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上册 复习总结 201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NO3 H2SO4
26
三.
有机化合物合成:
合成注意:
1.所得产物是此反应的单一产物或者是主产物。
2.注明反应条件。
27
主要合成类型:
(一).以乙炔为原料的增长碳链的合成
1.
CH3 CH2 C H C
CH2 CH3 H
2.
CH3 CCH2 CH3 O
CH3CH2CH2CHO
28
(二). 长链烯烃的合成
第二类定位基 又称间位定位基: -N+(CH3)3,-NO2,-CN, -SO3H, / -CHO,-COCH3,
-COOH, / -COOCH3, -CONH2, -N+H3 。
22
二元取代苯的定位规律
三种定位情况:
1.两个取代基作用一致,共同定位。
2.两个取代基作用不一致,两个取代基属同一类定 位基,由定位作用强的取代基决定。如果两个 取代基定位作用相当时,得到混合物。
分子中同时含双键和三键的烃称为烯炔。 按最低系列原则给双键或三键尽可能低的位号; 在双、三键位号有选择时,优先给双键最低位号。
例1.
3-戊烯-1-炔
三键位号写在 烯与炔之间。
例2.
1,3-己二烯-5-炔
双键、三键位号有选择, 给双键最小号。
10
例 3.
5-乙基-1,3-庚二烯-6-炔
例 4.
4-甲基-1-己烯-5-炔
2RO
.
.
.
.
Br +CH3CH2CH=CH2
ROH+Br Br . CH3CH2CHCH2 (次要)
CH3CH2CHCH2Br (主要)
.
自由基取代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 芳香亲电取代反应 亲电加成反应 亲核加成反应 双烯加成反应 消除反应
34
机理总结
1.烷烃自由基取代反应
光照
Br2
Br CH3 CCH2 CH3 CH3
CH3 CHCH2 CH3 + CH3
35
链引发:
Br 2
光照
.
Br
链增长:CH3CHCH2CH3
CH3
+
Br
.
.
CH3CCH2CH3 CH3
OH >
SH >
OOH >
> NH2 >
OR >
X (I, Br, Cl, F) >
NO2
官能团由大到小顺序
优先顺序
4
第二步:定主链位次
应选择哪个方向进行编号呢? ①选择含有主要官能团、取代基多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从靠近官能团的一端开始给主链编号,确定取代基 在主链上的位置。编号要遵守“最低系列原则”。
顺序规则内容:
(1) 比较各取代基或官能团的第一个原子的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大者为较优基团。若为同位素,则质量较大 的为“较优”基团。
7
例如:
I > Br > Cl > F
> O > N > C >D> H>: (指孤对电子)
(2) 如果两个基团的第一个原子相同,则比较与之 相连的第二个原子,以此类推。
CH2CH2CHO
32
(五).卤代烃的合成
1. 由1-溴丙烷制备1,1,2,2-四溴丙烷 CH3CBr2CHBr2
CH3CH2CH2Br KOH 醇 ,
Br2 CCl4
CH3 CHCH2Br Br
CH3 CH=CH2
Br2 CCl4
KOH 丁 醇 ,
CH3 C
CH
CH3CBr2CHBr2
33
四 有机反应及机理
H
+
-
Br Br
Br + H
+
C HO
2 5
OC2H5 Br
42
4.与HBr加成的过氧化物效应
自由基加成机理
ROOR'
RCH
CH2
+ HBr
RCH H
CH2Br
CH3 CH2 CH=CH2 + HBr
R-O-O-R
CH3CH2CH2CH2Br
43
反应机理:
R-O-O-R
RO +HBr
hv 或加热
24
CH3 + CI2
Fe
CH 3 + HCI CI
CH3
NO2
HNO3 H2SO4
CH3
25
b. 萘环上原有取代基是第二类定位基时,新进入
的取代基进入 异环的α 位,常常生成两种二取代
产物。
NO2
HNO3 H2SO4
NO2 NO2 + NO2
NO2
NO2 SO3H + NO2 SO3H
SO3H
-C 效应:C O >
C NH
19
给电子的共轭效应(+C效应)
含有孤对电子的原子接在共轭链一端,使共轭
电子背离有电子对的原子端离域,称为给电子共轭 效应(+C 效应)。
+
氯乙烯
CH2 CH CI
..
CH2 CH O R
乙烯基醚
-
+
..
