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切片诊断”学习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教学切片诊断”学习心得
初次听到“切片诊断”,我觉得非常新奇。
“切片”在我的理解中,就像生物学科用显微镜观察“洋葱切片”,是从一个整体上切掉一点组织,进行观察,继而又联想到平时做饭时,切土豆片,都是从小处着手,然后以小见大,从微观到宏观。
究竟“课堂教学”怎么进行“切片诊断”,我非常期待魏教授的讲授。
终于,在李主任的带领下,我们一行来到了河南大学。
天气非常好,阳光洒满了校园。
在我们去买早餐的时候,细心的李主任已经给我们领到了学习材料,并把材料依次放到座位上。
早上八点整,学习准时开始。
魏宏聚教授是河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教育学原理、基础教育,我特意查了他的简历,原来曾经在郑州市教科所工作,也可以说是来自教学第一线,讲座非常接地气,所有的实践案例都来自课堂,因此个人觉得不虚此行。
“理论始于观察,观察渗透于理论”充分说明了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重要意义。
因此,尽管礼堂只能容纳300
人,但是听课的老师多达600,很多老师站着听讲,这是跨学科的讲座,当我看到小学、中学不同学科的教师们济济一堂时,深感老师们学习的热情是多么的高涨。
根据魏教授的讲解,我理解到每节课都是有几个教学环节组成的,我们评价一堂课的时候,都可以把这节课“切片”成若干细节,老师们在评课的时候针对细节进行评课,才能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和教学技能,才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对自己有利,对学生更有利,我们何乐而不为?
想起评课,尤其是对公开课的评价,老师们大都关注的是整节课,对细节关注的不多,有时候评课的时候大都谈的是优点,缺点谈的寥寥无几或者避而不谈,这样对讲课老师的帮助又有多少呢?把课堂环节细化成“切片”,针对这些细节进行点评,能够由点到面,切切实实提高课堂效率。
亲切的语言、质朴的阐述、鲜活的实例让我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用手机拍下讲座精要。
道听途说与身临其境的感觉千差万别,听了魏教授的讲座,深感对每个教师都有好处,以后我会在教学反思中关注细节,进行“切片诊断”,争取
更好的把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