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考纲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0.10 mol 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
正确的是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
说明:溶液中离子平衡的图像型选择题近三年连续考查, 一直未见降温,但考查角度在不断变化。定性与定量分 析相结合
三、调整考试内容。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选 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比 如,语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为必考内容, 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呼应中学教学的意 见;数学减少选考模块“几何证明选讲”,物理将模块3-5列为 必考,顺应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
有机化学知识?
思考:关注教材中的STSE,鼓励学生关注身边的化学,用化学 知识解释身边的现象;引导对近几年备受关注的STSE问题以专 题形式予以归纳?如材料、环保、工业生产、日常生活实际。
3
2016全国Ⅰ卷高考题分析
0.727
说明:关于NA的计算和判断是常考题型之一,是对基本知识
的综合考查。(主干知识年年考,核心知识重点考)
思考:有机物综合考查的可能切入点?关注空间构型、成键 特征和有机实验
3
2016全国Ⅰ卷高考题分析
0.401
10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分离、提纯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收集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3
2016全国Ⅰ卷高考题分析
2016全国新课标Ⅰ卷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1.试题整体分析:
考点分布兼顾稳定度与灵活性,整体难度下降。 试题基本遵循“稳中求变、立足基础、突出能力、锐 意求新”的命题指导思想,全卷设计合理、注重能力立意, 综合程度增大。试题源于教材,以考查高中基础知识为主线 ,考查基础能力。这套试题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几乎覆盖了高 中化学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 2.试题特点 (1)突出主干知识,考点分布全面 (2)注重化学思想的考查,注重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3)考查综合运用能力 (4)重视化学基本方法运用,淡化特殊技巧,提问方式 有所创新
B.该法在处理含Na2SO4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和 H2SO4产品
C.负极反应为2H2O-4e-=O2+4H+,负极区溶液 pH降低
D.当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 mol的O2生成
说明:选择题中电化学的考查是传统热点,从新型电池(Ⅱ、 Ⅲ卷)逐渐发展到带有多膜的电解。考点设置主要为电极反应 和总反应,溶液中离子电子移动方向、电解液组成变化和放电 顺序,pH及其他简单计算。
中阳极室的稀硫酸用H3PO2稀溶液代替,并撤去阳极室与产品室
之间的阳膜,从而合并了阳极室与产品室。其缺点是产品中混有
杂质,该杂质产生的原因是

3
2016全国Ⅰ卷高考题分析 0.590
12.298 K时,在20.0 mL 0.10 mol 氨水中滴入0.10
mol 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
除杂
配制
说明:将实验操作,实验目的和结论进行融合,既考查了 实验操作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利用实验现象和数据分析 得出结论的探究能力
基本实验考查(基础性、综合性)。关注元素化合物 的载体作用,细化课本实验。
【思考】基本实验考查是近几年乃至将来高考的 热点题型之一,是对课本知识的应用、迁移和升 华,大多集中在仪器的辨析和使用,基本实验操 作,简单误差分析,化学反应原理,简单装置的 应用,溶液配制,物质的分离、除杂、鉴别、检 验、制取、性质验证,试剂的保存和处理,简单 误差分析等。
思考:溶液中离子平衡图像考查的切入点和 角度?
3
2016全国Ⅰ卷高考题分析
0.576
1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m、p、r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n是元素Z的 单质,通常为
黄绿色气体,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0.01 mol·L–1 r溶液的
pH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
3
2016全国Ⅰ卷高考题分析
0.608
11.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Na2SO4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 ab、cd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和SO42-可 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通电后中间隔室的SO42-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 溶液pH增大
【思考】
(1)选择题部分特点
①突出主干,题型稳定,难度适中,体现试题的稳定性, 实现平稳过渡
试题以必修一、二的内容为主,但必修和选修知识的界限并不清晰。 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基本涵盖了中学化学的主 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对高中化学体现了很好的导向性和指导性。对于高中 化学的重点知识和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热点知识并没有回避,保持了试题 的延续性和亲和度。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B.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C.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说明:选择题中,结合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考查元素推断、
微粒结构、化学键、元素性质比较、物质性质对比、化学原理知识
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题型。
思考:关于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的考查能否进行系统归纳?传统设问的基 础上还能融入哪些知识?无机框图回归?呈现形式创新?
