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4.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共30张PPT).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常识
1. 这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列子属
于 道学家派。《列子》一书相传是
时郑战国国人
的列作御品寇。
出自《列子》的寓言故事还有
《纪昌学射 、《愚公移山》、《杞人忧天》 等。
一、文学常识
2.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 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 孔圣人。他的一生言行被他的弟子 和再传弟子编成《论语》一书,流 传于世。
2.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3.你觉得“两小儿笑曰”,“笑”有什么含义
?
4.“孔子不能决也”,你能想到什么?
5.孔子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可取吗?
6.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 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
1. 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 其根据是什么?
一是根据视觉判断,距离近则物体 形状大,远则物体形状小。
一是根据感觉推论,靠近热源就感 觉热,远离热源就感觉凉。
2.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 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 致。
3.你觉得“两小儿笑曰”,“笑”有 什么含义?
(1)嘲讽的笑,圣人也有不知道的.
(2)骄傲的笑,我们难倒了最有学问 的人。
两小儿辩日
列子,名曰寇,又名预寇,战国前期 思想家,是继老子和庄子之后的又一位道 家思想代表人物,郑国莆田(今河南郑州
)人,
《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很多民间故 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 人忧天、夸父追日等,具有很高的文学 价值。
读准停顿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 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 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 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7.人物形象
你觉得文中的孔子是怎样一个人?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对待不懂 的知识不会不懂装懂。
你觉得两小儿有什么特点?
他们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善于观 察,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 还敢于争辩,但看待事物有些片面。
合作探究
由于古代科技落后,连 知识渊博的孔子也不知道两 小儿辩斗的答案,那么,你 知道吗?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 多知乎?”
决:判定。
汝:你。
孰:谁。
知:同“智”,智
为:同“谓”, 慧。
说。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他们
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一.通假字 孰为汝多知乎
为:同“谓”,说;知:同“智”, 二智.慧词。类活用
孔子东游
向东(名词用作状语)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 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车盖:车篷。 及: 到,至。 则:就。 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此:这。 为:是。
(第)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刚出来时 大得像车子上的伞盖,到了正午时却像只 盛菜饭的盘子、钵盂(那么大),这不是 (距离)远的(看起来)小,(距离)近 处的(看起来)大吗?”
三.古今异义
⑴日中如探汤 汤: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⑵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古义:距离
今义:前往
四.一词多义
为 1.此不为
是
2.孰为汝多知乎 通"谓",说
1.问其故 代词,他们,指两小儿
其
2.及其日中如探汤 代词,指太阳
自主学习
1.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 其根据是什么?
读准字音
辩斗( dòu) 盘盂 (yú ) 沧(cāng) 沧凉凉 探汤(tāng) 孰(shú)为(wèi) 汝( rǔ) 多知 (zhì)乎
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
孔子1东2游,见两小儿3辩斗,4问5
其6故。
1东:向东,到东方。4问:询问。
2游:游历。
5其:他们,指两小儿。
东游:到东方游历 6故:原因,缘故。
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 到的一种启示)? 1.片面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所 以我们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2.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即使是 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 学习。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诚实谦虚。
4、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 思考,大胆质疑。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 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其:代词,指太阳
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汤,热水。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刚出来时清凉
寒冷,到了正午时(感到它热得)像把手伸 到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距离)近的 (感觉)热,(距离)远的(感觉)凉吗?”
⑶苦笑,孔子都不知道,那谁还能知 道答案呢?……
4.“孔子不能决也”,你能想到什么?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海无涯,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
思想。
5.孔子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 样的?可取吗?
他能实事求是,不怕出丑, 我们应该向他学习。(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6.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这则故事可
第一个小儿的结论是“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他的根据是“日初出大如 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 者大乎”。
第二个小儿的结论是“日初出远,而 日中时近也”。他的根据是“日初出沧沧 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 远者凉乎”。
1. 太阳是远是近,两小儿各有不同的结论, 其根据是什么?
3辩斗:争辩,争论。
孔子到东方游历,(路上)遇见两个小 孩在争辩。(孔子)询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儿曰:“我7以日始出时8去人近, 9而10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 远,而日中时近也。
7以:以为,认为 。10日中:中午。 8去:距离。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刚出来 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刚出来时(距离人) 远,而正午时(距离人)近。
1、为什么“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则如盘盂。”?
这主要是参照物的大小差异所
造成的视觉差异。日出之初在天边
,参照物是范围小的天边、山、树
等,这样太阳看起来就比较大,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