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古诗文期中B卷

合集下载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积累与运用(22分)1.古诗文默写。

(1)《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句子是:和。

(3)《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4)《论语》中,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

(5)习近平总书记在巴西国会演讲中,展望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美好未来,引用《次北固山下》中“,”两句,与中巴两国目前宽广的合作前景不谋而合。

七年级一班同学开展记录“我的初中新生活”学习活动,请你一起来完成。

小雨同学在日记本里记录了初中开学第一天的感受:“我终于可以看到新学校了,心里好激动啊!几幢5层楼高的建筑物(A)____在我眼前。

在校园里见到最多的颜色就是绿色,那浓绿像是①zhù____蓄了终年的绿意。

校园是美丽的银河,朗朗书声是银河上回荡的②lín lín____清波,老师踏着清波,把希望的种子(B)____,希望就从这里开始。

____。

____;____。

经过小学六年的锻炼,使我们都成为一个个战士,拿上我们的武器,整装待发,向新学期的目标冲击!”2.请帮助小雨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zhù②lín3.小雨在A、B处各留下一处空白,请你帮他选出合适的词语。

耸立屹立播洒播撒A.B.4.画波浪线句有语病,请你帮小雨写出正确的语句。

5.请帮小雨选出顺序正确的一项____①懒惰蠢钝的人只会永远地张着大口,茫然地看着希望飞逝在别人的领空而不思进取。

②勇敢勤奋的人会想尽办法去摘取,使之成为自己的现实。

③希望,是茫茫天宇间的一个闪烁的星宿,她使人飞奔驰骋,充满着诱惑。

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③①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期中考试是检验学生半学期所学知识的一次考试,成绩直接反应学生学习的水平。

以下是七年级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希望同学们可以考出好成绩!!一、积累与运用(23分)1.默写填空。

(5分)(1) , 若出其中; , 若出其里。

(2) ,风正一帆悬。

(3)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

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二章)》中的两句话:“,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静谧(bì) 枯涸(hé) 啜泣(zhuì)B.骸骨(hé) 玷污(diàn) 清洌(liè)C.梦寐(mèi) 泯灭(mǐn) 分歧(qí)D.禀告(bǐng) 厄运(è) 迸溅(bìng)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留连忘返屈径通幽险象迭生恍然大悟B.瘦骨嶙峋黯然缥缈随声附合苦心孤诣C.小心翼翼精疲力尽各得其所嫦娥奔月D.一丝不苟得意忘形引人瑕思水波粼粼4.下面的连接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绿色蝈蝈》——散文——法布尔——德国B.《西游记》——小说——吴承恩——中国C.《皇帝的新装》——童话——安徒生——丹麦D.《济南的冬天》——散文——老舍——中国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项是( )(2分)A.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情不自禁地把衣袖越捋越高,连下课时间也忘了。

B.他知道最好的规定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西游记》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神通广大、除恶灭邪、大快人心的英雄梦!D.20XX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十号,这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消息!6.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含答题卡含答案.docx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含答题卡含答案.docx

2017年秋学期期中考试初一语文试卷命题人:一、积累与运用(35分)分值:150分时间:150分钟1. 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每空1分)(王勃《滕王阁序》)(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志南和尚《绝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论语十二章》)(曹操《观沧海》)(李益《枚上受降城闻笛》)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 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5分)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无论是漫步在野花绽( )开的草地,还是行走在河流干he ( )的山涧, 我们不可能每一步都走得那么完美无暇。

摔上几跤,走几段弯路,这并非坏事,至少让我们品尝了措折, 增添了阅历,相信我们终将如愿以偿,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绽( )开 干h©( )(2) 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___________ 改为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改为 ______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横线上的内容换成一个成语。

(1分)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今年国庆节期间,人民广场上摆满了一串红,真是花团锦簇。

• • • •B. 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大力提倡。

• • • •C. 校运动会接力比赛开始后,操场上顿时人声鼎沸,呐喊声此起彼伏。

• • • •D. 在新的互联网时代,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与时俱进。

• • • •4.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 在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表演活动后,使我的自信心增强了许多。

B. “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都超出了预期。

2024-2025学年广东省珠海市九洲中学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广东省珠海市九洲中学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4-2025学年广东省珠海市九洲中学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1. 默写古诗文。

(1)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4)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5)浪漫的李白常用文字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无尽思念。

