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学案中图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学习目标明目标、知要点
认识不一样历史阶段人地关系思想的特色以及可连续发展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联合实例理解可连续发展的涵义和基来源则。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1.史前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期间
(1)生产力水平:极低,人类以渔猎和收集为生。

(2)人地关系:环境限制人类,人类被动地适应自然,与环境是一种依靠关系。

2.农业文明——人类利用、改造自然期间
(1)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的依赖性大大减弱,抗衡性增强。

(2)环境问题:过分放牧和过分毁林开荒,惹起了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系统变得日趋简单和柔弱。

(3)人地关系:不协调,但产生了科学的萌芽。

3.工业文明——人地矛盾日趋尖利期间
(1)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试图主宰自然。

(2)环境问题:全世界天气变温暖臭氧层损坏,影响人类社会生计和发展。

(3)人地关系:全面表现不协调,人地矛盾快速激化。

二、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连续发展之路
1.可连续发展思想的提出
1987 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名为《我们共同的将来》的大纲,指出
人类要想连续生计和发展,就一定改变目前的发展方式,走可连续发展的道路。

2.可连续发展的含义
(1)定义:既要知足今世人发展的需求,又不伤害后辈人知足其需求的能力。

(2)内容
①人类要发展,特别是穷人要发展。

②发展要有限度,要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③不可以危及后辈人的发展,即代与代之间的公正。

④重申全世界范围内不一样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公正,即代内公正。

(3)内涵:经济的、社会的、生态的可连续发展。

3.可连续发展的原则
(1)公正性原则
包含代内公正、代际公正、责任公正。

(2)连续性原则
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以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发展要拥有可连续性。

(3)共同性原则
实现全世界可连续发展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和总目标,只有全世界协调一致共同奋斗,才是实
现可连续发展的独一门路。

一、判断题
1.在采猎文明期间没有环境问题。

()
2.“时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反应了谋事在人的人地思想看法。

()
3.“地者政之本也,辨于土而民可富。

”反应了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看法。

() 4.农业文明期间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

()
5.“田园城市”设计理念表现了人地伙伴论思想。

()
答案:1.× 2.√ 3.× 4.× 5.√
二、选择题
6.假如你能沿着时空地道回到人类社会早期,你会发此刻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为
低下,人们主要依靠收集与打猎为生。

天空中闪电掠过,他们会吓得跑很远对于人类社
会早期人地关系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被动地适应环境
B.对资源和环境开发利用的强度和广度增强
C.出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D.人类经过使用机械加深对环境的影响
分析:选 A。

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很低,人类被动地适应环境。

7.人类提出“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是在()
A.收集渔猎期间B.农业文明期间
C.工业文明期间D.环境文明期间
答案: C
8.地区发展的不一样阶段,人地关系的变化是()
A.不协调——协调——不协调
B.不协调——协调
C.协调——不协调——协调
D.协调——不协调
答案: C
“宇宙飞船经济”是把地球当作一个巨大的宇宙飞船,除了能量要依靠太阳供应外,人
类的全部物质需要靠完美的循环来获取知足。

生命就是在这车水马龙的物质循环中得以表现
的。

“宇宙飞船经济”要求人类依据生态学原理建筑一个自给自足的、不产生污染的经济或生产系统,它将是一种封闭的经济系统,其内部拥有极其完美的物质循环和更新的性能。

据此回答 9~10 题。

9.“宇宙飞船经济”表现了()
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
B.人类中心论思想
C.人地协调思想
D.人地抗衡性思想
10.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造成()
A.人类崇敬自然,地理环境向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B.人地关系对峙,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阻滞
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速
分析:第 9 题,从资猜中我们能够看出“宇宙飞船经济”重申人类和自然的互相协调发
展,实现物质循环使用,其实不产生污染。

第10 题,这类思想有益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答案: 9.C 10.D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合作研究】
阅读资料,研究以下问题。

