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灸肾俞穴出现热敏灸感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李芳2…黄仙保2***(1.江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南昌……330006)
以供同道及学者研究热敏麦粒灸提供临床依据与参考。
重,平卧时背部冷感加重,侧卧可稍缓解,到处求诊问药,服药未果,胃中难受,拒服汤药。
症见:神志清,精神差,表情抑郁,形体消瘦,面色少华,颈背部冷痛,伴双下肢冰凉感,夜间腰背部及足心怕冷尤重,需穿厚棉袜、裹空调被才能暂缓(三伏天亦如此),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平素乏力、易出汗,汗后怕冷怕风感明显加重,纳差,胃部痞满不适,食后胃脘部胀痛,喜热食,拒冷、微温饮食物,寐差,小便平,大便秘结,2~3日一解。
舌质淡,苔薄白。
既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史5年余,服用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曲唑酮片控制抑郁症状。
中医诊断:①脊痹病,阳虚寒凝证;②虚劳病;
③胃痞病。
西医诊断:①脊椎病;②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③慢性胃炎。
治疗方案:每周一、三、五单数日取仰卧位治疗,每周二、四、六双数日取俯卧位治疗,热敏灸治疗以点燃的院内制剂热敏灸艾条悬灸探查热敏化腧穴,对探查到的热敏化腧穴施以消敏饱和灸量为佳[2],日一次,周日休息,每15d为一个疗程。
连续一个疗程治疗中,患者诉热敏灸感不明显。
鉴于患者阳气虚弱,无法调动体内的内源性调节系统功能,故腧穴一直处于低热敏化状态很难激发热敏灸感[3]。
于是在第二个疗程中,施加三次督灸(隔姜)治疗,对具有补益强壮作用的穴位(关元、气海、命门、神阙等)施以持续性的艾热刺激[4]操作10余次,然均未能成功激发出热敏灸感。
在第三个疗程治疗中,尝试使用麦粒灸疗法,将艾绒捻搓成麦粒大小,置于双侧肾俞穴施灸,艾粒大小以能忍受为度逐渐增大,施灸至第16壮时,患者出现灸感能传至腹腔中,灸至第24壮时,患者诉胃中发热,非常舒服,并且胃中出现急促的鸣响声,胃胀感稍有减轻,灸至40余壮时,患者觉已经“灸透”,故予以麦粒灸治疗结束。
病案二 徐某,女,32岁,主诉:全身怕冷怕风2年余。
患者因常年在地下室商场工作缘由,于2年前出现全身怕冷怕风症状,关窗闭户、穿衣裹被全身症状可暂缓,曾多次至当地国医堂求诊,服药颇多亦未获效,胃中反觉难受,症见:神志清,精神差,身体消瘦,面色萎黄,全身怕冷怕风,着长衫长裤避风可暂缓,平素易出汗,动则大汗淋漓,汗后恶风更甚,纳差,少量进食则胃脘部胀满不适,夜寐一般,小便正常,大便量少,质偏稀,2~3日一解。
舌质淡,边略见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中医诊断:①虚劳症,阳气亏虚;②胃痞病。
治疗:予以江西省中医院院内制剂热敏灸艾条,点燃后用艾热探查机体的热敏化腧穴,施以饱和的消敏灸量[2]。
第一天仰卧位探查腹部及四肢前侧的热敏化腧穴,未探及明显的热敏化腧穴,只有表面的微热感或短暂的灸感一闪而过不能持续;第二天俯卧位探查胸
* 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研课题(2015A130)。
** 第一作者:邓根(1995―),男,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针灸推拿临床。
*** 通信作者:黄仙保(1986―),男,讲师,副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腧穴敏化临床规律及其生物学机制。
E-mail:515495321@。
背、腰部及四肢后侧的热敏化腧穴,未探及明显的热敏化腧穴,热感也只局限于施灸部位,并没有激发经气感传现象的出现;第三天也未探查到明显的热敏化腧穴;第四至第七天均未探及。
考虑到此患者可能为热敏灸感迟发型患者,遂予以强壮穴位的持续性艾热刺激,然未能成功激发经气感传的出现。
