M河流域内面积削减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A.草地B.林地C.城镇用地D.农田用地
l5.2000年—2025年M河流域生态环境
A.持续脆弱B.相对稳定C.趋向变好D.波动恶化古洞庭湖盆地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科研人员在古洞庭湖盆地打孔取物发觉盆地沉积物在不同时期组成物质不同,下图示意古洞庭湖盆地ZK01钻孔面粒度曲线。
据此完成16~18题。
16.流经ZK01钻孔的河流流速最小的时期
为
A.T1形成时期
B.T2形成时期
C.T3形成时期
D.T4形成时期
17.T3形成时期主要的外力作用为
A.流水沉积
B.流水下切
C.流水侧蚀
D.流水搬运
18.科研人员发觉在末次冰期古洞庭湖被疏
干且水位达到最低点。
其主要缘由是
①蒸发较强②降水较少③水循环加快④海平面下降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区域T1到T2时刻某天气系统的分布与发展过程。
T2时刻卫星云图显示该区域形成很厚的浓云,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据此完成19~20题。
19.甲地从T1到T2时段的天气现象
A.气压降低B.气温降低
C.天气晴朗D.风速减小
20.T2时刻甲地东西两侧限制的气团为
A.暖气团、冷气团B.暖气团、暖气团
C.冷气团、暖气团D.冷气团、冷气团
某邮轮从丹麦动身航行45天到达中国.下图示意该邮轮途经各地的日平均气温,其中甲是某闻名海疆。
据此完成21~22题。
21.推断邮轮航行经过比斯开湾的时间
A.1月上旬B.3月上旬C.8月上旬D.11月上旬
22.某船长常年执航该线路,途经甲沿岸最可能看到
A.受热带气旋影响的暴雨B.大面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河流冬季发生凌汛现象D.夜晚喷涌的岩浆照亮天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二、综合题。
(共5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突尼斯的软籽石榴是一种优质水果,为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通常树高5~7米,该水果喜光,较耐瘠薄和干旱,怕水涝,生长季节需水极多,一般4~5月为花期,9~10月成熟,该水果于1986年引入我国,目前该品种已成为河南、浙江、湖南、江苏等地石榴产区的主栽品种,目前已成为人们宠爱的水果。
秦岭—淮河旁边河南省是软籽石榴产区,11月份,北方寒流的突然来袭对于石榴生长影响特别大。
下图为突尼斯软籽石榴分布图。
(1)副热带高气压接着北移,说出对突尼斯主产区石榴生长的影响(6分)
(2)与河南地区相比,分析突尼斯主产区软籽石榴种植间距更大的缘由。
(4分)
(3)调查发觉秋冬季河南丘陵中上部海拔较高处石榴园,冻害发生状况较少、损失较轻。
分析丘陵中上部石榴园少冻害的缘由。
(4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4分)
玛曲县位于青藏高原东端,境内海拔在3400—3800米之间,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黄河在玛曲段的补充水量占黄河总水流量的45%,被称为“黄河蓄水池”。
20世纪80年头,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玛曲县约90%的自然草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沙化和盐碱化现象,湿地出现大面积干枯。
近年来,玛曲县实施重大生态爱护修复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下图为玛曲县示意图。
(1)说出玛曲县地形特征。
(4分)
(2)分析玛曲县东南部沼泽湿地的成因。
(6分)
(3)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玛曲县的自然草地
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现象。
请将下列地理事项要素进行整合,构建思维导图(要素间有逻辑关系)。
(4分)
草场退化过度放牧畜产品需求增加人口增加草群稀疏低矮
产草量削减草质恶化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巴丹吉林沙漠在我国西北阿拉善高原的西部,以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为特征,沙漠东南部沙山之间分布100多个湖泊。
巴丹吉林沙漠与外部并无地表水量交换,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mm,水面蒸发量可高达4000mm。
较大的苏木吉林湖位于低凹地带,四周被明显的沙山分水岭圈闭形成局部流域。
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湖水水位和降水量及湖北岸地下水水位动态曲线。
(1)说出苏木吉林湖湖水水位改变与降水量及地下水位的关系。
(6分)
(2)多年来湖泊面积基本保持稳定,推演该湖泊盐度的发展改变,并分析其缘由。
(6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
广东丹霞山区域,远古时代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众多河流注入,后受内力作用影响发生垂直运动,长期在外力作用下割成一片红色山群。
该山区由680多座大小石峰、石墙、石柱等构成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其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悬崖围合的沟谷。
其植被形成了特别分异现象(如下图所示)。
(1)从地质作用角度,描述广东丹霞山红色山群的形成过程。
(6分)
(2)分析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在流水作用下出现垂直分异的缘由。
(6分)
(3)与山顶相比,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雨林发育的气候条件。
(4分)
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11
一、选择题
1—5 DABCA 6—10 BCBAA 11—15 ABCDC 16—20 BADBD 21—22 CD
二、综合题
23.(14 分)
(1)副热带高气压接着北移,天气晴朗,光照条件较好,昼夜温差大,个大而味甜;(2分)气温高,热量足,生长快;(2分)副高限制,降水少,气候干燥,缺水而影响发育。
(2分)(2)突尼斯软籽石榴主产区分布于北部山区,降水少,土质贫瘠,(2分)植株根系延长生长需更大的空间。
(2分)
(3)秋冬季北方冷空气长驱直入,大幅降温造成冻害;寒流造成冷空气的比重较大,故聚集于平坦地带,(2分)暖空气因为比重小而被逼升到丘陵中、上部,形成逆温层。
(2分)逆温层
旁边地区石榴少冻害发生。
24. (14分)
(1)中部山地,山高谷深,沟壑纵横,(2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分)
(2)玛曲县东南部地势平坦低洼,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补给,(2分)海拔高,气温较低,蒸发弱;(2分)冻土发育,下渗弱。
(2分)
(3)(4分)
25. (12分)
(1) 湖水水位低于地下水水位;(2分)湖水水位的改变与地下水水位改变趋势一样;(2分)湖水
水位与降水量相关性较小;(2分)说明地下水是苏木吉林湖的主要补给水源。
(2) 盐度越来越大,达饱和后盐度不变;(2分)湖泊位于内流区域,地下水携带盐类物质补给湖
泊,(2分)蒸发量大,带走大量水分,盐类物质积累盐度变大。
(2分)
26.(16 分)
(1)古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河流搬运大量红色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砂砾岩地层;(2分)盆地地壳上升而渐渐受外力侵蚀。
(2分)其中流水下切侵蚀剧烈,(2分)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
(2)在丹霞地貌的发育过程中,顶部受流水侵蚀,水土流失,土层较薄,保水性差,形成耐干旱的植被类型(3分);沟谷流水沉积,土层积累,水土汇合,土层深厚肥沃,形成雨林植被类型。
(3分)
(3)沟谷地形封闭,气温高;(2分)光照相对较弱,蒸发量较小,水分足够(2分),有利于发
育喜湿的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