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竹溪县二零零八年中考物理复习建议jjehl.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溪县二零零八年中考物理复习建议
竹溪县教研室(442300 )周益平
中考临近,如何在复习阶段取得好效果很重要,今年的中考中物理试卷占80分的分值,怎样在中考中拿高分,我想这是很多学生和老师所关心的问题。

如何抓好物理复习?我想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阐述,仅共大家参考:
一、精心研究课程标准,理解课标要求,研究考试说明,明确中考考什么。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与课改前的《大纲》试题比较有较大区别:(1 )单纯知识与技能减少,而是通过具体情景,运用知识技能,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的科学素系一一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2)科学探究中过程与方法考查在增加,学生的物理知识与身边的物理联系在增加。

(3)资料要以市教科院编写的《复习导引》为重点,训练要以《说明》中的模拟试题为依据,将知识落在实处。

只有这样,我们的复习才能做到有用、有效。

这些特点更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所以在复习中要研究《考试说明》,少走弯路,有的方矢。

二、通读课本,构建知识网络。

通过回归课本,重温课后的练习,准确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在此基础上构建各单元的知识框架,明确各知识点,建立知识网络。

复习教材时,应注意三个问题:
1.搞清各单元内容涉及了几个基本概念和几个基本规律,对于每个基本概念我们要搞清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的计算公式即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单位,容易混的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等。

对于基本规律我们要搞清规律的成立条件及适用范围,文字表达形式及重要词汇的确切含义,公式表达及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各量单位,表格和图象的表达形式,规律间的区别和联系,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和伴随的科学方法等。

2.对于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包括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要搞清其立意,尤其不能忽视教材中的“想想议议”,“STS”板快的内容。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基础知识试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甚至有许多基础题是课本图片、习题和例题的再现与改变,所以教材应引起我倍受尊敬的注意。

3.针对以前估攵错的题,找出错误所在,如常见的:(1)基础知识不扎实;
(2)解题不规范;(3)实验能力不强;(4)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较差;(5 )常识性知识没有受到足够重视;(6 )阅读理解能力不强,文字表达能力差。

这些内容一定要记下来,在复习课进行中及时向教师提出,或向同学请教,
以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抓住学科特点,注重实验的复习。

物理是一「】实验科学,中考实验试题的分值在总分中所占比例近四分之一,因此,在通读教材时,要把各单元各章节的探究实验一一列出,做到心中有数。

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一共有13项探究活动,分别是:(1 )探究物态变化的过程。

(2)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3)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4)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5)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6)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7)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8)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9)探究白光的组成。

(10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方向。

(11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2)探究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

(13)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

这些探究的考查方向主要是探究过程与探究方案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等。

另外,课本上出现的小实验学生也要尽量的去做,这些问题在中考试题中以变式题的形式出现。

四、关注社会,关注热点。

纵观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新的试题越来越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因此,在复习中应重视物理学与科学技术, 社会人文的密切联系,一方面要让同学们应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应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效应,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因此在复习教材的同时还应广泛的从课外书籍,杂志,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去获取有用信息。

信息提供对象可以是车票,铭牌,小实验,生活小常识,一份表格,一则新闻,一幅图片,一段诗词或俗语,一个历史事实等等。

同学们要学会从繁杂的信息源中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处理,灵活运用,扩大视野,丰富教材内容。

具体做法一是靠平时的积累,二是要关注最近的社会热点和近来发生的大事,一旦出现与此相关的问题就能够应付自如了。

五、把握命题脉搏,做到心中有数
中考命题以《物理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目标、理念、内容标准为依据,不以选用的教材为依据,摒弃“以本为本”的命题指导思想,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而考试说明是我市对“新课标”细化与解读,为此要加强对《说明》的学习与研究,找出特点,使复习少走弯路。

纵观近两年的中考命题,我认为基特点有:
1.突出基础知识教学。

中考题都特别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支能,但是近两年中考题基本摒弃了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的试题,更多的是将物理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能放在真实、
生动、具体的情景下进行考查,而且往往是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起,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此类题难度不大,但是情景性强,涉及面广。

2.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近两年中考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试题提供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日常生活情景,而且大多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情景,要求学生对这些情景做出合理的判断。

从而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分析与解决过程来考查学生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3.注重科学探究,注重过程与方法。

知识重要,过程与方法更重要,近两年中考度题更加注重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和发展,关于科学、质疑提问、科学猜想、科学实验、设计与验证、科学分析、交流与评估等科学探究题在各地中考物理题中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加。

这些试题特别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为此我们在复习时要倍加注意,具体地讲我们应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1)、以课本中的基本物理规律为素材的探究题:此类题的实验方案大多与课本不同,要求学生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通过分析、推理,探究出相关物理规律, 这些规律大多是初中物理知识中的主要规律。

由于此类题突出体现了过程与方法,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因而是今后中考的热点。

(2)、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素材的探究题:此类题大多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自然现象为素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提出研究问题、科学猜想并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验证,有时还要求总结出合理的科学规律.此类题有一定难度,但它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探究能理和创新思维能力。

⑶、关于科学方法的探究题:研究物理的科学方法很多,其中控制变量法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作为各地中考试题主要通过实际应用来考查学生对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

