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草的作用和功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茜草的作用和功效
【名称】茜草
【拼音名】Qiàn Cǎo
【英文名】RADIX RUBIAE
【别名】锯锯藤、拉拉秧、活血草、红茜草、四轮车、挂拉豆、红线草、小血藤、血见愁
【来源】本品为茜草科植物茜草Rubia cordifolia L.的干燥根和根茎。

春、秋二季釆挖,除去泥沙,干燥。

【性状】本品根茎呈结节状,丛生粗细不等的根。

根呈圆柱形,略弯曲,长10~25cm,直径0.2~1cm;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皱纹和少数细根痕;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

质脆,易折断,断面平坦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

气微,味微苦,久嚼刺舌。

\r\n本品呈不规则的厚片或段。

根呈圆柱形,外表皮红棕色或暗棕色,具细纵纹;皮部脱落处呈黄红色。

切面皮部狭,紫红色,木部宽广,浅黄红色,导管孔多数。

气微,味微苦,久嚼刺舌。

\r\n本品形如茜草片或段,表面黑褐色,内部棕褐色。

气微,味苦、涩。

【鉴别】(1)本品根横切面:木栓细胞6~12列,含棕色物。

栓内层薄壁细胞有的含红棕色颗粒。

韧皮部细胞较小。

形成层不甚明显。

木质部占根的主要部分,全部木化,射线不明显。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束。

(2)取本品粉末0.2g,加乙醚5ml,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加氢氧化钠试液1ml,振摇,静置使分层,
水层显红色;醚层无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天蓝色荧光。

(3)取本品粉末0.5g,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茜草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大叶茜草素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含2.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r\n\r\n取本品粉末0.4g,加乙醚5ml,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加氢氧化钠试液1ml,振摇,静置使分层,水层显红色,醚层
无色,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天蓝色荧光。

【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通则0512)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0.2%磷酸溶液(25∶50∶2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nm。

理论板数按大叶茜草素、羟基茜草素峰计算均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大叶茜草素对照品、羟基茜草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分别制成每1ml含大叶茜草素0.1mg、含羟基
茜草素40μ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过二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100ml,密塞,称定重量,放置过夜,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
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0ml,蒸干,残渣加甲醇-25%盐酸(4∶1)混合溶液20ml溶解,置水浴中加热水解30分钟,立即冷却,加入三乙胺3ml,混匀,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μl 与供试品溶液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大叶茜草素(C17H15O4)不得少于0.40%,羟基茜草素(C14H8O5)不得少于0.10%。

饮片\r\n同药材,含大叶茜草素(C17H15O4)不得少于0.20%,羟基茜草素(C14H8O5)不得少于0.080%。

【炮制】茜草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或段,干燥。

【性味】苦,寒。

归肝经。

【归经】归肝经。

【功效】凉血,祛瘀,止血,通经。

用于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瘀阻经闭,关节痹痛,跌扑肿痛。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
【用法用量】6~10g。

【储藏】置干燥处。

【摘录出处】《中国药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