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节选)》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感、坚 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 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了小说的重要特色。【丰富小说】
独 白 式

理 描
➢ 内心独白的分类

➢ 内心独白的原则
➢ 内心独白的作用
➢ 内心独白的分类:
①直接内心独白【让人物自言自语】 在描写这样的独白时既无作者介入其中,也无假设的听众,它可 以将意识直接展示给读者,而无需作者作为中介来向读者说这说 那,也就是说,作者连同他的那"他说"、"他想"之类的引导性词 句和他的那些解释性论述都从书页中消失了或近于消失了。
“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 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人 The Old Man
与海 and the Sea
学习目标
1.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2.了解小说梗概,把握小说主要内容,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3.分析选段的艺术手法,掌握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探讨人物 形象。 4.把握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凭 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5.了解并掌握海明威“冰山理论”的创作原则。
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 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 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 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 》)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 学奖的《老人与海》。
作者简介
• 有人用“现代英雄神话”来概括海明威传奇的一生。 • 他痴迷拳击而永久伤害了一只眼睛; • 他两次参加世界大战,获过银质奖章、勇敢奖章和
作用:写这些“弱”突显故事的真实性——难有全胜的战 斗,而且硬汉也有“弱”的一面,使人物形象更丰满而非 类型化
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 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 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 多真正的鲨鱼。
然而,如果我能够写得足 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 多其他事物。
——海明威
老人实现了他的愿望,捕到了鱼,但是,尽管他费 尽力气,勇敢搏斗,但是最终的结局,得到的却是一副 残骸。有人说,老人成功了,有人说,老人失败了,你 认为老人到底是失败还是成功?
晚年身患重病,创作才能衰竭,精 神抑郁,于1961年7月2日 用猎枪自杀。
主要作品
除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外,还有 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 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又名《战 地钟声》)等。
背景探源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 明 威 于 1951 年 在 古 巴 写 的 一 篇 中篇小说,于1952年出版。
文中有很多处对老人的“弱”展开描写,如老人身老体疲, 没有必胜的信心,带有悔和怨的情绪,他没有完全战胜鲨鱼保 住大鱼最后空手而归等。这些看似消极的描写,并没有削弱对 老头儿形象的塑造。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正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 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 正的鲨鱼。 这样的描写也正是突出了“真实性”。
鉴赏人物形象
任务二:鉴赏形象
1.小说通过五次搏斗塑 造了来人的形象,请结 合小说分析本文塑造了 圣地亚哥怎样的形象?
①坚强的意志。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面对险恶形势毫不 气馁,不屈不挠地斗争下去。
②高贵的自信。对自己的职业和经验充满自信与自豪 ③不败的生活准则。不仅体现在老人与鲨鱼的搏斗中,更体 现在老人与那个内心动摇、怀疑、试图认输妥协的自我搏斗中。 ④直面未来的勇气。经历了拼搏失败后的他,依旧会继续出 海捕鱼,与命运做抗争。
➢ 内心独白的作用
①揭示人物直接而真实的心理 ②有力表现人物性格、思想 ③抒发情理、情感 ④表现社会潜意识 ⑤丰富小说特色、吸引读者
3.作者在塑造圣地亚哥这一形象时,笔力主要集中在老 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再现 这一场景的?
➢ 动作描写 ➢ 语言描写 ➢ 心理描写(内心独白) ➢ 对比衬托
海明威(美)1899--1961
战地记者
传奇军人
习惯站着写作 热衷捕猎冒险
两次飞机失事 三次自读讣告
晚年健康恶化 选择饮弹自尽
作者简介
海明威,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 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 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参加过 美国对日战争,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1941年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 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 的报道。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 后返美定居。1954年凭《老人与海》获 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
这些“硬汉子”体现了海明威的 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即人类不向命 运低头,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 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它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 突出地位,这篇小说相继获得了 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 尔文学奖。
情节回顾
老人桑提亚哥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了。
A 一个小男孩马诺林和他在同一条船上,一起分担这
背景探源
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 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 文,其中一段记叙了一位老人独自驾着小船 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鱼的 大部分被鲨鱼吃掉的故事。当时这件事就给 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 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背景探源
硬汉形象 硬汉形象——海明威作品中出现 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 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 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 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任务二:鉴赏形象
2.小说虽然塑造了一个 硬汉形象,但老人在文 中却有很多对圣地亚哥 “弱”的描写,请分析 其作用。

