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一模试题分类汇编——科普阅读题综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
1.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环保型杀菌消毒剂。

在生活中主要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和食品保鲜。

用二氧化氯消毒后的水可以直接饮用。

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其熔点为-59℃,沸点为11.0℃,易溶于水,且与水反应得到酸性溶液。

该气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吸入高浓度二氧化氯气体会引起咳嗽和呼吸道粘膜的损伤。

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直接造成氯气泄漏而污染环境,所以只有依靠现场制备。

工业上用稍潮湿的氯酸钾(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时反应制得。

由于制取二氧化氯需要使用的氯酸钾是易爆危险品,所以制备和运输成本很高,因此我国目前还未广泛用其消毒自来水。

请依据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内容。

(2)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

(3)请将制备二氧化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填写完全:
2KClO3+ 2H2C2O460℃2ClO2↑+ 2CO2↑ + K2C2O4+_______
(4)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紧急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用途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腐蚀性、不稳定性等 2H2O 喷水吸收
【解析】
【详解】
(1)由资料可知,本文介绍了二氧化氯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
(2)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属化学性质。

根据资料可知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有:能与水反应,二氧化氯极其不稳定,受热或见光易发生爆炸性分解;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K:2,Cl:2,O:14,H:4,C:4,反应后K:2,Cl:2,O:12,H:0,C:4 ,故还生成了2个水分子;(4)二氧化氯易溶于水,故发生二氧化氯泄漏时,最简单的紧急处理方法是喷水吸收。

2.“铁锅炒菜能补铁”在民间流传已久,央视《是真的吗》节目组对此进行了实验和调查。

实验过程:
将西红柿切碎,分成两等份,分别用铁锅和铝合金锅进行清炒;清炒5分钟,将炒好的西红柿分别放入两个碗中,做好标记;对其铁含量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
用铝合金锅炒的西红柿,铁含量为1.5mg/kg,用铁锅炒的西红柿,铁含量为23.5 mg/kg,约是铝合金锅的15倍。

可见,使用铁锅烹调确实能增加人体铁的摄入量,但是摄入的铁,又有多少能被人体吸收利用呢?
食物中的铁主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

血红素铁,是与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中的卟啉结合的铁,而除此之外的食物中的铁都被称为非血红素铁。

食物中的血红素铁以卟啉铁的形式直接被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吸收利用率高,不受其他
食物中抑制因素的影响。

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鱼类等都是补铁的良好来源,鸡蛋也属于动物性食品,但是鸡蛋中的铁与蛋黄中的卵黄磷蛋白结合对铁的吸收具有干扰作用,所以鸡蛋中的铁吸收率仅有3%,不是补铁的良好来源。

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主要是三价铁,需转化成二价铁才能被人体吸收。

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品中,其吸收常受到膳食因素的影响,如粮食和蔬菜中的植酸盐、草酸盐以及茶叶和咖啡中的多酚类物质均可影响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以下是几种饮品对铁元素吸收率的影响数值:
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都受体内储存铁量的影响,如果体内铁的储存量充足,铁的吸收率就低,如果缺铁的时候,铁的吸收率就会大大增加。

在食物匮乏年代,即使用铁锅烹饪,还是会缺铁。

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增加了动物性食品的供给,保证了血红素铁的摄入,同时摄入新鲜果蔬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使我国居民贫血率大大下降。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中用到铝锅和铁锅炒菜,若用实验验证铝和铁的活动性,应选择的试剂是
________________(填1种试剂即可)。

(2)测定铁锅炒菜是否增加铁含量的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有_________________。

(3)某出售生铁壶的卖家声称“生铁壶用来煮茶煮水两相宜,可以有效汲取人体所需二价铁”,请结合上表内容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补铁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A 铁锅炒菜能增加铁的含量
B 能被人体吸收的是二价铁
C 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
D 动物肝脏、鱼类等是补铁的良好来源
【答案】稀盐酸(合理即可)西红柿的量和清炒时间不合理,茶会降低铁的吸收率A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越剧烈,说明金属活动性越强;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在实验室中探究铝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除铝、铁外,还需要用到的试剂是稀盐酸或稀硫酸或可溶性二价铁盐(Fe2+)或可溶性三价铝盐(Al3+);
(2)对比实验中,不同条件只有一个,相同条件可有多个,测定铁锅炒菜是否增加铁含量的实验中,控制的变量有西红柿的量和清炒时间,不同条件只有铁锅和铝合金锅;
(3)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说法不合理,原因是茶会降低铁的吸收率;
(4)A、用铁锅炒菜,可以使微量的铁随食物进入胃中,铁能与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
化亚铁和氢气,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铁元素,故A正确;
B、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主要是三价铁,需转化成二价铁才能被人体吸收,故B正确;
C、新鲜果蔬中的维生素C能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故C正确;
D、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品中,动物肝脏、动物全血、畜禽肉类、鱼类等都是补铁的良好来源,故D正确,故选ABCD。