.. .. .. .. 一些原子或基团 -F . -Br > -I ..> -CI .> 的+C 效应强度顺序: -OR .. .. > -SR .. -NR 2 >.. -OR > -F +
3
选择主要官能团的规则
按 “官能团优先顺序表”里列出的官能团顺序进行选择。 把排在前面的官能团选做主要官能团,命名时称为 某某化合物,排在其后面的官能团看成取代基。 见表2-1 ( p 35 ) 。
COOH > O SO3H > O H COOR > COX
>
CONH2 > R>
CN R
>
>
>
NHR >
和给电子共轭效应(+C效应)。
18
吸电子共轭效应(-C效应)
电负性大的原子接在共轭链端上,使共轭电子 向电负性大的元素端离域,称做吸电子共轭效应。
+ + O + - + -
H3C CH CH C
2-丁烯醛
H
C C C N
丙烯腈
C N 连到共轭链上有-C效应 C NH、 C O、
烯烃 炔烃 卤代烃 硝基化合物 胺 醇和酚 醚 醛 酮
腈 羧酸 磺酸
磺酸基
2
系统命名的基本方法
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分四步完成:
选择主要官能团 定主链位次
写出全称
确定取代基列出顺序
第一步:选择主要官能团
较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可能含有多种官
能团,要从中选择一种做为主要官能团,按主要
官能团确定化合物类别,确定名称。
2.
HOOCCH2 CH2 CHCH2 COOH Cl
OHCCH2 CH2 CHCH2 CHO Cl
Cl
30
(四).取代苯的合成
1.由苯合成:
Cl Br
CH3 Br Br
COOH Br
采用-SO3H占位。
CH2 Cl
2.
Br
NO2
先烷基化再溴化再硝化再氯代。
31
3.
NO2
COCH3
4. 由苯和不多于两个碳的有机物合成
5
最低系列原则:将主链从不同方向编号,得到两种
或两种以上的编号系列,比较各系列的取代基的不同 位次,最先遇到的位次最小者,定为“最低系列”。
例
1,3-丁二醇
4
2,7,8-三甲基癸烷
6
第三步:确定取代基列出顺序
主链上有多个取代基或官能团命名时,这些取 代基或官能团列出顺序遵守“顺序规则”,较优基 团后列出。
37
写出下面的反应机理:
CH3
+ Br2
光照
CH3 Br
38
2.烯烃与质子酸的亲电加成反应机理
慢
R CH CH2 + HX
+
R CH
+
_
CH3 + X
_
R CH
CH3 + X
快
R CH X
*
CH3
(R,S)
39
写出主产物及机理:
(CH3)3C-CH=CH2 + HCl
+
_
(CH3)3C-CH=CH2
有机化学(上) 复习总结
一 有机化合物分类及命名
分类方法 命名方法
系统命名法
1
一些常见重要官能团
化合物类别 官能团构造 C C C C X(F,Cl,Br,I) NO2 NH2 OH O CHO O C CN COOH SO3H 官能团名称 双键 三键 卤原子 硝基 氨基 羟基 醚键 醛基(甲酰基) 酮羰基 氰基 羧基
8
第四步: 写出全名称
2,3,5-三甲基-6-溴辛烷
写出化合物全名称时,
①取代基的位号写在相应取代基的名称前面,用半字线“-”
与取代基分开; ②相同取代基或官能团合并写,用二、三等表示相同取代基 或官能团数目,位号间用逗号“,”分开; ③前一取代基名称与后一取代基的位号间也用半字线“-”分
开。
9
1 开链烯炔的命名:
12
3 螺环烃的命名 两个环共用一个碳原子组成的环烃称为螺环烃, 共用的碳原子称为螺原子。这个化合物命名为螺烃。
螺[3.5]壬烷
1-甲基螺[3.5]-5-壬烯
命名规则
①环的编号从与螺原子相邻的碳开始,沿小环编到大环, ②如果有官能团或取代基给予尽可能小的位号。 ③标明螺环上碳原子数目时,先写小环碳原子数目,再写大 环碳原子数目,放在方括号中。 13
1.
CH3 CH=CH2
CH2=CHCH2 CH2 CH2 CH3
CH2=CHCH2
H C C CH3
CH3 HO HO H H CH3
2.
