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多轻快的滚动快速作文法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滚动快速作文有奖征文(二)
“多轻快”的滚动快速作文法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单篇作文教学是最无章法的——杂而乱。
而给作文教学带的痼疾是——少慢差费,每学年的课时很多,但对学生而言收效甚微。
所谓“少”即积极参与的学生少。
所谓“慢”即见效慢。
所谓“差”即作文教学收效差。
所谓“费”即费时费力。
这是对老师而言的,老师面对人数众多的班级,语文老师需要把所有学生的作文一一看过,并打上我们认为还不错的评语。
但到了学生手里,他们对批语束之高阁,更不知道自己作文的问题出在哪里。
以上几点是我认为当前作文所面对的真实困境,我们语文老师必须从这种被动环境中走出来,还作文教学一个更为精彩的舞台。
单篇的作文教学,教师注重的是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与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教学和训练要有梯度,可以把构思、修改、点评、反思纳入作文课堂,当成作文教学,把作文的机会充分让给学生,要学生大胆地说、写、评、思,突出以为学生为主体地位的作文课堂。
常听到不少教师抱怨学生的启而不发。
其实不然,学生的头脑中蕴藏巨大的创造潜能,具有无限的创造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赏识学生,把作文的权利真正交给学生。
老师只是优化作文指导,引导学生根据写作范围和自己的兴趣写作,激发学生表达的冲动。
多篇作文在“多快好省”
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突出了滚动快速作文的“多轻快”。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一、兴趣调动:1.信息交流多。
2.竞赛形式多。
3.发言多。
二、思维流程:1.思考多2.循环多。
3.点评多。
4.反思多。
5.展示多。
轻:一、老师:1.讲课任务轻。
2.批改负担轻。
二、学生:1.听课思想轻。
2.课业负担轻。
快:一、快速。
1.构思快。
2.铺写快。
3.点评快。
4.反思快。
二、快乐。
1.有成就感快乐。
2.提高了效率快乐。
多
一、兴趣调动:兴趣是写作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就有了写作的热情,有了热情,学生的作文才会畅所欲言,才会有创新、有活力。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就在不断的练习中提高了。
1.信息交流多。
多篇作文循环做,每次作文训练,都有6个单元的信息交流,使得课堂信息量大增。
学生思想火花碰撞的机会增多,多角度探讨问题的机会增多。
创造性的构思比较活跃,学生成就感通过滚动一次一次增强。
2.竞赛形式多。
由于滚动快速作文设计的作文新工具设计了快速构思评比栏、作文字数评比栏、作文时间评比栏、作文点评评比栏、作文反思评比栏,用制度保证了多元化的竞赛。
学生获得表扬的机会增多,自然就喜欢作文了。
3.滚动快速作文由于设计了学案,学生对自己每次滚动训练的内容了然于胸,都在课前做好准备,因而上课发言积极。
加上学生滚动快速作文的发言是在学生训练之后,学生先写了,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因此课上争先恐后地发
言,有时只有限制学生发言,得甲等的学生才有资格发言。
二、思维流程:单篇作文老师往往只训练作文教学的铺写这个思维流程,构思、修改、反思几个思维流程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多篇作文用制度保证了作文所有的思维流程得到有效训练,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思考多。
多篇作文循环作,一个学期的作文同时写,每次每个单元的作文都引起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滚动学而时习之,在反复学习中提高构思水平,达到快速构思的目的。
2.循环多。
由于学生在每一次滚动学习中都学习不同单元内容的作文,学生有机会温故而知新,在铺写的时候直接把前一次的作文技巧运用到后一次作文当中,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3.点评多。
滚动快速作文设计了3个学生的点评栏目,用制度保证点评的数量,这样上课时,作文点评可以说是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每个人要求点评3个人的作文,每个人的作文要有3个人的点评,学生点评的是多个单元的内容,接受的是多个单元的信息,从而掌握了多个单元的作文写作方法,通过多次滚动,就学会了批改作文的方法。
4.反思多。
滚动快速作文的作文新工具设计了作者反思栏,把反思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来落实,使学生对作文的反思由不自觉到自觉反思,提高了作文反思的质量。
学生作文每次都当堂反思,及时反馈,在多次自觉的反思中能迅速纠正作文的错误。
5.展示多。
作文旧工具学生因为受作文本翻页的限制,学生写的作文展示很不方便。
作文新工具有几个优点,一是把作文的正文设计在一面,老师浏览批改很方便,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快速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学生马上纠正,让面批面改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二是学生相
互批改方便、快速,设计的栏目一目了然,学生只要按照格式来写,整齐划一,文面美观。
学生批改也是一种享受。
三是作文纸可以装订成册,批改后挂在墙上或贴在墙上展示。
四是及时推荐优秀作文给各种报刊发表,这是最高级的展示。
轻
