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栏建筑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栏建筑名词解释
干栏建筑是指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
“干栏”一词当是由壮侗民族语言音译而来。
干,壮侗语中意思是稻梗、木棍;栏,壮侗语中意思是房屋。
此外,一般所说的栅居、巢居等,大体所指的也是干栏建筑。
干栏建筑,一般是用竖立的木桩或竹桩构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底架上有大小梁木承托的悬空的地板,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住房,上面住人,下面饲养牲畜。
这种建筑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长江流域以南以及东南亚,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北部,俄罗斯西伯利亚和日本等地都有类似的建筑。
干栏建筑主要是为防潮湿而建,长脊短檐式的屋顶以及高出地面的底架,都是为适应多雨地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