资料我国哲学中最广博精湛的中心——“天人合一”理论,源于老子《道德经》:“以人合天,而绝非以天合人”。

即天人和睦,而绝非以人胜天。

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他所著的
《齐民要术》中也提出“顺时节,量地利”的思想,人类只好依据自然界存在的规律去适应
自然,而不是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对大自然任意争夺。

(1)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理论是谁先提出来的?
(2)老子和贾思勰的思想从目前来看,其主旨是什么?
提示: (1) 老子。

(2) 他们的思想都是追求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所以能够说是可连续发展思想的萌芽。

【中心归纳】
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对人地关系的认
期间人类活动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

生产力水平极为
低下,人类被动
史前文明期间地适应环境,对
人地关系认识肤

还不可以正确认

人地关系的不协
农业文明期间调,但对人地关
系产生了科学的
萌芽
人类试图成为自工业文明期间
然的主宰
人类认识到应主
动谋求人与地理后工业文明期间
环境的和睦,走
可连续发展之路
生物质源遭破
收集和渔猎,对坏,惹起物种灭
崇敬自然、敬畏环境的影响极为绝。

但环境问题
自然
有限对人类的威迫并
不严重
大规模地开发和
谋事在人、天人利用资源,人与环境遭损坏,出
有关论和因地制自然的抗衡性增现各样生态问题
宜思想

出现了地理环境人类对资源的开人地矛盾快速激
决定论、可能论、发利用达到了空化,环境问题日
适应论、生态论前的规模和高度趋尖利
等看法
人口激增、资源
改变传统的发展出现了人地协调
欠缺、环境污染、
模式,走可连续论、可连续发展
生态损坏等问题
发展之路论
日趋严重
图示法记忆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追踪训练】
丛林被大片砍伐,随之而来的是土地沙漠化威迫人类。

于是造林活动蓬勃发展起来了,各地的“防备林”建起来了,“绿色长城”筑起来了。

我们给大自然一份礼品,大自然便给予人类一方乐土。

据此回答 (1) ~ (2) 题。

(1) 上述资料反应的人地关系思想主假如()
A.谋事在人论的思想B.人地协调论的思想
C.适应论的思想D.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2) 以下活动对资料反应的人地关系有益的是()
A.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
C.取消小煤窑、封闭小火电厂
D.大批施用化肥、农药
分析:第 (1) 题,判断人地关系思想要依据最后一句话“我们给大自然一份礼品”,这份“礼品”就是保护好自然环境,“大自然便给予人类一方乐土”,也就是人与自然和睦一致。

第 (2) 题,取消小煤窑、封闭小火电厂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

答案: (1)B(2)C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连续发展之路
【合作研究】
读图,研究以下问题。

(1)图①、图②分别反应了什么环境问题?违反了可连续发展的哪些原则?
(2)我们采纳何种生活方式更有益于可连续发展?
提示: (1) 图①反应老汉过分捕捞,违反了公正性原则;由儿童的担忧还能够看出来这
种做法也违反了连续性原则。

图②反应了环境污染严重,违反了公正性原则。

(2)我们应当采纳绿色花费方式,倡议适量花费,根绝过分花费,推行垃圾分类回收,
资源重复利用等。

【中心归纳】
1.可连续发展的内涵
2.可连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内容要求
每个国家和地域都应享有公正的资源分派和公正性
发展时机;目古人类的后辈应拥有与今世人
代内公正、代际公正、责任公正同样的公正发展时机;发达国家应付帮助贫原则
穷国家改良经济情况负有更大的责任,并为
改良地球环境供应更多支持
连续性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人类应做到合理利用全部自然资源,保持合
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定保持在资理的人口规模,办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原则
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以内的关系
各国共同参加经济发展和环境解决全世界性环境问题,一定进行国际合作;
共同性
对于全世界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敬各国主

保护,地域决议和行动应当有助
原则和权益的基础上,拟订各国都能够接受的全于实现全世界整体的协调
球性目标和政策
【追踪训练】
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所反应的环境问题是:因为 ________不停增添,以及 ________不停增添,世界耕地面积已趋于零增添,甚至有所减少。

