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 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培优练习(含答案)含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
1.如图所示,水平拉力 F 1(6N )将物体(G =9N )沿直线匀速拉动s 1的距离,做功 W 1,借助滑轮组,F 2 使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距离s 1,F 2所拉绳端的上升距离为s 2,做功为 W 2,则( )
A .W 2 一定小于 W 1
B .s 2 一定小于 s 1
C .F 2 一定大于 G /3
D .F 2 一定大于 F 1/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水平拉力F 1将物体沿直线匀速拉动做功:
111W F s =;
借助滑轮组,使物体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直线运动同样的距离,拉绳端的上升距离为s 2,做功:
222W F s =;
A .做功21W W W =+动,故A 错误;
B .有3股绳子承担213s s =,故B 错误; CD .()211
3
F G F =+轮,故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

2.如图所示,在力F 作用下使重200 N 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当F =30N 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 N (不计滑轮重力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当物体移动4m 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_______m 。

【答案】60 8 【解析】 【详解】
[1]由图知道,使用动滑轮时,n=2,由于不计滑轮重力和摩擦,所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
1
2
F f =
, 即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f =2F =2×30N=60N ;
[2]由于n=2,所以,当物体移动4m 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
s =2s 物=2×4m=8m 。

3.如图所示为家用手摇晾衣架,它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简单机械,其中A 、B 两滑轮中属于动滑轮的是_____;若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力为200N ,晾衣架上升的高度为1m ,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及摩擦,静止时绳的拉力F =_____N ,绕进旋轮上的绳子长度是
_____m 。

【答案】B 50 4 【解析】 【分析】 【详解】
[1]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由图可知B 为动滑轮; [2]由图可知承重绳为4股,衣服和晾衣架的总重力为200N ,所以绳子的拉力
200N 50N n 4
G F =
== [3]承重绳为4股,所以绕进旋轮上的绳子长度是S =4h =4×1m=4m 【点睛】
4.小黄同学用水平力F 拉动如图所示装置,使重200N 的A 物体5s 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了120cm ,物体B 重100N (物体B 与A 始终接触),此过程中A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为24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 。

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滑轮移动的速度为___m/s ,物体A 受到B 施加的摩擦力____(选填“水平向左”、“水平向右”或“为零”),水平拉力F 大小为____N ,水平拉力F 的功率为____W 。

【答案】0.12 水平向右 80 9.6 【解析】 【分析】
滑轮为动滑轮,滑轮移动的速度等于物体移动速度的二分之一;根据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得出物体A 受到B 施加的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物体A 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地面对A 的摩擦力f 地加上物体A 受到B 施加的摩擦力f A ;而滑轮为动滑轮,滑水平拉力F 为F 左的2倍,据此计算水平拉力F 的大小;然后利用 P Fv =计算功率。

【详解】 [1]物体移动的速度
212010m 0.24m/s 5s
s v t -⨯===物物
则滑轮移动的速度
11
0.24m/s 0.12m/s 22
v v ==⨯=轮物
[2]由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物体B 受到A 的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平衡力,大小等于16N ,则物体A 受到B 施加的摩擦力也为16N ,方向水平向右。

[3]物体A 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地面对A 的摩擦力加上物体A 受到B 施加的摩擦力,即
BA 24N 16N 40N F f f ++===地左
滑轮为动滑轮,则水平拉力F 为
240N 802N F F =⨯==左
[4]水平拉力F 的功率
0.12m/s 9.6W 80N P Fv ==⨯=轮
5.一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物,当被提起重物的重力是150N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若忽略绳重、滑轮摩擦,则动滑轮重________N 。

【答案】100 【解析】 【分析】 【详解】
因不计绳重和摩擦,由题意可知,效率
=60%G G G η=
+物
物动
则动滑轮的重力为
150N
=
-=
-150N=100N 60%
G G G η

动物 故动滑轮的重力为100N 。

6.高速铁路的输电线,无论冬、夏都绷的直直的,以保障列车电极与输电线的良好接触。

图为输电线的牵引装置。

钢绳通过滑轮组悬挂20个相同的坠砣,每个坠砣质量为25kg ,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输电线A 端受到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N 。

