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籽热处理对油茶饼中多糖含量及其抗氧化性影响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8-10-29;修回日期:2019-04-1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D0600803);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C0200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AFYBB2017ZA004-10)作者简介:罗凡(1980),女,助理研究员,
博士,主要从事经济林产品加工利用的研究工作(E-
mail )luofan329@163.com 。

油脂化学
油茶籽热处理对油茶饼中多糖含量及其
抗氧化性影响的研究

凡1,黄美群2,胡立松1,王

2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杭州311400;2.浙江农林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杭州311300)
摘要:考察了热风、
红外辐射和微波辐射3种油茶籽热处理方式对油茶饼中多糖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油茶籽仁饼和油茶籽饼中多糖含量分别为44.34、19.27mg /g ,说明多糖主要集中在油茶籽仁中;适度加热可以提高油茶饼中的多糖含量,高温(150ħ)或高火力微波(700W )
加热可能会导致油茶饼中多糖含量下降;油茶籽(仁)中的多糖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ABTS +

由基清除率>92%);尽管高温加热后油茶饼中的多糖含量有所下降,但是单位多糖的抗氧化性相对提高,这可能由于加热导致油茶籽多糖组成或结构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油茶籽;热处理;多糖;抗氧化性中图分类号:TS229;O6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969(2019)08-0041-05
Effect of heat treatment of oil -tea camellia seed on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in oil -tea camellia cake
LUO Fan 1,HUANG Meiqun 2,HU Lisong 1,WANG Chao 2
(1.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Hangzhou 311400,China ;2.Schoo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Science ,Zhejiang A &F University ,Hangzhou 311300,China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heat treatments of oil -tea camellia seed consisting of hot air ,infrared radiation and microwave radiation on the content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in oil -tea camellia cake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polysaccharides were 44.34,19.27mg /g respectively in oil -tea camellia kernel cake and oil -tea camellia seed cake ,which indica-ted that polysaccharides were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kernel.Moderate heating could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s in oil -tea camellia cake ,and high temperature (150ħ)or high -power micro-wave (700W )heating could cause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s to decrease.Polysaccharides from oil -tea camellia had higher antioxidant activity (ABTS +scavenging rate above 92%).Although the content of polysaccharides in oil -tea camellia cake decreased after high temperature heating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per unit was improved ,which might be due to the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r structure of oil -tea camellia seed polysaccharides after heating.
Key words :oil -tea camellia seed ;heat treatment ;polysaccharide ;antioxidant activity
油茶(Camema oleifera ),
山茶科(Theaceae )山茶属(Camellia L.)植物,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俱佳的木本油料树种。

目前,我国油茶籽油年产量已达50多万t ,位列国家重点发展的四大油种之一。

油茶籽饼粕是油茶籽榨油后的残余物,
年平均产量约为39.71万t [1]。

油茶籽饼粕中除含
有油脂外,
还有茶皂素、糖类等物质[2-3]。

目前,油
茶籽饼粕大部分被用作清塘剂、肥料和燃料,甚至被废弃,少量用于茶皂素的提取,极少部分用作饲料,
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油茶籽多糖对·OH、DPPH·具有较高的清除活性[4-5],此外还具有明显的降血脂[6]、抗肿瘤[7]、促进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生长[8]等功效。

目前油茶籽中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多糖的提取,如范燕华等[9]以油茶籽饼粕为原料,先用热水浸提,再进一步用碱法提取碱溶性油茶籽饼粕多糖;陈桂冰等[10]对比了Sevage法、三氯乙酸法、聚酰胺法、酶法脱茶籽多糖提取液中蛋白的效果;金日升等[3]利用酶解与传统热水浸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油茶籽饼粕多糖。

在油茶籽干燥、炒(蒸)制和压榨过程中,温度不可避免地对油茶籽的内部形态及营养成分产生重要影响。

热处理对油料的影响包括导致其内部微结构的物理改变和化学变化,如水分的降低、脂质修饰、颜色的变化和经美拉德反应产生新的香味物质等,而微结构和脂质修饰也可能导致敏感脂类的氧化以及抗氧化剂等代谢物含量的变化[11]。