【点睛】
本题通过铁锅炒菜能补铁的探究和铁元素的吸收介绍,考查了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认真阅读,获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已有的知识,理解信息。

3.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

它的构造图如下图所示,若行进在桥上,可一览沿途多种类型的风景。

而它也是伶仃洋上最美的一处风景。

而大海深处的那“一根针”就是总长5.6公里的沉管隧道。

建成这条距离海面46m的最深最长的外海深埋沉管隧道,凝聚了众多工程人员的无数个日日夜夜的研究、探索、实践。

为什么要在46m深处建设隧道呢?这是因为大桥临近香港机场,为保证飞机安全起降,在东、西人工岛附近的海域上空有严格的限高要求,因此就没有足够的高度空间修建桥塔,只能选择改修一条海底隧道。

而这片海域又恰好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黄金水道之一,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要保证这样的巨轮自由通行水道就需要修建的足够深。

将管沉入46m的海底不怕漏水吗?建设隧道的沉管共有33节,每节标准沉管的内部由超过40万根近1万吨的钢筋和7万吨混凝土组成。

但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受到拉力易开裂。

沉管隧道使用一种抗渗透型很强的混凝土,它的结构非常致密,有害离子很难渗入。

为了避免沉管段之间的缝隙发生漏水,在沉管的节段和节段之间,还设置有一层厚厚的橡胶垫来弥合缝隙。

这样沉管内部与外部就被严格地隔离起来,不怕漏水啦。

综合分析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片,构成港珠澳大桥的结构有_____(填序号)。

A桥B隧道C人工岛D机场
(2)用于弥合缝隙的橡胶垫属于_____材料。

(3)氯离子是影响海洋工程混凝土的有害离子之一,氯离子的符号是_____。

(4)隧道需要建设在46m深处的原因是_____。

(5)建造港珠澳大桥需大量钢材,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海洋环境使钢铁易生锈,为满足大桥的设计要求,桥体表面涂上了高性能防腐涂料。

请再写出一条金属铁防锈的措施_____。

【答案】ABC 合成 Cl-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为保证巨轮自由通行需要
46m深 3CO+Fe2O3高温
2Fe+3CO2制成合金(合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观察图片,构成港珠澳大桥的结构有桥、隧道、人工岛,故选ABC。

(2)橡胶垫属于合成材料。

(3)氯离子的符号是Cl-。

(4)隧道需要建设在46m深处的原因是往来船只的通航等级将达到30万吨,为保证巨轮自由通行需要46m深。

(5)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的原理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
铁,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3CO+Fe2O3高温
2Fe+3CO2。

(6)金属铁防锈的措施有涂漆,涂油、制成合金等(合理即可)。

【点睛】
金属铁防锈的措施有刷漆,涂油、制成合金等。

4.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越来越关心。

下表列举了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从上表看出室内污染物种类繁多,其中室内甲醛污染已被列入对公众健康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之一。

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

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

甲醛的释放期非常长,人们打开人造板家具柜门时,闻到的刺激性气味主要是甲醛的气味。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有很多。


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运用功能性装饰材料也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

硅藻泥的主要成分是硅藻土,是由水生浮游类生物沉积而成。

电子显微镜显示,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

正是这种多孔的结构,使硅藻泥成为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

“光触媒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

“光触媒”是一种纳米级材料,具有强烈的催化分解功能。

图一就是“光触媒”技术应用于分解甲醛、氨气、甲苯等有害物质的原理图。

空气净化器是净化室内空气的重要设备。

图二是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净化效果图,其中a、b、c是甲醛随开机时间浓度变化的三条曲线。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住宅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使生活由舒适型向健康型方向发展,人们正在不断优化新的技术。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醛(CH2O)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甲醛易挥发
b.硅藻泥通过吸附污染物净化了空气
c.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4)“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依据图一写出该反应的条件:
________。

(5)依据图二提出一条使用空气净化器的建议:________。

【答案】有机物烹饪abc光、TiO2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解析】
【分析】
本题在“空气净化方法”的情境下考查物质的分类及其获得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认真阅读,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详解】
(1)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物。