(2) 乙图所反应的问题是:不合理地开发资源,开发速度超出了资源的________能力。

(3) 甲、乙两图共同反应的问题是:人类经济发展在知足今世人需求时________了后辈人知足其需求的能力,进而违反了可连续发展的________性、 ________性原则。

分析: (1) 从甲图可直接看出,因为人口增添,建筑物不停占用耕地。

(2) 乙图反应了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速度超出了资源的重生能力,使资源不可以够连续利用。

(3) 耕地资源的破坏、资源的过分使用,都影响了后辈人的资源利用,同时也会造成资源枯竭,影响到资源的
可连续利用,因此违反了公正性、连续性原则。

答案: (1) 人口建筑物(2) 重生
(3) 伤害公正连续
可连续发展系统表示图的判读
【典图示例】
联合上图剖析,请填写:
可连续发展不单是指经济的发展,还包含________发展和社会发展。

生态、经济、社会的连续发展互相联系、互相限制,共同构成复合系统,此中________可连续发展是基础,________可连续发展是条件,________可连续发展是目的。

答案:生态生态经济社会
【判读技巧】
本图主假如为了说明可连续发展复合系统是由社会、经济、生态三个子系统构成,以及三个子系统之间、人类与这三个子系统之间的互相关系。

判读本图应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该复合系统由三个子系统构成:社会、经济、生态。

此中生态系统供应资源、容纳
荒弃物,是基础;经济系统供应资本,是保障;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最后目的。

(2)在整个系统中,人处于中心地位,培育人的可连续发展意识和看法是实现可连续发
展的中心任务。

(3)此系统表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采纳适合的发展方式和保护举措,促进人类的
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同时,可连续发展要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保护人类同样、自由,免受各种危害侵袭,提高社会教育水平及文明意识,最后达到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和睦相处。

【针对练习】
读可连续发展图解,达成(1) ~ (2) 题。

(1)E 、F、 G的内容分别是 ()
A.人口可连续发展、社会可连续发展、经济可连续发展
B.第一家产可连续发展、第二家产可连续发展、第三家产可连续发展
C.农业可连续发展、工业可连续发展、交通运输可连续发展
(2)E 1、 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
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花费、保护生物多样性
C.农业与农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沙漠化防治
D.除去贫穷、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
分析:可连续发展的内涵归纳起来有三点,即社会可连续发展、经济可连续发展、生态
可连续发展。

经济可连续发展重申发展不单要重视增添数目,更要追求改良质量、提高效益、
节俭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花费模式,实行洁净生产和文明花费,经济可连续
发展应当包含人类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的改良和生产方式的改良三个方面。

生态可连续发展
重申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社会可连续发展重申发展要以改良和提高生活
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答案: (1)D(2)B
对点练一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此间者异俗”( 《礼记·王制》) 。

意思为:幽谷大川里,制度
总会与外界不一样,生长在那边的人民的民俗总与外界不一样。

“沃壤之民不材,瘠土之民向义”
( 《管子》 ) 。

意思为:富庶地域的人没有才能理想,是因为他们贪于享福;贫穷地域的人都
重视信义,是因为他们独自自主,乐于劳动。

以上都是我国古代有关人地关系的思想,据此
回答 1~2题。

1.资猜中两句话反应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天数决定全部
B.人类主宰自然
C.谋事在人
D.人类应当与自然和睦相处
2.该思想形成于()
A.农业社会期间B.工业社会期间
C.人类社会早期D.后工业化期间
分析:资猜中的两种思想形成于人类社会早期,人类对环境既崇敬又依靠,把全部自然
现象及其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归纳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

