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濮阳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
1. (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A . 速度
B . 千克
C . 米
D . 秒
2. (2分) (2019八上·泰安月考)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
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 . 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 . 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3. (2分) (2019八上·龙山期末) 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像,则选项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像是()
A .
B .
C .
D .
4. (2分)100℃的水蒸气通过100℃的水,水蒸气和水将()
A . 水蒸气会减
B . 水会减少
C . 水和水蒸气的多少都不发生变化
D . 无法判断
5. (2分) (2018八上·荔湾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 .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 .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 用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6. (2分) (2020八上·香洲期末) 如图所示,是某餐厅推出的创意冰镇菜,白雾缭绕。
白雾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现象相同()
A . 樟脑丸变小
B . 阳光下湿衣服晒干
C . 草叶上出现露珠
D . 冰箱内出现霜
7. (2分)(2018·拉萨模拟) 如图是定州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B . 全天气温不会高于2℃
C . 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D .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8. (2分) (2018八上·惠安月考) 如图展示的是翟志刚在太空中走出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站在舱口处手举五星红旗的情景.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地球
B . 太阳
C . 月亮
D . 神舟飞船
9. (2分) (2019八上·珠海月考) 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相对于电梯来说游客是运动的
B . 以电梯为参照物,游客是静止
C . 相对于游客来说,电梯外的树木是向上运动的
D . 以电梯为参照物,电梯外的树木是静止的
10. (2分) (2019八上·龙华期末) 科学中经常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中图线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甲乙丙丁
A . 甲丙
B . 甲丁
C . 乙丁
D . 乙丙
11. (2分)如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B . 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熔化的过程
C . 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
D . 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的过程
12. (2分)(2018·定兴模拟) 以下有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 . 一支2B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
B . 六月份南京的平均气温约为50℃
C . 中学生跑完50m用时约4s
D . 教室内一盏日光灯额定功率约为200W
13. (2分) (2018八上·合肥月考) 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
在限速为108km/h 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A . 3m
B . 7m
C . 15m
D . 25m
14. (2分)(2019·苏州模拟)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A . 冬天哈出的“白气”
B . 正在消融的冰凌
C . 夏天湿衣服晒干
D . 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
15. (2分)敲音叉时,先轻轻敲,后用力敲,两次发出的声音()
A . 音调不同
B . 响度不同
C . 音色不同
D . 频率不同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共8题;共16分)
16. (2分) (2018八上·安徽月考) 如图所示,注射时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就会感到凉快,这是因为酒精________时,吸走皮肤表面的热,从而使皮肤________的缘故。
17. (2分)(2020·阜新) 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的规律制成的,它________测量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选填“能”或“不能”)。
如图“测温枪”是利用________来测量体温的(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18. (2分)(2014·泰州) 如图(甲),按精确测量要求,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 cm;如图(乙),电流表的示数是________ A;如图(丙),该电阻箱可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是________Ω.
19. (2分) (2017八上·汽开区期末) 动车从启动到离站的过程中,其速度________,质量________(选填“不变”、“变小”或“变大”).
20. (2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改动)
风寒温度
人们都有这样的体验:走在街上,穿着的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这时突然起了一阵大风,顿时感觉周身寒冷,这就是风寒效应。
风寒效应会影响人们对冷的感觉,导致人体感觉的温度与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别。
原来,人体的主要散热部位是皮肤,通过皮肤红外辐射、接触传导热量、冷热空气对流和汗液蒸发等方式散热。
当无风时,在人体皮肤和周围空气之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当刮风时,稳定的空气保温层不断被新来的冷空气所代替,并把热量带走。
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人也就感觉越寒冷。
科学家提出用风寒温度描述刮风时人体皮肤感觉的温度。
并通过大量实验找出了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下表是在气温为5℃时,风寒温度和风速的关系。
风速(km/h)010203040
风寒温度(℃)531-1-3
(1)风会使人感觉更寒冷的原因主要是加强了下列哪种散热方式(________ )
A.辐射B.传导 C.对流D.汗液蒸发
(2)一个质量为50kg的人散失热量4.2×105J,如果人体没有产生相应的热量,则体温将下降________ ℃。
[人体的比热容取4.2×103J/(kg·℃)]
(3)当气温为5℃,风速为35km/h时,地面的水会结冰吗?