甲醛是由碳、氢、氧组成的化合物,甲醛属于有机物;(2)由表格列举的室内空气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可知,一氧化碳的污染源是烹饪;(3)a、根据题中“室内空气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于人造板材料制作的家具、地板以及胶黏剂等。

这些材料用的越多,甲醛在室内空气中的浓度越高”,可知甲醛易挥发,故a正确;
b、根据题中“研究表明硅藻泥也可以净化空气”和“硅藻土粒子表面具有无数微小的孔穴,功能与活性炭相似”,可知硅藻泥是具有净化空气功能的内墙装饰材料,具有透气、调湿、净化室内空气的功能,故b正确;
c、根据题中通过硅藻泥吸收甲醛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光触媒技术”可将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可知吸收、转化、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浓度都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故c正确。

故选abc;
(4)根据图一提供的信息可知,“光触媒”技术即用TiO2在光催化剂作用下将甲醛等有害物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降低室内空气污染。

依据图一可知该反应的条件是:光、TiO2;
(5)从图二中可以看出,室内的甲醛含量在空气净化器工作两小时左右时下降幅度最大,两小时后变化不再明显,所以工作时间在1~2小时,降低甲醛的浓度效果显著。

【点睛】
认真阅读短文,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是解题的基础。

5.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
蛋白质/g脂肪/g淀粉/g钙/mg磷/mg维生素C/mg
1.5-
2.30.4-0.9417.5-28.011-6015-6820-40
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

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下: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

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的“钙”指的是______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2)由图1可知:60min内,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A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
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変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A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B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変 D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答案】元素 ABC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 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1)一般情况下,没有特别说明,表1中“钙”、“磷”是指元素,故此空填写:元素;
(2)A、由图1可知:60min内,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故符合题意;
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跟0min比,均无明显变化,故符合题意;
C、由图1可知:60min内,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故符合题意。

(3)由图2可知,随横坐标数值的增加,曲线的纵坐标在逐渐减少,故填写: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在研究范围内,土豆片的淀粉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4)由题干文字可知,変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
(5)A、由题干文字可知,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故符合题意;
B、由表1可知,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不是最高,“磷”和“钙”的含量有可能比它高,
故不符合题意;
C 、由题干文字可知,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変,故符合题意;
D 、由题干文字可知,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故符合题意。

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灭火弹”是一种常见的灭火器材,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目前市场上的灭火弹主要以干粉为主。

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

超细干粉灭火剂单位容积灭火效率是哈龙灭火剂的2-3倍,是普通干粉灭火剂的6-10倍,是七氟丙烷灭火剂的10倍以上,是二氧化碳的15倍;超细干粉灭火剂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值(GWP)为零,对人体皮肤无刺激对保护物无腐蚀,无毒无害;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

同时,超细干粉灭火剂储存期限可达10年,不需频繁更换及维护。

“灭火弹”具有两种引爆方式供使用者选择,一种是拉发式(又称主动式),用力拉出拉索后延时七秒钟即爆炸;另一种是引燃式(又称被动式),使用时只须撕开封皮掏出超导热敏线用力投入火场即可。

在扑灭森林大火时,由于人员多,接受灭火弹使用方法培训的专业人员少,因而应该选用引燃式超细干粉灭火弹,这种灭火弹只要投入火场,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能显著减少扑救人员的伤亡。

而在应用于其它方面的灭火,则可根据现场情况选用,比如一些狭小场所或投挪不准的失火点、火灾场所会导致灭火弹滚动而不易被火苗点燃灭火弹的情况,适宜于使用拉发式灭火弹。

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____
(2)下列关于超细干粉灭火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 是灭火效能最高的一种灭火剂
B 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为零
C 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
D 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
(3)某种干粉灭火剂的主要成分是NaHCO 3,遇热时NaHCO 3会分解生成Na 2CO 3并放出CO 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4)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灭火时,适用于使用____(填“拉发式”或“引燃式”)灭火弹
(5)“森林防火,人人有责”。

请你对预防森林火灾提一条建设性意见____
【答案】干粉灭火弹 ABC 3
23222NaHCO Na CO +H O+CO Δ 拉发式 禁止火种(严
禁烟火)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短文可知,常见灭火弹主要分为沙石灭火弹和干粉灭火弹;
(2)A 超细干粉灭火剂是目前国内外已查明的灭火剂中,灭火浓度最低,灭火效能最高,灭火速度最快的一种,故选项正确;
B 超细干粉灭火剂对大气臭氧层耗减潜能值(ODP)为零,温室效应潜能值(GWP)为零,故选项正确;
C 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故选项正确;
D 超细干粉灭火剂不会造成火场中人员中毒或窒息死亡,故选项错误;
故选ABC 。

