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织物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用织物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目的
我院医用织物洗涤已由社会服务机构承担,先修订我院医用织物类在回收、接收、发放等方面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目标
规范医院内医用织物回收、接收、发放,保障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3.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护理、医技、后勤。

4.名词定义
5.内容
5.1织物间管理
5.1.1环境管理。

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分区明确,尽量满足独立人流和物流通道的要求。

接收污染的医用织物与发放洗涤消毒后的医用织物分区管理。

工作流程合理,物流由污染区到清洁区,不交叉、不逆行。

保证环境清洁卫生。

5.1.2织物间有接收、运送、质检、发放和消毒灯制度和流程并落实。

5.1.3储存区有消毒设备并消毒。

5.1.4配备消毒用品,定期对织物容器、回收车等进行消毒。

配备洗手设施,落实手卫生。

5.2分类收集
5.2.1普通污染织物分拣应在污染区指定的区域内进行,分拣是应尽可能减少抖动;确认感染性织物原则上不进行分拣,而在患者床边就地采用医疗垃圾包装袋收集,双层包扎,密闭运送。

5.2.2收集后对场地进行清洁消毒。

5.2.3盛装感染性织物的收集袋(箱)宜为橘黄色,有“感染性织物”标识。

脏织物袋宜为灰色,采用可重复使用的专用布袋或包装箱(桶)收集,也可用一次性专用塑料包装袋盛装。

盛装使用后医用织物的包装袋应扎带封口,包装箱(桶)应加盖密闭。

5.2.4用于盛装使用后医用织物的专用布袋和包装箱(桶)应定期清洗消毒,使用后一次性专用包装袋按医疗废物处理。

5.3洗涤消毒原则
5.3.1脏污织物:根据医用织物使用对象和污渍性质、程度不同,应分机或分批按操作说明书和规定要求洗涤/消毒。

选择热洗涤方法时可不作化学消毒处理。

新生儿/婴儿使用后的医院织物应专机洗涤/消毒;布巾/低巾宜单独清洗/消毒。

5.3.2感染性织物:遵循先消毒后洗涤原则,或选择洗涤与消毒同时进行的方式。

首选热消毒/洗涤方式,气性坏疽、甲型H1N1或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患者使用后的感染性织物,不宜重复使用。

5.4运送
使用后的医用织物与洗涤(消毒)后的清洁织物应用专用车辆/工具和容器,采取封闭式运送,不应混装混运;运送使用后医用织物的专用车辆/工具和容器应一用一清洗消毒。

5.5储存
5.5.1使用后医用织物存放于织物接收区/间的专用盛装容器,有明显标识,暂存时间≤48h。

5.5.2清洁织物存在架或柜距地面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清洁织物储存发放区(间)环境保持清洁。

5.6治疗管理
5.6.1有专人对清洁医用织物性状、表面污渍、破损等进行监测,要求外观整洁、干燥,无异味、异物、破损。

5.6.2定期对清洁织物、运送车等进行微生物学监测并达标。

5.7定期更换
5.7.1医务工作人员工作服:普通病区夏季每周更换2次,冬季每周更换1次,手术室、ICU每日更换,护士毛衣每周清洗1次,遇污染随时更换。

5.7.2患者被服:住院病人每周更换1次,遇污染时随时更换;门诊服1人1换。

5.7.3窗帘/隔帘:每半年清洗1次,供应室、手术室、内镜室、血透室、介入室、口腔科、ICU等重点部门每3个月清洗1次,遇污染时随时清洁。

5.7.4被服收集车:专用布袋每周更换2次,如遇污染时消毒更换。

5.8个人防护与消毒管理
5.8.1工作人员在进行污染织物分拣和装机洗涤过程中,应遵循标准预防,床工作
服、防水围裙和胶鞋,必要时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隔离衣;并落实手卫生。

5.8.2用含氯消毒剂对使用后的运送工具进行有效的清洁/消毒。

5.9人员培训
加强织物间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和能力培训,熟练掌握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能和医院感染防控基本要求。

5.10污水排放
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要求,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医疗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