若5s 内坠砣串下降了40cm ,则输电线A 端向左移动速度是________m/s 。

(g 取10N/kg ,不考虑钢绳的热胀冷缩)
【答案】4110⨯ 0.04 【解析】 【分析】 【详解】
[1]20个坠砣的总重力
G =mg =25kg×20×10N/kg=5000N
由图知,使用的滑轮组承担A 端拉力的绳子股数n =2,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不计滑轮和钢绳自重及摩擦,可得
A 12
G F =
则输电线A 端受到的拉力大小
F A =2
G =2×5000N=1×104N
[2]图中坠砣挂在钢绳的自由端,则坠砣串下降高度h =2s A ,则输电线A 端向左移动的距离
11
40cm=20cm=0.2m 22A s h =⨯=
A 端向左移动速度
A 0.2m
0.04m/s 5s
s v t =
==
7.如图所示,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当用大小为10N 的拉力F 拉重50N 的物体时,物体恰好以v =2m/s 的速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拉力F 的功率为________W ;将拉力F 增大为20N 时,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答案】20 40 不变 【解析】 【分析】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 物体匀速运动,受平衡力,平衡力大小相等,判断出摩擦力根据绳子段数判断出绳子的速度; 根据W Fs
P Fv t t
===算出拉力F 的功率;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详解】
[1]因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所以拉物体的力为
2210N 20N F F '==⨯=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拉力和摩擦力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则
20N f F ='=
[2]由图知有2段绳子拉着物体,则有
222m/s 4m/s v v ==⨯=绳物
则拉力F 的功率为
10N 4m/s=40W p Fv ==⨯绳
[3]将拉力F 增大为20N 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不变。

【点睛】
本题考查了动滑轮的使用、平衡条件的应用、功率的计算、影响摩擦力的因素等知识,要牢记影响滑动摩擦力的两个因素,当两个因素都不变时,摩擦力的大小不变,与其它因素无关。

8.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和绳重忽略不计。

在物体匀速上升过程中,甲、乙两图的拉力及机械效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F 1<F 2,η1>η2
B .F 1<F 2,η1=η2
C .F 1>F 2,η1<η2
D .F 1>F 2,η1=η2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图可知,图甲中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3,图乙中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2,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和绳重忽略不计,则它们绳子末端的拉力各自为
()()111
3F G G G G n =+=+物动物动 ()()111
2
F G G G G n =
+=+物动物动 所以
F 1<F 2
故CD 错误;
绳子末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关系
s=nh
滑轮相同,提升重物相同,由
()100%100%100%100%
1W G h G h G W Fs G G G G nh n
η=⨯=⨯=⨯=⨯++有物物物
总物动物动 可知
η1=η2
故A 错误,B 正确。

故选B 。

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滑轮组将重为300N 的物体以0.2m/s 的速度匀速向上拉动,拉力为125N (不计绳重及摩擦),则动滑轮重_____N ,5s 内人拉绳子做的功是_____J 。

【答案】75 375 【解析】 【分析】 【详解】
[1]看图可知动滑轮上绕过的绳子股数n =3。

根据滑轮组受力关系
+G G F n =
物动

300N+125N 3

=
G 解得动75N G =。

[2]绳子末端移动距离
30.2m/s 5s 3m 物===⨯⨯=S nh nv t
5s 内人拉绳子做的功
125N 3m 375J ==⨯=W Fs
10.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所用滑轮质量均相等,用它们分别将所挂重物在相等时间内竖直向上匀速提升相同高度.若12G G =,所用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1F 和2F ,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1P 和2P ,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1η和2η(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 .12F F > 12ηη< 12P P <
B .12F F > 12=ηη 12P P =
C .12F F < 12ηη= 12P P <
D .12F F < 12ηη> 12P P >
【答案】B 【解析】 【详解】
CD .不计绳重及摩擦,因为拉力:
1
F G n
G =+动()
12n =,23n =,所以绳子受到的拉力分别为:
111
2
F G G =+动()
221
3
F G G =+动()
因为12G G =,故:
12F F >
故CD 项错误;
AB .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 G h =额轮,W G h =有用物,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由100%W W 有总
η=⨯可知,机械效率相
同,即:
12ηη=
又因为所用时间相同,由W
P t
=
可知,拉力做功的功率: 12P P =
故A 项错误,B 项正确。

