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第五次大联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八年级(下)第五次大联考物理试卷
一、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4分)
1.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状态,这一定律是通过(选填“实验”“推理”或“实验加推理”得出的.
2.2014年12月28日上午,印尼泗水飞往新加坡的亚航QZ8501航班失联,根据搜索团队找到的失事亚航班机机尾和黑盒子的位置以及12块机身残骸分析.亚肮班机在出现故障后由于受到力作用而从高空下坠.坠海前可能已先在空中爆炸,该力的施力物体是.
3.2015年11月21日,广州恒大时隔一年后再次夺得亚冠冠军,如图所示,运动员用头顶回远处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员的头被撞得很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4.2014年8月24日,中国选手徐鑫颖在南京青奥会女子链球比赛中以68.38m的个人最好成绩获得冠军,如图所示为她在链球比赛中的情景示意图,若她的位置在图中O点,则在链球到达图中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的位置时放开链球才能让链球飞得远,这是因为物体具有.
5.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物体形状的是和.(均选填序号)
6.目前中科院与清华联合研制出世界首台自主运动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世界科学界为之震撼.液态金属机器(液态合金)可通过“摄入”一些物质燃料,实现高速、高效的长时运动,实现了化学能向能的转化.液态金属机器能在各种结构槽道中蜿蜒前行,遇到拐弯时则略有停顿,好似略作思索后继续行进,在拐弯时液态金属机器受(平
衡力/非平衡力)作用.在物质燃料耗尽后,液态金属机器由于具有仍然可以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7.在2015年俄罗斯喀山游泳世锦赛中,我国选手宁泽涛夺得100m自由泳的冠军.如图所示,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8.用封闭曲线(内部区域)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我们称它为维思图,如图为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的维恩图.它们的相同点已标明在两圆相重叠的区域.请你写出它们独有的特征(不同点),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9.甲、乙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装有等量的水,甲瓶倒立放入冰箱,待水结冰后取出,如图所示,让甲、乙两瓶在同一水平桌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开始转动,瓶会先停下来.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3分)
10.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思考了﹣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端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如图所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A.
保持静止状态B.
继续来回摆动
C.
做匀速直线运动D.
做匀速圆周运动
11.在桌面上的书本,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A.书本桌面B.桌面书本C.地球书本D.书本地球
1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
B.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0N
C.手拍桌子时手会感觉到痛是因为桌子对手有力的作用
D.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3.2015年8月29日晚,中国队发挥出色,以38秒01的成绩获得2015年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4乘100米亚军,实现了中国男子短跑接力上的重大突破!如图是莫有雪、苏炳添、谢震业和张培萌四位运动员登上领奖台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张培萌到达终点线后,还继续向前运动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莫有雪起跑时用力蹬地面加速,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苏炳添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谢震业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14.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点49分,这是一个注定要载人天文学史册的历史时刻﹣美国家航天局(NASA)发射的“新视野号”飞船,经过9年的星际旅行,首次近距离飞越冥王星,如图所示是飞船拍下的冥王星的高清照片,如果飞船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飞船将()
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B.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D.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5.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载,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A.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D.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16.李华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没有注意校零,指针的示数为0.2N处,他测量时指针的示数为3.6N,则实际拉力的大小为()
A.3.8N B.3.6N C.3.4N D.无法确定
17.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利用重垂线可以检测墙壁是否竖直,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乙图,不管拔河时哪方胜出,双方通过绳子对对方的拉力都大小相等
C.丙图,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显示的是A对B的拉力,B显示的是B对A的拉力
D.丁图,小丑不倒是因重心在绳下方,偏离平衡位置时,重力使其回复到平衡位置
三、实验题(共3小题,满分20分)
18.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些力是平衡的.小明再把右盘中的砝码换成一个较重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填“平衡”或“不平衡”).要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见:.
(3)某同学认为: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机械能可能会增大.你认为他的观点是的.(填“正确”或“错误”)
19.小宇骑车不踩踏脚板,在水平路面上也能滑行一段距离.于是他猜想滑行的距离不仅与路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可能与初始速度有关.为探究其中的奥秘,他在水平桌面上搭成一斜面,并用毛巾、棉布、木板等改变水平桌面的粗糙程度(如图所示),请你观察小车由斜面滑下后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实验现象思考后回答:
(1)为了探究滑行距离与小车初速度的关系,他先后三次将小车从斜面上的处释放,比较小车在面上滑行的路程长短(选填“同一粗糙”或“不同粗糙”).(2)为了探究与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关系:
①三次实验是将小车从斜面上的处释放;
②三次实验中,小车在表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最大,小车速度改变越(选填“快”或“慢”);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
③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光滑无摩擦,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运动.
20.地球附近物体都要受到重力,曹信同学认为物体的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于是他和程征同学利用器材进行了探究.
(1)他们向实验室管理员借用了天平、几个相同的钩码,还需要.
(2)如图甲是他第2次测量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该测力计的量程是N,分
(4)由图象可知:物体的重力跟物体的质量成.
(5)若干年后,曹信在我国建成的太空站工作时,你认为他用同样的器材(选填“能”或“不能”)完成该探究.
