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1春学期《德育论》在线作业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师11春学期《德育论》在线作业二
一、单选题(共 12 道试题,共 24 分。

)V 1.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和应当遵守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是()
A. 社会公德
B. 职业道德
C. 家庭道德
D. 生活道德
满分:2 分
2. 少年期品德发展的特点是()。

A. 幼稚性
B. 动荡性
C. 成熟性
D. 自觉性
满分:2 分
3. “一个人做了这样或那样一件合乎伦理的事,还不能说他是有德的;只有当这种行为方式成为他性格中的固定要素时,他才可以说是有德的。

”这表明,道德品质是()
A. 一定社会或阶级对人们的行为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准则
B. 一个人在长期的一系列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心理特征
C. 一个人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自愿选择的有利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
D. 一个人在一次、两次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偶尔的内心状态、心理特征
满分:2 分
4. 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德育网络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B. 家长委员会
C. 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D. 学校德育
满分:2 分
5. 东方国家和民族的德育目标受到儒家思想道德的影响,这表明哪一因素对德育目标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A. 经济政治制度
B. 生产力状况
C. 一定社会的精神文化、民族传统
D. 德育对象的需要
满分:2 分
6. 何者是学校实施德育的基本组织形式()
A.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
B. 共青团、少先队和学生会组织的活动
C. 各科教学
D. 社会实践活动
满分:2 分
7. 德育在发展过程中要吸收和利用以往时代在德育思想、内容、原则、方法等方面的成果来丰富、发展自己,这表明德育具有()。

A. 民主性
B. 变革性
C. 继承性
D. 滞后性
满分:2 分
8. 德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实质是()
A. 教育活动与素质发展的关系
B. 体育活动与素质发展的关系
C. 教育活动与美学发展的关系
D. 教育活动与智育发展的关系
满分:2 分
9. 现代德育在德育方法上()
A. 更侧重于教育者施教传道的方法
B. 只强调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方法
C. 强调施教传道方法和受教修养方法的综合统一
D. 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可以不相联系的综合统一
满分:2 分
10. 对德育方法的性质和特点起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是()。

A. 文化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B. 德育原则
C. 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D. 学生品德形成发展规律
满分:2 分
11. 哪一种方法主要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我教育的方法()
A. 说理教育法
B. 品德修养法
C. 榜样示范法
D. 实际锻炼法
满分:2 分
12. 品德评测的指标只能以()要求为参照加以设计。

A. 德育内容
B. 德育方法
C.
德育评价
D. 德育目标
满分:2 分
二、多选题(共 14 道试题,共 28 分。

)V 1. 品德评价法通常包括哪几种方式()
A. 奖励
B. 惩罚
C. 陶冶
D. 操作评定
满分:2 分
2. 德育评价的功能包括()
A. 信息反馈功能
B. 管理功能
C. 教育功能
D. 研究功能
满分:2 分
3. 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是()
A. 主体性
B. 发展性
C. 控制性
D. 持续性
满分:2 分
4. 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包括()
A. 现代德育过程是科学理论指导下的过程
B. 现代德育课程是促使受教育者作为主体思想品德完整发展的过程
C. 现代德育过程是师生德性共进的过程
D. 现代德育过程是对环境开放的过程
满分:2 分
5. 以下属于隐性德育课程的特征的是( )
A. 影响的间接性
B. 影响的潜隐性
C. 范围的广阔性
D. 发生作用的无意识性
满分:2 分
6. 现代学校德育管理的三级运行方式包括()。

A. 社会德育管理运行
B. 校级德育管理运行
C. 学校中层德育管理的运行
D. 班级德育管理的运行
满分:2 分
7. 我国德育论研究的任务包括:
A. 探索德育活动的规律
B. 揭示德育本质
C. 帮助德育工作者掌握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德育理论体系
满分:2 分
8. 德育网络的沟通方式包括()
A. 联系会议
B. 互访
C. 通讯联系
D. 编印刊物
满分:2 分
9. 如何做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A. 要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B. 严格要求学生
C.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特别是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激发其上进心
D. 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满分:2 分
10. 从欧美国家学校的德育课程的发展历史看,大体上有两种主张()
A. 单向主义
B. 全面主义
C. 德目主义
D. 双向主义
满分:2 分
11. 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A. 德育场所
B. 教育者
C. 受教育者
D. 德育影响或手段
满分:2 分
12. 实现理想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艰苦奋斗的精神表现在()
A. 乐天安命,顺其自然,回避社会和人生矛盾,过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
B. 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地去完成各项任务
C. 艰苦朴素,勤劳节俭,抵制和反对剥削阶级腐朽生活作风的侵蚀
D. 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孜孜不倦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专业知识
满分:2 分
13. 德育现代化包括两个方面()
A. 建设现代德育理论体系
B. 建设现代德育实践体系
C. 建设现代德育保护体系
D. 建设现代德育强制体系
满分:2 分
14. 德育目标对
德育活动的作用有:
A. 选择作用
B. 协调作用
C. 控制和评价功能
D. 导向作用
满分:2 分
三、判断题(共 24 道试题,共 48 分。

)V 1.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实践观所理解的德育的本质,认为德育的本质上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
所产生的需要,并满足这种需要的活动。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 情,即道德情感,是指人们通过理智权衡,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3. 心理咨询法的最大特点在于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施加积极有效的影响,使其在信任与放松的心境下获得教益。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4. 上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学校德育基本上是以全面主义为主。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5. 现代德育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促进主体德性发展为根本的德育。

创造性是主体性发展的最高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6. 青年初期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开始形成、世界观开始萌芽的时期。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7.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和德育内容及方法等几个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关系。

在这些矛盾中,教育者和德育内容、
德育方法的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德育管理具有众多职能,最基本的职能是组织职能,只有通过组织职能,其他职能才能得以实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9. 奴隶社会的德育内容是“三纲”、“五常”、厌恶劳动,鄙视劳动人民。

“三纲”“五常”成为我国奴隶社会最主要的德育内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0. 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1. 现代德育管理不能一概排斥经验决策,而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促进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化。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月(或阶段)计划是德育计划中最深入、具体、落实的一步。

它的内容一般包括:活动单位、名称、目的、形式、详细内容、日程安排和负责人,活动的具体时间、地点和进程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3. 人格感化是指通过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环境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4. 品德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偶然的一时的表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5. 品德能力是人在内化社会思想道德并外化为行为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品德的本领。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
:2 分
16. 管理的实质是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效果。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7. 德育的目的在于育德,这是德育区别于智育、体育、美育的主要标志。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8. 教师对学生的关怀和热爱,能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德育目标任务的完成。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19. 品德属于社会意识范畴,是一种特殊现象。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0. 从德育目标的社会内容方面看,古代学校德育目标的根本内容是政治,是阶级斗争。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1. 青少年本身认识水平和生活经历的局限,导致了他们认识上的局限性。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2. 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标,教育者、受教育者参与德育活动所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称。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3. 德育评价对象,是指德育评价的指向物,是德育评价活动的着眼点。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24. 心理学研究的是“发展”的范畴。

德育论研究的是“教育”的范畴。

()
A. 错误
B. 正确
满分:2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