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心理发展的重要概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发展与发育
发展是指个体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儿童的发展包括生理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生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生长、发育;心理的发展是指儿童的认知、意志和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发育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所经历的一系列有序的发展变化过程,主要指儿童生理的发展,包括脑的发育、生理发育等。

2.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和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由于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各种表现,所以有人把转折期称为危机期。

幼儿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并非一定出现“危机”,转折期和危机期有所区别,转折期是需然出现的,但“危机”并不是需然出现的,在掌握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幼儿心理的发展,“危机”会化解。

3.关键期
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即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的概念源于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研究小动物发育的过程中提出的“刻板印象”,即小动物在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具有很容易形成的一种本能的反应,例如,把出生后最先看到的对象当做“妈妈”,总是追随并喜欢接近“妈妈”,当“妈妈”消失时,发出悲鸣。

刻板印象只在小动物出生后一个短时期内发生,
劳伦兹把这段时间称为“关键期”,关键期的时间是有限的。

关键期的概念应用于儿童心理的发展上,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对个体的某一方面训练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例如,孩子4-6个月是吞咽咀嚼关键期;8-9个月是分辨大小、多少的关键期;7-10个月是爬的关键期;10-12个月是站走的关键期;2-3岁是口头语言发育的关键期;也是计数发展的关键期;2.5岁-3岁是立规矩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性格的关键期。

4岁以前是形象视觉发展的关键期;4-5岁是开始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5岁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5-6岁是掌握语言词汇能力的关键期。

4.最近发展区
“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的。

他认为,至少要确定两种发展的水平。

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这是指由于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的结果而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

第二种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也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最近发展区”就是指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即幼儿能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能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

5.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

这一术语最早来源于英国成人教育家耶克斯利1929年出版的《终身教育》;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

之后短短数年,就
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

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期,终身教育迅猛发展,其代表有:朗格朗的《终身教育导论》、埃德加·富尔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舒瓦茨的《终身教育-21世纪的教育改革》等。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标志着终身教育最终形成。

报告中提出:“终身教育建立在4个支柱基础上”,这“4个支柱”是指:“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