(4)、注重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近两年中考题更加注重通过各种形式考查学生处理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在各地中考题中,主要通过文字描述、表格数据、数理图象、曲线或统计图、示意图等方式呈现大量的信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对题给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综合。

此类题突出体现了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是中考命题的焦点。

(5)、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近年中考题特别关注环保、能源、可持续发展、高科技、国内外时政大事等社会热点问题。

此类题重视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突出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此类题不仅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极大地
促使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是中考命题的焦点。

(6)、注重学科渗透和综合
近年来,各地中考题都比较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渗透与综合,注重不同学科知识内在融合与渗透,特别是人文思想的渗透。

(7)、注重开发和利用本土资源
近年来,各地中考逐步注重开发和利用本土优势资源丰富命题。

此类题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智力水平,通过各种形式促使学生三维目标的达成,此类题不仅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情感。

六、加强针对性复习。

根据中考命题的特点,中考复习可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

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历来都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但在考查形式上有明显的变化,改变了以往死记硬背的考查方式,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建立以现实生活为实例、发现物理知识点、探究物理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物理规律特点的模式。

同时考查学生对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认识和掌握,对基本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及常用的物理常数的记忆和理解,对物理学史的重大发现的了解,这类试题绝大多数是源于教材内容,要求学生一定要仔细阅读教材。

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的意义。

如: 光滑、静止、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摩擦和滑轮重,“PZ220 - 40”、“2. 5V、0.
3A”、正常工作等等。

(2)、注意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经常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如:速度、密度、压强、比热容等概念的形成过程,欧姆定律、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等物理规律,这都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的。

此外,近几年的中考物理试题中也考核了其他一些常用方法。

如“模型法”,例如: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等。

此外还有“类比法”、“实验法”、“推理法”、“归纳法”、“观察法”等。

(3)、注意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

(4)、注意教材中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和过程。

第二轮复习: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着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为主。

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记错、记混。

因此,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专题进行复习。

这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归纳和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
己的素质。

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力、热、光、电四大板块。

复习时就需要我们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

最好自己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去帮助记忆和理解,这在整个复习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它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我们还可以把多个知识点链接在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事件上来,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白炽灯,就牵涉到许多物理知识,为什么灯泡内要抽成真空或充入氮氯等气体?灯泡的灯丝为什么要用鸽丝制成?灯泡的哪些部分是导体?哪些部分是绝缘体?为什么功率小的灯泡的灯丝细?等等。

第三轮复习: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

这也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

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

因此不能盲目地大题量训练,以便给自己留下思考的时间,考生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

特别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

比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的解释、举例;
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

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和解答;
3、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

如:环境污染问题,水资源问题,能源问题。

总之,在复习过程中,注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保持浓厚的复习兴趣,自觉地钻研、提高和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复习效果。

老师要作好引导,要告诫自己和学生以下三点不可放松:
第一,基础内容不能松懈。

在中考物理《考试说明》中规定,题目的易、中、难比例为6: 3: 1,难度值在0.65—-0.7之间。

也就是说,基础知识题的比例占到70%,所以,紧抓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做到重心下移。

在前一段的复习中,基础知识应该是已经比较扎实的,在这两个月中,应做的就是疏理知识结构,使之有条理性、系统性。

第二,精选习题,提高能力不放松。

在近几年的中考中,命题趋势逐渐发生一些变化,题目更注重考查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技能和方法,并且与理论实际紧密联系,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这一趋势,学生及教师更应该注意在这一方面加强,注意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和社会热点,从中寻找有价值的物理知识。

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对现实的解
释,不能似是而非,一定要用语言准确描述出来。

当然,注意生活实际,不等于放弃理论知识,相反,对知识的理论考查,现阶段仍然是中考重点,在这一方面,同学们要精选有代表性的题目,详细解答,并且认真思考,做到举一反三。

第三,以点带面,提高整体水平不放松。

在中考的各类题型中,实验题是分值比例最高的,但同时也是多数学生感到头疼的一类题。

能够在中考中把握住实验题,就很可能脱颖而出。

实验题主要集中在力学密度,机械效率和电学的电阻、电功率等方面,所以,同学们在最后的一个月中,一定要重视对每一类实验题的认真研究,要掌握原理方法,而不是单纯地记忆答案。

作为自然科学的科目,物理在中考时还有一项实际的操作考试,对于这一部分,同学们应该在掌握基本仪器使用及实验方法的基础上,认真进行操作练习,一句话,熟中生巧,巧中求变,灵活应用,自我完善,达到自我提高的目的。

最后预祝大家在2008年中考中考出理想成绩。

谢谢大家!
十堰市2007年中考物理成绩统计表
单位
考数参人考数
实人
人均分优生
人数
优秀
率(%)
低分

(%)
及格
人数
及格
率(%)
总积分名

丹江7418722946. 94263636. 46 4. 66441361. 1139. 844房县6358617546. 04220635. 72 5. 04360858. 4135. 127城区6486633046. 86247939. 16 6. 98382960. 5139. 545郊西6905677949. 96290542. 85 2. 86482871. 2161. 151郊县8304801247. 51306038. 19 4. 77507563. 3144. 233竹山7211692946. 53217231. 35 2. 55426661. 6136. 936竹溪3823377349. 6147939. 20 1. 78275472. 9159. 922全市465054522747. 531693737. 45 4. 222877363. 6144. 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