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程旭教授 学生要具备三种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程旭教授学生要具备三种能力
北大程旭教授:学生要具备三种能力
北京大学于xx年4月20日举办校园开放日,以下是北京大学校长助理、信息技术科学学院程旭教授的讲话内容。
程旭:亲爱的各位同学、尊敬的各位家长、来宾大家上午好!
我在过去20年,每一年要给本科生、研究生上个大课,有很多的体会和感受。
以前我读研究生,也都会上100人、300人的大课,我在北大很少上这种课,以前觉得有压力,现在真的要反思。
大家都知道,我们如何把博雅教育,这个词听着比拟新,现在是西方有很多老师和学生交流,促进他们的兴趣。
我们一查辞典发现1941年,民国时期就把这个翻译成博雅学院,我不知道和北京大学也就是当时的燕京大学有未名湖伯牙塔有没有关系。
我们要有自己独特的人格,要有自己独特的追求。
博雅支持了我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力。
我们特别主张上小课,一种真正的探讨、平等。
我今天的题目是情系燕园、无悔青春。
要讲计算系等等我还有自信,要讲给家长听,要给将来要在这里生活4年的青年人,我知道任何考大学对一个家庭是什么。
这是经过我自己的深思、生命会体会的,应该对大家有意义,尽量少有害的信息。
我会用这8个字来讲。
为什么选择北大?我想把生活中感知的不同,传递给大家,供大家选择,这是不是你所希望的,选择希望适合你的地方,有很多理由。
xx年在北大招生网站有一篇博文有我选择北大的10个理由。
我想说北大有很多特殊的事情,网上有很多人都会说北大有校训,实际上今天在北大内部,我们还争执,北大校训到底是什么,
今天还没有一个答案要告诉大家,但是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的传统。
1898年,我们政治的黑暗、民不聊生,更重要的是国家和民族在生和死的非常重要的转折环节。
也是和民族,希望我们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新的做法能够使得我们改变。
燕京大学堂,当时它不仅仅要把西方的体制引进来,它还有一个重大的功能,相当于统筹中国现代的教育应该怎么做,北京大学的师生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你找不到第二个大学能够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这么长时间之内结合这么紧。
我们的传统可以归结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如果8个字要取舍,头两个字是不能取舍的,就是爱国。
爱国怎么做?需要变吗?变可能好,可能坏,希望我们这个变是使得国家和民族要进步。
不能简单要批判,要以建设性的心态提高批判性的建议,或者以批判的形式提出建议。
从1911年民国成立,1912年更名为北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就是蔡元培先生。
我们拿出有上百年一段话,北京大学应该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大家常说北大是自由的,北大希望任何一朵花可以尽情的绽放。
我们的教师代表,鲁迅先生,什么是北大精神?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好的,往上的道路走。
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
教育者不是为了昨天,也不是为了今天,是为了明天。
上个世纪末教科文组织有一套系列的研究,教育到底应该怎么走在21世纪,结果提出来4个重要的方面,第一个要学会求知。
做大学教育最根本的一件事,告诉大家怎么能够获得理解,这个东西不是简简单单教给一些数,教给一些1+2=3,而是说在很多的应用,很多不同的方面,教给你学习之道。
通过这样的学习使得你受到了非常好
的系统训练,使得你有自信,可以终身去学习,可以用有效的方式尽快有效的学习,这非常重要的。
够了吗?不够。
还要学会做事,真正知道怎么去解决现实的问题,真正怎么知道去学以致用。
这样够了吗?不够。
再就是学会共同生活,有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以及人和自然之间,更重要的是学会你想成为的社会角色。
应该必须是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开展,身心、智力、交往能力、个人责任感、领导气质以及精神价值更方方面面。
德才军备体健全,并不是我们简单想要追求卓越,想要追求一个完整的人这么简单,方方面面要从综合性的考量。
要有三种能力,做事。
30年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现在不行了,不能用单一成功的模式去套的,现代的教育理念是有尊重、选择就是如此。
