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落日是天涯》宋代诗词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言落日是天涯》宋代诗词解读
1.九日和韩魏公/苏洵《40》《52》《218》《322》《447》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

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
儒老曲台。

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

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

【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四川眉州人,官至文安主簿。

【主题】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注释】韩魏公:即韩琦。

晚岁:苏洵当年48岁。

不堪的原因:官卑位低,不堪重用。

曲台指太常寺。

掌礼乐郊庙社稷之事。

延东阁:感韩琦推荐。

宰相公孙弘开东阁以延贤人。

曲台:太常寺。

新诗:指韩琦的原诗。

《190》延作筵,似乎不妥。

2.获稻/李觏《66》《119》
朝阳过山来,下田犹露湿。

饷妇念儿啼,逢人不敢立。

青黄先后收,断折伛偻拾。

鸟鼠满官仓,于今又租入。

【作者简介】李觏(1009-1059),江西南城人,思想家。

【主题】描写农民悲惨生活,讽刺官府贪得无厌的盘剥。

【注释】伛偻:腰背弯曲。

3.乡思/李觏《52》《66》《74》《119》《186》《428》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主题】递进手法表达思乡之情。

4.读长恨辞/李觏《75》《76》《186》《319》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

当时更有军中死,自是君
王不动心。

【主题】讥讽唐玄宗迷恋女色,贻误国事。

【注释】如天:蜀道之难难以上青天。

5.忆钱塘江/李觏《65》《50》《67》《120》《428》
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前山日半衔。

好似满江涵返照,水仙齐
着淡红衫。

【主题】写钱塘江薄暮景色。

【注释】涵:沉浸。

水仙:水神。

《182》《75》昔作当。

6. 咏雪/陆诗伯《126》
大雪洋洋下,柴米都长价。

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

【作者简介】陆诗伯,宋代郎中。

【主题】运用拟人手法,担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7.山村咏怀/邵雍《28》《5》《50》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作者简介】邵雍(1011-1077),北宋理学家,生于河北涿州,少时移居林州康节村。

卒谥康节。

【主题】描写山村美景。

【注释】去:指距离。

8.清夜吟/邵雍《64》《295》《385》《445》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主题】表达明月清风带来的惬意。