答案: 1.A 2.C
对点练二谋求人地关系协调,走可连续发展之路
2016 年 9 月 1 日,太湖结束了长达7 个月的封湖禁渔期,迎来了秋汛开捕的第一天。

读太湖流域及邻近地域表示图,回答3~4 题。

3.太湖按期禁渔最能表现可连续发展的()
A.公正性原则
B.连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4.太湖按期禁渔,能够()
A.控制污水入湖,改良湖水质量
B.保证渔业资源连续利用
C.调理太湖的水量,进而减少旱涝灾祸
D.让农民有充分的时间从事栽种业生产
分析:第 3 题,太湖按期禁渔是为了给鱼类供应养精蓄锐的时机,进而保证渔业资源能被长久、稳固地利用,这最能表现可连续发展的连续性原则。

第 4 题,太湖按期禁渔,可使渔业资源得以恢复,进而保证渔业资源的可连续利用。

答案: 3.B 4.B
[ 基础稳固 ]
以下图为某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表示图。

读图回答1~2 题。

1.对于该社会发展阶段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人类依靠环境,崇敬自然
B.人类试图主宰自然,征服自然
C.环境问题主要为局部性的生态损坏
D.人类已经提出了可连续发展的思想
2.图示生产活动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植被损坏②水土流失
③酸雨危害④环境污染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分析:第 1 题,图中的生产活动为农业生产,因此该图反应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农业文明
期间。

农业文明期间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渐渐增强,在局部地域出现了生态损坏问题。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在20 世纪 70 年月才被提出的。

第 2 题,农业生产活动会造成地表植被的损坏,
简单惹起水土流失。

答案: 1.C 2.A
以下图为人类文明不一样发展阶段的经济资源及生产力发展水平表示图。

读图回答 3~4 题。

3.对矿产、能源依靠最强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是()
A.史前文明B.农业文明
C.工业文明D.后工业文明
4.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促进生产力超更加展的主导因素是()
A.资源B.科技
C.市场D.交通
分析:第 3 题,工业革命期间,人们开矿山、修水坝、建城市等,对矿产、能源依靠最
大。

第 4 题,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会极大地刺激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3.C 4.B
5.下边是《漂亮中国》的漫画,“漂亮中国”反应的思想属于以下哪一种人地关系理论
()
A.谋事在人论的思想
B.人地协调论的思想
C.适应论的思想
D.环境决定论的思想
分析:选 B。

“山绿了、天蓝了、水清了、民富了”反应了自然和人类的发展相协调,
切合人地协调论的看法。

“光盘行动”指就餐时倡议人们不浪费粮食,吃光盘子里的东西,吃不完的饭菜打包带走。

据此回答 6~ 7 题。

6.“光盘行动”在节俭粮食的同时,减少了浪费,为可连续发展作出了贡献,其详细体
现了可连续发展的()
A.生态的可连续发展B.经济的可连续发展
C.社会的可连续发展D.生活的可连续发展
7.若我们每一个人都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实质上就是在践行可连续发展的()
A.共同性原则B.连续性原则
C.公正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分析:第 6 题,只需我们时辰注意自己的行为,就时辰践行着可连续发展,“光盘行动”
其实是实现可连续发展的方式之一,其属于经济的可连续发展的构成部分。

第7题,假如
每一个人都参加到可连续发展的队列里,对可连续发展我们都作出了贡献,这表现了可连续发
展的共同性原则。

答案: 6.B 7.A
8.阅读下边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我国是世界上风水文化起源地与居住环境实践应用最早的国家,风水文化宽泛
影响着我国古代城市规划、园林规划、民居等的设计思想与方式。

资料二漫画《“风水”惹的祸?》。

(1)资料一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人地关系?是怎样表现的?
(2)资料二内容表现了哪个历史期间的“人地关系”?是怎样表现的?
分析:此题组以风水学的不一样应用考察了人地关系在生活中的表现,资料一表现了“天
水学有其踊跃的一面,也有其悲观的一面,我们应辩证地对待它的价值。

答案: (1) 人地协调。

着重人和环境的和睦,房子和环境的和睦,讲究以人为本,天
人合一,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表现。

