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化学】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6分)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化学性质实际应用
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泡沫灭火器灭火
B铁比铜金属性强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漂白粉漂白织物
D HF与SiO2反应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A.A B.B C.C D.D
2.(6分)称取(NH4)2SO4和NH4HSO4混合物样品7.24g,加入含0.1molNaOH的溶液,完全反应,生成NH3 1792ml(标准状况),则(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比为()
A.1:1B.1:2C.1.87:1D.3.65:1
3.(6分)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铜插入稀硝酸中:Cu+4H++2NO3﹣═Cu2++2NO2↑+H2O
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Fe3++Fe═2Fe3+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
4.(6分)H2O2分解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实验测得70℃时不同条件下H2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H2O2浓度越小,其分解速率越快
B.图乙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溶液pH越小,H2O2分解速率越快
C.图丙表明,少量Mn2+存在时,溶液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
D .图丙和图丁表明,碱性溶液中,Mn 2+对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
5.(6分)常温下将NaOH 溶液添加到己二酸(H 2X )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
6 B .曲线N 表示pH 与lg c(HX −)
c(H 2X)的变化关系
C .NaHX 溶液中c (H +)>c (OH ﹣)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 (Na +)>c (HX ﹣)>c (X 2﹣)>c (OH ﹣)=c (H +)
6.(6分)侯氏制碱原理:NH 3+CO 2+H 2O+NaCl ═NaHCO 3↓+NH 4Cl ,经过制取氨气、制取NaHCO 3、分离及干燥NaHCO 3四个步骤,下列图示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制取氨气
B .制取NaHCO 3
C .分离NaHCO 3
D .干燥NaHCO 3
7.(6分)化合物X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化合物X 的说法
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两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不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
C.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 molNaOH反应
D.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只有一种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8题-第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1题-第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3题,共43分。
8.(14分)研究CO2在海洋中的转移和归宿,是当今海洋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1)溶于海水的CO2主要以4种无机碳形式存在,其中HCO3﹣占95%,写出CO2溶于水产生HCO3﹣的方程式:。
(2)在海洋循环中,通过如图1所示的途径固碳。
①写出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
②同位素示踪法证实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只来自于H2O,用18O标记物质的光合作用
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将其补充完整:+
光能
¯
叶绿体
(CH2O)x+x18O2+xH2O
(3)海水中溶解无机碳占海水总碳的95%以上,其准确测量是研究海洋碳循环的基础,测量溶解无机碳,可采用如下方法:
①气提、吸收CO2,用N2从酸化后的还说中吹出CO2并用碱液吸收(装置示意图如图2),将虚线框中的装置补充完整并标出所用试剂。
②滴定。
将吸收液洗后的无机碳转化为NaHCO3,再用x mol/L HCl溶液滴定,消耗y
mLHCl溶液,海水中溶解无机碳的浓度=mol/L。
9.(15分)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
•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
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高温(1)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FeO•Cr2O3+Na2CO3+NaNO3→
Na2CrO4+Fe2O3+CO2+NaNO2
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
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
原因是。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及含硅杂质。