他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一轮明月寄托了自己对王昌龄的深深关切之情;他还在《峨眉山月歌》中写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地点转换时空,当行船与友人的距离越来越远,依依惜别之情也愈发浓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珠海的秋,有如微风般的温柔,没有冬天那样duō duō bī rén。

花海长廊的异木棉,染上了烟霞般的粉红。

这一片片花瓣粉得_________,粉得迷人,像把终年zhù xù的色彩全拿出来了,毫无保留地向秋风__________身姿。

秋风吹起,马骝洲水道上波光lín lín,岸边一排排的木棉花也随风开始流动起来,真是__________。

风停了,夕阳爬满了天空和海面。

这静谧烂漫的珠海,既是市民眼中的舒心风景,更是路人心中的幸福家园。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1)duō duō bī rén( )(2)zhù xù( )(3)lín lín( )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激烈展示琳琅满目B.热烈彰显琳琅满目C.热烈展示美不胜收D.激烈彰显美不胜收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静谧烂漫的珠海,不是市民眼中的舒心风景,而是路人心中的幸福家园。

初中语文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2023-2024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

(共15分)1.(15分)步入初中,我们认识了新同学,结交了新朋友。

为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友谊的真谛,学校准备设计一道“友谊与成长同行”主题文化墙。

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列任务。

(1)【第一组:诗文墙,识真挚友情】第一组负责布置诗文墙,展示歌咏友谊的中国经典诗文。

请你帮助完成问题。

①请用正楷字书写【甲】处格言。

②格言【甲】出自我国文化典籍《》。

③在【乙】处再书写一句能够体现友情的诗文,恰当的一项是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第二组:故事墙,悟交友之道】割席断交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菜畦中有一片yào眼的金子。

管宁像没看见一样,继续挥动着锄头,华歆却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

他们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装饰华丽的车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来坐,说:“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启示】管宁潜心读书,淡泊名利,华歆则向往富贵,容易受到世俗诱惑。

两个人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因而断交。

刎颈之交蔺相如深受赵王赏识,封为上卿。

廉颇不满,扬言要羞辱蔺相如。

面对廉颇的咄咄逼人,蔺相如处处避让。

蔺相如的门客误以为他害怕廉颇,纷纷提出要离开。

蔺相如解释说:“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会怕廉将军呢?如今,我和廉将军一文一武保护着赵国,秦国才不敢进犯。

作为赵王的左膀右臂,我怎能因私人恩怨而不顾江山社稷呢?”廉颇听说后,十分惭kuì,万不得已,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从此,他们便成了同生死、共患难的好朋友,同心同德为国效力。

【启示】蔺相如谦让大度、顾全大局的胸怀,廉颇知错就改、真诚请罪的风范,成就了古代友谊的佳话。

①故事墙文稿中有两处书写用拼音代替,请你依据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部编版2020-2021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2020-2021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2020-2021学年上学期初中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34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问120分钟。

一、基础·运用(14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酝酿(niàng)应和(hè)着(zháo)落参(cēn)差不齐B. 贮(chǔ)蓄粗犷(guǎng)惩(chěng)戒咄(duó)咄逼人C. 莅(lì)临盔(huī)甲怂(sǒng)恿混(hǔn)为一谈D. 哺乳(bǔ)蜷(quán)伏怅(chàng)然拈(niān)轻怕重2. 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温驯帐蓬纯粹骄媚B. 狭隘派遣云宵倜傥C. 镶嵌宽敞瞭亮绿茵茵D. 喉咙烘托乞丐花团锦簇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3—5题。

①这个秋天,我们学习了很多经典作品。

②我们追随东汉曹操登上碣石山观浩瀚沧海,和唐代王湾停驻在冬末初春的北固山下,与李白一起将愁心托付明月,跟随__________(朝代)“曲状元”马致远流浪天涯寄托秋思。

除了精彩的文章,我们还阅读了很多动人的诗歌。

我们端坐学堂之中看孔子及其弟子对谈人生,读《诫子书》中诸葛亮对儿子谆谆教导,手捧《聊斋志异》听___________(作者)讲屠夫与狼对决的故事,和朱自清、老舍走过四季,和鲁迅一起感受童年的天真()少年的困惑()思索青年的选择。

③在这个秋天,我们边读边思,收获颇丰。

少年正是读书时,我们不仅要在课内精读,还要在课外广泛涉猎各类书籍。

正如培根在《谈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3. 请将第②段横线处的朝代和作者填写完整。

