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养生保健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艾条灸
艾条灸-----艾条灸可分为悬起灸、实按灸、隔物灸三 种。
● 温灸
温灸--分为温灸器灸,蒸气灸及铺灸等。 (1).温灸器灸,又叫灸疗器,使用金属特制的一种 圆筒灸具,故又称温筒灸。
(2).蒸气灸,将艾叶或艾绒放入容器内煎煮,用 蒸气熏灸。
(3).铺灸,是将艾绒铺在穴位上而施灸的一种灸 法。
五、回阳救逆 正所谓“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艾灸有回阳救逆的作用。气阴 两脱急取神阏、关元,艾灸以回阳救逆。阳气虚弱不固,轻者下陷,重者 虚脱。艾叶性属纯阳,火本属阳,两阳相合,可益气温阳,升阳举陷,扶 阳固脱。 六、防病保健 (艾灸的现代研究证实): 1、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 ,提高其免疫效应,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同时灸法还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 的功能,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有利于多种疾病的康复。 2、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清除自由基作用,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 化脂质显著减少,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 增强。
艾灸的作用
艾草被誉为百草之王。《孟子—离娄篇》中说:“七年之病 ,求三年之艾”。 《神灸经纶》中说:“取艾之辛香作炷,能通十二经、入三 阴、理气血,以治百病效如反掌。”简要地说明了艾灸法治 病的特性和效果。 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 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 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三阴交
三阴交穴属足太阴脾经 穴,为足三阴经之交会 ,具有保健和胃、调补 肝肾、调理经血,主生 殖的作用,主治:肝、 脾、肾三脏的疾病。防 治各种类型的心脏病、 高血压、糖尿病、妇科 病(月经不调、痛经) 等多种疾病。
三阴交 按摩时间表
1、每天11时,按揉20分钟,对治疗各种皮疹大有裨益;
2、每天11~13时,按揉20分钟,对血压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作用: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调节阴阳、 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一、通经活络 经络是气血运行之通路,经络通畅,则利于气血运行,营养 物质之输布。寒湿等病邪,侵犯人体后,往往会闭阻经络, 导致疾病的发生。艾灸温暖肌肤经脉,活血通络,以治疗寒 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证。
二、行气活血 气是人的生命之源,血为人的基本物资,气血充足,气机条 达,人的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艾灸可以补气、养血,还可以 疏理气机,并且能升提中气,使得气血调和以达到治病保健 的目的。
现在的人们。生活节奏快,生活 压力大,有时候恨不得一个人当成两个 人来用,不注意身体健康的人是越来越 多,亚健康的人群数量也在增多,近几 年经济实惠的艾灸疗法被人们越来越接 受。有了艾灸疗法,不但可以治未病, 还可以保健,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 要好好爱护我们自己!