11.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用10N 的力F 沿水平方向拉滑轮(不计滑轮重力)木板B 静止,木块A 在粗糙木板B 上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5s 内木块A 移动了0.5m ,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木块A 受到的摩擦力为5N
B .地面对木板B 的摩擦力为4N
C .5s 内绳子拉力对木板B 做的功为2J
D .拉力F 的功率为0.5W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根据公式2=
W F s
W F s
η有绳总
拉=
可算出绳子上的力为 80%10N 80%
=
=4N 22
F F ⨯⨯=拉绳 木块A 在粗糙木板B 上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二力平衡,摩擦力等于绳子上的力,为4N ,A 错误;
B .木板B 静止,受力平衡,对其受力分析,受到绳子的拉力为5N ,方向向右,还受到木块A 的摩擦力为4N ,方向向左,因此地面给木板B 的摩擦力大小为1N ,方向向左,B 错误;
C .5s 内木板B 静止,绳子拉力对木板B 做的功为0J ,C 错误;
D .5s 内木块A 移动了0.5m ,则拉力拉着滑轮移动了0.25m ,拉力F 的功率为
10N 0.25m 0.5W 5s
W Fs P t t ⨯=
=== D 正确。

故选D 。

12.如图所示, 甲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均为 m ,乙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均为 0.5m ,用甲、乙滑轮组分别使重力均为 G 的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 h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分别为 F 1 、F 2 。

不计绳重和摩擦,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拉力 F 1 小于 F 2
B .拉力 F 1 的功率小于 F 2 的功率
C .拉力 F 1 做的功小于拉力 F 2 做的功
D.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图知,图甲、图乙滑轮组,n=3,因为不计绳重和滑轮轴处摩擦,所以
F1=1
3
(G+G甲)=
1
3
(G+mg),F2=
1
3
(G+G乙)=
1
3
(G+0.5mg)
故F1> F2,故A错误;
BC.重物在相同时间内匀速上升相同高度 h,则拉力移动距离s相同,拉力做功
W1= F1s,W2=F2s
故W1> W2,因为做功时间相同,所以拉力F1的功率大于F2 的功率,故BC错误;
D.甲滑轮组和乙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G甲>G乙,则甲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多,故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小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正确。

故选D。

13.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所用滑轮的规格相同,用它们将相同的重物G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滑轮组所用拉力较大
B.甲滑轮组拉力做的功较多
C.两滑轮组拉力做功的功率一定相等
D.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一定相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不计绳重及摩擦,因为拉力F=(G物+G轮)/n,且n甲=3,n乙=2,
所以,绳子受的拉力:
F甲=(G物+G轮)/3,
F乙=(G物+G轮)/2,
即F甲﹤F乙,故A错误;
B.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做的功:
W甲=F甲s甲=(G物+G轮)/3×3h=(G物+G轮)h
W乙=F乙s乙=(G物+G轮)/2×2h=(G物+G轮)h∴,
W甲=W乙,
故B错误;
C.甲、乙两滑轮组提升重物的时间不知道,故无法比较功率,故C错误;
D.因为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轮h,W有用=G物h,所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因为η=W有用/W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4.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F=60N,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A.60N B.120N C.20N D.180N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滑轮组的动滑轮绕绳子的段数,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根据
1
F f
n
=得
到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详解】
由图可知,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为3,不计滑轮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自重,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3360N180N
f F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滑轮组的特点,解决本题的关键要明确缠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段数。

15.建筑工地上需要将6块相同的砖从地面运送到楼顶,工人师傅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三次运送,第一次运1块,第二次运2块,第三次运3块。

每次运送时,砖都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相同高度,绳重及摩擦均忽略不计。

这三次拉力依次为F1、F2、F3,拉力做的功为W1、W2、W3,有用功率为P1、P2、P3,机械效率为η1、η2、η3,则()
A .F 1+F 2=F 3
B .W 1+W 2=W 3
C .η1+η2=η3
D .P 1+P 2=P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为2股;绳重,摩擦不计时,用F=1
(+)n
G G 动 分析F 1,F 2,F 3之间关系;再依==
+W Gh G
W G h G G η=有总
总动。

通过计算特殊值,判断等式是否成立。

【详解】 A .由题意得
F 1=
11
(+)=+2G G G G n 动动(); F 2=11
(2+)=+2
G G G G n 动动(2);
F 1+F 2=
111
(+)++(3+2222
G G G G G G 动动动(2)=) F3=1
1(3+)=+2
G G G G n
动动(3)
因为
11
(3+2)>(3+22
G G G G 动动) 所以
123(+)>F F F
故A不符合题意; B.由于物体升高均为h ;
W 1+W 2=F 1h +F 2h =(F 1+F 2)h
W 3=F 3h ;
因为(F 1+F 2)>F 3 所以
123(+)>W W W
故B 不合符题意; C . 依=
=
+W Gh G
W G h G G η=有总
总动
,说明滑轮组一定时,物重越大,机械效率越大,即
123<<ηηη ,故C 不合符题意;
D .由W 有=Gh ,P =
Gh
t
可知 1223++Gh Gh Gh
P P t t t
=
= ; 33Gh P t
=
所以P 1+P 2=P 3,故D 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
一个不加条件成立等式,可以用某种情况时不成立来判断它不成立。