(3)碳酸氢钠遇热会分解成碳酸钠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323222NaHCO Na CO +H O+CO Δ ;
(4)狭小场所或投掷不准的失火点灭火时,适用于使用拉发式灭火弹,引燃式灭火弹需要用力投入火场;
(5)“森林防火,人人有责”,预防森林火灾最主要的就是禁止火种(严禁烟火),还可以建立防火隔离带,建立森林火灾的预警网络系统等。

7.村料一:人通过食物获得的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

氨基酸的种类很多,如:乙氨酸(C 2H 5O 2N )、丙氨酸(X )、丁氨酸(C 4H 9O 2N )、戊氨酸(C 5H 11O 2N )等。

材料二:乙氨酸的化学式也可写成NH 2CH 2COOH .乙氨酸的某些性质与醋酸类似,如都能与NaOH 溶液反应。

已知醋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OOH+NaOH =CH 3COONa+H 2O 。

(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X 为_____。

(2)根据材料二,写出乙氨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C 3H 7O 2N 22222NH CH COOH+NaOH NH CH COONa+H O =
【解析】
【分析】
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推测丙氨酸的化学式X 为C 3H 7O 2N 。

故填:C 3H 7O 2N 。

(2)根据材料二,乙氨酸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222NH CH COOH+NaOH NH CH COONa+H O =。

故填:22222NH CH COOH+NaOH NH CH COONa+H O =。

【点睛】
掌握酸的化学性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有刪改)
火炸药的绿色制造技术发展
以硝基化合物为代表的含能材料是火炸药技术的基础,其传统的制造工艺过程会产生含有大量有机物的废酸和废水,环境污染严重,治理费用高,因此火炸药原材料组分传统制造工艺需要进行绿色化和低成本改进,以及积极开发含能材料的绿色合成工艺。

硝基含能化合物的生物合成是火炸药原材料制造技术中最新颖的前沿研究领域,是一种真正绿色合成路线。

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硝化技术是用N2O5作为绿色硝化剂,这一技术的关键是如何制备N2O5和怎样实现N2O5硝化工艺。

研究的N2O5制备方法主要有半渗透膜电解法和臭氧氧化法:1)半渗透膜电解法是在电解池内用特制的半渗透膜隔开两个电极,电解无水硝酸而生成N2O5;2)臭氧氧化法是将浓度5%~10%的臭氧与氧气的混合物和N2O4进行气相反应生成N2O5。

试验的N2O5硝化工艺主要有2种:1)用N2O5-HNO3-N2O4作硝化剂进行硝化;2)用N2O5和无水HNO3于液态二氧化碳中进行硝化。

南京理工大学研究了用DADN原料在N2O5-HNO3体系中绿色硝解制备HMX。

以DADN为原料,不同硝解方法的优缺点比较见下表:
火炸药的安全使用知识有:防止炸药受热、火焰引起的爆炸;按炸药使用温度使用,不要超过温度条件;禁止长时间阳光照射;禁止电焊、气焊、气割作业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文中涉及到的下列物质:P2O5、HNO3、O3、NH4NO3、N2O4中,不包括的物质类别是
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A.单质 B.氧化物 C.酸 D.碱 E.盐
(2)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硝化技术是用_____________作为绿色硝化剂。

(3)上表中,以DADN为原料,不同硝解方法比较中,P2O3和HNO3需大大过量,腐蚀性大的硝化体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4)火炸药的安全使用还有哪些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已有方法不能重复,任答一点)
【答案】D N2O5 P2O3-HNO3远离烟火等
【解析】
(1)根据物质所属类别解答;(2)根据题中信息解答;(3)根据题中信息解答;(4)根据已有知识解答。

(1)文中涉及到的下列物质:P2O5(氧化物)、HNO3(酸)、O3(单
质)、NH4NO3(盐)、N2O4(氧化物)中,不包括的物质类别是碱,故选D;(2)由题中信息可知,最具代表性的新型硝化技术是用N2O5作为绿色硝化剂;(3)由表中可知,以DADN 为原料,不同硝解方法比较中,P2O3和HNO3需大大过量,腐蚀性大的硝化体系是P2O3-HNO3;(4)火炸药的安全使用要注意事远离烟火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