(3)步骤④调滤液2的pH使之变(填“大”或“小”),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
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
冷却到(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
a.80℃
b.60℃
c.40℃
d.10℃
步骤⑤的反应类型是。
(5)某工厂用m1 kg 铬铁矿粉(含Cr2O3 40%)制备K2Cr2O7,最终得到产品m2 kg,
产率为。
10.(14分)凯氏定氨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
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
已
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NH4Cl+H3BO3。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作用是。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
f的名称是。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d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
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mo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样品的纯度≤%。
(二)选考题:共1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小题计分。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1.(15分)[Zn(CN)4]2﹣在水溶液中与HCHO发生如下反应:
4HCHO+[Zn(CN)4]2﹣+4H++4H2O═[Zn(H2O)4]2++4HOCH2CN
(1)Zn2+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1mol HCHO分子中含有σ键的数目为mol。
(3)HOCH2CN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轨道类型是。
(4)与H2O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为。
(5)[Zn(CN)4]2﹣中Zn2+与CN﹣的C原子形成配位键,不考虑空间构型,[Zn(CN)4]2﹣的结构可用示意图表示为。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2.氰基丙烯酸酯在碱性条件下能快速聚合为从而具有胶黏性,某种氰基丙烯酸酯(G)的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①A的相对分子量为58,氧元素质量分数为0.276,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单峰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
(2)B的结构简式为,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为组峰,峰面积比为。
(3)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
(4)由D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
(5)G中的官能团有。
(填官能团名称)
(6)G的同分异构体中,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共有种。
(不考虑立体异构)
202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高考化学模拟试卷(5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解答】解:A.A.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相互促进水解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可灭火,故A正确;
B.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三价铁离子氧化性强于铜离子,故B错误;
C.次氯酸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有色物质,具有漂白性,所以漂白粉漂白织物,故C正确;
D.HF能够与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玻璃中有二氧化硅,能够腐蚀玻璃,故D正确;
故选:B。
2.【解答】解:假设混合物完全为(NH4)2SO4时消耗NaOH的量最小,7.24g(NH4)2SO4
的物质的量为:
7.24g
132g/mol
≈0.0548mol,消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0548mol×2=
0.1096mol>0.1mol,说明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不足,
(NH4)2SO4和NH4HSO4混合物样品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先与反应NH4HSO4,然后与(NH4)2SO4反应生成氨气,标准状况下生成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1792×10−3L
22.4L/mol
=0.08mol,
则与氢离子反应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0.08mol=0.02mol,故NH4HSO4的物质的量为0.02mol,
所以(NH4)2SO4的质量为:7.24g﹣115g/mol×0.02mol=4.94g,其物质的量为:
4.94g
132g/mol
≈0.0374mol,
则(NH4)2SO4和NH4HSO4的物质的量比为:0.0375mol:0.02mol=1.87:1,
故选:C。
3.【解答】解:A.将铜插入稀硝酸中的离子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A错误;
