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应树立的“五个理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教学应树立的“五个理念”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
验面临严重挑战。

本文从树立学生主体、民主开放、教法创新、兴趣为先和音乐
教育理念等五个方面谈了谈具体看法。

关键词:音乐教学教学理念主体地位
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
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
不断深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经验面临严重的挑战。

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必须从五个方面树立新理念:
一、树立学生主体理念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的成败。


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
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要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
教学的切入口。

在新课程下,教师不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者,学生不再是教师思想、情感的复制品,课程也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单一的教材内容;相反,教师要
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
系列问题。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积极地参与教学,愉快地学习,从而实现教
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

二、树立民主开放理念
开放的音乐教学是指音乐教学的多元性,它不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模式,是学
生对音乐的认识与对音乐的实践。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天性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总是通过各种动作表现出来。

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平等、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

教师要根据儿童好动、好
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
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舞蹈,使之
形象化、具体化,让少年儿童通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
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
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

三、树立教法创新理念
多年来,我国的音乐教育大都停留在“一言堂”、“填鸭式”的音乐教育形式,
教学过程十分单调刻板,学生只是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

由于小学生大多
在十二岁以下,他们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但持久性和耐力差。

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必须要适应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生动
活泼、通俗易懂的方法进行教学,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比如,在视唱教学中,
就可以用铅笔、小树枝等制成各种尺寸长度的小棒,拼搭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型或
某一旋律所唱的节奏。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问题教学法实现学生对
特定音乐教学内容的把握。

比如在学习《国歌》时,教师可把附点音符、三连音、切分音、休止符让学生找出和纠正过来。

如,教师把《国歌》中的三连音唱成“5
55”,然后引导学生去思索和鉴别。

四、树立兴趣为先理念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心理活动,只要对某个事物有兴趣,就会激发孩子们
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不致于成为沉重的负担。

但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环境的
影响和教育的结果。

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设计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这种
情境,才能激发孩子学习音乐的兴趣。

比如,在教学二年级教材《井底的小青蛙》这一课时,就可以运用电脑多媒体播放动画:在一个美丽的大树林里,有只小青
蛙住在一口水井里,成天嚷着说我的家比天还大。

看了动画以后,学生很快进入
了学习状态。

于是教师引导:“小青蛙的家真的比天还大吗?后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沿着树林的小路去青蛙家看看吧!”由于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五、树立音乐教育理念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学校德育是互相影响、互相包容、互相
渗透、密不可分的。

音乐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有力手段。

作为德育重要组成部分的
音乐教育,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等诸方面产生
重要的影响。

比如,在我们音乐教材中很多作品都充分地表达了深切的爱国主义
情感,如教学生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曲雄壮有力、激昂奋进,学生
在这样的旋律中能亲身体会到祖国跳动的脉搏、前进的步伐,从而激发起民族自
豪感和光荣感,树立起为祖国而学习、为祖国而拼搏的思想。

参考文献
[1]周勤如对《研究中国音乐基本理论要有科学态度》一文的反思[J].中央音乐学
院学报,2000年,04 期。

[2]张振华小学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索[J].魅力中国,2008年,第07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