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创造性游戏“我心目中的小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创造性游戏“我心目中的小学”
作者:杨阳
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24年第01期
一、活动背景
幼儿园游戏教育是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对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本次活动源于孩子们日常在益智区玩的扑克牌游戏,有接龙、比大小、猜花色等。
扑克牌贴近幼儿的生活,材料简便易取放,玩法多样,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兴趣。
“扑克牌能立起来玩吗?”“它能站得更高更稳吗?”幼儿从自身兴趣出发,创造了许多更新奇、更有趣的扑克牌新玩法。
从探索站立到站得更高更稳,从独立搭建到同伴合作搭建,幼儿还自发制作了建构所需要的辅助材料,呈现出了初具规模的主题搭建。
在后续的主题搭建中,孩子们基于自身搭建经验和搭建技能,共同搭建了“我心目中的小学”,整个游戏进程无不体现了孩子们的自主创造能力。
二、活动过程说明
游戏过程:
每次玩扑克牌游戏时,孩子们都非常兴奋。
一天,一名幼儿提出了新玩法:让扑克牌站起来,比一比谁的扑克牌站得更高更稳。
经过动手实践,幼儿探索出了卷、折等多种方法,发现了让扑克牌站起来的“秘密”。
于是,孩子们对扑克牌的探索兴趣更浓了。
把扑克牌放到建构区可以怎么玩呢?“我要搭高楼。
”“我要搭停车场。
”“我要搭公园,还要有小桥、池塘。
”……随着建构经验的不断提升,大班幼儿对垒高、平铺、围合等建构技能越来越熟练,开始尝试合作与分工。
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孩子们的建构经验不断提升,能通过协商进行主题搭建,搭建过程中注意细节问题,积极与周围环境互动。
有的幼儿还提出:可以使用相同颜色的扑克牌搭建同一种物体。
幼儿在搭建过程中发现少了一些辅助材料(如小树、小花、小人等),于是自发参与讨论和设计,然后利用区域游戏时间到美工区进行制作。
整个游戏促进了幼儿合作、协商、创作等能力发展。
对大班幼儿来说,成为一名小学生是他们期盼和向往的,尤其是参观完小学后,更激发了幼儿搭建“我心目中的小学”的创作欲望,搭建游戏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孩子们从讨论小学有哪
些建筑物到交流不同建筑物可以用来做什么,从规划设计到实施操作,从自发搭建到协作完成,用扑克牌呈现出一座布局合理、设施完备的小学。
游戏分析:
游戏中,幼儿从自主提出如何让扑克牌站立到探索如何让扑克牌站得更高更稳,从独立创作到同伴合作进行主题搭建,再到共同商讨设计图纸进行创作,不仅提升了建构经验和建构技能,而且发展了合作和创造能力。
孩子们结合已有搭建经验,利用多种建构材料,创作性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小学,整个游戏融创造、合作、交流等于一体。
本次游戏不仅丰富了幼儿的体验,发展了感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建构技能,还促使幼儿在相互协商、合作中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培养做事认真、坚持到底的优良品质。
游戏中,教师适时介入指导,协助幼儿丰富生活经验,并根据幼儿的需求为其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鼓励其大胆想象、观察和交流,启发幼儿创造性地表达表现。
教师充分利用幼儿自评和互评的方式,鼓励幼儿积极分享自己的搭建经验、技能和合作方法。
反思与对策:
《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豐富的生活经验是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基础,环境材料则是支持幼儿游戏持续开展的必备条件。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要细致观察,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并把握教育契机,不断支持幼儿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其参与游戏的兴趣,提升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游戏是幼儿内在需要的体现,真正的游戏可以给幼儿带来发自内心的愉悦感和积极的情绪体验,也是“在玩中学、学中玩”理念最生动的体现。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适时退后,让孩子们的每一次游戏都能收获真正的发展。
本文系“河南省幼儿园教师实录型游戏活动案例比赛”一等奖作品,证书编号:豫教〔2022〕4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