B.向Fe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的离子反应为2Fe3++Fe═3Fe3+,故B错误;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
+3NH 4+,故C 正确;
D .向Na 2SiO 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离子反应为SiO 32﹣
+2H +═H 2SiO 3↓,故D 错误; 故选:C 。
4.【解答】解:A .图甲中溶液的pH 相同,但浓度不同,浓度越大,相同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越大,由此得出相同pH 条件下,双氧水浓度越大,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故A 错误;
B .图乙中H 2O 2浓度相同,但加入NaOH 浓度不同,说明溶液的pH 不同,NaOH 浓度越大,相同时间内双氧水浓度变化量越大,由此得出:双氧水浓度相同时,pH 越大双氧水分解速率越快,故B 错误;
C .图丙中少量Mn 2+存在时,相同时间内双氧水浓度变化量:0.1mol/LNaOH 溶液>1.0mol/LNaOH 溶液>0mol/LNaOH 溶液,由此得出:锰离子作催化剂时受溶液pH 的影响,溶液碱性越弱,其分解速率越快,故C 错误;
D .图丁中pH 相同,锰离子浓度越大,相同时间内双氧水浓度变化量越大,图丙中说明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受溶液的pH 值影响,由此得出:碱性溶液中,Mn 2+对H 2O 2分解速率的影响大,故D 正确;
故选:D 。
5.【解答】解:A .lg c(X 2−)
c(HX −)=0时,
c(X 2−)c(HX −)=1,此时pH ≈5.4,则K a2(H 2X )≈10﹣5.4,可知K a2(H 2X )的数量级为10﹣6,故A 正确;
B .由以上分析可知曲线N 表示pH 与lg
c(HX −)c(H 2X)的变化关系,故B 正确; C .由图象可知,lg
c(X 2−)c(HX )=0时,即c (HX ﹣)=c (X 2﹣),此时pH ≈5.4,可知HX ﹣电离程度大于X 2﹣水解程度,则NaHX 溶液呈酸性,溶液中c (H +)>c (OH ﹣),故C 正
确;
D .由图象可知当pH =7时,lg
c(X 2−)c(HX )>0,则c (X 2﹣)>c (HX ﹣
),故D 错误。
故选:D 。
6.【解答】解:A .氯化铵分解后,在试管口又化合生成氯化铵,则不能制备氨气,故A 错误;
B .吸收二氧化碳时,导管应长进短出,图中进气方向不合理,故B 错误;
C .由NH 3+CO 2+H 2O+NaCl ═NaHCO 3↓+NH 4Cl 可知,碳酸氢钠与溶液分离,则选图中
过滤法可分离,故C正确;
D.碳酸氢钠加热分解,不能加热,应选干燥器进行干燥,故D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A.两苯环连接在饱和原子上具有甲烷结构点且﹣C为键可自由旋,则分子中两个苯不一定处于同一平面,故A错误;
B.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故B错误;
C.含有酯基,且可水解生成酚羟基和羧基,都可与氢氧化钠反应,且含有羧基,则1 mol 化合物X最多能与3 molNaOH反应,故C错误;
D.能水解的只有酯基,且为环状化合物,则水解产物只有一种,故D正确。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8题-第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1题-第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3题,共43分。
8.【解答】解:(1)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碳酸为弱酸,部分电离生成碳酸氢根离子,则CO2溶于水产生HCO3﹣的方程式为:CO2+H2O⇌H2CO3、H2CO3⇌H++HCO3﹣,
故答案为:CO2+H2O⇌H2CO3、H2CO3⇌H++HCO3﹣;
(2)①反应物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生成物为碳酸钙,依据元素守恒以及电荷守恒得出方程式为:2HCO3﹣+Ca2+=CaCO3↓+CO2↑+H2O,
故答案为:2HCO3﹣+Ca2+=CaCO3↓+CO2↑+H2O;
②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源于水,即水中的氧原子采用示踪法标记为18O,依据元素守
恒配平为:xCO2+2xH218O 光能¯
叶绿体
(CH2O)x+x18O2+xH2O,
故答案为:xCO2;2xH218O;
(3)①酸化海水时需要选用稀硫酸,利用分液漏斗滴加,长管进气,短管出气,据此将虚线框中的装置补充完整为,
故答案为:;
②根据反应原理为NaHCO 3+HCl =NaCl+CO 2↑+H 2O 可知,碳酸氢钠与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碳酸氢钠的浓度为c ,体积均为zmL ,依据题意有c ×z =x ×y ,解得:c =xy z
, 故答案为:xy z 。
9.【解答】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2FeO •Cr 2O 3+4Na 2CO 3+7NaNO 3高温¯
4Na 2CrO 4+Fe 2O 3+4CO 2+7NaNO 2,则FeO •Cr 2O 3与NaNO 3的系数比为2:7,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陶瓷中的二氧化硅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2:7;陶瓷中的二氧化硅在高温下会与Na 2CO 3反应;
(2)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1含Fe 2O 3,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 ,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Al (OH )3及含硅杂质,
故答案为:Fe ;Al (OH )3;
(3)④中调节pH 发生2CrO 42﹣+2H +⇌Cr 2O 72﹣
+H 2O ,则步骤④调滤液2的pH 使之变小,增大氢离子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利于生成Cr 2O 72﹣