(2分)4. 选择正确的标点符号填写在第②段的括号内。

(2分)A. 顿号顿号B. 顿号逗号C. 逗号逗号D. 逗号句号5. 画线句作为过渡句表达欠妥,请进行修改。

2021北京昌平初一(上)期中语文(B)试卷及答案

2021北京昌平初一(上)期中语文(B)试卷及答案

2021北京昌平初一(上)期中语文(B)2021.10本试卷共10页,五道大题,21个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答题卡。

一、基础·运用(共18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围绕建党百年的主题,许多红色题材的影视作品涌现出来,并且颇受好评,成为深受年轻人追捧的“神剧”。

班级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以“红色文艺的时代共鸣”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第一组同学负责介绍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

请你根据他们搜集到的资料,完成(1)-(3)题(共6分)主旋律电视剧《觉醒年代》以南陈北李的革命故事为主线,展现了革命先烈们为信念奋战的真实一生,是一部党史教育的生动教材。

该剧不仅收视率位列榜首,还在视频网站圈粉无数。

这部剧为何能深受口味挑剔的年轻观众所喜爱和推崇呢【甲】很大程度上取jué于剧情在努力还原历史人物,表达真实情感,于故事中见精神,在细微处显震撼。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剧中有许多令人动容的情节【乙】陈独秀在北京筹到了《新青年》杂志的投资后,高兴得像个孩子,跑到雪地上打滚;周树人完成《狂人日记》后,仰面倒地,霎.时眼角留下一行清泪,其笔远观如同刻刀一般,最后一笔一划写下了笔名鲁迅;陈延年脚带镣铐从血海中迈过,血海中飘落着朵朵桃花,年轻的生命在此舍生取义.,与世jué别。

共鸣是最好的传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观看《觉醒年代》的过程中,很多青少年学生边追剧边学党史、边追剧边写手记。

从读书,到历史人物,到历史故事,成功把《觉醒年代》变成了【丙】中国近代史网课【丁】。

(1)根据文中拼音写的汉字,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决绝B. 诀决C. 决诀D. 诀绝(2)文中加点字注音和笔顺正确的一项是(2分)A. 霎shà义字第一笔是点B. 霎shà义字第一笔是撇C. 霎chà义字第一笔是撇D. 霎chà义字第一笔是点(3)依据上下文,在【甲】【乙】【丙】【丁】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 , :“ ”B. ,:《》C.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项练习《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项练习《古诗词鉴赏》(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专项练习《古诗词鉴赏》阅读古诗《次北固山下》,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颔联写__________,尾联表达了作者的__________。

2.诗中划横线的两句是千古名句,具有深远的象征意义,请你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路有此寄李白杨花满尽子规帝,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首句中有哪些意象,请写出来。

4.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诗词理解。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领略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6.诗人在诗中借大海的雄伟壮丽之景,抒发了______。

欣赏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7.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8.从修辞方法的角度,简要赏析三、四两句诗。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历史上的曹操雄才大略,文武双全,既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著名的诗人、文学家。

山东省临沂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山东省临沂市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 分)1.古诗文默写。

( 1) 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 2)潮平两岸阔, 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 3)水何澹澹, ______。

(曹操《观沧海》)( 4)回乐烽前沙似雪, 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 5)子夏曰:“ ______, ______,仁在此中矣。

”(《论语》)( 6)《<论语>十二章》 中谈“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2.0 分)2.以下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整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A. 确实 ( z áo ) 着( zh áo )落. . B. 荫( y ìn )蔽 贮( ch ǔ)蓄. . C. 企( q ī)盼 侍( sh ì)弄. .D. 粗暴 ( ɡu ǎn )ɡ 倜傥 ( t ǎng )..3.以下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 强健 静默琳琅满目B. 睫毛 瞬时絮絮不休C. 搓捻 分岐人迹罕至D. 嘹亮捶打熙熙攘攘高邈 (m ǎo) . 匿( n ì)笑 . 欹( q ī)斜 . 憔倅 ( cu ì) . ) 如花似锦各得其所 浑为一谈喜不自胜不求甚 解( sh èn ) . 咄( du ō)咄逼人 . 五彩缤纷 ( c ù) . 三省 ( x ǐng )吾身 .4. 以下各句中的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①他们的草屋,稀稀少疏的,在雨里。

②由于有这样的冬季,干啥还希望其他呢! ③赶快跑到一棵老柏树下,的老柏树马上撑起了大伞。

④但在南国,雨仍旧拜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小气了。

初中语文 2023-2024学年北京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初中语文 2023-2024学年北京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校本试卷)2023-2024学年北京四中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14分)北京四中初一年级同学开展了以“文人与印章”为主题的综合实践学习,你所在的小组撰写了报告。

