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硕县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硕县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它能微弱电离生成,所以严格地说纯水呈微酸性
B. 向水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降低
C. ℃纯水中,稀酸和稀碱中
D. 是吸热过程,所以温度升高,平衡向电离方向移动,随之增大
2.常温下,已知: K sp(AgCl)= 1.8×10-10,K sp(Ag2CrO4)= l.1×10-12 以及K sp [Cu(OH)2] =2×10-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AgCl 饱和溶液和Ag2CrO4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比较:c(AgCl)<c(Ag2CrO4)
B.常温下,在0.010 mol•L-1的AgNO3 溶液中,AgCl 与Ag2CrO4分别能达到的最大物质的量浓度比较:c(AgCl)<c(Ag2CrO4)
C.某CuSO4溶液里c(Cu2+)=0.02 mol•L-1,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使之大于5 D.要使0.2 mol•L-1 CuSO4溶液中Cu2+沉淀较为完全(使Cu2+浓度降至原来的千分之一),则应向溶液里加入NaOH 溶液,使溶液PH 为6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C.反应热的单位kJ·mol-1表示1 mol物质参加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体系中,反应物的总焓与生成物的总焓一定相同
4.在一定温度下,a的容积保持不变,b的上盖可随容器内气体压强的改变而上下移动,以保持容器内外压强相等。
在a、b中分别加入2 mol A和2 molB,起始时容器体积均为V L,发生反应2A+B x C,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平衡时两容器中A、B、C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3:6。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x的值为2
B.B物质可为固体或液体
C.a、b容器中从起始到平衡所需时间相同
D.平衡时,b容器的体积小于V L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的沸点低于丙烷
B.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CH2=C(CH3)2的名称是2-甲基-2-丙烯
D.对二甲苯的核磁共振氢谱有2个吸收峰
6.亚硝酸钠(NaNO3)是工业盐的主要成分,在漂白、电镀等方面应用广泛。
己知: 室温下,2NO+Na2O2= =2NaNO2,以木炭、浓硝酸、Na2O2为主要原料制备亚硝酸钠的装置如图所示。
(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开始前先向装置中通入N2,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N2再熄灭酒精灯
B.可以将B中药品换成NaOH 溶液
C.应在B、C之间加一个盛放碱石灰的干燥管
D.D装置用于尾气处理,标况下,每吸收11.2L的尾气消耗0.2mol 的高锰酸钾
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g钠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0.1N A
B.28gN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N A
C.0.1 mol•L﹣1Na2SO4溶液含有0.1N A个SO42﹣
D.22.4L氯气中含有的电子总数一定为34N A
8.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酸和乙醇均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B.碘酒可使蛋白质变性,医疗上常用作消毒杀菌
C.乙稀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均属于氧化反应
D.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9.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平衡后加入,该反应的增大
B. 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变大
C. 平衡后再充入,达到新平衡时,的百分含量变大
D. 若反应前充入的与物质的量相等,达平衡时的转化率比的高
10.下列关于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NO2溶于水生成硝酸,所以NO2是酸性氧化物
B.硝酸可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C.浓硝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NO2
D.硝酸与木炭的反应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
11.某有机物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90。
将9.0gA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5.4g和13.2g。
A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且2分子A之间脱水可生成六元环化合物。
有关A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是C3H8O3
B.A催化氧化的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0.1molA与足量Na反应产生2.24L H2(标准状况)
D.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的产物是
12.NH3和N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8NH3+6NO2=7N2+12H2O。
若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0.1 mol,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转移电子3.6N A B.生成气体的体积32.56 L(标准状况)
C.还原剂比氧化剂多0.2 mol D.被还原的氮原子是11.2 g
13.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用半透膜除去淀粉胶体中的Na+、Cl-
B.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在1nm~100nm之间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D.用滤纸能分离胶体和溶液
14.下列关于氧化性、还原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A.B的阳离子的氧化性比A的阳离子强,说明A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B元素强
B.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A原子失去电子比B原子多,则A的金属性一定比B强
C.将少量Na2O2固体加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溶液变为红色
D.一定量的氯气通入30mL10.0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后形成NaCl、NaClO、NaClO3共存的溶液,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为n mol,则0.15<n<0.25
15.常温下,pH=10的X、Y两种碱溶液各1mL,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前,两种碱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B.稀释后,X溶液的碱性比Y溶液的碱性强
C.完全中和X、Y溶液时,消耗同浓度盐酸的体积V X>V Y
D.若8<a<10,则X、Y都是弱碱
1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酸性溶液中:Cl-、Mg2+、Fe3+、SCN-
B.1.0 mol·L-1的NaNO3溶液中:Fe2+、K+、H+、SO42﹣
C.在强碱性环境中:AlO、CO、Na+、K+
D.0.1 mol·L-1明矾溶液中:NH、AlO、HCO、Na+
二、填空题
17.可逆反应A(g)+B(g)2C(g)在不同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混合物中C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T1向T2变化时,正反应速率______逆反应速率(填“>”“<”或“=”)。
②由T3向T4变化时,正反应速率______逆反应速率(填“>”“<”或“=”)。
③反应在________温度下达到平衡。
18.下图一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图一中的直流电源为一种性能优良的Al-Ag2O电池,其原理如图二所示。