本研究组在前期对压榨条件影响油茶籽油品质的研究中发现,在压榨前对油茶籽进行不同温度炒制处理,压榨后油茶籽中天然成分的含量或升高或降低,呈现不同程度变化[12]。

本文旨在研究热处理对油茶籽(仁)多糖含量和抗氧化性的影响,为探索加工过程中油茶籽理化性质变化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为油茶籽副产物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材料
油茶籽样品于2017年12月底采自浙江康能食品有限公司油茶基地,在原料清理时除去未成熟粒、破损粒和霉变粒,油茶籽仁含水率6.58%,含油率49.93%。

DGG-9140热风烘箱,P70F20L-DG(S0)微波炉(额定微波频率2450MHz,广东格兰仕微波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MG38CB-AA烤箱(输出功率700W,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YY-190自动液压榨油机(洛阳金厦液压机械有限公司),SPD-10A型紫外检测器(日本岛津公司)。

1.2实验方法
1.2.1油茶籽热处理
称取一定量油茶籽平铺于托盘中,分别采用3种加热方式加热不同时间,加热后摊晾自然冷却至室温,剥壳(样品D不剥壳)后液压榨油,油茶籽饼冷藏备用。

表1为3种加热方式的具体条件。

表13种加热方式及条件
加热方式加热时间/min加热温度/功率样品
热风0、20、40、60、90、12090、120、150ħ油茶籽仁
微波0、5、10、15、20245、420、560、700W油茶籽仁
红外0、20、40、60、90、12090、120、150ħ油茶籽仁、油茶籽
油茶籽分别经过烘箱以热风方式加热处理,经过微波炉以微波方式加热处理,以及经过烤箱以红外加热处理后,剥去油茶籽壳,得到油茶籽仁样品,测定榨油后油茶籽仁饼中多糖含量及其抗氧化性;油茶籽经过烤箱以红外加热处理后,得到油茶籽样品,测定榨油后油茶籽饼中多糖含量及其抗氧化性。

1.2.2油茶籽(仁)饼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样品中多糖含量的测定参考SN/T4260—2015方法,并略作改动。

称取粉碎油茶籽(仁)饼1.0g于具塞离心管中,加入5mL水浸润,缓慢加入20mL无水乙醇,旋涡振荡混匀,超声提取30 min。

提取结束后,于4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

不溶物用10mL80%乙醇溶液洗涤、离心。

用25mL水将离心沉淀移入圆底烧瓶,加入25mL水,70ħ水浴中提取1h,8000r/min离心10min,上清液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残渣加入25mL水重复提取3次,合并上清液,加水定容,得到样品测定液。

取1.0mL样品测定液加入1.0mL6%苯酚溶液,然后快速加入5.0mL硫酸,静置10min。

旋涡振荡使反应液充分混合,然后将试管置于30ħ水浴中反应20min,490nm测吸光值。

以葡萄糖制定标
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0.1056x+0.0148,R2= 0.9995(x为吸光值,y为葡萄糖质量浓度,mg/mL)。

1.2.3多糖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
参考Han等[13]方法配制ABTS反应液。

使用时将其稀释至吸光值在0.75 0.80范围,取6mL 稀释液与200μL多糖提取液(油茶籽(仁)饼多糖提取液)混合,避光反应30min,测734nm处吸光值(A
t
),取6mL稀释液与200μL甲醇,避光反应30
min,734nm处测吸光度值(A
)。

按下式计算ABTS+自由基清除率。

ABTS+自由基清除率=(A
-A
t
)/A
ˑ100%
2结果与讨论2.1热处理对油茶饼中多糖含量的影响
经测定,加热前油茶籽仁及油茶籽得到的油茶
饼中多糖含量分别为44.34、19.27mg /g ,油茶籽经过不同条件加热后得到的油茶饼多糖含量变化如图1所示。