请你阅读以下报告,调整、补充、完善相关内容。

一引言ㅤㅤ印章体现着我国悠久深厚的传统文化,文人与印章之间的故事让人津津乐道。

二闻一多与印章ㅤㅤ抗战时期,闻一多先生在昆明,以刻印章为副业。

当时过境的外国人不少,有些外国人很羡慕中国人有私人印章。

他们觉得在小小的一块石头刻上自己的姓名,或阴或阳,或篆或隶,或粗犷或细腻,非常有趣。

他们常登门造访,请求闻一多先生为他们刻印章。

闻一多先生知识渊搏,会给对方起一个吉祥高雅的中国名字,对方喜出望外,自然不会吝啬微薄的钱财。

ㅤㅤ刻印章_______技术含量不高,_____也不轻松,视印石的大小软硬而用指力、腕力或臂力,小心翼翼地捏着一把小刀,伏在书桌上的不毛之地长久工作,势必两眼昏花,肩耸背驼,手指磨损,疲倦不堪。

对于精益求精的闻一多先生来说,刻印章已 _____文人雅事,_____谋生苦事了。

(1)对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字音判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粗犷”的意思是“粗率豪放”,读作c ū ku àng 。

B .因为表达的是“到某个地方拜访”的意思,所以“造访”一词中有错字。

C .因为表达的是“深而且广”的意思,所以“渊搏”一词中有错字。

D .“微薄”的意思是“数量少”,读作w ēi b áo 。

(2)填入上面文段画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因为所以不是就是B .虽然但是不是而是C .因为所以不是而是D .虽然但是不是就是(3)上面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小心翼翼B .不毛之地C .疲倦不堪D .精益求精三印章与题刻ㅤㅤ某名家收藏有一块长方形寿山石印章,刻诗一联“鹭拳沙岸雪,□□□□口”,对仗工,意境雅。

还有一块印章刻着“春韭秋菘(s ōng ,白菜)”,这个典故来自于南齐,当时著名文人周颙(y óng )家境清贫,“文惠太子问:‘菜何味胜(味美)?’曰:‘春初早韭,秋末晚菘。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一、(23分)1.(9分)请用诗文原句填空,第(2)题还需填写作者。

(1)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为政》)(2) ,落花时节又逢君。

( 《江南逢李龟年》)(3)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4)回乐烽前沙似雪,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古诗文中有许多描写秋天的诗句。

如曹操《观沧海》中“ ,洪波涌起”,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 ,小桥流水人家”。

请你再写出两句有关秋天的古诗句“ , ”。

2.(6分)班级举行“探秘亚运”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以下是本次活动开场式主持人的一段开场白。

请完成下面任务。

在秋花làn漫的季节,中国人贮蓄力量,用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宴在杭州喜迎四方来客。

时光liú转,让我们重温“亚运记忆”:从1990年的北京到2023年的杭州,大国的文化自信和时代内涵,淋漓展现。

亚运会,让世界再次感知中国、读懂中国。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A.làn漫 B.贮蓄 C.liú转 D.淋漓 (2)下列词语中,能用于文中“重温”一词同义替换的一项是 (2分)A.重申B.重演C.重复D.重拾3.数字火炬人“弄潮儿”在亚运会上精彩亮相,同学们就此展开讨论。

(3分)小石:第19届杭州亚运会让人难忘,尤其是数字火炬人“弄潮儿”踏浪而来,点燃“钱江潮涌”主火炬塔的一幕,太震撼了。

小清:是的,“弄潮儿”这个名字看似简单,寓意丰富,它不仅指在钱塘江潮头搏浪嬉戏的人,还指① 。

小石:闭幕式上,“弄潮儿”一步三回头,与大家比心告别,最后化为漫天星辰,洒向亚洲点亮万家。

小清:这真是令人惊叹的创意,它将② 完美融合。

4.闭幕式上翩然起舞的少女攀花赠友,这朵花由荷花和桂花融合而成。

结合下图,试推断它的设计理念。

(3分)5.亚运会的圆满召开,深化了大家对所学《论语》的理解。

期中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中复习:古诗文阅读训练2021—2022 学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句子默写1.根据提示默写。

(1)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____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襟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补写下列诗句。

(1)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5)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无人送酒来。