16.如图,某同学旅游时,发现一种利用滚轴和绳子组装的特殊机械。

当地人借助这种装置可以将较重的物体很轻便地搬运到二楼上面。

他借助该装置提升100N 的重物(不计摩擦和装置的自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把A 、
B 简化看成动滑轮 B .人将绳拉过1m 时,物体也上升1m
C .物体匀速上升时,人对绳的拉力为20N
D .利用该装置不能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知道,提升物体时,A 的轴固定不动,即属于定滑轮;而
B 和物体一起移动,属于动滑轮,故A 错误;
B .由图知道,A 、B 组成的是滑轮组,且n =5,所以,拉力端移动距离
s =5h
当人将绳拉过1m 时,物体上升的高度h =0.2m ,故B 错误; C .不计摩擦和装置的自重,人对绳的拉力
111
100N 20N 55
F G ==⨯=
故C 正确;
D .由以上分析及图示知道,利用该装置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故D 错误。

故选C 。

17.如图,水平桌面上的物体A重100N,物体B重40N,此时物体B恰能匀速下降;当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在2s内匀速向左移动1m的过程中,若不计动滑轮和绳的重力,不计绳与滑轮及滑轮轴间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上升了2m B.拉力F的功率为20W
C.物体A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0N D.吊着B物体的绳子所做的功为40J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滑轮组的动滑轮绕2段绳,当用一水平向左的力F拉动物体A在2s内匀速向左移动
1m的过程中,A移动的距离为B升高高度的2倍,B上升了
h B=1m
2
=0.5m,
故A错误;
BC.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A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和向左的摩擦力为一对平衡力,故
f=1
2
G B=
1
2
×40N=20N,
当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向左的拉力、向右的摩擦力、B对A的拉力,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因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故摩擦力不变,所以向右的摩擦力为:f=20N.A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A受到的水平向左的拉力为:
F=f+1
2
G B=20N+20N=40N,
拉力F的功率为:
P=
40N1m
2s
W Fs
t t

===20W,
故B正确,C错误;
D.绳子拉力对物体B所做的功为:
W=G B h B=40N×0.5m=20J,
D错误.
18.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在相同时间内将同一重物匀速提升相同高
度,每个滑轮的重均相等,不计绳重及摩擦,针对这一现象,小明得出了4个结论:①F 1做的功等于F 2做的功;②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等于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③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④F 1做功的功率等于F 2做功的功率;其中正确的为(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拉力做的功等于提升物体和动滑轮做的功,因为物重相同,提升的高度相同,所以两次拉力做的功都等于
()=W Fs G G h =+总动
故F 1做的功等于F 2做的功,①正确;
②在不计绳重及摩擦时,甲滑轮组和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都为
()W Gh G
W G G G G h η=
==++有用总动
动 即机械效率相等,故②正确;
③甲滑轮组由两段绳子承重,拉力为
()11
2
F G G =
+动 乙滑轮组由三段绳子承重,拉力为
()21
3
F G G =
+动 所以使用乙滑轮组比甲滑轮组更加省力,③正确; ④两次拉力做的功,用时也相等,根据W
P t
=知,F 1做功的功率等于F 2做功的功率,④正确; 故选D 。

19.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木箱重600N ,受到的摩擦力为300N ,用力F 拉动木箱使它匀速直线运动了2m (不计滑轮重量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拉力F 的大小为100N
B .拉力F 的大小为200N
C .绳自由端移动了4m
D .绳自由端移动了1m
【答案】C 【解析】 【详解】
AB .由图知,n =2,不计滑轮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拉力
11
300N 150N 22
F f =
=⨯= 故A 、B 错误;
CD .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222m 4m s s ==⨯=物
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C 。

20.如图所示,物重为G 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拉力大小错误..
的是( ) A .
1F G =
B .
21
3
F G
= C .
312
F G =
D .
412
F G =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图像可知l 1=l 2,由杠杆平衡条件1122Fl F l =可得F 1=G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由图像可知滑轮组n =3,则21
3
F G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由图像可知动滑轮动力作用在轴上,则32F G =,故错误,符合题意;
D .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斜面为理想斜面,满足FL=Gh ,即41
2
F G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