一、老师:1.讲课任务轻。
单篇作文教学,老师在指导和讲评时,往往大讲特讲,学生听得茫茫然,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师讲解的知识只是自己的学习结果,甚至是参考资料上的作者的学习结果,不是学生自己的学习结果的起点,学生听了以后,可望不可即,收获小就不感兴趣了,老师是吃力不讨好。
多篇作文教学,老师是在学生训练的基础上讲解,老师的教学是在学生自己的学习结果上讲解,因而能有的放矢,突破重难点。
因为滚动快速作文有重复讲解的机会,所以每次老师的讲解时间很短,学生收获又大,学生高兴,因为有成就感;老师高兴,讲课事半功倍,讲课任务轻。
2.批改负担轻。
单篇作文教学,很多老师为了解决课外批改效率低的问题,采用学生批改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有一部分老师反映学生不会批改,这正是单篇作文的局限性。
多篇作文破解了这个难题。
多篇作文同时作,每次作文指导、点评、讲评都讲6个单元的作文要求、重点难点、作文误区、作文技巧,因此学生对每个单元的内容都很熟悉,批改起来就不会像单篇作文那样狗咬刺猬不知从何下手。
课堂上老师高效面批面改,然后学生搞互改,师生当堂批改,当堂反思,完成了作文所有的思维流程,课后就没有必要再做低效率的劳动了。
二、学生:1.听课思想轻。
现在的课堂教学,很多老师都是采用灌输式的,学生被动地接受,没有调动学生各种器官的功能,导致学生很容易产生听觉疲劳,学生把听课当作一种负担,学生只有用讨厌作文的无声的方式来回报老师,老师也知道学生讨厌自己繁琐的讲解,但没有找到突破口之前又无奈。
只有用高压政策来对付学生,但不能解决学生的心理压力。
滚动快速作文教学,课堂上采用先学后教的方法,让学生先到作文的游泳池里游泳,通过搜集素材、交流学习、观察调查、不耻下问等多种方式和多种器官的调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实践的基础上再进行指导,这是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愿听、想听、乐听。
听课有收获,学生就高兴,高兴听课,学生思想负担就轻。
2.课业负担轻。
单篇作文教学,作文在课堂上做的话,两节课学生还完成不了任务,学生养成了拖拉的习惯。
一次作文教学流程,加上课前指导、课后讲评至少要4节课。
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布置课后做作文,学生在家里由于没有竞争意识,有时候一个上午也完成不了一篇作文,而且差生先完成简单的作业后,没有时间写作文,干脆不写,进行无声的反抗。
多篇作文教学,2节课完成了所有的作文教学思维流程,师生课堂高效运转,当堂构思、当堂铺写、当堂批改、当堂反思,课后没有作文的任务,节省了课堂时间,提高了效率,学生课外没有作文之苦了。
快
一、快速。
1.构思快。
学生运用滚动快速关键词谱系表就可以很快地有重点地跨时空选取未丰富多彩的材料,把材料由点构成线,由
线构成面,由面构成体,完成一篇文章的构思。
2.铺写快。
作文新工具设计了字数标记和快速作文时间栏,为学生铺写开展比赛活动提供了条件,有了竞赛机制,学生全神贯注地投入,提高了写作速度。
出乎意料的是差生在竞赛的召唤下,强烈的集体主义意识表现了出来。
为了给本组加分,他们课外主动搜集素材,构思文章,在课堂上比赛时,往往在前10名交作文。
他们之所以速度快,一是他们字迹潦草,二是他们不大注重质量。
虽然这样,他们应该受表扬。
因为他们现在乐意写作文了,“知之不如好知,好之不如乐知”,学生积极性是学生在学习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内容,多多赏识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做中学是调动差生的有效途径之一。
3.点评快。
作文新工具在点评设计时,注重了时间因素和质量因素,每个学生的点评设计80个字的内容,要求学生不能多写,注意语言的精练。
更不能少写,少写不利于公平竞争。
由于由制度保证,学生不会漫无边际地写,拖拖拉拉地写,用比较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点评任务。
4.反思快。
设计当堂反思是滚动快速作文教学的一个亮点。
学生快速点评后,作者本人对作文点评评出甲乙丙三个等级,然后写反思。
反思也只规定40个字,不要多,也不能少,注意突出反思的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由于写完了反思可以给老师面批加分,学生积极性很高,都以较快的速度写完,争取能得到老师的直接帮助!
二、快乐。
1.有成就感快乐。
学生自己在20多分钟内完成600字的任务,原先只是梦想,现在滚动快速作文帮助他们实现了梦想,学生自豪感油然而生。
因为它激发了学生作文兴趣,克服厌倦心理;激发
了学生自信、自尊,克服了自卑、自弃心理。
通过教师热情真诚的赏识,使学生及时看到自己作文的成果,从而激励他们“更上一层楼”,不断提高作文能力。
快速作文的速度要求,95%以上的学生都能适应。
这里有一个“限时效应”的问题,所谓“限时效应”,是指人们在工作时只要限定时间,其效率就比平时高的心理现象。
这是因为在限时的状态下,大脑相应的神经灶处于高度兴奋之中,大脑潜在意识密度大,间隙小,从而使大脑无暇旁顾,专心于某一件事,其效率自然就高。
2.提高了效率快乐。
老师在2节课里完成了所有的作文教学流程,课后没有批改作文的“大山”,学生高兴,老师心里更高兴。
在这样的参与中,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培养,尤其是主动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得到了发展,学生怎么不高兴呢!滚动快速作文,以其全新的思路,将构思、铺写、修改、点评、反思融为一体,五个环节集中在两节课内,一气呵成。
导求精,写求快,改求速,评求效,思求质。
追求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学生无后顾之优,教师无繁批之苦,教学如此,岂不快哉!
2009-6-21 附:作文新工具
第2页
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