, 故答案为:小;2CrO 42﹣+2H +⇌Cr 2O 72﹣
+H 2O ; (4)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 2Cr 2O 7固体,由溶解度可知,冷却到10℃K 2Cr 2O 7固体的溶解度在四种物质中较小、且溶解度较大,过滤分离产品最多,10℃时最合适;步骤⑤发生Na 2Cr 2O 7+2KCl =K 2Cr 2O 7↓+2NaCl ,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d ;复分解反应;
(5)用m 1 kg 铬铁矿粉(含Cr 2O 3 40%)制备K 2Cr 2O 7,最终得到产品 m 2 kg ,产率为实际产量理论产量
,由Cr 原子守恒可知,则产率为190m 2147m 1×100%, 故答案为:190m 2
147m 1×100%。
10.【解答】解:(1)a 为玻璃管,可连接空气,避免在加热时烧瓶内压强过大,
故答案为:避免b 中压强过大;
(2)加热纯液体时,加入碎瓷片可避免液体暴沸,F 为冷凝管,故答案为:防止暴沸;冷凝管;
(3)停止加热,关闭K 1,g 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 ,原因是c 、e 及其所连接的管道内水蒸气冷凝为水后,气压远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锥形瓶内的蒸馏水被倒吸入c 中,即c 中温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负压, 故答案为:c 中温度下降,管路中形成负压;
(4)①d 中保留少量水,可检验装置是否漏气,如漏气,液面会下降,且起到防止漏气的作用,
故答案为:液封,防止氨气逸出的作用;
②铵盐试样由d 注入e ,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 4+
+OH
﹣
△
¯
NH 3↑+H 2O ;e 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起到保温作用,以减少热量损
失,有利于铵根离子转化为氨气而逸出, 故答案为:NH 4+
+OH
﹣
△
¯
NH 3↑+H 2O ;保温,使氨完全蒸出;
(5)滴定g 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mol •L ﹣1
的盐酸V mL ,则n (HCl )=0.001cVmol ;
结合反应NH 3•H 3BO 3+HCl =NH 4Cl+H 3BO 3可知,n (N )=n (NH 4Cl )=n (C 2H 5NO 2)=n (HCl ),
则m (N )=0.001cVmol ×14g/mol =0.014cVg ,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0.014cV m
×
100%=
1.4cV m
%,
m (C 2H 5NO 2)=0.001cVmol ×75g/mol =0.075cVg ,则样品的纯度为
0.075cV m
×100%=
7.5cV m
%,
故答案为:1.4cV m
;
7.5cV m。
(二)选考题:共1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小题计分。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11.【解答】解:(1)Zn 是30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30个电子,失去最外层两个电子生成
锌离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其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10或[Ar]3d10;
(2)单键为σ键,双键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三键含有1个σ键和2个π键,HCHO 分子中含有2个C﹣H键、1个C=O双键,分子中含有3个σ键,所以1mol甲醛(HCHO)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3mol,
故答案为:3;
(3),其中与羟基(﹣OH)相连的一个碳为饱和碳原子,价层电子对=4+0=4,杂化轨道类型为SP3,另外一碳原子与氮原子形成碳氮三键,三键含有
1个σ键和2个π键,价层电子对=2+4−4×1
2
=2,所以碳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为SP,
故答案为:sp3杂化、sp杂化;
(4)原子个数相等、价电子数相等的微粒为等电子体,与水互为等电子体的微粒该是3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分子或离子,这样的微粒有:H2S、NH2﹣,阴离子为:NH2﹣,故答案为:NH2﹣;
(5)[Zn(CN)4]2﹣中锌离子提供空轨道,C原子提供电子对形成配位键,结构示意图表
示为:,图示箭头表示碳提供电子给锌,
故答案为:。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2.【解答】解:(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化学名称为丙酮,故答案为:丙酮;
(2)由上述分析可知,B的结构简式为,含2种H,其核磁共振氢谱显示
为2 组峰,峰面积比为1:6,
故答案为:;2;1:6;
(3)C 为
,C 与氯气光照反应生成D ,为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4)由D 生成E 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 →△
H 2O +NaCl ,
故答案为:+NaOH →
△
H 2O
+NaCl ;
(5)G 为,G 中的官能团有酯基、碳碳双键、氰基,
故答案为:酯基、碳碳双键、氰基; (6)G (
)的同分异构体中,与G 具有相同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含有甲酸形成的酯基:HCOOCH 2CH =CH 2、HCOOCH =CHCH 3、HCOOC (CH 3)=CH 2,当为HCOOCH 2CH =CH 2时,﹣CN 的取代位置有3种,当为HCOOCH =CHCH 3时,﹣CN 的取代位置有3种,当为HCOOC (CH 3)=CH 2时,﹣CN 的取代位置有2种,共有8种, 故答案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