老的16字方针里面,强化根底、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这是20、30年前的教育方针,是针对我们国家在新中国建设之后,大学是学习前苏联过分分科细的情况下而说的话,但是那时候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
现在叫加强根底、促进交叉、尊重选择,卓越教育,跟原来的16字有新的变化,以前我们要通过老师,通过领导,在教育体制,教育理念的转变,变成今天真正以学生为教学的对象和中心。
让学生参与到整个的教学。
做事是特别受尊敬的一件事,具体到各位,为什么高考会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你能够通过假设干几个考试,就能够说明你做事的.能力强吗?真正有用吗?于是我们就说,如果历史很多东西没有放在里面,很多人说这个没用。
我们还是开展中国家,很多的制度还要完善,很多机制还有很多的进一步改进和开展的前大的潜力。
这时候可能就不是简简单单废弃高考就行的事情,我们找不到有什么比高
考更加公平,能够让大家真的感觉,不管你家是高官还是贫民,或者你家富有或者我家贫穷都很公平的事实。
北京大学我们现在阶段还要表达出我们选择我们需要的人,还有更多需要北大的人,选择参加我们的人。
在做事方面,不多说,我们都会做一个数学题,于是我们很多在教学中,很少问,为什么要做这个数学题。
这些年我在全国各地做了很屡次高考宣传,我常问,你为什么要学对数?我听到最好的答案是重庆南开中学,如果你不知道为什么学,你可能不会有建树。
高考考,老师让我做题这么做。
大家都说学数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考方式,是我要把空间中间比拟难的问题变换到另外一个空间变成了简单的问题,如果我们快速用正变换和反变换来,就把这个空间复杂的问题解决好了。
17世纪,当时人们最早提出对数是为了解决乘法、除法。
很多今天的学生会问你讲的对吗?就对数和反对数不是更难吗?实际上在30年前上过高中的同学,这一代都用过对数表和反对数表,查表,今天学生不查表了,都是计算器了。
30年前大家都拿着计算器。
如果简单只告诉他什么叫对数,不用科学道理解决问题,那不行。
驾驭事的能力,通常是告诉你一件事,给你的小伙伴们,要真的看到别人的长处,要真的让集体共同完成这个人物,效率最高。
我们需要各种能力的组合,但是你又没有这种胸怀,人文的胸怀是很重要的。
光有驾驭是不行,还要有谋划事。
没有人知道,明天我们会用什么样的,2年之后会有什么样的你知道吗?不知道,为什么要做成这样的,要满足大家的需求,这里面更重要的是谋划事情。
讲几个简单的例子,北京大学一位老的书记,你怎么理解登高望远?我的老领导他告诉我,登高望远需要真正的一种境界,不是人登高了就能望到远的。
如果我们好不容易爬到了泰山之
顶,我们就关心自己脚下的花花草草,你怎么可能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这些事情不是简单教给大家某一个技能,某一个具体的小的方法就行了。
登高望远恰恰是聪明和智慧之间的关系,中国一说聪明,你不能够耍小聪明,我们通常说小聪明,大智慧,这是驾驭自己聪明的聪明。
知道你在什么地方,应该去把自己的智力运用上,什么地方不应该去算计。
再看一个帆板与航母。
今天来的很多家长和学子,一定在单一方面都很优秀,家里都会觉得我孩子是最优秀。
我们通常到了海边,我们最羡慕的是看见喜欢滑帆板的人,冲浪的人,多自由,多放松。
大家知道人生的路很长,虽然人生的时间很短,在这个中间所遇到的坎坷不亚于渡过太平洋,一个帆板能渡过吗?我不知道历史上有没有过?至少我不知道。
怎么做?这就需要一个团队,真的把自己熔化到一个集体中间,熔化到一个社会中间,才能获得真正的力量。
团队精神就非常之关键。
卓而不群,同时怎么样真的能够跟更多的人合作,要以欣赏的心看待别人。
我想谈一下信念,只要信念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这是心态,你是想把事情做好的心态。
跟着大学教育中间,生活的环境,周围这些人,事实上我认为和教你的知识点还重要。
为什么孟母要择邻而居。
我们是不是卓而不群,是把自己的个性保持,又能够追求卓而不群。
不仅仅简简单单是上课,你去上课,抢抢桌子、抢椅子的伙伴,你要知道他们身上都是有力量的,非常强的精神的。
真的做到动脑不伤脑,辛苦心不苦。
这就有一个骑自行车的启示,东北9、10月份下大雪,骑自行车要小心、谨慎。
远处有一个人骑车晃悠,你觉得他要摔了,如果你足够高尚,会过去帮助。
通常我们心里不够高尚,第一想是怎么摔了,第二摔伤没摔伤,他摔了,如
果你不推着车子走,你一定也会摔。
一定要看远方,路自然就直了。
第二点在可以预见的危险中,人生不要摔同一个跟头。
再看一下北大的数据,改革开放后,大陆到美国的留学生,在美国获得国家科学院院士的人数,从xx—xx年,大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