图1油茶籽经不同方式加热后得到的油茶饼中多糖含量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
各种加热方式中,短时低温加热时,油茶饼中多糖含量随加热时间延长略有提升,可能是因为加热促进了分子的热运动性,从而提高了多糖的溶解度
[14]
,但随加热时间的延长,油茶饼
中的多糖含量随加热强度的增加而减少,这可能是因为高温破坏了多糖的稳定性
[15]。

从图1A 可以看
出:热风加热时,多糖含量随加热时间的延长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90ħ加热20min 时,最小值出现在150ħ加热90min 时,分别为66.30、35.72mg /g ,比初始增加49.5%和减少19.4%。

从图1B 可以看出,微波加热时,700W 加热下随加热时间的延长油茶籽仁饼中多糖含量先减少后增加,尤其是加热15 20min ,多糖含量从39.05mg /g 升高到53.07mg /g ,提高了35.9%,而其余3种火力加热下油茶籽仁饼中多糖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在低火力(245W )加热10min 多糖含量上升到49.37mg /g ,比初始提高了11.3%,而中火力(420W )和中高火力(560W )加热时,均是在加热15min 时多糖含量上升到最高,分别为67.42、64.46mg /g ,比初始提高了52.1%和45.4%。

从图1C 和图1D 可以看出:中低温(90、120ħ)对油茶籽红外加热时,油茶籽仁饼中多糖含量缓慢上升,高温(150ħ)加热时,油茶籽仁饼多糖含量持续下降,在加热120min 结束时,90、120、150ħ条件下,油茶籽仁饼中多糖含量分别比初始上升5.3%、8.1%及下降29.5%;与油茶籽仁饼相似,中低温
(90、120ħ)对油茶籽红外加热初期(0 40min ),油茶籽饼中多糖含量上升,
最高达到21.79、22.81mg /g ,分别比初始提高了13.1%和18.4%,高温(150ħ)加热时油茶籽饼多糖含量持续下降,最低降至12.40mg /g ,比初始降低了35.7%。

与油茶籽仁饼不同的是,在加热后期,120ħ处理的油茶籽饼多糖含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这与150ħ加热时类似,高温加热后期多糖含量的升高可能是因为美拉德反应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与苯酚反应引起吸光值的增加。

油茶籽饼和油茶籽仁饼中多糖含量的变化不同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油茶籽饼中的多糖在高温加热初期其含量下降更多,在加热末期其含量上升更快,这可能是因为美拉德反应生成的糠醛或羟甲基糠醛含量上升。

2.2
热处理对油茶饼中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对油茶饼中多糖进行了ABTS +
自由基清除能
力的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A 可以看出:经热风加热处理的油茶籽
仁饼中多糖的ABTS +
自由基清除率均在加热初期
显著提高,
除了90ħ外,120、150ħ加热后期ABTS +自由基清除率略有下降,加热120min 时,
3个温度的ABTS +
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99.24%、
97.98%和97.16%。

从图2B 可以看出,与热风加热相似,微波加热初期4种火力下油茶籽仁饼中多
糖ABTS +
自由基清除率增加,
到后期几乎保持稳
定,只有中高火力(560W)加热后期ABTS+自由基清除率仍提升,到加热结束,其清除率升高到97.87%,超出其他3种火力下的油茶籽仁多糖。

从图2C和图2D可以看出,经过红外加热后,油茶籽(仁)多糖的抗氧化性都有提高,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油茶籽仁中多糖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降低,150ħ加热120min后多糖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4.92%。

但是红外不同加热温度对油茶籽中多糖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影响不明显,但高温(150ħ)加热后期ABTS+自由基清除率明显低于90、120ħ的,加热120min后多糖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92.67%。

图2不同方式加热后油茶饼中多糖的ABTS+自油基清除率变化
2.3单位多糖的抗氧化性
由于不同热处理后油茶饼中多糖含量有所变
化,因此将2.2和2.1中的数据结合,讨论单位多糖
的抗氧化性,结果如图3所示。