(7)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二、诗歌鉴赏(一)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小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C.诗的颔联写出了大风直流,风平浪静,视野开阔的景象。

D.颈联的“生”“入”两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自然理趣。

4.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

(二)阅读《观沧海》,完成小题。

5.下列对本诗诗句的品析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头两句借景抒情,写诗人来到碣石山,登山观海。

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课外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课外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

部编版七年级上期中课外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上】部编版七上期中课外古诗词题及答案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期中课外古诗词:一、峨眉山月歌/李白二、江南逢XXX/XXX一、《峨眉山月歌》XXX原诗】XXX,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XXX不见下渝州。

【译文】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平羌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

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

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

题】一、理解性默写:1.XXX《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夜发清溪向三峡,XXX不见下渝州。

2.《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二、赏析选择题:1、赏析诗歌《峨眉山月歌》,不正确的是(C)A、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

“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

秋高气爽,月色特明(“XXX”)。

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

B、月只“半轮”,月亮刚刚露出半边脸,使人不禁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C、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看似是月亮在随江水流去,这是作者XXX岸边等船时看到的景象,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四、夜上受降城闻笛/XXXD、“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适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

解析】C作者XXX岸边等船时看到的景象错误。

是作者月下乘船是见到的景象。

2、关于诗歌《峨眉山月歌》,理解不正确的是(C)A、“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祖国故人难免恋恋不舍。

江行见月,如见故人。

然明月究竟结果不是故人,因而只能“抬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

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穷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B、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总分评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古诗文默写。

(1),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声(江南逢李龟年))(2),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4)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5)求学应该谦虚,多向别人学习,正如《论语》中所说:“,”。

(6)生活中,即便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坚定的志向,正像《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所说:“,”。

根据语境作答。

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A(沉静、沉思)了。

这时候,雨不大出门。

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

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

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晒甜。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动情、使人静mì()、使人怀想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qīng()诉着。

顿时,你会产生一脉yōu()远的情思。

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B(沉醉、沉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yán()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节选自刘湛秋《雨的四季》) 2.根据文中的四处注音写出汉字。

静mì()qīng()诉yōu()远屋yán()3.为文中A、B处选择恰当的司语。

A.(沉静、沉思)B.(沉醉、沉思)4.修改文中画线句的语病,把正确的句子写下来。

5.“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这句适中出现了几个动词?()A.1年B.2个C.3个D.4个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这部作品真实生动地叙写了作者从农村到城镇、从家庭到社会、从国内到国外的一组生活经历。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解析版)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2分)(一)古诗文积累(7分)1.古诗积累填空。

(3分)(1)“潮平两岸阔,。

”这是唐代诗人王湾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标题中的动词“次”字是停宿的意思。

(2)“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应傍战场开。

”唐代诗人岑参五言绝句《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标题中的“九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节。

2.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时(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期(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二)语言运用(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3-7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①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之瑰宝,承载着国家和民族数千年的文明血脉。

保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不仅需要文艺创作领域的与时俱进,更需要各行各业的保护和弘扬。

②青少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A】最有生气的力量【B】家庭的重心的在青年【C】国家的希望在青年【D】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有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园内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开设传统文化,到文化社团,注重在文化课、艺术课的教学中融入与知识点相关联的传统文化知识,力求让学生在的场景中感受历史文化,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与认同,进而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发出青年声音。

③今年四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从热衷“洋品牌”到“国潮”火爆盛行,从青睐“喇叭裤”到“国服”引领风尚,从追捧“霹雳舞”到“只此青绿”红遍全国,中国青年崇拜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发自内心,民族自豪感显著促进,推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文化自信。

④中国青年应以更强的文化自信去学习和感悟传统文化,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发出青年声音,让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彩。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A.感悟B.传(chuán)播C.魅(mèi)力D.风彩4.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作业开办虚假理念B.作业开办真实理解C.课程组建真实理解D.课程组建虚假理念5.下列方括号中填入的标点符号,不正确的一项是青少年是整个社会中最积极【A】最有生气的力量【B】家庭的重心的在青年【C】国家的希望在青年【D】民族的未来在青年。

上海市普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普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普陀区2023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注意:1.本卷共22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24分)(一)默写与运用(8分)1.水何澹澹,__________。

(曹操《观沧海》)2.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3.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4.最好的朋友要离沪返乡上学,小华心里无比惆怅,于是在临别相赠的笔记本扉页上,依依不舍地题写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5-7题(6分)[甲]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乙]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甲]诗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___;[乙]曲中的“天净沙”是__________。