CH3 CH=CH2 H
3. 由乙炔合成内消旋2,3-二羟基丁烷
29
(三).环烃类化合物的合成
1.由乙炔合成
CN
CH2=CH
CH=CH2
+ CH2=CH
CN CN
+ HCl
+
(CH3)3 C-CH CH3
+
Cl
_
Cl (CH3)3 C-CH CH3
(CH3)3 C-CH CH3
(17%)
(CH3)3 C-CH CH3
+
重排
(CH3)2 C-CH CH3 CH3
+
_
Cl
Cl
(CH3)2 CCH(CH3)2 Cl
(83%)
40
3.烯烃与Br2的亲电加成反应机 理
C C
+ Br Br
C C
+ -
Br Br
C C
Br +Br
+
-
π络合物
-
环状溴鎓离子
C C
Br
Br
+
Br
C C Br
41
环状溴鎓离子
写出下面的反应机理:
C2H5ONa,C2H5OH
Br
+ Br2
Br
+
OC2H5 Br
H
H
H
+ Br2
H H
+ -
Br Br
Br + Br H
+
-
H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r + Br H
3. 两个取代基作用不一致,两个取代基属不同类定 位基时,主要由第一类定位基定位。
23
萘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当萘环上有一个取代基后,第二个取代基入取代 分子的位置有下列定位规律:
a. 环上原有取代基是第一类定位基时,新进入 的取代基进入同环。 当原有取代基在萘环的 α 位时,新进入取代基 主要进入同环的另一α 位,当原有取代基在β位时, 新进入取代基主要进入 同环邻位的 α位。
21
3 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两类定位基及定位强度次序
第一类定位基
又称邻对位定位基:
-O-, -N(CH3)2 , -NH2 , / -OH , -OCH3 , / - NHCOCH3 ,
-OCOCH3 , / -R , -C6H5 , -F , -Cl, -Br , -I 。
由 强 --------------------------- 到 弱
16
取代基吸电子能力从大到小顺序:
排在—H前面的取代基是吸电子取代基,
排在—H后面的取代基是给电子取代基。
17
2 共轭效应(C效应)
共轭链两端的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共轭体系
中电子离域有方向性,在共轭链上正电荷、负电
荷交替出现,沿共轭链一直传递下去,称为电子 共轭效应(又称C效应)。 电子共轭效应有吸电子共轭效应(-C效应)
11
2 桥环烃命名规则
CH3
二环[4.2.0]辛烷
2 -甲基-二环[2.2.1]-2-庚烯
①环的编号从一个桥头碳原子开始,沿着大环编到另一个桥头 碳原子,再从这个桥头碳原子沿着次大环继续编号; ②如果有官能团或取代基给予尽可能小的位号。命名时将取代 基名称和位次号写在前面; ③桥上碳原子数目从大到小写到方括号中,中间用圆点隔开; ④写出官能团的位次号及名称。
二 有机化合物电子效应
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
超共轭效应
14
1 诱导效应
由于成键原子电负性不同,引起分子内电子云分 布不均匀,这种影响沿分子链静电诱导的传递下去; 这种由极性键的诱导作用而产生的沿价键链传递的电 子对偏移效应称为诱导效应,用 I 表示。
诱导效应沿价键链传递随着价键链的增长而衰减,一般 传递三个化学键后,诱导效应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Br CH3 CCH2 CH3 CH3
+
HBr
CH3 CCH2 CH3 CH3
.
+
Br2
+ Br
.
36
链终止:
CH3 CCH2 CH3 CH3
Br
.
.
+
Br
CH3 CCH2 CH3 CH3
.
CH3 CCH2 CH3 CH3
.
+
CH3 CCH2 CH3 CH3 CH3 CH2(CH3)2 C-C(CH3)2 CH2 CH3
取代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和给电子诱导效应。
15
(1)吸电子诱导效应: X←CH2COOH X产生吸电子的诱导效应(-I效应)时,取代醋酸pKa 变小,酸性增强,称X为吸电子基, 又称拉电子基。 (2)给电子诱导效应: Y→CH2COOH Y产生给电子的诱导效应(+I效应)时,取代醋酸pKa 变大,酸性下降,称Y为给电子基,又称推电子基。
O > -OR > O R2
20
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比较
共轭效应与诱导效应比较表
诱导效应(I效应) 共轭效应(C效应)
起源
存在 传递方式 传递路线 传递距离 极性效果
电负性
任何键上 诱导方式
电负性,(共轭)电 子对 共轭体系中
共轭方式
沿共轭链传递 沿共价键传递,或空 间(场效应)传递 短,一般不超过三个 远,从共轭链一端到 共价键 另一端 极性变化是单一方向 极性交替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