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关于地图叠加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改下关于地图叠加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黄海波
来源:《考试与评价》2020年第10期
【摘要】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这是学习初中地理课程的基本素养。

但在传统地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十分松懈,抓不住方法和要害,让学生在学习初中地理的过程中总是陷入困惑,懵懵懂懂,不知道知识的根本点和重要点。

地图叠加的方法是一种高效学习初中地理的方法,它是将同比例的不同种类的地图叠加在一起,综合分析考虑学習的知识点,从多个角度对地理知识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图叠加; 新课改; 地理教学
引言:
地图是学习初中地理的关键,学生只有认识地图、读懂地图才能真正地去接触初中地理,才能明白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

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将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初中阶段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普遍薄弱,他们在没有接触过“立体几何”的情况下,对于初中地理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疑惑。

所以教师学会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此来提高初中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提高初中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综合素养,以及对于各种各样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本文将探讨新课改下关于地图叠加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地图叠加方法的意义和优点
地图叠加的方法是一种辅助初中地理学习的理解方法。

地图叠加的方法是将主要元素不同的多种地图叠加在一起阅读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帮助初中学生提高空间立体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记忆力以及对于地图的理解能力。

针对地图中的相似点展开重点讨论和学习,对于疑惑点和重难点也可做到自己对比参照着学习,并且思考造成不同的原因,不但可以提高初中学生的识图、读图能力,改善以往地理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让阅读地图不再成为学生的难题,而且能够做到通过地图举一反三,增强对地图的理解,明白各种地图之间的联系。

二、地图叠加方法的应用
(一)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一开始接触的地图便是“经纬线图”,所以学生对于经纬线图的记忆十分深刻,能够熟练掌握这类地图的相关知识。

在学习其他类型的地图时,教师可以用这类学生已经十分了解的地图作为对照,加强巩固学生对于新地图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天气与气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经纬线图”“海岸线图”以及“气候分布图”叠加在一起学习,学生可以利用已经学过的经纬线图辅助记忆。

因为气候的分布受到经纬线的影响,纬线的高低影响着气候的变化,纬度越低的位置,气候往往越炎热;纬度越高的地方,气候往往越寒冷。

还可以结合前面学习过的“近日点”“远日点”“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等问题解释气候的变化。

同时还可以将“海拔等高线图”也加入其中,让学生明白海拔对于气候的影响,便于学生对于新地图的记忆。

所以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引入地图叠加的方法来提高课堂质量,促进学习效率。

(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对于地图的理解基本来自于教师的讲解,对于一些重点内容只是知道结论,而不知道原因,对于一些关键的知识重难点总是不求甚解。

利用地图叠加的方法则可以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对于地图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中国的地理差异》这一课中,教师会重点讲授中国南北方在农业上的巨大差异,学生在学习时往往只是记住教师所讲是具体差异,而对于差异产生的原因和变化却了解甚少。

利用地图叠加的方法,将“气候分部图”“降水量分布图”“农作物分布图”叠加在一起看,学生就会了解到气候和降水对于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明白南北方农业差异产生的原因、农作物分布不同的原因。

这种全新的学习方法可以勾起学生阅读地图的兴趣,改变以往盲目阅读地图的陋习,抓住地图中的重点以及各种地图之间的关联和联系。

地图叠加的方法可以锻炼学生综合思考问题,改变学生以往思考问题的方式。

(三)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相结合
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相辅相成,自然地理决定着人文地理,人文地理可以改变自然地理。

但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学生并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学习,而是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分开,分成两个体系,甚至是两种学科,这对于地理的学习是十分致命的。

例如,《人口和人种》是人文地理的关键课程,大部分学生只了解到了“人口分布图”的大体形式,而对于其他方面就知之甚少了。

所以学生要利用地图叠加的方法把气候图、地形图、植被图、资源图、水文图等地图综合叠加起来,严格谨慎地去理解人口分布图;同时还要考虑到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综合全面地去学习理解人口分布的关键原因,而不是仅仅记住结论,把人文与自然撕裂开、对立开,要将二者结合到一起,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

所以,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存在的薄弱点,针对学生阅读地图能力弱的特点来进行教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图是学习初中地理的关键,学生只有认识地图、读懂地图才能真正地去接触初中地理,才能明白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

而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
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教师就要教学生地图叠加的方法,让学生意识到这种方法在初中地理学生时的重要性。

利用这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还能让学生将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相结合,增强学生对地图的理解,明白各种地图之间的联系,提高初中学生读图、识图的能力,提高初中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综合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红梅.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206-206.
[2] 张森.浅谈新课改下借助地图教学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应对策略研究[J].读书文摘(中),2018(9):85-85.
作者简介:姓名:黄海波(1980)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北随州职务/职称:教师中级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地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