(2分)6.[甲]诗中“归雁”指的是__________,[乙]曲中“昏鸦”指的是__________。

(2分)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2分)A.[甲]诗选取富有特征的景物,组成深秋晚景图。

B.[乙]曲描写记忆中恬美故乡,烘托孤寂思归情。

C.[甲]诗[乙]曲为游子思乡之作,触动读者心弦。

D.[甲]诗[乙]曲都是作者在回家路上有感而发的。

(三)阅读下面两文,完成第8—11题(10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七上期中语文试卷古诗文

七上期中语文试卷古诗文

一、古诗鉴赏(每小题3分,共9分)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的意境最为深远?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C.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D.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张养浩《潼关》)2.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B. 春风知别苦,离恨一万重。

(李商隐《无题》)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二首》)3.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A.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B.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C. 故园今夜思千里,遥夜灯光照九门。

(高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二、古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余尝游太白山,见山石皆作五色,光彩夺目。

余问山僧,僧曰:“此山乃仙山,故有此异象。

”余心向往之,遂登山寻仙。

至山巅,见一石台,台上有一石柱,石柱上刻有“仙台”二字。

余心想:“此必是仙人居住之地。

”遂上前拜谒。

仙台前有一老者,须发皆白,精神矍铄。

老者见余,微笑曰:“汝来此有何事?”余答曰:“吾欲求仙,请问仙人住此乎?”老者曰:“此非仙人住处,乃人间仙境也。

仙人居住于天界,汝若求仙,须先修心养性,方能得道成仙。

”余听后,心中疑惑,问道:“仙人住于天界,人间仙境又是什么?”老者曰:“人间仙境,即人心所向之处。

若人心向善,则仙境即在眼前;若人心向恶,则仙境远在天边。

”余闻言,心中有所感悟,遂请教老者:“如何修心养性?”老者曰:“修心养性,贵在自律。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试题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题姓名:学号:分数:一、积累运用(35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2)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4)__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

(《论语》)(5)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6)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7)《江南逢李龟年》一诗,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感慨。

其中最能体现这一心绪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快乐是探究的动力。

当你对语文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2分)A.棱.镜(1íng)酝酿.( niàng)花苞粗旷B.莅.临(1ì)应和.(hè)静谧吝啬C.高邈.(miǎo)贮.蓄(chǔ)抖擞镶嵌D.宽敞.(chǎng)着.落(zháo)淅沥决别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众目睽睽....的韩国光州游泳世锦赛在人们的感动中落下了帷幕。

B.下面有请孙教授抛砖引玉....,谈谈对这一社会活动设计方案的修改意见。

C.热烈欢迎各位上级领导和专家光临..我中心检查指导工作。

D.不顾诗歌的特点,脱离作品的艺术形象,那是违背文艺批评和文艺鉴赏..的规律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古诗文期中B卷
1.昔闻洞庭水,。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戎马关山北,。

2.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3.清晨入古寺,。

,禅房花木深。

,潭影空人心。

,但余钟磬音。

4.君自故乡来,。

来日绮窗前,?
5.暮投石壕村,。

老翁逾墙走,。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辞:。

一男附书至,。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有孙母未去,。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夜久语声绝,。

天明登前途,。

6.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7.谁家玉笛暗飞声,。

,何人不起故园情。

8. ,日暮客愁新。

,江清月近人。

9. ,秋来处处割愁肠。

,散上峰头望故乡。

10.戍鼓断人行,。

露从今夜白,。

有弟皆分散,。

,况乃未休兵。

11.离离原上草,。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又送王孙去,。

12. ,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

周公恐惧流言日,。

向使当初身便死,。

13.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14.巴山楚水凄凉地,。

怀旧空吟闻笛赋,。

,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

15.堂前扑枣任西邻,。

不为困穷宁有此,。

,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

16.卖炭翁,。

,两鬓苍苍十指黑。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

夜来城外一尺雪,。

,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手把文书口称敕,。

,宫使驱将惜不得。

,系向牛头充炭直。

17.,隔篁竹,,如鸣佩环,。

伐竹取
道,,水尤清洌。

,近岸,,为坻,,,为岩。

,蒙络摇缀,。

潭中鱼可百许头,。

日光下彻,,佁然不动,,往来翕忽。

,斗折蛇行,。

其岸势犬牙差互,。

坐潭上,,寂寥无人,,。

以其境过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

,崔氏二小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