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质量监督的方法和途径_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加强质量监督的方法和途径
发布时间:2023-03-27T03:07:54.801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3年第1月第1期作者:苏明龙
[导读]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一直是建筑行业中关注的重点问题
苏明龙
阿荣旗盛鑫建筑有限公司 162750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一直是建筑行业中关注的重点问题,社会各界学者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风险有着一定的研究与总结,普遍为结合建筑工程质量风险出现的原因与实际表现特征,寻找对应解决措施,以此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风险的分析,应围绕质量管理的实际组成、建筑特征与风险特征等方面,因地制宜形成针对性较强的质量管理方案,未来应实现对质量管理风险的提前预测,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质量管理风险的出现。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管理策略
在当前市场经济持续深入的背景下,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面临着外部市场风险与内部建筑工程质量风险,为保证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重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所出现的风险类型与成因,针对质量管理风险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尽可能规避风险,减少损失,提升建筑工程项目整体质量。
因此,建筑公司要保证项目的安全运行,就需要对常见的质量问题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期使整个项目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
一、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人员专业水平低,操作不规范
目前中国一线工人很多都是农民工,缺乏建筑项目的专业知识,受教育的水平低,不愿意花费时间和金钱来提升自己,在工作过程中难以遵循安全制度有关事项。
部分工作人员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对质量问题缺乏足够重视,导致不少一线工人的工作水平下降,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提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提出技术规范要求,需要建筑企业严格执行有关工程技术和质量控制规定,严格进行工程质量管理。
从事建设项目管理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质量管理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体系已从旧制度逐步改革完善。
部分地区的工程封闭管理混乱,缺乏完善的内部监督体系和严格的质量监督控制机制,直接影响建设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
另外,部分地区的监督范围审查监督不到位,不重视相关制度的落实,难以全面发展建设施工问题,不利于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材料管理不当,材料质量差
对企业来说,施工材料涉及整个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
从施工开始就防止劣质材料进入工地,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建筑材料是打造精品工程的第一步,但很多施工单位不注重建筑材料的质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而忽视材料的管理,导致建筑工程后期出现质量问题。
部分施工单位的构件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经过检验,原材料是由供应商直接供应的,材料质量难以保证。
另外,材料管理人员忽视材料的检验,没有随机检查原材料,导致使用的原材料混入劣质原料。
(四)工程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意识不强
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处于发展阶段,企业对工程管理的认识还不够,先进公司的决策战略是基于丰富的经验。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部分企业没有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对技术管理重视度不足,项目管理水平不高,难以达到优质、高效、低耗的工程建设目标。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行业竞争呈现白热化趋势,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工作忽略经验,不能更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缺乏质量管理意识,导致各部门协作不力,项目施工质量差。
二、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施工队伍培训
施工队作为施工的直接操作者,对项目建设质量有直接影响。
各企业只有提高施工人员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才能达到既定目标,使工程质量更好。
项目组施工队领导和关键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各专业技术、工艺、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培训,同时,要加强对施工工程师的现场业务培训,特别是对新入职人员的再培训。
施工队伍要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和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施工质量控制。
各地区组织人力资源,按照组织纪律行事,营造和谐共荣、责任共担、团结协作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感受到自己是建设团队的一份子。
此外,建筑企业要明确奖惩,组织生产劳动竞赛等活动,增强精神凝聚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增强施工团队的合作精神。
(二)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期间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等都是保证建设工程顺利完成的物质保障。
因此,对施工中使用的各种设备和材料的管控是非常有必要的,应该引起相关单位和工作人员的重视。
建筑部门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同提供材料的招标机构签订材料采购合同,严格采购专用材料。
市场部门在采购完材料后,必须由施工单位和监理工程师经有关专业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施工材料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化学分析报告等,各项指标必须验收合格。
承包方供货时应确认图纸、确认规格、确认生产现场状况、确认产品出厂检验记录、确认产品质量证明书等事项,严禁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材料使用。
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建筑,应当按照国家颁布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要求进行竣工验收和后期维护。
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必须在项目开工前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并由建设部门提交申请报告。
(三)加强资源利用管理
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和水资源必须精心规划,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施工效率优势。
施工过程中使用可再生材料,材料和水源做好处理,将废料分类收集再利用。
部分施工地区尝试安装雨水收集装置,充分利用水资源,避免水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利用。
同时,安装污水收集池对污水进行统一净化,排放到规定范围内的污水排放场所。
在施工现场,雨水经过净化后可用于清洗运输车辆、塔式起重机和施工设备上的灰尘以及附着在地面上灰尘,减少地面扬尘,并使用澄清的生产废水灌溉施工区域的绿化带。
另外,各地区应加强施工阶段地下水的有效利用,将安装在工程施工现场的水表接入网络,利用计算机信息采集系统,对施工用水量进行监测和比较,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率。
(四)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质量控制与技术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技术质量是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施工技术复杂,项目施工过程中各个团队的工作任务内容较多,工作量较大,需要项目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
技术人员应根据不同的资源条件合理使用施工技术,熟悉工程建设施工图,不断优化每一环节的工序,保证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效果。
同时,各地区所创新和引进的技术都必须符合建筑施工要求,明确各技术要点和操作规程,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建筑工程质量与诸多因素有关,一是需要一支高素质、组织严密、训练有素的施工队伍,二是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
各企业应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规章制度,包括技术交底制度、竣工验收制度等,做好原始数据收集工作;加强过程质量管理。
施工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应落实有关的政策和制度,做好自身负责的质量管理环节,配备专职质量人员,建立以项目领班为核心的团队式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控制网络。
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质量责任制度,处理好工程质量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确保整个质量控制运行有规律可循,实际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建设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于所有的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关系到工程后期的正常运行情况,并且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进度和成本,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严重的还会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各地区和各建筑企业应意识到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加快质量管理的落实工作,确保施工单位的整体效益,维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邵自康.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J].中国经贸导刊,2022(10):86-88.
[2] 皇甫婧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与策略分析[J].散装水泥,2022(0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