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研创特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档案编研创特色服务中心争地位
江苏省如皋市档案局(馆)
如皋市档案局(馆)一直把档案编研创特色,服务中心争地位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之一,迎难而上,开拓创新,孜孜不倦,努力追求,取得了档案编研累累硕果,受到了档案同仁的热切关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好评。

先后获得如皋市“双争”活动先进集体、“一会两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连续十八年被评为南通、如皋市文明单位,“七五”、“九五”、“十五”期间江苏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受到省人事厅、省档案局的表彰。

围绕中心精心选题
如皋既是一个具有厚重历史底蕴的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一个改革开放成就显著的现代文明迅猛发展的县级市。

如皋市档案局(馆)抓住这一地方特色,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中心,以“创特色、求新意、争一流”为目标,精心研究编研选题,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编辑《大事记》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要形式。

从1986年开始编辑以来,如皋市档案局(馆)就一直开展《如皋市大事记》的编辑工作,为如皋市领导了解本地工作动态和发展情况,总结经验、科学决策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并为编史修志工作积累了重要的素材。

为了更好地配合如皋市委、市政府做好一年一度的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成就的总结、宣传工作,如皋市档案局(馆)编辑出版了1989-2001版《如皋年鉴》,开南通地区年鉴编纂之先河。

围绕如皋市委、市政府两年一度的“一会两节”活动(中国〃如皋长寿文化节、盆景艺术节和如皋经贸洽谈会),确立了以“长寿”和“花木”这两张名片为主线开

展编研工作的思路,分别与2002年、2004年10月编辑出版了《如皋长寿文化研究荟萃》和《如皋花木盆景》,向如皋市委、市政府举办的“一会两节”献上了厚礼,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市委、市政府的好评。

同时,不断挖掘馆藏资源,为档案馆定级积累必要的汇编资料。

对照档案馆定级要求和规范,先后编辑了《宋初理学家胡安定专辑》、《清初文学家冒襄专辑》、《如皋名人录》、《如皋民间歌谣》、《如皋民间谚语》、《如皋民间谒后语》《战斗在如皋红十四军》、《如皋市历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简介》、《首届如皋市人民奖章获得者事迹简介》、《历届如皋市级机关十佳公仆事迹简介》等编研资料。

今年是如皋市“十一五”规划的推进年,为了更好地服务全市的中心工作,如皋市档案局(馆)进一步挖掘馆藏资料,紧紧依托社会力量,紧锣密鼓地开展《经典如皋》一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经典如皋》共分当代篇、历史篇、人物篇、艺文篇、名胜古迹篇、附录篇等五个篇目,计40余万字,是一部内容翔实,资料丰富的地方历史资料。

该书的编辑,旨在为人们进一步了解如皋、认识如皋、宣传和推介如皋提供一个平台,促使全市人民为推动如皋经济社会的全面持续跨越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

预计,该书将在10月底正式出版发行。

借助外力实现双赢
长期以来,档案编研一直面临着编研经费的短缺、编辑力量的不足、与编研课题相关的专业知识缺乏和编研成果难以推广应用的问题。

针对这些难题,如皋市档案局(馆)通

过完善编研网络,借助外力和社会资源等措施,形成了编研工作齐抓共管、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如皋年鉴》、《如皋长寿文化研究荟萃》、《如皋花木盆景》的编辑,涉及的部门和人员众多,对此,我们建立了以档案文秘人员为主体的供稿网络,通过网络成员的深入细致的调查,撰写出稿件和提供相关的图片资料。

又如目前正在编辑中的《经典如皋》,其主要作者对如皋历史颇有研究,如皋历史的相关文字材料已初具规模。

经研究,最终形成由该同志主稿,档案局(馆)出面整理修改、编辑加工并出版发行的编辑模式。

在档案编研经费的问题上,如皋市档案局(馆)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大胆引进市场运作的机制,实现了依靠编研养编研的良性循环。

《如皋年鉴》从2000版起,就大胆地引进市场运作的机制,通过委托广告公司代理广告业务,刊登彩色插页收取经费,这样,既解决了印刷经费,又增加了收入,同时通过出售《如皋年鉴》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后来编辑出版的《如皋长寿文化研究荟萃》、《如皋花木盆景》,还有目前正在着手编辑的《经典如皋》,在经费的问题上,都引进了市场机制,同样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

成果转化效应凸现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如皋市档案局(馆)档案编研成果硕果累累,编研成果好评如潮。

《如皋年鉴》是苏北地区第一家县级综合性年鉴,它的编辑出版开通了南通地区编纂年鉴之先河,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被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称为“如皋的宣传窗口”。

并荣获江苏省优秀地方志成果二等奖、省档案学会优秀编研成果二等奖和南通市档案编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如皋长寿文化研究荟萃》、《如皋花木盆景》的编辑出

版,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市委、市政府还为此专题举行了首发式,并作为“一会两节”重要礼品进行分发。

于会客商们无不为如皋的长寿现象和如派盆景的风采所倾倒。

如皋电视台、教育电视台、《如皋日报》等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采访和专题报道。

省、市内外不少单位和人士纷纷来电、来函表示祝贺并积极认购,掀起了一股购书热潮。

不少单位购买后为离退休老同志送去了一份温暖,为来宾献上一了份礼品。

“一会两节”期间回如观光、原在如工作的一些老领导看到书后一致认为:编得好,不仅反映了如皋的长寿现象和盆景的渊源,而且系统地记录了如皋的历史,值得一读,值得珍藏。

值得一提的是,《如皋花木盆景》还为如皋市地方乡土教材高中年级《中国花木盆景之都——如皋》一书的编辑提供了重要参考。

目前《中国花木盆景之都——如皋》一书已成为全市20多万中小学生真正了解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最终回报家乡的正式教材。

新加坡一客商原先对投资如皋还心存疑虑,当年应邀参加“一会两节”活动,得到《如皋长寿文化研究荟萃》和《如皋花木盆景》这两本书后,从书中了解到如皋确实是一块“人长寿,树长绿,水长清”的风水宝地,坚定了投资如皋的信心。

不仅如此,他还动员了3家大企业在如皋沿江投资兴业。

如皋市档案局(馆)也因“一会两节”的突出表现,被市委、市政府授予“一会两节”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并被通报表彰。

在2005年江苏省档案编研成果的评比中,这两个成果分获二、三等奖,并均为上海市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收藏。

如皋市档案局(馆)编研成果的有效转化,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如皋市领导给予了高度赞扬:“你们单位虽小却做出大文章,你们坐着冷板凳,照样干出热事业!”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