于是尝试使用麦粒灸施灸于双侧的肾俞穴,艾粒大小以患者能忍受为度逐渐增大,灸至第25壮时,双侧肾俞穴扩热现象明显,在体表可观察到成带状红晕经过命门穴处,将双侧肾俞穴与命门穴三穴连接起来,患者诉灸热透入腹腔中,传导至腹部前方的肚脐周围,整个腹腔、胃脘部一股热流弥漫开来,暖洋洋的非常舒适,胃肠蠕动加快,肠鸣音频响。
病案三 王某某,男,45岁,主诉:颈部僵硬不适3年,加重1周。
患者缘于2015年无明显诱因出现颈项部酸痛僵硬,经休息后自行缓解,未予重视。
1周前低头伏案工作频率增加,未注意休息,出现颈项部酸痛僵硬感加重,现为求系统诊疗,特来我院我科就诊,门诊拟"脊痹病"收治入院。
入院症见:神志清,精神可,颈部僵硬酸痛不适,伏案低头时明显加重,平日易感疲劳乏力,汗出较多,全身怕冷,尤其于夜间整个脊柱冰凉感明显,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纳食尚可,寐欠安,二便平。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涩。
既往高血压病史十年余,血压最高达180/120mmHg,规律服用拜新同,1d/次,每次一片,血压控制不理
想。
2007年在省中医院体检时发现尿酸偏高,有痛风病史。
2016年在江西省中医院发现肾上腺囊肿,并住院治疗,具体治疗计划不详,病情好转出院。
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其他传染性病史,无重大外伤史,无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中医诊断:①脊痹病,阳虚寒凝证;②风眩病;③痛风病。
治疗:以温阳补肾,散寒通滞为法,嘱患者取俯卧位于大椎穴、双侧肾俞穴施行麦粒灸治疗,将艾绒揉搓成米粒大小放置于患者大椎穴所在部位的肌肤上,用线香点燃艾绒,当患者感觉烫热时随即压灭艾火,重复前述操作,不断加大艾粒大小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施灸至第32壮时,患者诉灸感能从施灸处传导到达头顶百会穴处,随着壮数的逐渐加大,热敏灸感不断的灌透进胸腔弥散开来,胸背部的皮肤表面也开始微微渗出汗珠;后施术于两侧的肾俞穴,灸至第9壮时,艾热开始深入腹腔中,整个腹腔开始暖和起来,热敏灸感逐渐透达肚脐周围,灸至第34壮时,灸感能沿着后正中线向上到达后发际处。
2…讨论
热敏灸疗法用的施灸方法是灸法中的悬灸法,用热敏灸艾条悬空于腧穴的上方2~3cm处,通过对热敏态腧穴施以艾热刺激,激发经气感传,促进气
团队提出的热敏灸技术主要针对的是热敏化穴位悬灸,对灸位、灸量、灸感、灸效等研究成果喜人,但笔者尚未见国内外有关麦粒灸等直接灸法出现热敏灸感的相关报道,故予以报道如上,以供同道及学者研究热敏麦粒灸提供临床依据与参考。
参考文献
[1]陈日新, 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0.
[2]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J].世界中医药, 2017, 12(8):1 959-1 964.
[3]焦琳,陈日新,迟振海.迟发型热敏化腧穴的临床应用经验[J].江西医药, 2016, 51(12):1 473-1 475.
[4]高晓燕,欧阳希林,罗康,等.激发热敏灸感的几种方式[J].中医杂志, 2017, 58(7):623-624.
[5]周明镜,陈日新,陈明人,等.灸感法与红外法检测心气虚患者内关穴热敏态的对比研究[J].中国针灸, 2010, 30(3):213-216.
[6]陈日新,陈明人,康明非,等.重视热敏灸感是提高灸疗疗效的关键[J].针刺研究, 2010, 35(4):311-314.
[7]高珊,李瑞,田环环.肾俞穴的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 2017, 37(8):845-850.
[8]吕志娟.肾俞穴临床应用浅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 18(4):432, 436.
[9]王玲玲.麦粒灸临床特点及适宜病症[J].上海针灸杂志, 2013, 32(11):889-891.
(收稿日期:2018-11-13)编辑:曾文雪。