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案件审计业务 操作指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产案件审计业务操作指引
以下是破产案件审计业务操作指引:
1. 明确审计目的:破产审计的主要目的是查清企业破产原因,弄清破产责任,为企业破产清算及债权人申报债权和分割破产财产提供依据。
2. 了解破产企业的概况:了解破产企业的历史沿革、经营范围、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等。
3. 审计破产企业的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审计,特别关注长期投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项目的审计。
4. 核实破产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核查破产企业的各项资产和负债是否真实存在,有无虚假或遗漏的情况。
5. 检查破产企业的财务报表:检查破产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真实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6. 评估破产企业的偿债能力:通过分析破产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评估其偿债能力,为债权人申报债权提供依据。
7. 确认破产企业的财产分配方案:根据破产法的规定,破产企业的财产应当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分配,审计人员应当对财产分配方案进行确认。
8. 编制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当客观、公正地反映破产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为有关部门和债权人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9. 关注法律程序和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在审计过程中,应当关注破产案件的法律程序和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如法院宣告破产的裁定书等文件是否齐全。
10. 与相关部门和人员保持良好沟通:在审计过程中,应当与法院、债权人委员会等相关部门和人员保持良好沟通,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是破产案件审计业务操作指引的大致内容,具体操作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