(6)程征同学取了质量不同的苹果、小木块、小铁球各一个,并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重力,来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你认为他的做法.
A.不合理,因为他没有用同种物质的物体做实验
B.不合理,因为他没有使物体的质量成整数倍变化
C.合理,因为他同样可以得到的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D.合理,因为他的操作比曹信同学更简便.
四、计算与推导题(共3小题,满分23分)
21.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场地女子自行车赛决赛中,中国选手郭爽夺得亚军,如图所示为其比赛中的情景.自行车的制作材料是影响自行车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自行车车架是用密度小、强度大的碳纤维制成的,假设其密度为1.6×103kg/m3,体积为2.5×10﹣3m3,(g取10N/kg)求:
(1)车架的质量.
(2)若郭爽的质量是70kg,她和自行车的总重.
22.一辆汽车质量为5t,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地面的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共1000N.求:(1)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大小;(2)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大小.(g取10N/kg)23.距离传感器是一种测量距离的仪器,它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受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s﹣t图象,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
(1)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0.01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则物体距传感器多远?(2)若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甲,物体在0至15s的运动情况如何?为什么?
(3)另外一物体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传感器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乙.求:在0至15s物体受到的阻力是多大.(写出分析过程)
2015-2016学年安徽省八年级(下)第五次大联考物理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34分)
1.英国科学家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一定律是通过实验加推理(选填“实验”“推理”或“实验加推理”得出的.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这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归纳出来的.
【解答】解:“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物理定律;这个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理、归纳得出来的.
故答案为:匀速直线运动;实验加推理.
2.2014年12月28日上午,印尼泗水飞往新加坡的亚航QZ8501航班失联,根据搜索团队找到的失事亚航班机机尾和黑盒子的位置以及12块机身残骸分析.亚肮班机在出现故障后由于受到重力作用而从高空下坠.坠海前可能已先在空中爆炸,该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考点】重力.
【分析】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解答】解:
重力是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受到的力,飞机受重力作用,落向地面,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故答案为:重;地球.
3.2015年11月21日,广州恒大时隔一年后再次夺得亚冠冠军,如图所示,运动员用头顶回远处飞来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员的头被撞得很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根据以下知识分析答题: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解答】解:
(1)足球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同学的头被撞疼,说明头受到力的作用,头在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足球也对头施加力的作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相互的.
4.2014年8月24日,中国选手徐鑫颖在南京青奥会女子链球比赛中以68.38m的个人最好成绩获得冠军,如图所示为她在链球比赛中的情景示意图,若她的位置在图中O点,则在链球到达图中甲、乙、丙、丁四个位置中的乙位置时放开链球才能让链球飞得远,这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考点】惯性.
【分析】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任何物体都由惯性,分析松手时链球运动的方向是否向着有效区即可.
【解答】解:由图,当在甲位置松手时,链球将朝右侧的无效区继续飞行;在乙位置松手时,链球朝着有效区继续飞行;在丙处松手时,链球将朝着斜左下方的无效区继续飞行;在丁处,链球斜右下方的无效区.故应在链球到达图乙的位置时放开球.
链球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在某一位置放开后将沿放开时的方向继续运动下去.
故答案为:乙;惯性.
5.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现象: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物体形状的是②和③.(均选填序号)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大小的改变和运动方向的改变.
【解答】解:①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运动方向改变,是受力改变运动状态;
②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改变;是受力改变物体形状;
③用力握小球,球变瘪了,是形状发生改变;
④灰尘被吹的漫天飞舞,是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②;③
6.目前中科院与清华联合研制出世界首台自主运动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世界科学界为之震撼.液态金属机器(液态合金)可通过“摄入”一些物质燃料,实现高速、高效的长时运动,
实现了化学能向机械能的转化.液态金属机器能在各种结构槽道中蜿蜒前行,遇到拐弯时则略有停顿,好似略作思索后继续行进,在拐弯时液态金属机器受非平衡力(平衡力/非平衡力)作用.在物质燃料耗尽后,液态金属机器由于具有惯性仍然可以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惯性;能量的相互转化.
【分析】(1)燃料具有化学能;运动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2)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3)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解答】解:(1)液态金属机器摄入燃料后,实现了高速、高效的长时运动,说明化学能转化成了机器所需的机械能;
(2)液态金属机器拐弯过程中,方向发生变化,所以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3)在物质燃料耗尽后,由于惯性,液态金属机器仍然可以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故答案为:机械;非平衡力;惯性.
7.在2015年俄罗斯喀山游泳世锦赛中,我国选手宁泽涛夺得100m自由泳的冠军.如图所示,游泳时向后划水,人向前运动,推动人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此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加力的作用,同时一定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
【解答】解: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手和脚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手和脚一个向前的力,所以人会向前运动.此时水是施力物体.
故答案为:水;相互的.
8.用封闭曲线(内部区域)表示集合及其关系的图形,我们称它为维思图,如图为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的维恩图.它们的相同点已标明在两圆相重叠的区域.请你写出它们独有的特征(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考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①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①作用在两个上的两个力;②大小相等;③方向相反;④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和相互作用的条件进行判断.