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艾 灸吧,我们不为别的,为了我 们自己和家人,赶快行动起来 吧。
艾灸养生保健
艾灸养生概论
什么是艾灸? 艾----即艾草,是一种草本药用植物。其含有挥发性芳 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既可驱蚊蝇净化空气, 又可以防病治病。 灸----是拿易燃的艾草点燃之后去熏、烫穴道,直接或 间接地刺激穴道,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 正祛邪作用而达到防病治病和养生的目的。 这种以艾草为原料的灸法-前要保持心情平静,大怒、大喜、大悲之后,不宜马上艾灸。 2. 艾灸后,要乐观愉快,心情开朗,精心调养,戒色欲,勿过劳,清淡素食, 以助疗效。
3. 使用灸法调理要有耐心,勿急于求成,灸从久,要有长久坚持下去的信心, 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养生保健,更要持之以恒。
关元穴
• 关元穴:关元也称丹 田,属任脉,为保健 要穴,具有温肾固经 、补气回阳、通纳冲 任之功效。常用温和 灸、隔姜灸和附子灸 ,孕妇禁用。
足三里穴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具有补脾益肾、调和气血的功效 。多灸此穴,以预防中风,为中、老年人保健要穴。用于预 防中风,在平时可单灸足三里,有中风先兆时可配合绝骨穴 。古人多采用化脓灸,有“若要安,三里莫要干”的谚语。 灸此穴有预防老花眼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艾灸足三里可 以调整脏腑功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加白细胞、红细胞 的数量和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免疫力。
5、温灸后,不要冷水洗手或洗澡,并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以帮助器官 排出体内的毒素。
6、施灸时要注意防止落火,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烫伤。 7、注意室内的适当通风,以免产生头晕、头痛等缺氧现象。 8、晕灸者不多见,一般会出现突然头昏、眼花、恶心、颜面苍白、心慌汗出 等症状,多因初次施灸或空腹、疲劳、灸炷过大、刺激过重等引起。一经发现 要立即停灸,赶紧平卧,一般没什么危险。
艾叶的传说
• 3000多年前,武王伐纣,战争激烈。正 值伏天,武王部下大批军士不幸感染痢疾 ,死亡不计其数。武王无奈,只好停止行 军,扎营山野。山野蚊子甚多,士兵们只 好大量焚烧一种无名野草驱蚊度日。
• 武王身边有一位名医,姓萧名艾,字艾蒿 。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 医籍《灵枢经》《五十二病方》中都有艾条灸或艾熏的记 录。以艾叶熏灸穴位,则温经通络,流畅气血,调和脏腑 ,可提高肌体免疫力。相传药圣孙思邈常用艾叶温灸足三 里穴,后来竟享寿100多岁。作为内服药,艾叶具有理气 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之功用,是《黄帝内经》 中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之一。东汉张仲景《伤寒论 》《金匮要略》的附方中都有用艾的处方。明代李时珍之 父李言闻在他所著《蕲艾传》中称赞艾叶“产于山阳,采 于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附方中收载用艾叶治病的单、验方有50多个。在我国一些 地方至今还流传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的谚语。
艾灸的种类
艾灸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灸。 艾炷灸--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体,点燃施灸的方法。标准艾 炷,其艾的直径为0.8厘米,柱高为1.0厘米,艾柱的重量约 为0.1克,可燃烧3—5分钟。 艾炷灸---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种。 直接灸,因直接灸对皮肤的刺激程度不同,又分为瘢痕灸和 无瘢痕灸。
间接灸,又称“隔物灸”“间隔灸”。古代的间接灸法种类 很多,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的疾病。
腧穴的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定位法:利用中医学中人体部位的骨骼尺寸, 来折算定取穴位。如脐中至骨耻骨联合上缘5寸,前发际 至后发际12寸等
2.自然标志取穴法:利用骨性标志,肌肉凹陷,皱襞,指 甲,乳头,肚脐等取穴。如神阙穴就是肚脐所在。
