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x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意义:动摇了__北__洋__军__阀__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创新设计》
2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考法 国民大革命的爆发
『典例』 (2018·盐城调研)农会是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建立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权。 1927年中共提出了“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这是对传统乡村社会政治关系的有 力冲击。它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这说明当时( ) A.国内形势变化导致革命性质变化 B.土地革命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C.乡村民众政治追求高于经济诉求 D.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动员农民革命
1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方法突破】 ★明考点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抓关键 图中带★处与共产主义小组的分布一致。 ★定方法 图文信息类试题:首先,从地图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不仅包 括图片本身,也包括题干对图片的文字说明以及图片名称、来源等,尽量做到图 文互补,提炼出完整的考查信息;然后,把获取的信息与所学知识相结合,形成 完整的认识,再分析判断选项。
第6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
@《创新设计》
考试说明
考查角度
备考指导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2017·江苏单科,T8)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2)国民革命运动。
2.国共政权的对峙 (1)南昌起义。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 (3)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3.解放战争 (1)内战的爆发。 (2)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
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中共“一大”“二大”的奋斗目标 (1)中共“一大”提出党的奋斗目标之一是“推翻资产阶级”,这表明中共 当时尚未充分认识中国国情。 (2)中共“二大”准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修改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 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
10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变式训练】 (2018·泰州中学质检)教育家蒋梦麟说,五四事件使中国人第一次真正 懂得了,“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由此可见( ) A.五四运动宣扬了民主与科学思想 B.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C.广大群众在五四运动中团结救国 D.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先锋作用 解析 根据“他们的力量在于组织起来”可知其突出的意义不在于民主科学,故A 项错误;“中国人第一次懂得”没有特指是无产阶级,故B项错误;力量在于组织 起来,可见团结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题中的“中国人”包含青年学生,但并没 有特指他们的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 C
2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解析 依据题干时间“1927年”可知,当时处于国共十年对峙时期,题干“一切权 力归农会”“推翻了地主阶级政府,成为新的政权形式”说明中共注重政权建构动 员农民革命,故D项正确。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革命任务仍然是反帝反封建,故A 项错误。土地革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涉及,应排 除。 答案 D
18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二 国民大革命
@《创新设计》
1.条件 (1)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被镇压使共产党认识到建立___革__命__统__一__战__线_____的必要性。 (2)孙中山同意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和中国共产党合作。
2.标志:_1_9_2_4_年__中__国__国__民__党__第__一__次__全__国__代__表__大__会___召开,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 入国民党。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____革__命__统__一_____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 动正式开始。
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知识点一 五四运动 1.背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经过
(1)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以__学__生___为主力。 (2)第二阶段:中心在上海,以__工__人___为主力。
@《创新三
@《创新设计》
3.结果: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 签字。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知识点二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1)五四运动的实践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 (2) _马__克__思__主__义_____在中国社会广泛流传,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2.标志:__1_9_2_1__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3.中共“二大”:1922年,中共二大制定_民__主__革__命__纲__领__,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 底的__反__帝__反__封__建____的民主革命纲领。
4.性质:广大人民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__反__帝__反__封__建__的革命运动。 5.影响:标志着中国__新__民__主__主__义__革__命____的开端。
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近代社会转型的新起点 五四运动的倾向几乎决定了以后几十年中国的思想、社会和政治的发展。 在这场思想骚动中开始形成的深刻的社会和民族意识一直长盛不衰。五四以后, 新知识分子继续和更强烈地要求现代“科学文化”,要求有一个有效力的政府 以保证多民族国家大家庭中各民族的独立和平等。
(2015·江苏单科,T9)各地共产主义小组 的建立及其影响
(2018·江苏单科,T10)战略决战
1.命题重点:以新材料,从新视 角考查主干知识,选择题侧重微 观现象的考查,主观题侧重宏观 线索的考查。 2.从具体内容看,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阶段性特征、国共关系等都 需要联系现实重点复习。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解析 据题干“将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民政、财政统一,均受国民政府之指挥
监督”信息,可将这一地区的人力、物力、财力统一调配,保障当时国民政府将要
进行的北伐战争,故D项正确。
答案 D
2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史论链接】 国民革命运动的特点 (1)革命任务:“打倒列强,除军阀”说明当时中国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2)群众基础:以两党合作为核心,形成四个阶级的统一战线。 (3)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和新三民主义两大革命指导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义 占主导地位。 (4)革命军队:组建国民革命军,并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封建军阀,打击了 列强的侵华势力。