【解答】解: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相同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同点是: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故答案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9.甲、乙两个相同的矿泉水瓶装有等量的水,甲瓶倒立放入冰箱,待水结冰后取出,如图所示,让甲、乙两瓶在同一水平桌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开始转动,乙瓶会先停下来.
【考点】惯性现象;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结冰和不结冰的水区别是:不结冰是液体,水和瓶子不是一个整体;结冰的水是固体,和瓶子是一个整体.故在转动起来后,据其内部的状态不同结合惯性的知识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解:
转动时间长的是结冰的甲瓶子,转动时间短的是不结冰的乙瓶子;
未结冰的水和瓶子是两部分,转动时,瓶子受力开始转动,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静止的状态,从而给瓶子一个阻力,所以很快就停下来;结冰的水和瓶子是一个整体,转动时,瓶子和冰都受力开始转动,转动的时间较长.
故答案为:乙.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3分)
10.小丽同学通过探究学习,思考了﹣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端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呢?她做出了以下猜想(如图所示),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的黑点表示小丽同学)()
A.
保持静止状态B.
继续来回摆动
C.
做匀速直线运动D.
做匀速圆周运动
【考点】牛顿第一定律.
【分析】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解答】解: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右端最高点时,此时重力势能最大,物体速度为零.所以处于静止状态,若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仍保持静止.
故选A.
11.在桌面上的书本,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A.书本桌面B.桌面书本C.地球书本D.书本地球
【考点】力的概念.
【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加了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
【解答】解:
书本受到“桌面对它的支持力”,说明书本是受力物体,所受的力是桌面施加的,所以桌面是施力物体.
故选B.
1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
B.拿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为10N
C.手拍桌子时手会感觉到痛是因为桌子对手有力的作用
D.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考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重力大小的估测.
【分析】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
②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左右;
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④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答】解:
A、要产生力的作用,至少两个物体,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故A错误;
B、两个鸡蛋的质量在100g=0.1kg左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在F=G=mg=0.1kg×10N/kg=1N 左右.故B错误;
C、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拍桌子时,手对桌子有力的作用,同时桌子对手产生反作用力,所以手感觉疼.故C正确;
D、力既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D错误.
故选C.
13.2015年8月29日晚,中国队发挥出色,以38秒01的成绩获得2015年北京世界田径锦标赛4乘100米亚军,实现了中国男子短跑接力上的重大突破!如图是莫有雪、苏炳添、谢震业和张培萌四位运动员登上领奖台时的情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张培萌到达终点线后,还继续向前运动是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B.莫有雪起跑时用力蹬地面加速,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苏炳添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谢震业在领奖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对领奖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考点】惯性;力作用的相互性;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
【分析】解答此题要用到以下知识:
(1)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不是惯性力;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根据我们对相互作用力(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相互作用力作用在彼此两个物体上)的理解来判断;
(4)平衡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解答】解:A、张培萌到达终点线后,还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张培萌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所受到惯性力的作用,故A错误;
B、莫有雪起跑时用力蹬地面加速,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正确;
C、苏炳添在领奖台上受到的重力与支持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
D、支持力和压力尽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它不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因此不是平衡力,它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错误.
故选B.
14.北京时间2015年7月14日19点49分,这是一个注定要载人天文学史册的历史时刻﹣美国家航天局(NASA)发射的“新视野号”飞船,经过9年的星际旅行,首次近距离飞越冥王星,如图所示是飞船拍下的冥王星的高清照片,如果飞船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飞船将()
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B.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C.沿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D.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总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根据力消失之前的运动状态判断后来的运动状态.
【解答】解:由题意知,飞船原来是运动的,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则飞船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15.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载,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A.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D.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考点】力与图象的结合.
【分析】(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以及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2)物体受平衡力时一定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解:(1)图象的纵轴是速度,横轴是时间,所以这是一个速度﹣﹣时间图象;(2)由图象可知:甲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因此甲受非平衡力作用;
乙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保持不变,因此乙做匀速直线运动,因此乙受平衡力作用.
故选A.
16.李华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没有注意校零,指针的示数为0.2N处,他测量时指针的示数为3.6N,则实际拉力的大小为()
A.3.8N B.3.6N C.3.4N D.无法确定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分析】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和所受拉力成正比.
没有调零就去测力,也就是说没有测力时弹簧就有了一定的伸长,测力时弹簧的伸长就过大,示数就比所测力大,实际测量的力应等于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示数减去测力前的示数.【解答】解: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0.2N处,没有调零去测力,就相当于从0.2N处开始测起,弹簧测力计最后的示数为3.6N,所测力的大小就等于3.6N﹣0.2N=3.4N.
故选C.
17.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图,利用重垂线可以检测墙壁是否竖直,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乙图,不管拔河时哪方胜出,双方通过绳子对对方的拉力都大小相等
C.丙图,A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显示的是A对B的拉力,B显示的是B对A的拉力
D.丁图,小丑不倒是因重心在绳下方,偏离平衡位置时,重力使其回复到平衡位置
【考点】重力的方向;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1)利用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可以制成重锤线,用来检查物体是否竖直与水平;(2)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性质相同,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