【注释】一般:一种。

清意:清幽淡雅的意味。

9.闲适吟/邵雍《295》
春看洛城花,秋玩天津月。

夏披嵩岑风,冬赏龙山雪。

【主题】写洛阳的四季所感。

【注释】风花雪月源于此诗。

天津:洛阳天津桥。


(cén):山小而高。

10.天津感事其一/邵雍《295》《445》
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

不似世人忙里老,生来未始得开颜。

【主题】讽刺有些人不像落花流水,一生忙碌不开颜。

【注释】任:不论。

频:频繁。

境:有版本作性或景。

11.天津感事其二/邵雍《295》
前朝无限贵公卿,后世徒能记姓名。

唯此天津桥下水,古今都作一般声。

【主题】劝诫名利瞬间即逝,尚不如水流。

12.安乐窝/邵雍《17》《75》《160》《182》《322》
半记不记梦觉后,似愁无愁情倦时。

拥衾侧卧未欲起,帘外落花撩乱飞。

【主题】表现自己恬然自适的心态。

13.感雪诗/邵雍《65》《76》
旨酒嘉肴与管弦,通宵鼎沸乐丰年。

侯门深处还知否,百万流民在露天。

【主题】写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

【注释】旨:味美;嘉:好,美;肴:荤菜。

指美酒好菜。

14.梅花/邵雍《149》
初春洛城梅开时,赏梅更吟梅花诗。

梅花虽开难远寄,唯寄梅诗伸所思。

【主题】借“聊寄一枝梅”,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注释】伸:表白。

15.小车吟/邵雍《160》《190》
自从三度绝韦编,不读书来十二年。

大(上敝下瓦)子中消白日,小车儿上看青天。

闲为水竹云山主,静得风花雪月权。

俯仰之间无所愧,任他人谤似神仙。

【主题】写洛阳天津桥的闲居生活。

【注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表示多次。

自从三度停止看《易经》后,不读书已有十二年。

biē(上敝下瓦):古代盛酒的陶器。

小车句:在仆人推动的小车上看看青天。

闲为句:悠闲地成为水竹云乡山的游人,寂静中得到风花雪月对天、地、人所带来的影响权衡的心得。

俯仰句:抬头望天低头观地之间全是乐趣,任凭他人间之道的变换我却快乐地像个神仙。

《17》《322》日作昼。

16.梦游洛中/蔡襄《66》《75》
天际乌云含雨重,楼前红日照山明。

嵩阳居士今何在,青眼看人万里情。

【作者简介】蔡襄(1012-1067),福建仙游人,书法家。

【主题】既羡慕隐居有难能如愿的矛盾。

【注释】嵩阳居士:指王益恭或元丹丘等高士。

看重我和他心志相契,万里以外向我传达情谊。

《322》作《梦中作》。

17.梦游洛中/蔡襄《65》《76》
霜后丹枫照曲堤,酒阑眀月下前溪。

石楼夜半云中啸,惊起沙禽过水西。

【主题】诗句描绘梦中石楼环境的清幽典雅。

【注释】自注副题:从尹师鲁宿香山石楼。

石楼:洛阳龙门山东半山腰,对岸为龙门石窟。

曲堤:伊水河堤。

18.咏愁/石象之《75》《182》《295》《322》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含残月酒醒时。

柔如万顷连天草,乱似千寻帀地丝。

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

【作者简介】石象之,浙江新昌人,官至太常丞。

【主题】鲜明生动写出愁的表现及状态。

【注释】寻:八尺为一寻。

帀(zā)通匝:缠绕。

19.立秋/刘翰《392》《413》
乱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
叶月明中。

【作者简介】刘翰,湖南长沙人,南宋名医。

【主题】描写夏秋季节交替时的细致入微的感受。

【注释】空:寂静冷清。

玉屏:指寺院门口高大汉白玉屏风。

也指天空。

声:有版本作色。

乱鸦:雪天贫富不均的感叹。

成语旨酒嘉肴:美味的酒食。

旨:味美;嘉:好;肴:荤菜。

《189》《50》《324》作乳,不妥,秋季无此物。

20.渔父/刘翰《413》
轻舟一叶一轻篷,上有萧萧鹤发翁。

昨夜不知何处宿,月明都在笛声中。

【主题】写渔父亲的潇洒自在。

【注释】萧萧:发白而稀少。

21.石头城/刘翰《75》《182》《324》《381》《413》
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

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
月雁声中。

【主题】表达对繁华凋零、故城萧瑟的感慨,流露对于人生凄凉的感伤。

22.小宴/刘翰《413》
一曲歌云劝玉觞,归来斜月恰侵床。

小窗细嚼梅花蕊,吐出新诗字字香。

【主题】思维奇特的边歌边喝边嚼边吟。

23.题春晚/周敦颐《75》《182》《216》《322》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作者简介】周敦颐(1017-1073),湖南道县人,理学创始人。

