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祖先的摇篮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字词
过渡语:一首有意思的诗往往是由一些有趣文字排列组合起来的,所以呀,要读好一首诗,我们首先要读准诗里的字。
1.(PPT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
(2)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3)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字词
师:同学们已经自学了课文,下面老师来看一看你们自学的情况怎么样。
23、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懂得“祖先的摇篮”的含义。
教学难点:
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课时安排:共2课时
第1课 时
执教时间:(1)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2)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摘、掏”的偏旁都是“扌”,右边笔画数较多,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能漏写笔画。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临写。
五、课堂小结;
孩子们,这篇课文叫“祖先的摇篮”,那么最先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相信你们也会感受到祖先的摇篮的美!
第2课 时
执教时间:(1)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2)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指名读,全班齐读
(4)(PPT出示第二个问句)师:我们的第二站来到了草地上。(师范读)这么美的草地,你瞧,那有一只野兔,这有一个蘑菇。谁想来读一读。指导朗读第二个问句
指名读,分组读。
(5)(PPT出示第3小节)还不止这些呢,你们看,谁来读一读。
分男女读。师:多么快活呀!我请女孩子来逗逗小松鼠,采采野蔷薇,男孩子来捉捉红蜻蜓,逮逮绿蝈蝈。
(1)检查字词: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小老师带读(老师相机强调“摘”读翘舌音)。
(2)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认读“望”,可以通过熟读成语“一望无际”,还可以采取识字换偏旁的方法,如“掏”和“淘”,“摘”和“滴”理解字义,采用做动作的方法也可。认读“蓝,赛,蔷薇”,宜采用形近字辨析和借助图片的方法认识事物。“蓝”与“摇篮”的“篮”进行比较记忆,其中“蓝”是“草字头”表示“蓝”与草本植物有关,并通过组词来感受色彩的丰富与美丽。认读“赛”,可以通过辨析形近字“寒”“塞”来识记字形,并用组词的方式来巩固理解)
教学预设
二次备课
一、图片导入
1.图上是什么地方?你能说一说这里有什么特点吗?(PPT出示原始森林图片)
2.师:这就是原始森林,你们喜欢原始森林吗?我们的祖先就生活在这美丽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始森林,感受一下祖先生活的环境吧。
3.板书课题:祖先的摇篮。师:伸出手指,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教“祖”的书写。师:“祖”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偏旁是示字旁,示字旁的字大多与神仙、祖宗有关。
师:你听,车上的广播响了。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做了些什么?
2.学习第2、3小节。
过渡:婴儿在摇篮里生活,成长,那么,我们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这个大摇篮里又是如何生活的呢?我们到诗歌中去找一找。自由地读一读课文2-3小节。
(1)同桌互读,说说我们的祖先曾在这里做了些什么?(指名说)
师:感叹句要注意!“啊”在句末表惊叹,读轻声,读音也变成“na”。(师范读)谁能来模仿老师,读出感叹的语气。(1-2名同学读,齐读)
师:除了写了祖先的摇篮的大,还有什么特点,谁找到了关键词。
师总结:你瞧,有时候学会抓住关键词会让我们的学习更加轻松!
四、指导写字
过渡语:动嘴朗读了课文之后,让我们来动动小手吧!
教学预设
二次备课
一、复习导入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3课祖先的摇篮,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PPT出示生字词)和生字朋友打打招呼。
师: 上节课我们总体感知了课文,诗歌中说的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古老的原始大森林)
二、品读课文,理解感悟
1、过渡:神秘又美丽的古来大森林正等着我们去探险呢?老师今天要做一回导游姐姐,你们都准备好了吗?上车啦!
(相机板书)
摘野果 和野兔赛跑
掏鹊蛋看蘑菇打伞
逗小松鼠 捉红蜻蜓
采野蔷薇 逮绿蝈蝈
(2)师:是呀多么有趣的场面呀!今天我们的第一站就到那些大树上去看看吧。(PPT出示第一个问句)。
(3)想象一下,你如果像祖先一样在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里摘野果、掏鹊蛋会有怎样的感觉?
指导朗读第一个问句,还有什么不同的心情。
1.出示会写的字,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学生注意书写。
“忆”需要强调右边是横折弯钩不能写成横折斜勾,并且网购要写的圆润。
“蓝”下半部分“监”的几个组成部分要写紧凑,中间两竖右边的略长,“皿”的最后一横要写得比“草字头”的横略长些。
“望”字三部分要写得紧凑,左上的“亡”要写得小一些,且第3笔是竖提,下面的“王”要写得扁一些,最后一横要写长一些,稳稳地托住整个字。
(3)开火车检查认读情况。
师: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它吗?小火车开起来。
(PPT出示动词短语)
摘野果 采蘑菇 挖野菜
逗松鼠 捉蜻蜓 逮蝈蝈
看夕阳 赏明月 数星星
个别读,齐读短语。
(PPT出示变红的动词)
(1)分组讨论:标红的词语是什么意思。(指名说)
标红的词语都是动词,表示人做一件事时的行为、动作。
(2)学生可以演一演上面这些动词表示的动作。(请2-3个同学上台表演)
(6)齐读第2、3小节。师,这就是我们祖先的摇篮让我们再重新去感受感受。(师生合作读)师:我想——
(7)想一想,在祖先的摇篮里,人们还会做什么?仿照第2、3小节,说一说。(分组讨论,自由发言)
3、学习课文最后一小节。
(PPT出示最后一小节)全班齐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师:是呀,难怪诗人在最后要发出这样的感慨引读: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三、初读课文,了解祖先的摇篮
过渡语:你们见过“摇篮”吗?在课文中“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文章中去找好答案。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小节。
2.指名读课文第1小节,其他同学思考:祖先的摇篮是指什么?(指名说)相机板书:祖先的摇篮——原始森林
3.第1小节写了祖先的摇篮的什么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