“知道自己终于被击垮了,无法挽回”
“人不是为失一败个而生胜的利”的“失一败个者人可以被毁灭,但 不能被打败?一”个失败了的英雄
“没有什么把我打垮”
“硬汉”精神
➢ 失去过武器,但从没放下过武器 ➢ 即使看不到希望,也尽力面对 ➢ 不空想,勇于担当 ➢ 积极行动,务实 ➢ 决不屈服,渴望胜利 ➢ 坦然承受结果
“冰山理论”
八分之一
文学作品中的 文字和形象
八分之七
具体可见
文学作品中的 情感和思想
蕴含在前者之中
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 鲜明的形象,并把自 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 形象中,使情感充沛 而又含而不露,让读 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 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 想意义。
探究文本
1.掌握“冰山理论”(文学创作理论)
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 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 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得真实, 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 写了出来。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 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这就是海明威 著名的“冰山理论”。
使用的工具 鱼叉
绑着刀子的桨 棍子 棍子舵柄
老人的身体 鲜血模糊
状态
的双手
双手疼得 不听使唤
手淌血
从骨子 浑身僵硬、 里累了 酸痛
搏斗的结局
杀死鲭鲨, 杀死两条, 杀死铲鼻 大鱼被吃 大鱼被吃掉 鲨,刀子 掉四十磅 四分之一 被折断
鲨鱼受重 伤,剩下
半条鱼
鲨鱼游走 只剩残骸
他知道自
搏斗后的心 希望没有钓 希望没有钓它们算是把不能指望 己终于被
作者简介
海明威出生于美国芝加哥附近的橡树园镇。父亲
是当地的一名著名医生,业余时间喜欢带孩子外出狩 猎、运动、垂钓,以培养他们的“男子汉”兴趣和性 格;而母亲则喜爱音乐和绘画,希望把海明威培养成 循规蹈矩、有文化教养的上流社会中的一分子。
海明威是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 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 杰出作家,通常称他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海明
铜星奖章等荣誉; • 他因膝盖被打碎而开过12次刀,取出237块碎弹片; • 他擅长钓鱼,曾钓过7米多长的大鱼; • 他喜欢冒险,斗牛、打猎样样在行,去非洲打猎时
飞机失事,成为生前能读到自己讣告的极少数作家 之一; • 因为后来难以忍受病痛的折磨,他毅然决然地用心 爱的双管猎枪对准了自己的下巴。 • 这就是海明威的人生和个性。他用自己的一生及作 品诠释着“硬汉”的含义。
下午 大马林鱼继续游动
老人感到疲乏
夜里 大马林鱼继续游动
老人睡了一觉
87 上午 大马林鱼开始绕圈 天 下午 一波鲨鱼来袭
老人杀死了大马林鱼 老人与鲨鱼搏斗
把握主要情节
老人与鲨鱼 的搏斗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
灰鲭鲨 加拉诺鲨 铲鼻鲨 加拉诺鲨 鲨鱼
数量
一条
两条
一条 两条 成群结队
《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是根 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 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 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
背景探源
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 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 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 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 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 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 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②间接内心独白【心理概述】 间接内心独白则以一位无所不知的作者以旁观 者的身份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剖析、评价 ③戏剧性独白 戏剧式独白直接从人物到读者,无须作者介入 其间,但却有一批假想的听众。它所表现的意 识深度是有限的,不会毫无保留。
➢ 运用独白式心理描写的三原则:
①应写特定人物在特定环境中产生的特定的内心独白。 ②只有在关键的情节、动作出现时,才伴之以必要的内心独白。 ③内心独白,要努力表现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变化过程。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 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 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 的六分之一。重点描写的是老人 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
小说整体情节概括时间海 Nhomakorabea老人
85 清晨 老人出海 天 中午 大马林鱼一直拖着小船游动
老人无法拉动绳索
86 清晨 大马林鱼一点不疲乏
老人决定与鱼对峙到底
天 上午 大鱼把老人拖到船头跳出水面 老人痛恨手抽筋
我不能指望干掉它们了,他想。年轻力壮的时候倒是能办 到。不过,我把它们俩都伤得不轻,没有一条身上好受。要是 我用两只手抡起一根棒球棒,准能把第一条鲨鱼打死。就是现 在也能行,他想。
2.找出五次搏斗前后的老人的内心独白,并分析这些独白在文 中的作用。
作用: ①这些独白忠实地记录了圣地亚哥的内心活动, 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 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再现心理】
理活动
上这条鱼 上这条鱼 我打垮了 干掉他们 击垮了
分析手法
任务一:分析手法
1.作者多次对鲨鱼进 行描写的目的何在?
1.作者多次对鲨鱼进 行描写的目的何在?
老人: 年老体衰 精疲力竭 头昏眼花 右手受伤 左手抽筋 没有食物 缺乏武器 孤立无援
鲨鱼: 接二连三 成群结队 凶残强悍
• ①通过对比的手法,形成紧张的 矛盾冲突,突出力量悬殊。
不佳的运气,
但在过了四十天倒霉日子之后,孩子的爸爸让 B 孩子到另一条船上干活去了。
C 从那个时候起,桑提亚哥一个人出海捕鱼。
每天早晨他划着小船到大鱼出没的墨西哥湾流 D 去,
E 每天晚上他总是两手空空地回来。
前情回顾
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 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 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然而,在归 途中,却遭遇了鲨鱼的进攻。
1950年底,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 欲,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 《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 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4月份海 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 传阅,获得了一致的赞美。
《老人与海》
该作围绕一位老年古巴渔 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 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而展开故 事的讲述。尽管海明威笔下的 老人是悲剧性的,但他身上却 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泰 然自若地接受失败,沉着勇敢 地面对死亡。
• ②写鲨鱼游得快,身子强健,武器好, 凶残嗜杀,是为了反衬老人坚强 的决心和十足的自信,突出“一 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的硬汉形象。
2.找出五次搏斗前后的老人的内心独白,并分析这些独白在文 中的作用。
如:这简直像是做梦一样,他想。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 但我也许能制服它。
好景不长啊,他想。我现在真希望这是一场梦,希望根本 没有钓上这条鱼,而是独个儿躺在床上铺的旧报纸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