1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史论链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1)中共的成立,使中国有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改变了自辛亥革命以来资产阶 级政党林立却无一能真正担负起领导人民革命的状况。 (2)中共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革命的根 本问题,使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3)中共成立后,放手发动工农群众,为中国革命找到了真正的力量源泉。 (4)中共成立后,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把中国革命引向了社会主义方向,开辟了 中国革命的新时期。
2.史料二中“誓死力争,还我青岛”体现了五四运动的革命性、爱国性与彻底性。
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依据史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归纳五四运动的基本特点,并指出这场运动体现了 一种怎样的革命精神? 提示:特点:革命性:反帝反封建;群众性: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爱国性:维 护主权、反对侵略。成功性:斗争目标基本实现。精神:爱国主义。
11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史论归纳] 五四运动的特点
(1)革命性:近代史上最早由学生、工人、商人掀起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2)群众性:学生、工人、商人多阶层参加,联合斗争。 (3)爱国性:维护山东主权、青岛主权,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4)成功性:运动斗争的目标基本实现。
12
考点一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变式训练】 (2018·湖南十校协作体调研)1926年2月,广州国民政府“统一两广特别
委员会”会议议定,将广东、广西两省的军政、民政、财政统一,均受国民政府之
指挥监督。这一举措( )
A.利于土地改革顺利开展
B.推动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C.实质是军阀的互相勾结
D.为北伐战争提供了条件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考法2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及影响 『典例』 (2015·江苏单科,9)下图中带★处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类组织的分布状况。
它们的历史作用是( )
13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A.促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 B.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 C.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D.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 解析 材料图片中“上海”“北京”“长沙”“法国巴黎”的信息说明各地共产主 义小组的成立,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故B项正确;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主 要是同盟会,其在日本建立,故A 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主要是在北京和上海,与图 中多数城市无关,故C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指北伐,从广州开始到武汉, 和法国巴黎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 B
19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3.高潮:北伐战争。 (1)开始:1926年7月。 (2)成果① ②攻 收克 回武 ___昌汉__、口__九、__江九__、江__南_英昌租。界。 ③1927年直捣南京、上海。
4.失败 (1)标志:1927年“四一二”政变、“七一五”政变。 (2)原因① ②国 中民 共党 犯了 __右____派__右____倾__背 ___叛机革会命主。义错误。
2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2. 开 辟 : 1927 年 10 月 , 毛 泽 东 率 领 工 农 革 命 军 创 建 井 冈 山 革 命 根 据 地 , 点 燃 了 “_工__农__武__装__割__据___”的星星之火。
3.根据地斗争 (1)土地革命:在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 (2)政权建设:__1_9_3_1__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__瑞__金___成立。 (3)反“围剿”斗争:从1930年到1933年,红军粉碎了敌人的前四次“围剿”。
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考法1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和特点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沪埠自青岛问题发生后,学生二万余人全体罢课,以抵制日货、取消密约 为名义,开会演说,发布传单,纷扰业已多日……本日因北京学生被捕消息传沪, 晨间学生结团出发,先在南市要求商号罢闭……于是顷刻之间,南市一律罢 闭……(10日)有火车、轮船机工及钱业大司务均罢工之事,人心大慌。
——上海交通银行1919年6月5日、10日电函
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史料二
8
@《创新设计》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1.史料一中“青岛问题”指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力转交给日本。“全 体罢课”“商号罢闭”“罢工之事”说明五四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彰显了工 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的巨大力量。
22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方法突破】 ★明考点 国民革命运动 ★抓关键 “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 ★定方法 表明类历史选择题以考查推理能力为主的、兼有考查记忆、提取信息、 比较等能力的综合性选择题,其题干的提问项一般是说明、反映、表明或证明等 字眼。解题时,需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23
1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变式训练】 (2018·江苏泰州质检)下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中国近代史过程中 根据学者观点绘制的结构图。按此理解属于“组织反应”的是( )
A.兴办开平煤矿 C.宣传民主与科学
16
B.提出三民主义 D.共产党成立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创新设计》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开矿办厂属于技术层面,故A项错误;三民主义的目的是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属于制度层面的内容,故B项错误;民主与科学属于意识形态 层面的内容,故C项错误;共产党的成立属于政党组织形式,故属于组织层面的内 容,故D项正确。 答案 D
2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三 中共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创新设计》
知识点一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_国__民__党__反__动__派___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确定了开展__土__地__革__命__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 总方针,决定秋收时发动武装起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