该电池中铝是负极,试写出电池工作时的正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和电池的总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接通电源后,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质量分数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
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_______极;c电极上发生______反应(“氧化”或“还原”);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产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_______;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_____g;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pH是否发生变化(“增大”、“减小”或“不变”)
甲溶液_________;乙溶液_________;丙溶液______________。
19.已知:乙二酸俗称草酸(结构简式为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
25℃时,草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5.0×10-2,K2=5.4×10-5;碳酸(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1=4.5×10-7,K2=4.7×10-11。
草酸钙的K sp=4.0×10-8,碳酸钙的K sp=2.5×10-9。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水溶液中草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mol/L的Na2C2O4溶液的pH比Na2CO3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 (填“大”、“小”或“相等”)。
(3)常温下将0.4mol/L的KOH溶液20mL与0.2mol/L的草酸溶液20mL混合,则混合后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往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草酸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5)25℃时,向20mL碳酸钙的饱和溶液中逐滴加入c mol/L的草酸钾溶液20mL后,有草酸钙沉淀生成,则c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氮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请完成下列填空:
(1)肼由N、H 两种元素组成,它常用作火箭推进剂。
肼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分子中N、H原子的个数比为1∶2,肼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
16g 肼分子中所含的氮原子数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L N2中所含的氮
原子数相等。
(2)实验室常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并收集氨气。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方框内收集氨气的装置可选用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③尾气处理装置中使用倒扣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盛有一定量浓硝酸的试管中加入6.4g的铜片发生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开始阶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该反应共产生标准状况下气体
2.24L,则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的HNO3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
②反应结束后铜片有剩余,再加入少量20%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乙二酸俗名草酸,下面是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草酸晶体(H2C2O4·xH2O)进行的探究性学习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该组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的x值。
通过查阅资料和网络查寻,得知草酸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反应原理为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滴定方法测定x值:
①称取1.260g草酸晶体,将其制成100.00mL水溶液为待测液;
②取25.00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③用浓度为0.1000mol·L-1的酸性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10.00mL。
回答下列问题:
(1)滴定时,将酸性KMnO4标准液装在如右图中的___________ (填“甲”或“乙”)滴定管中。
(2)本实验到达滴定终点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数据,求得x=___________。
讨论:
①若滴定到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线读数,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___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②若滴定时所用的酸性KMnO4溶液因久置而导致浓度变小,则由此测得的x值会___________。
22.硫酰氯(SO2Cl2)和亚硫酰氯(SOCl2)均是重要的化工试剂,遇水发生剧烈反应,常用作脱水剂。
已知:①SO2Cl2(g)SO2(g)+Cl2(g)△H= +471.7kJ/mol; 平衡常数K1
②SO2(g)+Cl2(g)+SCl2(g)2SOCl2(g)△H=-477.3kJ/mol; 平衡常数K2
(1)反应2SOCl2(g)SO2Cl2(g)+SCl2(g)的平衡常数K=_____(用K1、K2表示)该反应△H=_____k J/mol。
(2)若在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SO2Cl2(g)和SCl2(g),发生反应SO2Cl2(g)+SCl2(g)2SOCl2(g),下列示意图能说明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序号)。
(3)为研究不同条件对反应①的影响,在恒温条件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SO2Cl2,10min后反应①达到平衡。
测得10min内v(SO2)= 8.0×10-3mo1.L-1.min-1,则平衡时SO2Cl2的转化率α1=_______。
若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反应①在恒压条件下进行,平衡时SO2Cl2的转化率α2_____α1(填“>”、“<”或“=”)。
若要增大SO2Cl2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列举一种)。
(4)锂亚硫酰氯(Li/SOCl2)电池是一种大容量电池,该电池用锂与石墨作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是由四氯化铝锂(LiAlCl4)溶解在亚硫酰氣(SOCl2)中形成的,其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8Li+3SOCl2=6LiCl+Li2SO3+2S。
①写出电池工作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
②若用此电池做电源,以铂作电极电解200mL 0.2mol.L-1CuSO4溶液,当两极各产生标准状况下896mL的气体时,电池负极消耗锂的质量是______g。
和硕县二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7.> < T 3
18.Ag 2O+2e -+H 2O=2Ag+2OH - 2Al+3Ag 2O+2NaOH═2NaAlO 2+6Ag+H 2O 正 还原 4OH --4e -=2H 2O+O 2↑ 2.8L 16g 增大 减小 不变
19.H 2C 2O 4⇌HC 2O 4-+H +、HC 2O 4-⇌C 2O 42-+H + 小 c (C 2O 42-)>c (OH -)>c (HC 2O 4-) 2CO 32-+H 2C 2O 4=2HCO 3-+C 2O 42- 3.2×10-3 20.N 2H 4 11.2 Ca (OH )2+2NH 4Cl CaCl 2 +2H 2O+2NH 3↑ C 防止烧杯中的水倒吸 Cu+4HNO 3(浓)=Cu (NO )3+2NO 2↑+2H 2O 0.1mol 3Cu+8H ++2NO 3-=3Cu 2++2NO ↑+4H 2O
21. (1). 甲 (2). 当滴入最后一滴酸性KMnO 4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3). 2 (4). 偏大 (5). 偏小 22.12
1
K K +5.6 bd 80% > 升高温度或增大容器体积或减小压强 3SOCl 2+8e -==6Cl -+SO 32-+2S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