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古地名及古音初考(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丘古地名及古音初考(二)
四、石门亭
官名叫做申明亭,一看就是朱洪武的政绩工程,朱元璋于洪武五年(1372)创建的读法﹑明理﹑彰善抑恶﹑剖决争讼小事﹑辅弼刑治之所。

设申明亭处﹐也必设旌善亭﹐亭上书写善人善事﹑恶人恶事﹐以示惩劝。

城乡各坊里厢﹐都例置二亭。

县治之有图者﹐也多半标明二亭的所在。

每里推选一年高有德之人掌其事﹐曰老人﹐里长襄助。

其初﹐老人世袭﹐不轮充。

老人之职﹐酷似秦汉乡官中的三老﹐掌教化。

他定期向里中编户宣读并讲解《大诰》﹑《大明律》﹑《教民榜》﹐使全里人户知法畏法﹐不敢犯法。

可能同时还宣讲“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弟﹐各安生理﹐毋作非为”等《圣谕》六事。

并讲说《宣谕》。

明朝祖制﹐每月朔旦文书房请旨传《宣谕》一道﹐教谕百姓于各月应做的事﹐由顺天府发出﹐以达于天下。

如六月百姓应缴夏税﹐《宣谕》即提醒众人须“各守本分﹐纳粮当差”。

除执掌教化外﹐老人还剖断里中人户争讼之事。

照明太祖制度的《教民榜》﹐“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不许辄便告官﹐务要经由本管里甲老人理断”。

不经由里老理断的﹐不问虚实﹐先将告状人杖断六十
﹐仍然发回里老去评理。

因为老人的任务是行教化﹐理词讼﹐宣讲皇上的圣旨或谕旨﹐所以地方上的官员﹑坊里的百姓﹐都隆礼以待﹐尊为“方巾御史”。

简单地说就是:明初,各地各乡设立“申明亭”,由本乡人推举公直老人并报官备案,民间纠纷小事由老人主持,在申明亭调解。

调解不能和息的,再向官府起诉。

是我国古代民间调解制度的一种。

但是,这种权力迅速被地主阶层所掌握,成为地主阶层控制乡镇权力的工具。

申明亭之制行用既久﹐逐渐出现种种弊端﹐其表现是地方官玩忽职守﹐亭宇不修﹐善恶不书﹐剥克老人如贱役﹔里老也不自尊重﹐以权谋私﹐甚至贪图酒食贿赂﹐公道不昭﹐贞邪莫辨﹐妄张威福﹐颠倒
是非﹐亭宇与职掌败隳。

后来虽有忠于职守的知县﹐如嘉靖年间淳安县知县海瑞﹑隆庆万历之际惠安县知县叶春及等曾晓谕老人﹐复建申明﹑旌善二亭﹐但人亡政息﹐终无补救。

五、雹泉
当地读音叫做薄泉,供奉着雹神李佐车。

李佐车是韩信的谋士。

当地人管雹子叫做“拔子”,雹、薄同音,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雹泉爷爷李左车的事迹,我以后单独写。

六、王坟
据说是朱虚侯刘章的归宿。

其事迹见《史记.齐悼惠王世家》,为刘家夺回天下立了第一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