(2) 史前文明期间。

史前文明期间地理环境限制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 能力提高 ]
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表示图,回答1~2 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选项是()
A. a 表示资源开发
B. b 表示生产活动
C. c 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 d 表示荒弃物排放
2.属于 a 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是()
A.煤炭开采——地面沉降
B.化工厂——水污染
C.火电厂——大气污染
D.冰箱使用——臭氧层损坏
分析:第 1 题,图中字母的含义: a 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为资源开发; b 表示对资源进行加工,为某种生产活动; c 表示供应生产活动所获取产品给人类花费,为花费活动;
d 表示荒弃物排放。

第 2 题,水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损坏都是人类在生产活动和花费活
动中产生的荒弃物造成的,属于 d 阶段;煤炭开采造成地面沉降,是在开发资源阶段产生的。

答案: 1.C 2.A
剖析图中人地关系的三种不一样看法,达成3~5 题。

3.“广谷大川异制,民生此间者异俗” (《礼记·王制》) 反应的人地关系思想与图中一
致的是()
A.看法一B.看法二
C.看法三D.都不是
4.图中三种看法表现的人地关系思想演变次序是()
A.看法一、看法二、看法三B.看法二、看法三、看法一
C.看法三、看法一、看法二D.看法一、看法三、看法二
5.以下做法或说法不切合看法三思想的是()
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退耕还林,退耕还牧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植树造林,修筑水库
分析:第3、 4 题,依据图中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关系,看法一、二、三表现的人地关系
思想分别是地理环境决定论、人类中心论、人地伙伴论。

第 5 题,由图可知该看法重申人类
社会和环境互相影响,重申人地关系应协调发展。

竭泽而渔,焚薮而田,违反了可连续发展的公正性原则和连续性原则,不切合看法三的思想。

答案: 3.A 4.A 5.C
6.阅读不一样社会阶段资源利用表示图,图中数码表示智力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主要指区位条件 ) 。

图中数码与资源种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A.①智力资源②矿产资源
B.①空间资源③矿产资源
C.②空间资源③智力资源
D.②矿产资源③智力资源
分析:选 D。

农业文明早期阶段,人类对空间资源( 如土地、水源等) 利用比较充分;到农业文明后期,跟着生产力的发展,空间资源对人类的影响降低,矿产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
响增强;进入生态文明阶段,矿产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减弱,而智力资源的影响增强。


此剖析可知,③为智力资源,②为矿产资源,①为空间资源。

7.图片反应的主题主要表现违反公正性原则的是()
分析:选 C。

公正性原则是指资源分派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表现公正。

图 A 是一种侵犯耕地的行为;图B、图 D 都是一种损坏植被的行为;图 C 表现的是人类活动影响其余物种生计
空间的行为。

8.以下图是人类社会不一样发展阶段经济增添主导因素的构成表示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 A 表示 ________,它是决定 ________时代经济增添的要点因素。

(2)剖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添主导因素的变化特色。

(3)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是________时代。

试剖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由。

(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析: (1) 各社会发展阶段影响经济增添的主导因素各不同样。

农业文明时代,人类主
要利用土地、水、天气等资源,改造自然。

(2) 影响各社会发展阶段的构成因素的影响程度
不一样,即所占比重最大的为主导因素。

(3) 人地关系认识由不科学向科学发展,人地关系向
人地协调方向发展。

工业文明时代,人地矛盾激化。

主要原由是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
济增添;过分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生态损坏严重等。

(4) 环境文明时代,人类认识到不可以再走传统的以高投入、高耗费、高污染为特色的发展道路,一定走社会、经济、生态协
调发展的可连续发展道路。

答案: (1) 土地农业文明
(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添的要点因素,跟着时代的发展,其影响力不停降落;
土地对经济增添的影响力降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添的影响力渐渐增强,后期成为要点因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停提高。

(3) 工业文明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添;过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
染与生态损坏严重。

(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