图3不同方式加热后油茶饼中单位多糖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变化
从图3可以看出,油茶籽经过不同方式的热处
理后,其单位多糖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随加热强
度的增加而增加,尤其是在热风和红外加热60min
时,高温(150ħ)处理后的油茶饼中单位多糖的
ABTS+自由基清除率明显高于低温(90ħ)处理的。

在热风和红外150ħ加热60min后,单位多糖的
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比90ħ加热后增加了
34.8%和58.4%,高火力(700W)微波加热5min
后,单位多糖的ABTS+自由基清除率比低火力(245
W)加热后增加了38.7%。

结合图1可以看出,虽然低温加热有利于保留油茶籽(仁)中多糖含量,但是高温加热后单位多糖的抗氧化性能更强,这可能是因为高温时多糖组成或者结构发生了变化,产生了抗氧化能力更强的多糖类物质,具体转变途径以及物质结构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3结论
考察了3种热处理方式下油茶籽仁和油茶籽中多糖含量及其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油茶籽中的多糖主要集中在仁中,其中油茶籽仁饼和油茶籽饼中多糖的含量分别为44.34、19.27mg/g,适度加热可以略提高油茶籽(仁)饼中的多糖含量,但是高温(150ħ)或是高火力微波(700W)加热可能会导致油茶籽仁饼和油茶籽饼中多糖含量下降;油茶籽(仁)中的多糖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ABTS+自由基清除率>92%);尽管高温加热后油茶籽(仁)饼中的多糖含量有所下降,但是单位多糖的抗氧化性能提高,这可能是因为高温加热导致油茶籽(仁)多糖组成或结构发生了变化,具体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曹国锋,邬冰,钟守贤.茶叶籽油、油茶籽油与茶树油的区别[J].中国油脂,2008,33(8):17-20.
[2]邓桂兰,彭超英,卢峰.油茶饼粕的综合利用研究[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4,20(3):130-132.
[3]金日生,徐冰彦,袁传勋.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油茶籽饼粕多糖工艺[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1):107-109.
[4]张丽美,杨婷婷,胡蒋宁,等.超声波辅助提取茶粕多糖及其抗氧化活性[J].食品科学,2013,34(18):36-40.[5]安茂强.茶籽多糖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性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9.[6]陶俊.油茶籽多糖分离纯化及降脂机理的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0.
[7]JIN X,NING Y.Antioxidant and antitumor activities of the polysaccharide from seed cake of Camellia oleifera Abel [J].Int J Biol Maeromol,2012,51(4):364-368.[8]WANG Y,LIU Y,MAO F,et al.Purification,character-ization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 vitro of polysaccharides
extracted from tea seeds[J].Int J Biol Macromol,2013,62(11):508-513.
[9]范燕华,甘纯玑.碱溶性油茶籽饼粕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J].福建轻纺,2013(11):28-32.
[10]陈桂冰,孙培冬,季晓彤,等.茶籽多糖的提取及脱蛋白工艺研究[J].中国油脂,2016,41(8):74-77.[11]CHANG S K,ALASALVARC,BOLLING B W,et al.Nuts and their co-products:the impact of processing
(roasting)on phenolics,bioavailability,and health bene-
fits—a comprehensive review[J].J Funct Food,2016,26:88-122.
[12]罗凡,费学谦,李康雄,等.预处理条件对油茶籽液压榨油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6,31(4):94-99.
[13]HAN JR,YAN J N,SUN S G,et al.Characteristic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comprehensive flavour compound
profile of Scallop(Chlamys farreri)mantle hydrolysates-
ribose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J].Food Chem,2018,261:337-347.
[14]罗其昌,崔春,李文治.提取温度对香菇多糖理化性质和免疫活性的影响[J].现代食品科技,2017,33
(11):23-30.
[15]殷少文,叶世芸,赵琳珺,等.干燥温度及生长年限对黔产青钱柳中多糖含量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18,46(1):82-85.
欢迎订阅2019年度《中国油脂》
欢迎关注中国油脂微信公众
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