答:________ 。
(4)根据所给数据,用T表示风寒温度,t表示气温,v表示风速,请你写出三者关系的表达式:________ 。
21. (2分) (2019八上·防城期中) 如图所示,雪糕是同学们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我们吃雪糕可以解暑降温,这是因为雪糕________时会吸收人体的热量。
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这“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的小水珠。
22. (2分) (2016九上·宜昌期中) 小华用相同质量的色拉油和水加工同样的菜,用同样的锅在相同火力下同时加热,发现色拉油升温比水快,这说明色拉油的________比水小;一段时间后,色拉油把菜炸黄了,而水没有,这说明色拉油的________比水高.(选填:“熔点”、“沸点”、“比热容”或“凝固点”)
23. (2分)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经过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选填“会吸热”、“会放热”、“不会吸热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选择“内侧”、“外侧”、“内、外侧”).
三、计算题(共15分,24题5分,25题10分) (共2题;共15分)
24. (5分) (2020八上·长春月考) 小明看到闪电后5秒听到雷声,打雷处距小明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
25. (10分)(2020·广东模拟) 据相关报道,汽车超重使得公路桥梁不堪重负,超限超载车辆每年碾出亿元“窟窿”。
国家规定,载重汽车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X105pa以内。
我省路政执法人员在某段公路稽查到一辆超载的六轴水泥罐装车,车货总质量高达100 t ,该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约为0.8m2 ,求:(1)该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使36km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2)该车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大?(1 t=103kg,g=10N/kg)
(3)该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四、综合题(共39分) (共6题;共39分)
26. (10.0分) (2016八·青岛月考) 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7. (5.0分) (2016八上·阜康期中)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如图甲,物体的直径是________ cm;
(2)如图乙,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_ ;
28. (6分) (2019八上·于洪期末) 把﹣10℃的冰放在手心里,冰_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立即熔化。
手心里的冰熔化时手会感觉很凉,这是因为冰熔化时需要________热。
29. (4.0分) (2016八上·源汇期中)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甲至乙乙至丙甲至丙
路程s1=________s2=64cm s3=90cm
时间t1=2s t2=________t3=6s
(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3= ;方法2:v3=(
+ )÷2.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0. (6.0分)下表是小明分别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实验的部分数据。
表一时间/min012345678
温度℃-6-4-2000123
表二时间/min0123456
温度℃9092940989898
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表二中第3分钟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是________℃。
(2)由表一、表二数据可发现冰熔化和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都是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3)小明发现水沸腾时,杯口不断地冒出大量“白气”,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后形成的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
(4)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31. (8.0分) (2018八上·扬州期末) 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下图中的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________(内焰/外焰/焰心)加热.
(2)甲、乙两组同学用同样多且初温相同的温水进行实验,加热所用的酒精灯也相同,结果甲组同学从开始加热到水沸腾用时较短,则甲组选择的是________ (A/B)套装置.
(3)乙、丙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实验,并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C所示的a、b两条曲线(a表示乙组的,b表示丙组的).由图像C可知,他们两组测得的水的沸点________(相同/不同),图________(D/E)所示的情形表示水正在沸腾,气泡里的主要成份是________.(选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氧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4)实验中有的同学对温度计中红色液体是不是酒精产生了疑问,查液体沸点表得知酒精的沸点为78℃(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由此断定红色液体 ________ (是/不是)酒精.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共8题;共16分)答案:16-1、
考点:
解析:
答案:17-1、
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
考点:
解析:
答案:21-1、
考点:
解析:
答案:22-1、
考点:
解析:
答案:23-1、
考点:
解析:
三、计算题(共15分,24题5分,25题10分) (共2题;共15分)
答案:24-1、
考点:
解析:
答案:25-1、
答案:25-2、
答案:25-3、
考点:
解析:
四、综合题(共39分) (共6题;共39分)答案:26-1、
答案:26-2、
答案:26-3、
答案:26-4、
答案:26-5、
考点:
解析:
答案:27-1、答案:27-2、考点:
解析:
答案:28-1、考点:
解析:
答案:29-1、答案:29-2、答案:29-3、答案:29-4、考点:
解析:
答案:30-1、答案:30-2、答案:30-3、答案:30-4、考点:
解析:
答案:31-1、答案:31-2、
答案:31-3、答案:31-4、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