【主题】写乡村暮春晚景。

【注释】傍:围绕。

吟:诵读诗文。

余:罢。

24.去郡后作/杨蟠《296》
为官十一政,宦游五十秋。

生平忆何处?最忆是温州。

思远城南曲,西岑古渡头。

缘觞春送酒,红烛夜行舟。

不敢言遗爱,惟应念旧游。

凭君将此句,寄写谢公楼。

【作者简介】杨蟠(约1017-1106),字公济,浙江临海人,杨徽之子,官至安徽寿州知州,著有《章安集》。

【主题】表达他对温州的深厚感情。

【注释】《322》句作曲,寄写作写寄。

25.陪润州裴如晦学士游金山回作/杨蟠《75》《190》《428》《453》
试上蓬莱第几洲,长云漠漠鸟飞愁。

海山乱点当轩出,江水中分绕槛流。

天远楼台横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

回船却望金陵月,独倚牙旗坐浪头。

【主题】陪润州知州裴如晦游金山所见所感。

26.读公济《章安集》/欧阳修《75》
苏梅久作黄泉客,我亦今为白发翁。

卧读杨蟠一千首,乞渠秋月与春风。

【主题】对杨蟠诗的高度赞扬。

【注释】苏梅:苏舜钦、梅尧臣。

风月:指诗文,杨诗多秋月春风之句。

27.望云楼/文同《40》《52》《75》《349》
巴山楼之东,秦岭楼之北。

楼上卷帘时,满楼云一色。

【作者简介】文同(1018-1079),四川绵阳梓潼诗人、画家,苏轼的表兄,官至湖州知州。

“胸有成竹”的创造者。

【主题】通过明暗结合,写登楼所见。

28.新晴山月/文同《75》《322》《428》《434》《453》
高松漏疏月,落影如画地。

徘徊爱其下,夜久不能寐。

怯风池
荷卷,病雨山果坠。

谁伴予苦吟,满林啼络纬。

【主题】写夏夜美景。

【注释】怯风句:荷叶怕风吹,果子怕雨害。

《66》夜作及,《66》《119》予作余。

29.望云楼/文同《296》《全宋诗》p5434
南山北岭远如层,朝云暮雨浓若烝。

楼高百尺见万里,更有底事须来登。

【主题】写登楼所见的壮景。

望云楼在陕西洋县。

北依秦岭,南靠巴山。

【注释】层:层峦叠嶂。

烝同“蒸”,热气上升。

除登高望远外还有何事来此?
30.可笑口号/文同《65》《76》《296》
可笑庭前小儿女,栽盆贮水种浮萍。

不知何处闻人说,一夜一根生七茎。

【主题】对小儿种浮萍一事的白描。

【注释】口号:表示随口吟成,与口占相似。

31.北斋雨后/文同《75》《182》《453》
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
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背景】1074年在(兴元府)汉中知府上所写。

【主题】表达雨后景色及闲适心情。

【注释】属吏早晚两次到上司衙门排班参见长官,报告公事,叫衙参,省称衙。

常教:即不完全免除,有事则报。

吴画:吴道子之画,此指珍贵的画。

《52》常作长。

32.春庭/文同《65》《76》《296》
春院阴阴翠霭低,春庭寂寂晓光迷。

花间蜂去抱黄粉,苔上燕
来衔绿泥。

两行高梧初荫合,一番新草恰生齐。

微禽已识幽人意,飞下栏干向里啼。

【主题】表达诗人对庭院春景的喜爱之情。

33.寒食/李山甫《81》
柳带东风一向斜,春阴澹澹蔽人家。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万井楼台疑绣画,九原珠翠似烟霞。

年年今日谁相问,独卧长安泣岁华。

【作者简介】李山甫(1019-1087),李觏堂侄,江西抚州人,官至澧县知州。

【主题】描写清明时节的景色及自己孤寂之感。

【注释】万井:地方一里有井上万,引申为千家万户。

九原:指九州大地。

34.上元怀古/李山甫《34》《81》《125》
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

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

尧行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可自由。

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苔烟草古城秋。

【主题】借对史实的铺叙、议论,对比中寄托兴亡之感。

【注释】上元:即南京。

行:品德,表现。

把:把守。

《441》收入《全唐诗》643卷。

35.项羽庙/李山甫《34》
为虏为王尽偶然,有何羞见汉江船。

停分天下犹嫌少,可要行人赠纸钱。

【主题】对霸王的自刎深表惋惜。

【注释】停分:平分,不屑与刘邦平分天下。

《441》收入《全唐诗》643卷。

36.饮张承制园亭/黄庶《296》
小园岂是春来晚,四月花飞入酒杯。

都为主人尤好事,风光留住不教回。

【作者简介】黄庶(1019-1058),江西修水人,黄庭坚之父,官至康州知州。

【主题】写晚春园饮,赞美人好园美春光美。

【注释】尤:尤其。

《75》《182》题目《和陪丞相听蜀僧琴》指文彦博丞相,但内容与听琴无关。

37.探春/黄庶《75》《216》《428》
雪里犹能醉落梅,好营杯具待春来。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主题】表现对春的追求和喜悦之情。

我备好精美的饮酒杯盘,迎候着春天到来的信息。

【注释】营:整理。

38.瞑目/司马光《40》
瞑目思千古,飘然一烘尘。

山川宛如旧,多少未来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