不拘泥于教材,源于教材,挖掘教材情景的命题,贴 近中学教学实践,使考生在考生中倍感亲切,体现了试题 的亲和性。能够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学规律、重视教材, 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
③注重化学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关注学生的 化学核心素养,落实改革理念和要求
1
2017 考 纲 解 读
1、修订考试大纲的背景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 、复习备考的依据,是推进考试内容改革的切入点。修订考 试大纲,贯彻立德树人任务要求,全面总结考试内容改革成 果,体现课程改革新理念,为实现2020年高考改革目标做积 极准备,是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 意见》精神、提升教育考试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广泛征求意 见的基础上,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专家修订、审定了2017年 普通高考考试大纲。 此次考试大纲修订是为了贯彻“立德树人”任务要求, 体现课程改革理念,为实现2020年高考改革目标做积极准备 。
由考纲变化想到的
1
2020 考 纲 解 读
2
2019与2020考纲增删对比
3
2019全国Ⅰ卷高考题分析与思考
4
一点思考
1
2017 考 纲 解 读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6年10月19日发布了 《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
1、为什么要修订考试大纲? 2、考试大纲修订坚持怎样的原则? 3、主要修订了哪些内容?修订的过程是怎样的? 4、如何保证新大纲更好地引导教学和复习备考?
(旧教材P57)
(2015上海卷·五)
+ Cl2
H2
c
d
Cl- Na+
H+ Na+ OH-
a 离子交换膜 b
28.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 29.精制饱和食盐水从图中_____位置补充,
氢氧化钠溶液从图中______位置流出。(选填“a”、“b”、“c”或“d”)
能得到纯度更高的氢氧化钠溶液;避免Cl2与H2反应 ;a、d
2、修订基本原则
1
2017 考 纲 解 读
1、修订考试大纲的背景 2、修订基本原则
“一调二删三增” 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 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 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
【结论】 1、考纲修订,理科生面临挑战大于文科生; 2、考纲修订对化学学科影响不大。
1
2017 考 纲 解 读
②源于课本挖掘教材中的情景素材,体现试题的亲和性
纵观全卷,特别是第I卷选择题,比2015年的理综I卷 平和,有似曾相识,不陌生的感觉。这是因为考查的知识 点,几乎都源于教材。如第8题中涉及乙烯丙烯的组成、合 成氨反应的可逆性、铁与硝酸的反应,CCl4有机溶剂的状 态等,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基础知识。第10题实验题,涉 及的四个实验操作,也是源于教材的基本操作,平时复习 时训练过多次。第11题,看上去有点麻烦或复杂的电解池 工作原理与应用问题,但实际上是教材中离子交换膜电解 食盐水的变式。对比联想,就不难试题看出本质是电解水, 通过图示装置中的两个膜的选择性作用,利用阴阳极的电 极反应,可以得到化工产品NaOH和 H2SO4,消除环境污染, 变废为宝。
3、 主要修订内容 一、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 用。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 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
二、完善考核目标。结合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考 试大纲中对考核目标的内涵进行修订,在考试说明中对各个考核 目标进行具体解析,并补充试题样例,进一步说明考核目标要求 ,便于考生理解和复习备考。
1
2017 考 纲 解 读
4、考纲调整对化学学科教学与备考有什么影响? 【《化学》新考纲】 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化学与 生活”“化学与技术”“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 化学基础”,要求学生从4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 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化学与生活”和“化学 与技术”两个模块。考生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 【备考解读】
试题所涉及的都是很熟悉的情景,没有偏、难、怪的试题。试题难度 也有所控制,以往一般是两个难题,今年从难度系数上看只有一个难题。
今年是高考改革的关键之年,越来越多的省份开始使用全国卷。这些 省份以往的试卷结构、考查内容、命题理念和难度要求均与全国卷有一定 差异。保持试卷命题的稳定性和对难度的适当控制,有利于改革的顺利实 施和实现平稳过渡。而这种思想在2017年高考中应该还会有所体现。
3
2016全国Ⅰ卷高考题分析
一、全国课标卷的概况简介
1、全国课标卷的形成过程
2、2016年高考试题各省版本
全国卷覆盖范围越来越大,但并不是一张试卷 一纲多卷:
现阶段:提高命题质量,呼应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改革 长 远:统一评价标准、招考分离?
3
2016全国Ⅰ卷高考题分析
0.719
说明:化学与STSE,关注生产生活中的 化学。关注不同版本教材的衔接和融合。
电极→交换膜【溶液电中性】(从两边→到中间)
(2014年全国卷Ⅰ)27.(4)H3PO2也可用电渗析法制备,“四 室电渗析法”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阳膜和阴膜分别只允许阳离子、
阴离子通过):
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分析产品室可得到H3PO2原因

③早期采用“三室电渗析法”制备H3PO2:将“四室 电渗析法”
思考: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考题型(隔年出现),2017年? 无机有机的综合考查是今年选择题的
3
2016全国Ⅰ卷高考题分析
0.759
说明:在新课程高考中,对常见有机物性质的考查通常以选 择题形式出现,主要考点有:有机物的组成、结构特征,分子 式确定;命名、同系物、同分异构体辨析;官能团的重要性质; 有机反应类型;或是结合有机物性质考查物质的制备、检验、 分离、提纯等基础化学实验。
考纲调整对备考影响不大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对比
2
2016与2017考纲增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