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以患者的手指为标准,即拇指、中 指、横指同身寸法。
四缝穴
• 经外奇穴,位于第2~5指掌 面,近端指关节中央横纹, 一侧四穴。作用:预防和治 疗小儿厌食症、促进脾胃功 能、百日咳。手法:用粗针 或三棱针点剌,挤出黄白色 的粘液或血液。
艾灸禁忌和注意事项
一、艾灸禁忌:
1.面部痤疮、急性湿疹、局部皮肤溃疡处、颜面部、大血管处亦不宜施灸。 2.怀孕和经期,绝对不能使用艾灸。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不宜灸。 4.凡属实热症,高热、或易于阴虚火旺、血燥生热的体质者不宜用艾灸,一切 热性红肿疾病者禁止艾灸,防止晕灸 5.容易皮肤过敏者,宜先少量试用,观察其反应,如有痒、肿、红、痛等现象 时应禁用。 6.感觉障碍、肿瘤晚期、糖尿病、结核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大 量吐(咯)血。
谢谢怜听!!!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三、祛湿散寒 气血的运行,遇寒则凝,得温则散。中医认为,血见热则行,见寒则凝 ,故一切气血凝涩的疾病,均可用温灸来治疗。艾灸疗法能起到温经通 络、散寒除痹的作用,加强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艾 是纯阳植物加上火的热力渗入阳气驱出阴邪,艾灸疗法对湿寒之证特别 有效。 四、调节阴阳 人体阴阳平衡,则身体健康,而阴阳失衡人就会发生各种疾病。艾灸具 有调节阴阳及补益作用,从而使失衡之阴阳重新恢复平衡,达到阴平阳 秘。艾草是一种纯阳植物,加上火力的物理作用,所以艾灸是补充人体 阳气最好的方法。
4. 艾灸的时间,上午、下午均可,一般阴晴天也不须避忌。失眠症在晚上灸比 较好。
5. 艾灸的不良反应,一般无,但由于体质和症状不同,开始施灸可能引起发疲 倦、口干、全身不适等反应,一般不需顾忌,继续施灸即能消失。
6. 一般施灸后,要避免着凉,秋冬季待穿戴整齐后,头上和身上的汗擦干、 休息片刻后
再出门。春夏艾灸后,也要注意保暖。施灸的当天不要洗澡,以免染上风寒。
3、每天下午17时到晚上19时,用力按揉各15分钟,具有促进子宫 和卵巢血运畅通的功效,可防治各种妇科病;
4、每天晚上21时左右,按揉各20分钟,具有健脾、收紧脸部皮肤、 防止双下巴的功效;
5、每天晚上21时至23时,按揉15分钟,具有调经、祛斑、祛痘、 除皱等功效。一般来说,坚持按揉一个月就能看到明显效果。
7. 一般在艾灸之前后,都要喝一杯温白开水,有利于艾灸后排毒。
艾灸操作技巧:
1、开始时艾条燃端距穴位不能太远,不然温热感出现太慢。艾灸时宜火力先小 后大,灸量先少后多。
2、艾条上提时,速度要快,避免热感中断;如果感觉太热,可上、下、左、右 或回旋移动艾条,以连续地温热刺激穴位。
3、艾灸时出现了痒、发热、痛感,可用手指揉、搓、按,帮助缓解不适。 4、在头面、胸部、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处艾灸,灸量宜小;在腰腹部、肩及 两股等皮厚而肌肉丰满处艾灸,灸量可大一点。
神阙穴
神阙穴:神阙又名脐中,属任 脉,为保健要穴,灸此穴,具 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益气 延年之功效。其方法有隔姜灸 、隔盐灸,每次3~5壮,每日 1次,10次为1疗程。每次以 感到局部温热舒适,稍有红晕 为度。
气海穴
任脉经穴,位于腹正中线上,脐下1.5 寸处。作用:培补元气、固精益肾 ,是防病强身、保健要穴。古人认 为该穴是“元气之海”。现代本穴 用于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延年益寿 ,改善亚健康状态,以及预防休克 ,增强男性性功能。手法:以灸法 为主,艾条温和灸15-20分钟。
3、近红外线,能够激发人体自身的“免疫激活素”。这种免疫激活素具有 免疫和调节的作用,它能够有效的调节荷尔蒙和性激素的分泌,能够增强 女性卵巢的功能,消除和改善痛经、闭经、性冷淡、不孕症等;也能够有 效的消除男性的阳痿、遗精、早泄等疾病。 4、艾叶主要含挥发油(艾叶油)。艾叶油主要成分为苦艾醇和苦艾酮, 有解热、镇痛、止血、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 5、艾叶中硒含量很高,具有抗肿瘤、延缓衰老的功效,含有一种鞣质成 分---卡泰新,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疗效也很显著。 6、艾叶有抗病毒、平喘镇咳去痰、抗过敏、止血、抗凝血、增强免疫、 护肝利胆、解热止痛、镇静、抑制心脏收缩、降压及抗菌抑菌作用。 总之,艾灸疗法可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对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调节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